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作品首页 | 西安作品 | 宝鸡作品 | 咸阳作品 | 铜川作品 | 渭南作品 | 延安作品 | 榆林作品 | 汉中作品 | 安康作品 | 商洛作品 | 杨凌作品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渭南市艺术作品大全 > 正文

北京地铁

 2015-5-29 8:41:53   来源:渭南市政府网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1
  “去北京,坐高铁!”湖南人如今去北京,最方便的莫过于坐高铁,原本二十多个小时的旅途,缩短到七八个小时。然而,今年四月我的北京之行,最难忘的还是坐地铁。
  在深圳开往北京西站的和谐号上,刘克明大姐发短信告诉我:她为我们在西单一家宾馆预订了房间,要我们到站后,转乘地铁到灵境胡同,宾馆就在这个地铁附近。我虽然曾在广州坐过几次地铁,但北京的地铁从未坐过。我想起电影《开往春天的地铁》,影片中建斌和小慧夫妇闯荡北京的故事记忆犹新。
  黄昏时分抵达北京西站,我们迫不及待转乘地铁。在地铁车站,拥挤的人群,来来往往,这些陌生面孔,让我想起美国诗人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头回坐上北京地铁,我找到了那种在地下穿行的感觉。地铁,车站,陌生的人流……构成了一种诗意的存在。在我看来,地铁的存在不只是作为交通工具,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一个流动的梦想剧场,一个可以暂时安放疲惫身心的屋檐,一条能寄予渴望的时空隧道。
  1986年的某一天,晴空万里,在伦敦地下奔走的人们眼前忽然一亮:当他们到达卡姆登城站之后,惊讶发现超过150首的诗歌刊登在了地铁的舱壁上,有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有济慈的颂诗。诗歌和地铁,这两个包含着隐秘与暧昧的事物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他们像一对情投意合的情侣:地铁为诗歌找到一条新的传播途径,诗歌把地铁从普通意义上的交通工具的范畴上剥离开来,变成了诗意的行进。
  地铁不停地奔跑着,窗外飞逝的光线像时间的碎片。每块碎片里,似乎都跳动着来自我生命的暗示——我的身体和灵魂已经在路上。地铁里的面孔虽然都很陌生,但又是那样亲切。他们谁也不会想到,我这个来自南方的小个子,会对拥挤的北京地铁如此钟情。
  我一直对北京充满敬畏,不只是因为它是共和国的心脏,而是这里有古老中国建筑的和精神的精华。但北京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快得来不及思考,快得令人窒息,如同一场灾难。追求物质的人群,踩碎了一切古老的遗存,这里是北京,是开发商的北京,弄潮儿的北京,明星大腕的北京,却独独不是普通百姓的北京,作为文化中心,展现的不是文化,而是财富。北京地铁,这里每日人潮汹涌,一张张面孔写满了真实的北京表情,疲惫而浮躁。
  中途不断有上下地铁的人,熙来攘往。这些人的去向目标很明确,从一个站点到另一个站点,其间的距离便是他们生存的意义。我渴望着有一天,也能坐在周遭贴满诗歌的地铁车厢里,在唐诗宋词的平仄里,在这个古老的国度里穿行。
  那时候,每一趟地铁,都将行进在开往春天的路上……
  2
  北京是座阳光充足的城市,即使坐在地铁里,依然能感觉到阳光穿透地面所带来的丝丝暖意。地铁,呼啸的地铁,努力向前奔跑着,像在竭力追寻着什么。
  如果说每个人的远行都非要有个目的,那么我的目的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是坐坐地铁吗?
  我为一个文学梦而来。去年秋,我完成了一部长篇纪实小说《血色幽兰》,原本计划今年五六月就可以出版的,由于题材重大,涉及多位开国领袖,中央文献研究室极为慎重,由研究朱德思想生平的两位党史专家负责审核。因而耽误了出版时间。为了定稿,根据中央文献研究室的意见,由刘学民老师负责修改定稿。
  刘学民老师曾任新华社、解放军报社记者、资深编辑、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审、朱德著作研究小组组长,是研究党史、军史与朱德思想生平史的权威专家。
  刘老的情况,是坐地铁时,刘克明大姐告诉我的。大姐是朱德思想生平研究会的常务理事。她的祖母是朱德元帅的胞妹,其父是朱德的外甥,朱德是她的舅爷爷。她五十多岁了,中等个子,穿戴朴素。她是个细心人,考虑到我对北京不熟悉,直接跑到宾馆接我,还给了我一块牌子,说是这几天在北京,不管我坐地铁还是公交车,都可以用它。
  我们一起乘坐地铁去平安里站,出站后赶往中央军委总参谋部的酒店,见到了大名鼎鼎的刘老。初次见面,感觉刘老是个随和的人,毫无专家架子。他先是亲切地询问了我个人的一些情况,随后直奔主题,肯定了《血色幽兰》一书的价值,建议把这部书定位为纪实小说。这就要求主要的事件必须符合真实的历史。刘老在审核这部书稿中,花了两个多月,看了三四遍通稿,对一些不符合史实的地方,或者语言描写不符合历史人物的地方,用铅笔作了改动。刘老说,他八十三岁了,本来不想再接受任何书稿的审核任务,他是出于对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敬爱之情,尤其是出于对伍若兰烈士的缅怀之情,才答应为这部书审稿。他劝我不要急于求成,非要马上出版,要细心修改,要慢下来,好书都是精雕细琢出来的。刘老的教诲,给我很深的触动。
  刘克明大姐做东,我们三人一起共进午餐。饭后,大姐带我去中央文献书店,买了一些一般书店见不到的珍贵党史类书籍。和她聊天,感觉很轻松。她主要工作就是研究朱德的思想生平,发表过大量文章。我不知道,今天,还有多少年轻人还会热爱文学艺术?今天,还有多少年轻人能静心看书写作?今天,还有多少年轻人敬仰作家艺术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不能繁荣,何以谈得上强大。少了文学梦,何以谈得上中国梦呢?
  3
  与刘克明大姐分别后,我赶往天安门广场,与郑世和、伍天晓、郑长春他们会合,一起去中国人民大学。考虑到坐地铁1号线人太多,我们决定打的去。不料,在大街边等了二十多分钟,等不到一台空车。无奈之下,我们只好钻入地下,乘坐地铁。
  郑长春在自动售票机前买了三张票。北京地铁票价很便宜,单程只要两元钱,足以走遍全城。我是手里拿着“北京通”跟着其他乘客,在验票机上扫描一下,鱼贯地进入了地铁站台。列车停住了,准确无误地车门对着通道门。刹那间无数个车门同时自动打开,里面的人有序地先下,然后外面候车的人则往里一拥而上。
  当人们挤进了车厢,里面已是人头攒动,乘客在车厢里或立或坐或依,有人听着耳机,有人默不出声,有人谈笑风生……地铁车厢留给我的印象是整洁、舒适、高雅,乘客大多也非常注意行为举止的文明。
  地铁也是一个舞台,人生世态在这个世界里尽情演绎。
  黄灯亮起,车门关闭,它就徐徐地启动了,迅速地行进着,犹如离弦的箭迸发向前直冲。人们随之听到了列车风驰电掣的呼啸声。路途虽然比较远,但乘坐地铁还是挺快。坐1号线,再转4号线,半个多小时便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最近的车站。
  我们此行,目的是拜访伍天晓的姐姐伍德和。九十高龄伍德和老人,精神矍铄,声音洪亮,提及姑妈伍若兰,她就异常激动。她为我们讲述了她小时候从父亲口中听到的关于伍若兰的故事。她说,她看了电影《湘南起义》,很气愤,影片中关于朱德和伍若兰婚姻的剧情,背离了历史的真实。为此她曾打电话给导演,还写信给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她年初看了我的书稿,觉得我这部书才客观真实,她曾委托儿子张晶大哥写信给我表示感谢。
  伍德和老人拿出一本红色封面的书,书名《我的父辈(英烈篇)》,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7月,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民政局、新民晚报社联合推出“我的父辈英烈篇”大型征文活动。组委会严格按照民政部的七条标准评定入选对象,最终确定李大钊、叶挺、彭湃、张太雷、左权、彭雪枫、方志敏、刘志丹、杨靖宇、向警予、赵一曼、伍若兰等53位革命烈士入选。为此,上海方面专门派人采访了伍德和老人。这充分表明,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伍若兰。
  晚餐后,张晶大哥开车,带我们去空军指挥学院拜访朱德元帅的嫡孙朱和平将军。前不久,朱和平接受北京电视台的专访,回忆爷爷朱德与奶奶伍若兰的情感历程,深情而动人,打动了亿万观众。这也是朱和平将军头一次在公众面前提起“伍若兰奶奶”。可惜,将军出差了,不在北京,我们只好给他留下一封信。
  随后,我打通了朱德元帅的外甥刘建的手机,告诉《血色幽兰》的审稿进展。刘建在中央军委工作,解放军装备技术指挥学院副院长,少将。刘建告诉我,他与郑南东一起在井冈山,参加井冈山朱毛会师纪念活动。我的书稿他早从郑南东处看了,感谢我写了这部书,让世人不忘那段红色历史。
  4
  第三天一大早,我坐地铁赶往平安里站,刘克明大姐在站出口等候我了。我们一起去昨天的酒店,与刘学民老师商议书稿的修改。因为昨日有过共同交流,我们很快形成了一致意见。刘老还亲笔给我们耒阳市委党史办领导写了封信,请求市委办全力支持我这部书的出版。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在《解放军报》任职的刘老多次到过耒阳,市委党史办的领导都与他熟。
  忙完后,正是上午十点。我提出请刘老和刘克明大姐吃饭,可他俩都有要事。送走他俩,我望了望高楼林立的北京大街,突然感觉空虚和茫然,不知道今天该做什么。不由自主掏出手机,翻动滚屏,试图找到一个熟悉的号码,发条短信,表达问候。这个号码应该来自遥远的故乡,与我的血脉相连。可事实是,我所找到的号码却并非来自耒阳,而是来自我现在所置身的这座城市。这个号码在我的手机里一直储藏着,像一个特别的记忆,让人不舍轻易去触碰。
  那是我一个朋友的电话号码。他叫杨枫,吉林省德惠县人,曾担任过教师、县政府办秘书、县文联常务副主席、市作协副主席、印刷厂厂长,五十一岁时独闯北京,创办北京神州雅海文化艺术院任院长至今。多年前,我因为出版一部长篇小说,与他相识。从那时起,我们开始QQ交流,以友相待,却素未谋面。他是个热心人,最近几年,只要有出书的业余作者找我联系书号,我都是找他帮忙。他主编《诗道》、《同窗》、《当代韵文》等多种刊物,每次组稿,都会告诉我,向我约稿。我难得进京,没有理由不去见见他的。我发出一条短信,提出和几个朋友去看望他。
  很快,杨枫大哥回复:“文科,我正在公司,你过来吧,我请你中餐。”
  杨枫住在朝阳区六环和七环相交的区域。乘地铁,转公交车,将近一个小时的行程,让我感觉到北京城市之大。这里虽然远离北京心脏部位,但人口密集,车水马龙,十分繁华。
  杨枫亲自跑到公交车站接我们。他六十开外年纪,个子高大,容光焕发,见了我很开心。他带我参观了他的文化艺术院,满屋书香气,让人陶醉。怀抱杨枫大哥赠送我的十几本书,我脑海冒出一个奇怪的想法:要是在地铁里放些书刊,该多好。可惜,这是不是现实的。阅读是需要慢速度的,需要宁静,高速的地铁,热闹的地铁,奔跑的地铁,怎么适合看书呢?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乐)乎。中午时分,杨枫一家在酒店设宴,盛情款待我们。我想,看书会有条件限制,只有欢乐,只有友情,才是没有空间、时间制约的。
  杨枫对我的新书很关注,席间,问及书稿审核情况。他告诉我,中央文献研究室的认真、严格,都是意料之中的,这是对历史的负责,对伟人的负责,更是对读者的负责。
  就在与杨枫聊天时,郑南东打电话来,说他已从井冈山飞回北京,约我去他家一聚。我们便去了南东叔叔家。叔叔拿出陈毅元帅之子陈昊苏先生亲笔为我的新书写的前言。原来,我们是打算找两个人作序一个人题写书名。作序的两个,一个是陈昊苏先生,一个是中央军委总装备部部长张又侠上将。另外请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张阳上将题写书名。书稿分别到了三位领导的手中。但党的十八大后,军委出台八不准规定,张又侠和张阳两位将军便没写了。
  这就叫好事多磨吧。
  5
  时间仿佛停了一下,在某个柔软的刻度,把我从地铁里抛了出来。
  这是我进京的第四天下午。我从八达岭长城返回,乘坐地铁去宾馆时,坐的是2号线。我从地铁站列表上,意外发现了一个曾经反复出现于我的梦中,被我用心感念并敬畏的地方:地坛。
  早在读初中时,史铁生的一篇名为《我与地坛》的散文,深深打动了我,也让我默默地记住了地坛。那时,我的潜意识告诉我,今生,一定要去地坛走走。没想到,这个梦想直到现在才实现。事隔经年,我竟会伴随一辆地铁潜行的节奏,不经意抵达它的身边,像接近我生命的核。
  时光流年,岁月沧桑。站在地坛的门口,春阳挟带着寒凉浇在我头顶,冷硬却又酥酥的热。北京的四月,依然让人感觉冷。现代社会的商业巨手,把地坛蹂躏得面目全非。惟一给我的温暖,是两只灰色的鸟儿,站在墙沿上,露着红爪子,睁着黑眼睛,迎接着我这个匆匆过客的拜访,华丽的羽毛在春阳下闪着润泽的光芒。
  我终是没有勇气进去,地坛是需要安静的,虽然地坛早已不安静。我下意识朝里望,瞬间,记忆中熟悉的场景重又在我眼前生动起来:史铁生静静坐在轮椅上,摊开的本子置于膝盖,手中的笔不停地在上面抒写着,身旁的树木伸向天空;那个爱唱歌的小伙子在不远处一直唱;一个嗜酒的老头,腰间挂着扁瓷瓶,从他跟前走过;一个漂亮的小女孩,蹲在小路上捡树上掉落的“小灯笼”……
  我甚至幻觉,史铁生慢慢地从地坛里走了出来,一脸的木然。他为什么不开心?他走出了这个园子,也就走出了生命的困惑。难道这就是我需要来到的地方吗?难道我也会想念“地坛”?我再一次问自己。理智告诉我,那个让我尊敬的作家已经到天堂去了。住在天堂的铁生,一定很怀念地坛,他的地坛,北京的地坛。
  转身离开地坛,我走在大街上,裹挟于汹涌人潮中,冷风掀起了我的衣襟,彻骨的凉。“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回想铁生说过的话,我深感自己的羞愧和悲哀。史铁生是因为心中有了地坛,才不去寻找地坛。他心中装着一个“地坛”的境界,才有了对生命的热爱,文字的信仰,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拷问和关怀,对人性的剖析和拯救,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而我,究竟需要怎样的守望,才能获得内在的安静?
  我惟有老老实实坐在那辆承载了我的过去、还将承载我的未来的“地铁”上,隐忍地,耐心地,沿着我文字所努力探索的方向,继续奔跑。
  6
  转眼,在北京呆了六天。
  六天很短,每一天的行程都满满的。六天很快,就像呼啸而过的地铁。故宫博物院、景山公园、天安门、地坛、圆明园、王府井、八达岭长城,都有我留下的足迹。
  临走前,由我的干爹郑世和做东,邀请几位熟悉的开国将军子女,在西单的毛家湾饭店聚餐。参加人员有谭冠三中将之子谭戎生、王紫峰中将之子王京生、郑效峰少将之子郑南东、刘显宜少将之女刘宏林,以及贵州省唯一开国上将杨至成之子杨子江。这些出身名门的红二代,都很率性随和,亲切和蔼。他们都很关注我的的新书,在我写作和修改过程中,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席间,聊及北京这些年的变化,大家无不感慨北京地铁发展之快。北京地铁拥有线路二百七十座车站,总里程456公里,单日最高运送乘客突破一千万人次,仅次于上海,跨入了全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前三名的行列。北京地铁交错纵横,四通八达,已成为了最快捷的交通工具。设施一条比一条先进,一处比一处健全。只要你花上两元钱,就几乎可以到达任何一个地方,十分便捷,大大地缓解了地面的交通压力。唯一的遗憾,就是北京人口太密集了,地铁因拥挤显得疲惫不堪。
  列车在北京的地下呼啸而过,也在我的心田呼啸。“去北京,坐地铁!”我相信,下次我来的时候,北京地铁会发展得更好。而我脚下的路,会越来越平坦、越来越宽。
编辑:秦人
渭南市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渭北帝王陵墓风景名胜区 韩城龙门——司马迁祠墓风景名胜 洽川风景名胜区
渭华起义纪念馆(碑) 藏龙寺和少华山 古潼关
魏长城与汉华仓 蒲城巴厘岛温泉 澄城县博物馆
渭华起义纪念馆 mg src="/jingdian/images/ico3.gif" width="4" height="8"> 鸵鸟王生态园 渭北葡萄 韩城大禹庙
仓颉庙 华山御温泉
渭南市美食 更多
澄县老哥羊肉泡馍
路井扯面
五一快来渭南品尝各 五一快来渭南品尝各
五一快来渭南品尝各 五一快来渭南品尝各
五一快来渭南品尝各 五一快来渭南品尝各
五一快来渭南品尝各 五一快来渭南品尝各
五一快来渭南品尝各 五一快来渭南品尝各
渭南市特产 更多
蒲城土布 潼关黄金
富平墨玉 华州黑陶
华山吉祥物 富平合儿饼
富平琼锅糖 白水豆腐干
富平九眼莲 大荔黄花菜
推荐信息  
·担当与感恩
·遍地黄花
·遭遇假货
·卜算子 瞻谒太史公
· ·景谷艺术[图]
·为南宫山景点介绍献一点文字
·南四府街的童趣旧闻
·下雨天穿“泥屐子”去上学
·陋室铭
·局长升“渠长”
过去北广济街有一家“宏蚨银号”
·我家住在钟楼边
·春风又绿洽川水
·潼关记忆
最新更新  
·我的父亲母亲
·爱情,遥不可及
·都市外乡人
·裂痕
·庐山绝恋
·是你让我懂得了爱情
·爸爸,我想对您说
·梦,不是假象,是寄托
·哥哥我去打工
·游武当山
·一列火车驶入的黑夜
·短诗三首
·回忆的夜
·梁上好汉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艺术作品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zuopi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