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历史 | 艺术 | 民俗 | 图片 | 线路 | 文物 | 视频 | 出游 | 专题 | 景点 | 特产 | 美食 | 传说 | 吃住 | 休闲 | 交通 | 论坛 | 团购 | 搜索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龙窝酒网上订购
三秦游
首页 | 西安概况 | 宝鸡概况 | 咸阳概况 | 铜川概况 | 渭南概况 | 延安概况 | 榆林概况 | 汉中概况 | 安康概况 | 商洛概况 | 杨凌概况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西安市概况介绍大全 > 正文

西安佛教教派与主要寺院(3)

2013-1-10 10:03:08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主要寺院]
    佛教传入长安后,佛寺即相继出现。东汉时,长安及其附近寺院有三台寺、宝泉寺、福胜寺、兴龙寺、报圣寺、白马招觉院等。西晋时,长安、洛阳两地佛寺达180座,长安主要有敦煌寺、遵善寺等。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长安及其附近寺院主要有圣寿寺、五重寺、道安寺、草堂寺、丰德寺、罗什寺、水陆庵、永宁寺、大定寺、通灵寺、大明寺、陟岵寺、陟屺寺、天宝寺、四天王寺等。隋大兴城和唐长安城城内及其附近寺院林立,总数约200多座,驰名者有大慈恩寺、大兴善寺、大荐福寺、招福寺、永寿寺、资圣寺、菩提寺、净域寺、崇济寺、楚国寺、大安国寺、兴唐寺、元法寺、灵花寺、青龙寺、大开业寺、崇圣寺、胜光寺、西明寺、兴福寺、大云经寺、永泰寺、感业寺、大庄严寺、宝庆寺、兴教寺、香积寺、华严寺、草堂寺、翠微寺、净业寺、仙游寺等。会昌灭佛,大多寺院被毁,长安城内只保留4座寺院:大慈恩寺、大荐福寺、西明寺、庄严寺。五代至元代,长安恢复部分寺院。明代和清代,西安及西安府辖县的寺院发展至400多座。民国时期西安寺院大大减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90年底,西安及其辖县有佛教寺庙68座,其中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重点佛寺8座:大慈恩寺、大兴善寺、兴教寺、香积寺、净业寺、草堂寺、卧龙寺、广仁寺。
    【大慈恩寺】 位于西安南郊,原为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所建的无漏寺。唐武德(公元618~626年)初年废。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皇太子李治为给去世的母亲文德皇后(即长孙氏)追荐冥福,选此林泉形胜之所,立为大慈恩寺。当时大慈恩寺占地约400亩,“重楼复殿,云阁洞房”共13院,有僧房1897间,僧人300人。寺院整体规模宏大,殿宇、墙壁上又多饰以名师阎立本、吴道子、尉迟乙僧、郑虔、王维等人的壁画。大慈恩寺落成后,太子李治即请从印度取经归来的高僧玄奘总理寺务。玄奘在此邀集全国各地的硕学名僧,组成规模空前的佛经译场。共译出佛经74部1335卷。同时,玄奘还在大慈恩寺内将17年旅行中经历的110个城邑和传闻的28个地区或国家的历史、山川交通、风土民俗、物产气候和文化政治、宗教信仰等口述,由其弟子整理,编辑成《大唐西域记》12卷,成为研究中亚、南亚各国古代史地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一部重要典籍。另外,玄奘还在大慈恩寺中讲经授徒,并与窥基开创了佛教宗派中的唯识宗(慈恩宗、法相宗),大慈恩寺因此被视作唯识宗的祖庭。由于玄奘在佛学研究中的卓越成就,加之玄奘又特别注重青年僧徒的培养,遂使大慈恩寺成为国内外闻名的佛学研究中心,不但国内质疑问难的僧人络绎不绝,而且来自日本、印度、西域诸国的僧人大都慕名住在大慈恩寺,进行学习交流。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根据玄奘建议,在大慈恩寺西院修建砖表土心的5层大雁塔,用于存放梵文佛经,共520箧657部。长安(701~704)年间,由王公大臣施钱集资重建,加高为10层,后经兵火只存7层,该塔仿照印度造塔形式建造,塔顶有相轮露盘,高64米,塔基面各25米,平面近似正方形。每层中心皆供奉舍利,最上层以石为室。唐时,大慈恩寺与其东南的曲江、杏园,东北的乐游原都是当时长安的游乐胜地,会试中式的新进士在此曲江宴饮、雁塔题名,盛行有唐一代,杜甫、岑参、高适等在此地都留下了千古绝唱。由于大慈恩寺在文化、宗教方面的突出地位,在唐代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即使在“会昌灭佛”事件中,朝廷还明令对大慈恩寺予以保护。唐末战乱,寺院遭到兵火的严重破坏。自宋以来,各代对大雁塔和大慈恩寺都屡有修葺,然寺院规模仅囿于塔下。民国时期,寺内一度驻扎军队,寺周挖掘战壕,已不成为佛寺。寺院面积仅有47亩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多次拨专款对寺、塔进行整修,并更换了大雁塔内木梯,加固了塔基,安装了避雷器。为加强对寺、塔的保护管理,市政府于1955年成立大雁塔保管所。大慈恩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市文物部门管理,1985年归还僧人管理。同时,经省、市政府部门批准,保留和加强了大雁塔保管所。从1985年开始,专业人员对大雁塔的倾斜进行长期观测,并于1990年对塔顶塌裂的二、三层塔檐进行了重点维修。
    1990年,大慈恩寺的范围东西阔约160米,南北长约318米,共占地93.072亩。主要建筑有山门、钟楼、鼓楼、大雄宝殿、藏经楼、大雁塔等。住寺僧人20多人。管理机构为大慈恩寺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王龙义。存有大藏经155卷,隋唐石刻佛像、佛座6尊(块),各种碑刻102通。尤其是在大雁塔底层南面券门两侧的砖龛内保存的唐代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两碑,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高宗李治为玄奘新译出的佛经所撰写的序言和序记。两碑完好,字迹挺拔,是中国书法艺术中的瑰宝。农历正月十五日为雁塔古会,人数最多可达数万人。
    大雁塔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西安市重要标志之一。
    【大兴善寺】 位于西安城南小寨附近。始建于晋泰始至太康(公元265~289年)年间,初名遵善寺。北周明帝时(公元557~560年)大加扩建,改称陟岵寺。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文帝敕令陟岵寺扩建为国寺,命名为大兴善寺。唐神龙(公元705~706年)年间改此寺为酆国寺,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复其旧名。据史料记载,当时大兴善寺的佛教制度与太庙相同,僧徒多达300余人,是长安城内最具盛名的佛寺之一。寺院除沿南北中轴线建有山门、佛殿、天王殿、文殊阁、大士阁、转轮藏经殿等主体建筑外,而建有翻译院、敕置灌顶道场、禅院、行香院、僧舍等,这些院落同样按照中国建筑的营造布局,排列在中轴线上主体建筑东西两堂。寺内设有译场,印度高僧达摩笈多、阇那崛多先后主持译务,名僧彦琮也奉诏参与翻译工作。寺院一切设施、费用由国库开支。开元(公元713~741年)、天宝(公元742~756年)年间,被誉为“开元三大士”的印度及西域高僧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相继在此传授佛教密宗。不空还在此译出密宗经典多部,因此,大兴善寺成为长安城内佛经三大译场之一,被誉为中国佛教密宗的祖庭,也是中印两国文化交流中值得纪念的地方。
    天宝五年(公元746年),不空开始在大兴善寺主持译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不空上表请求搜访分散在京师大慈恩寺、大荐福寺和东都圣善寺、长寿寺的由玄奘、义净、善无畏、宝胜等人自印度带回中土的梵箧(梵文佛经),集中在大兴善寺统一保存,并继续翻译。这是唐代梵箧的一次大规模征集。元和(公元806~820年)年间之后,大兴善寺已成为禅宗寺院。唐武宗灭佛时,大兴善寺被毁,大批梵箧也随之佚失。此后数百年间,大兴善寺几乎无闻于世。明代永乐(1403~1424年)年间,大兴善寺重新修造殿堂和钟楼,稍复旧制。清代,该寺修建次数较多,基本形成现今规模。民国32年(1943年),太虚法师等创立的中国宗教教徒联谊会及两年后创立的世界佛学苑巴利文学院均设在寺内。西安解放前,国民党军队常驻大兴善寺,致使寺院面目全非。1955年,西安市人民政府拨专款全面大修。1967年,改为新风公园。1984年,重新恢复寺庙,对外开放。朗照、慧雨曾先后任该寺方丈。
    1990年,大兴善寺占地120亩,主要建筑有山门、钟楼、鼓楼、大雄宝殿等,均为中国古典式建筑。其规模为西安佛教寺院之冠。常住僧人20余人,界明任监院。存有文物巴利文藏经1部、明铜制释迦牟尼佛坐像1尊、铜兽3只、铁制大钟(重约10吨)1口、清代碑刻4通及二十一度母像等。陕西省佛教协会、西安市佛教协会均设在寺中。大兴善寺是西安地区殿宇最整齐的古刹,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草堂寺】 位于户县东南圭峰山北麓。原为后秦游乐胜地逍遥园一部分。草堂寺初创的时间已不可考。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西域龟兹高僧鸠摩罗什于逍遥园翻译佛经,译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论,以及《成实论》等,并弘扬三论和成实二派宗风。鸠摩罗什死后即葬此地。北周武成(公元559~560年)年间,天竺犍陀罗国名僧阇那崛多到长安,至草堂寺,为周明帝所重。隋代,佛教重又兴盛,草堂寺香火甚旺,影响非小。唐代中叶,名僧宗密主持将草堂寺修葺后,改名为“栖禅寺”。其间,宗密师事华严宗巨挚澄观,并阐述华严宗义,被尊为华严五祖。宗密圆寂后,由宰相裴休撰文并书写,书法家柳公权篆额所立的《定慧禅师传法碑》藏于寺内。唐代以后,该寺屡遭兵火。宋初重修,曾改称清凉建福院,但草堂、栖禅二名,在金元以后至清代多沿用。清同治(1662~1674年)年间,兵火使寺内殿宇焚毁殆尽,现在寺内的殿宇房舍,均是近代建筑。解放后,人民政府数度整修,并在二门内修建碑廊,镶嵌碑石20余通,多是记述寺院盛衰和观感的。1981年,翻修大殿及僧房。后由日本日莲宗捐资修建了鸠摩罗什纪念堂。
    1990年,草堂寺占地约40亩,常住僧人10人,宏林任方丈。寺内有大殿、回廊、钟楼、鼓楼及僧房40多间。保存有1500多年的石雕鸠摩罗什舍利塔,高2.33米,8面12层;定慧禅师碑、明代大钟等珍贵文物。
    草堂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个国立译经场,与包括日本日莲宗等多种佛教宗派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三论宗奉其为祖庭。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教寺】 位于长安县少陵原畔,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玄奘灵骨迁葬于长安城南少陵原畔,并且修建了5层灵塔。翌年,因塔建寺,作为纪念。后来肃宗来此游览,题塔额为“兴教”二字,故此寺便名为兴教寺。寺内有3座砖砌的舍利塔,中间最高的5层塔即是玄奘的葬骨塔,左右两侧的小砖塔是玄奘的两个弟子圆测和窥基的墓塔。兴教寺建成后不久,一度荒废,形成“塔无主,寺无僧”的状况。唐长庆(公元821~824年)中至清同治(1662~1674年)初年,兴教寺曾经历了5次修葺。但清同治年间,寺内殿舍还是遭到全部焚毁,仅存3塔。民国11~28年(1922~1939年),再度重建殿宇僧舍,补修3塔并新建塔亭3间,故寺内殿舍屋宇大都是近代的建筑。1955年、1956年,人民政府拨款全面整修,修建后的兴教寺建筑群主要由慈恩塔院、藏经楼、大殿、法堂与廊房组成。
    1990年,兴教寺主要建筑有山门、慈恩塔院(由玄奘塔、窥基塔、圆测塔等组成)、藏经楼、大雄宝殿、法堂、卧佛殿、樱花园、玉峰轩与观景亭等。占地面积18亩,常住僧人20多人,常明任方丈。寺院收藏有明清刻印的梵箧本佛经及近代影印藏经四五千册,巴利文贝叶佛经数片,元代铜佛像、缅甸雕刻的白玉弥勒佛像各1尊。
    兴教寺是中国佛教慈恩宗祖庭之一。现为陕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的玄奘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香积寺】 位于长安县神禾原西端。始建于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寺名来自佛经“天竺有众香之国,佛名香积”。香积寺殿宇庄严整齐、环境优雅,王维曾写《过香积寺》诗予以赞扬,代表建筑为净土宗高僧善导的灵骨塔——善导塔。后因安史之乱、会昌禁佛,寺庙损毁严重。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改名开利寺,后因寺院经济与国家财政的矛盾越来越大,朝廷对佛教的政策又有改变,香积寺在改名后不久又恢复了原名。辽、金、元各代,在皇室、权贵都崇信和支持佛教的大形势下,香积寺在衰落的总趋势中,延缓了步伐。明清两代,香积寺仍然保持原状。清乾隆(1736~1795年)年间曾加以整修,同治(1862~1874年)年间殿宇毁于兵火。西安解放后进行过多次整修。1980年后进行大规模整修,并加固善导塔。同时在殿内新塑佛像,并安放日本佛教界赠送的善导大师坐像。同年5月,中日两国的佛教界信徒在香积寺隆重举行善导大师圆寂1300周年大祭。1984年后,国家拨款新建大殿5间、法堂5间、僧房10间。
    1990年,香积寺有殿堂、僧房60多间,占地10亩。常住僧人20余人,续洞任方丈。寺内善导塔建于唐代,高33米,13级,方形,中空,可沿梯直达塔顶。
    香积寺因建有善导塔,被日本净土宗奉为祖庭。该寺也是中国佛教净土宗正式创立后的第一个道场,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净业寺】 位于长安县沣峪口内。初建于隋,盛于唐。道宣曾在此著书立说,创立中国佛教南山律宗,因而被尊为律宗祖庭之一。道宣法师在净业寺内对律藏的研究至深,并撰写《广弘明集》30卷,是继梁僧祐《弘明集》之后,又一部佛教历史文献汇编;撰《续高僧传》30卷,记载自南北朝时期梁(公元502~557年)初至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160余年间约700余名高僧的传略;撰写《大唐内典录》10卷,是一部重要的佛教经典目录学著作。其著述不仅对中国佛教史的研究,而且对中国初唐以前的中古时期思想文化史的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唐以后,净业寺逐渐败落。明正统二年(1437年)及天顺四年(1460年)曾重修。明末清初,住寺僧人多次修葺。1983年后,由人民政府拨款对大雄宝殿等殿宇进行翻建。
    1990年,净业寺占地约5亩,有殿宇、僧房30多间,常住僧人10多人。寺外峰顶有道宣律师舍利塔,寺内有明代《道宣律师遗迹》碑刻1通及清代碑刻,另有直径约2米的杜仲树及3米高的“金线吊蝴蝶”树等名贵花木。
    【广仁寺】 位于西安城内西北隅,西、北两边紧靠城垣。是西安市惟一的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寺院。奉清康熙帝的敕命创建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帝亲题“慈云西荫”殿额,并撰写广仁寺碑文。
    广仁寺初建时,南至今玉祥门,东距今小北门不远,西北两面以明城墙为界。寺院分前院、中院、东院3个院落,有房宇300余间,总占地百余亩。寺院落成后屡有西藏活佛、蒙藏贵族、王爷到此参拜、说法、住止,尤其是光绪帝、慈禧太后临幸,故而颇为朝野所重视、崇奉。寺院建筑宏敞、庄严,一直保存完好。1911年西安起义革命爆发后,广仁寺才开始遭到人为或偶然事故的破坏,但所幸经、像俱无损坏。西安解放后,广仁寺因一为康熙帝为安边而敕建的寺院,二为西安地区惟一的黄教寺院,三为达赖、班禅等宗教领袖过陕时驻锡的行宫,所以备受关注。1952年,由政府拨款全面整修。“文化大革命”期间,广仁寺遭破坏严重,喇嘛被赶出寺院,寺内殿堂等被挪作他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西安市人民政府落实党的宗教政策,通过组织协调,寺院的财产得到退还,占用房产得到清退,被赶离寺的喇嘛归寺,寺院的法事活动趋于正常。
    1990年,广仁寺占地16亩,有殿堂、寮舍10多间。住寺喇嘛2人,关符清喇嘛曾任住持。寺内存有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刻本藏文《甘珠尔大藏经》多卷、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重修明版汉文《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及唐鎏金铜佛像、木雕佛像等珍贵文物,属密宗藏密寺院。每年农历十月二十四日、二十五日为纪念宗喀巴成道日灯会。该寺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卧龙寺】 位于西安城内的柏树林街。建于隋代,初名福应禅院,因唐代名画家吴道子曾为该寺绘制观音像,故又称观音寺。宋代名僧惟果为该寺住持,终日高卧,人称卧龙和尚,因而定名卧龙寺。
    唐末,禅宗风行全国,卧龙寺也成为著名禅林。宋代以后,卧龙寺为禅宗临济派主要道场。元代和明洪武十年(1377年)重修卧龙寺,立碑石两通,记述了寺院的历史。明清两代屡加修葺,都立有碑石记述。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到西安,成为卧龙寺头号施主,不但重修殿宇,而且布施白银千两。慈禧太后还亲书“慈云悲日”、“三乘迭耀”匾额赐寺,并在山门书额“敕建十方卧龙禅林”。民国以后,卧龙寺不时延请高僧开讲佛经。民国30年(1941年),寺务由朗照法师主持,任方丈,先后在寺院讲《华严经》《法华经》等。全国解放后,朗照法师曾4次出国访问,特别是参与自缅甸迎送佛牙舍利至云南各地供奉的活动,景颇、崩龙(德昂族)、哈瓦(佤族)等族佛徒瞻仰礼拜,因而在国内外佛学界声名大震。
    1990年,卧龙寺占地15.29亩,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斋堂等70余间。常住僧人30多人,如诚任监院。藏有举世闻名的《碛砂藏》,该经刻印历时91年,共计1532部6362卷591函。全部梵箧装帧,柳字书体,刻印极其精致。还存有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画观音像刻石,线条遒劲,宝相庄严,确有“吴带临风”的特点。另外有唐代及北魏木雕、石刻佛像,宋代铁钟,清代大理石香炉及贝叶经等文物。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秦人
西安市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西安太白山 西安玉山(王顺山、蓝田山) 西安骊山
西安翠华山 西安南五台 西安嘉午台
西安太兴山 西安青华山 西安圭峰山
西安高冠瀑布 西安蓝田汤峪温泉 西安著名博物馆
西安名楼古塔 西安寺庙宫观 西安事变旧址
西安市美食 更多
西安小吃之蒸碗
西安小吃之蜂蜜凉粽子
樊记腊汁肉夹馍 西安小吃之蒸碗
口味地道的陕西蒜沾 西安烩麻食
陕西古典名菜三皮丝 皮簿筋软贾三灌汤包
做一顿美味的牛肉烩 陕西冷食:面鱼子
红烧牛肉面 担担面
西安市特产 更多
西安户县农民画
西安腊羊牛肉
西安景泰蓝 西安户县农民画
西安秦兵马俑仿制品 西安秦铜车马仿制品
西安唐三彩仿制品 西安唐壁画摹本
西安碑林碑碣拓片 西安古瓦当拓片及仿
西安扎染 西安刺绣
推荐信息  
·商洛市行政区划介绍
·商洛市革命老区介绍
·商洛市历史文化介绍
·商洛市交通通讯介绍
·商洛市概况介绍
·华夏精神故乡—西安概况
·西安四区一港两基地
·西安市交通介绍
·西安市著名人物介绍
·西安市的地域文化
·西安市旅游景点资源简介
·西安市的民间艺术
·西安民俗——关中十大怪
·西安市的历史轨迹
最新更新  
·西安宗教概况
·西安其他少数民族介绍
·西安蒙古族介绍
·西安满族介绍
·西安回族介绍
·西安少数民族介绍
·西安回纥介绍
·西安吐蕃介绍
·西安突厥介绍
·西安鲜卑介绍
·西安羌族介绍
·西安氐族介绍
·西安匈奴介绍
·西安犬戎介绍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概况介绍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shaanxi/.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