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艺术首页 | 西安艺术 | 宝鸡艺术 | 咸阳艺术 | 铜川艺术 | 渭南艺术 | 延安艺术 | 榆林艺术 | 汉中艺术 | 安康艺术 | 商洛艺术 | 杨凌艺术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龙窝酒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咸阳市民间艺术大全 > 正文
咸阳民间戏剧艺术(2)
  2013-7-23 8:09:19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第三节 社团
    据史料记载,元代杂剧兴盛时期,咸阳境内就出现了著名戏剧演员卢纲,并有了以行院或家庭单位的戏剧班社。至明中叶,一些富绅或归隐的官吏在当地乐户的基础上办起了专业戏剧班社,明正德五年(1510)状元康海罢官归里,赋闲在家乡武功,办起了“康家班”,并创作“康王腔”,远近闻名。清代戏剧趋于鼎盛,一些官僚、富绅为消愁解闷,如旬邑的唐红、泾阳的安吴寡妇都有家院形式的戏班,演员行当较全,一般都有30余人。民国时期,咸阳有了以文人、富豪、军官和著名演员联合创办的剧社,如咸阳的“益民社”,三原的“新中社”、乾县的“晓钟社”、泾阳的“明正社”等,招收学生,培养三月至半年,排上几本戏,即开始演出。1937年,中共陕西省委驻泾阳县云阳镇,为了宣传抗日,组织机关能演戏的同志,先后组建了“七月剧团”、“关中剧团”、“关警剧团”和“八一剧团”等,这些革命的艺术团体,一面生产,一面演出,一面打仗,紧密配合当时的斗争,创作排演了大批新的剧目,在解放区起到宣传群众、打击敌人的作用。建国后,各地班社改称剧团,管理体制仍沿旧戏班规。1951年5月,政务院发布关于戏曲改革的指示,各县对一些基础好的戏班进行了初步的改革,广大艺人通过学习,政治思想觉悟得到提高,班社的戏箱,大多折旧归集体所有。广大艺术工作者,提高了对传统剧目精华与糟粕的认识,开创了净化舞台、上演好戏的新风气。1950年成立了第一个国营的咸阳市人民剧团,后又成立大众剧团、豫剧团。尔后各县陆续成立了12个集体所有制、民营公助剧团,配备干部,建立章规,进一步贯彻改人、改制、改戏的政策。1953年各剧团建立健全了行政管理制度,废除了旧戏班的陈规陋习,演员工资改为固定工资制,建立了党、团和艺委会组织,在演出上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创作、移植了一批现代戏。1956年一批演员在全省戏剧会演中获奖。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在“破四旧”的口号下,剧团停止演出,部分衣箱被焚,艺人下放劳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剧团恢复生机,上演剧目增加,至1989年全市有15个艺术表演团体,其中国营一个。演出剧目200余个,演职人员900余名。
    一、建国前的戏班
    康家班 咸阳史载最早的一个戏曲班社。明正德五年(1510)由状元康海创办。康海赋闲在武功老家,以戏消愁,招收弟子在家教授他和王九思创作的“慷慨悲壮,喉转音声,有阳刚之美,有阴柔之情”的“康王腔”。排练他所创作的《中山狼》、《王兰卿》、《杜子美游春》等戏。康海的继室张氏,出身乐户,能歌善舞,声震秦中,原有“随身四帅”金菊、小斗、芙蓉、采莲深受观众喜爱。康家班演出的戏“歌有新词,舞有娇姿”,30年红极了家乡,对秦腔流派的发展影响很大。明嘉靖十九年(1540)康海谢世,康家戏班解散。
    玉盛班 清同治年间(1862-1874)演出于三原、泾阳、咸阳、礼泉、兴平等地。光绪年间(1875-1908)由贫生演员润润子领班演出,演员有须生李范(泾阳石桥人),擅长演出道袍和官衣纱帽戏,如《煤山杀宫》、《李白辞朝》等,唱做俱佳,形神感人。须生二楼子(张侠)系咸阳人,为该社的台柱子,擅长靠把和纱帽官衣戏,演出的《铁冠图》中周遇春、《光武山》中秦琼,以及《广寒图》、《玉凤簪》、《八件衣》等,都唱舞动人,名噪一时。该班于辛亥革命初散班。
    春盛班 秦腔班社。清同治年间(1862—1874)由药材商人张寻春组建。长驻三原,演出于泾阳、咸阳、淳化、礼泉、兴平等地。主要演员有须生银富子,号称“活孔明”的黄娃子,老生老九、小生隋达子、丑角九门儿、军娃、武生福生子等。演出剧目都是秦腔传统戏,如《葫芦峪》、《日月图》、《封神榜》等。光绪年间,该班赴甘肃、宁夏等地演出数年后仍归三原。辛亥革命初解散。
    福盛班 秦腔班社。清光绪年间(1875—1908),长期演出于三原、泾阳、淳化、礼泉、咸阳、兴平、武功等地,著名演员有黑头雷劳儿(泾阳人)扮演包拯、姚奇、张飞等人物,唱演俱佳,唱有声、动有功,观众喜爱。该班台柱演员有小生晋公子(三原人)和茂盛儿。他二人扮相俊秀、嗓音圆润、行腔有味、做派细腻、功底厚实、文武兼备,所演《永寿庵》、《金台将》、《和氏璧》等,特别是《美人图》中的重耳,演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故人称晋公子。清末散班。
    德胜班 秦腔班社。清光绪十年(1884),由蒲城商人陈福儿创办。长期在三原、泾阳、咸阳、礼泉、淳化、兴平、武功等地演出。主要演员有须生李云章,人称“十八红”,他“扮君则龙眉凤眼,扮官则气度不凡”,特长靠架官衣戏。小生有党金良、茂盛儿(均为晋公子的高徒),须生有郗德有,人称“小麻子红”,旦角有李德印等。常演剧目《法门寺》、《老辕门》、《破宁国》、《火焰驹》等。清宣统元年(1909)进西安落户,1913年白朗起义军进攻西安,该戏班解散。
    马家班 秦腔戏班。1911年成立于武功,该班下设两个社。头班戏有50余人,司鼓王老昆,二弦才石,主要演员有马娃,工须生,饰演梅伯(《闯宫抱斗》)、海瑞(《金鼎山》)、花仁义等角色。净角有四喜等人。二班戏,是在雷家戏班原箱原人的基础上组建的。司鼓洪班长,头弦高得康,主要演员有生角高班长、名旦袁璧辉、润娃子、羊娃子、刘双录等,主要剧目《破宁国》、《花亭》、《观文》、《送女》等。该班自设作坊,请来技工,常年自制头帽把子,修缮服装道具,使戏班服装新颖。1920年著名旦角演员袁璧辉为班主,主要演员有刘金库,演出剧目《假金牌》共20余本,尤其《八仙过海》演技独具绝招,红极一时。1924年袁璧辉病故,戏班解散。
    秦钟社 成立于1924年,地址设在三原城内老爷庙。创办人刘立杰任社长、教练和导演。当时有学生四五十名,来自临潼、长安、周至、户县、三原等地的贫苦人家,培养方法仿效易俗社章规。在演出节目的选择上,以移风易俗为宗旨,经营上则以演出养社。“秦钟社”在三原培养的科班学生,当时多数已经登台演出,后来成才者亦不少。如须生刘裕秦(刘易平)16岁入社,受业于赵顺教师,开蒙戏《双背鞭》出场首句尖板“我父子出营来天昏地暗”满场喝彩,掌声四起。后刘立杰亲自传授的《二户箭》、《取都城》、《八义图》均成了他的拿手好戏。花旦姜瑶钟,扮相、身段端庄秀丽,唱腔、做戏真切细腻,她在《蝴蝶杯》“洞房”一折中饰演卢凤英一角可与王天民媲美,可惜年仅18岁因病而亡。崔晓钟在《五典坡》中扮演王宝钏,由花旦到青衣,一人到底,行当分明,被誉为“秦腔皇后”。王斌秦以扇子道袍戏为主,兼演武戏,他演《蝴蝶杯》中田玉川一角,曾红极一时。净角惠强秦,擅演《铡美案》中的包拯、《黄河阵》中的三教主、《荆轲刺秦》中的荆轲,气魄雄伟,刚毅豪迈。丑角演员杜干秦兼演媒旦,尤以《软玉屏》中黑氏最为拿手。他面部表情丰富,喜怒哀乐,无不适戏。须生姜望秦、汤秉钟,贫生张振秦,二花脸(架子黑头)何锐秦等,演出名重一时。常演剧目有《蝴蝶杯》、《软玉屏》、《玉镜台》等30余本,还有时装戏《金莲痛史》、《鸦片之战》、《文字狱》、《家庭痛史》等等。由于国民党军政警宪及特工人员看“白戏”者多,经济拮据,入不敷出,于1931年宣告破产。
    益民社 1929年春咸阳郑益斋、长安高仲仁、杨嘉绪三人创办。由蓝田高公茂(秦腔名丑)为社长,又收了杨安民、何毓华共五、六个跟班学生,1930年在长安、蓝田等地演出。半年后郑益斋领社回到咸阳,招收学生30余名,在城内张飞庙训练。并请名导演惠济民、王安民排戏,学生中先后涌现出旦角何毓华、王秀华、刘敏华等;小生唐玄民、杨安民、张建民;须生益庆民、王正民、王益民(牛娃子)等;花脸秦易中,丑角肖益(鸿斌)、刘治中;媒旦姚振杰等优秀演员。所演《济南案》等10余部戏很受欢迎。据王绍猷《秦中六十年来之著名演员》云:“王益民,泾阳云阳人,咸阳益民社学生,每饰一角,风度宜人,如《介之推刮肉奉君》、《程婴盘门救主》、《宁武关》、《拆命书》无论文做武做,则活泼豪爽,无所不能。”1935年郑益斋带益民社沿西兰公路,直演到甘肃平凉、庆阳等地。1938年又在长武收了一批学生,其中不仅培养出小生高登云、旦角李正华等较好的男演员,还有一位由平凉来的女学生周燕云,她的小旦戏更受群众喜爱。益民社是当时陕西、甘肃较有名气的剧社之一,演出长达20年,名演员出的不少,1948年戏班解散。
    顺德社 二黄戏班。1931年由西安迁到三原落户。领班人吕安奎,淳化人,旦角演员。该社受到当地二黄会和县城官员、教师支持,10年间,先后请教练张鸣峰、山鸣岐以及净角华启民、李伯如等执教,学员以子字取名。在群众中较有影响的有须生、红生兼长的刘子盛,主演《烙碗计》、《出五关》;须生李子喜,主演《辕门斩子》、《柳林写状》等;净角何子刚,主演《铡美案》、《打金枝》等;须生山鸣岐演的《审刺客》、净角李智和演的《上天台》、《破洛阳》、演秦腔和二黄的净角华启民《金钱豹》等戏,最为观众所称赞。二黄戏班后于抗日战争中散班。
    民意社 1935年成立于咸阳的二黄戏班。社长李茂林,以演二黄为主兼演秦腔。演员阵容强,山鸣岐,名二黄须生,擅演《斩黄袍》、《审刺客》,刘坤角(名张秋兰)主演《天水关》或《空城计》。李镇俗和王明华的秦腔《赶坡》,华启民的二黄戏《降豹子》、《九龙王》、《铁公鸡》,观众称民意社是“风搅雪”。社里培养了一批能演二黄和秦腔的学生,如王集荣、曹集中、刘道生等。后因乡绅排挤,民意社于1936年底解体。
    秦声社 秦腔戏班。成立于1936年,由武功民团团长冯俊生出面集资,组成了秦声社,刘金库任领班长。由于刘艺德兼备,重用人才,演出日益兴盛,人数多达80有余,同时吸引外地名角,增添导演李穷忠和京剧教练齐少奎,并让乐队添设笛子、底胡、三弦伴奏,使演出效果大为提高,令西府十县观众叫绝。
    晓钟社 1938年,张秦伯等集股1200元(银币)创办戏剧团体,名“新民学社”,社址乾县城内。张秦伯任社长,聘请武生杨安民和礼泉三花脸张景民当教练,招收学员30余名,在尚家园子排练,并兼文化基础课程。后经范紫东说合,请当地首富刘文伯为剧社箱主,承担剧社开支,并将剧社改名为“晓钟社”,寓意鸡鸣报晓,晨钟惊梦之意,点破唤醒民众,迎接光明的宗旨。当时增收学生50余名,为与剧社名称相应,学生艺名带“中华民国晓钟”六字。来社的首名学生唐福,易名唐晓钟,后有任哲中、殷守中、杨晓华、韩绪中等。1938年古会,晓钟社首演《杀狗》、《升官》、《二进宫》等20余出传统折子戏,获得成功。但由于剧目太小,没有本钱,学生水平有限,声誉日渐下落,刘文伯不惜重金在西安聘请演员,如刘毓中、孟遏云、刘易平、晋福长等,来“晓钟社”演出,轰动一时。接着精心排练范紫东创作的《三滴血》、《貂蝉》、《琴剑飞声》、《玉镜台》等10多个剧目,聘请文化和历史教员上课,加深演员对历史剧的时代背景、人物性格的了解。此时的“晓钟社”演员、乐队阵容整齐,生、丑、净、旦各有高手,加之剧目思想进步,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戏越演越红,一时名噪关中。1943年“晓钟社”扩大队伍,加强管理,移风易俗,不断革新。刘文伯特邀范紫东任理事长,刘昌卿任社长,招收了付晓民、付晓义等20余名艺班学生。当时王宝珊(王炳南之父)为“晓钟社”写对联一幅:“晓虽初年,光被四表;钟声浮动,响震三秦。”1947年晓钟社迁往西安。
    明正社 秦腔戏班,1941年成立于泾阳。班主贾志明(山西荣河人)。同年亮台演出,声誉大振,成为渭北驰名的大型秦腔班社,十年不衰。如建国后仍为秦腔须生刘易平、阎原平、郭育民、焦晓春;净角田德年、田艺奎;生角任哲中、高登云;旦角孟遏云、何振中、肖若兰、宁秀云、余巧云;丑角阎振俗等都曾在明正社搭班演出。演员阵容整齐人才荟萃,在渭北观众中享有较高声誉。1950年后被三原专署接收。
    民众剧社 豫剧戏班。1950年豫剧著名须生、红生演员曹子道在三原县城组建。先后在社内演出的主要演员有马双枝、张秀芳、巩金玉、孔艳琴等。上演剧目主要是豫剧传统戏《苏护进妲己》、《出五关》、《秦雪梅吊孝》、《西厢记》、《白蛇传》等,经常演出于泾阳、富平、耀县和铜川等地。1952年进了西安,后与狮吼剧团合建为西安市豫剧团。
    二、建国后的剧团
    咸阳市人民剧团 1950年5月成立。前身为三原分区人民剧团。剧团归咸阳专区领导,性质为地方国营。演职人员阵容整齐,导演田畴易、杨安民。至1952年,先后排演了《打虎计》、《闯王遗恨》、《红娘子》、《逼上梁山》、《大家喜欢》、《天河配》等剧目。1953年,咸阳专区撤销,改名“陕西省人民剧团”,归省领导。姜炳泰、袁光改编排导《屈原》、《法门寺》等戏,演出后反响较好。1954年5月向省汇报演出,获得好评,郭明霞已崭露头角。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剧会演,创作剧目《丰乐园》获剧本二等奖,演出和导演二等奖,音乐伴奏一等奖,美术设计三等奖。刘秉国、王正廉、郭明霞、王麦兰、李惠珍、王化民、孙正国、杨云堂获演员奖。同年,为了支持兄弟县文艺建设,郭维民、肖鸿斌、李发民、王碧云、车秀花、王月亭去乾县剧团;刘正民、王明花、贾玉花到高陵;刘玉英、芦晓霞去宝鸡;王惠芳、薛志秀、武惠群去省实验剧团、兰州秦剧团。1958年,杨兴、谭增成改编的《党的女儿》和杨兴、金茂创作的《跃进之歌》在西北五省会演中受到好评。1959年郭明霞、殷守中参加陕西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团进京和赴13省、市演出。1960年《岳家庄》、《假恓惶》等剧参加了全省青年会演。杨安民、梁雅山、康民强、李惠珍、芦晓霞等获奖,剧团获集体奖。1961年剧团交咸阳市领导。1962年董务本、赵梦兰、熊易民主演的《三打白骨精》,郭明霞、舒曼莉主演的《游西湖》在西安招待演出,反映强烈,《一家人》还由省电台录音。1965年丁明、谭增成、刘凤洲、王歌创作现代戏《庄稼人》,演出后反响很好。“文化大革命”中,剧团领导易人频繁,演出受到干扰和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艺术获得新生。先后排出《逼上梁山》、《洪湖赤卫队》、《杨门女将》、《窦娥冤》,恢复《铡美案》、《党的女儿》、《劈山救母》等戏,省电台、电视台作了录音、录像,向全省播放。1982年,排演《秦楼案》、《双镯记》参加了省、市会演并获奖。1986年排演《霍去病》、《醉仙图》,参加市新创作剧目调演,并获剧目、创作、演出奖。1989年,剧团实行公开招标,储志诚中标任团长,排演《九江口》,赴西安演出,获得好评,省电视台拍了电视,还有《阴差阳错》也录了像,向全省播放。
    咸阳市大众剧团 1950年成立,属自负盈亏、独立核算文艺团体。当时主要演员有任哲中、师凤琴、白甲寿等共10余名,上演剧目以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为主。1952年成立了剧团党支部、工会和少先队群众组织。1953年建成演出剧院,1954年又在马庄镇建起露天剧场。1958年剧团新编历史剧《双疑案》、《血溅鸳鸯楼》和《麻疯女》等保留剧目,在西安解放剧院演出,座无虚席。1960年,陕西省首届青年演员会演,剧团参演的《断桥》、《刺梁》获得赞誉。1961年2月改名为陕西省大众剧团,10月,仍归咸阳。1964年创作排演现代戏《第一个浪头》,参加省第二届戏剧观摩演出,受到西北局书记刘澜涛和省委书记张德生等领导的接见,省电视台实况转播,电台录音,《陕西日报》、《西安日报》发表剧评、观感、体会等文章10多篇。粉碎“四人帮”后,上演古典戏《逼上梁山》,轰动咸阳并波及西安,接着还演出《八一风暴》、《杜鹃山》、《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特别是《万水千山》赴青海演出,反响很大。1981年在“咸阳地区青年演员会演”中,《断桥》中扮演白蛇的马金仙获一等奖,扮演许仙的贺天珍获三等奖;《安安送米》中扮演安安母的王秀兰获一等奖,扮安安的巩正月获三等奖;《黄鹤楼》中扮周瑜的董素琴获二等奖;《打神告庙》中演员王莲歌获三等奖。1989年在省“农行杯”比赛中马金仙获一等奖,王义民获二等奖。9月《女皇与公主》,参加省第二届艺术节获银奖。后又代表陕西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获优秀演出奖。《陕西日报》、《西安晚报》和《文化艺术报》发表评论文章,省电视台录像并播放全省。
    咸阳市豫剧团 1952年成立。时有演职人员21人。1953年增加到80余人。因专署撤销,改名咸阳市豫剧团。1955年建立党组织。1956年以《拷红》参加陕西省第一届观摩演出,主演张香芙获演员一等奖,梁凤彩获二等奖,盖韵笙获导演三等奖。1959年剧团赴四川成都、重庆等地演出,主要剧目有《杨八姐盗刀》、《十二寡妇征西》共10多本戏,巡回演出8月之久,盛况空前。《重庆日报》、《成都日报》连篇发表赞誉文章。1960年剧团以《庵堂认母》、《挡马》,参加陕西省青年演员会演,潘景仙、梁凤彩、李志芳获演员奖,关山峰获导演奖。1962年毛云霄改编《香囊记》、《云中落绣鞋》,移植《杨立贝》,挖掘《反楚国》,经演出反响很大。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领导人靠边,艺人挨斗,戏箱被焚。1972年市革委会撤销豫剧团,成立文工团,大批人员改行就业。1973年元月恢复豫剧团,流失人员陆续调回,排演了《山鹰》、《杜鹃山》、《朝阳沟》,以及《李双双》、《宋文英》等剧目,演出日益繁荣。1981年地区中青年演员调演,吴美玲获一等奖,何丽萍获二等奖,张建芳获三等奖。1984年豫剧团归咸阳市领导。1986年排演了现代戏《十五的月亮》、《酷情》、《儿女传奇》等。1989年,举行咸阳市中青年演员“农行杯”大赛,潘景仙获一等奖,朱建平、徐凤云获三等奖。
    礼泉剧团 成立于1952年,始名群众剧团,属民间职业性质。1955年参加宝鸡地区戏剧会演大会,演出秦腔传统戏《铡美案》,罗玉山获演员甲等奖,杨秀芳、郑维民获乙等奖。演出《三滴血》,强凤贤、马友爱、薛德发获演员甲等奖,郑盟获乙等奖。1956年改为全民单位,易名人民剧团,1958年又将国营剧团转为集体事业单位,实行国家补贴。后随礼泉并入乾县,改为乾县一团,1961年复改为礼泉县剧团。1964年改编古典剧《双命案》、《郁轮袍》和现代剧《秦川儿女》,参加陕西省第二届戏剧观摩大会,迷胡剧《秦川儿女》获得好评。1981年参加咸阳地区青年演员会演,折子戏《杀狗劝妻》、现代戏《杜鹃山》主演李化英、韩利梅获演员二等奖。1985年新排古代戏《碧云寺》,参加地区新创作剧目会演。1988年所演剧目《薛刚反唐》、《大破天门阵》、《葫芦峪》等,受到观众欢迎。
    永寿剧团 1952年成立,属集体性质的事业单位。演出剧目有《放饭》、《打銮驾》、《拣柴》、《长坂坡》等,深受山区人民欢迎。1955年重点排导《貂蝉》一剧,参加了宝鸡地区文艺会演,李树茂获一等奖,师明金、吴小红获二等奖,苟仁发获三等奖,乐队刘芳获伴奏二等奖。1958年,演出《苦菜花》、《赤卫军》深受观众喜爱。1964年剧团以迷胡现代戏《金花浪》、《卖醪糟》参加了咸阳地区会演。同年,古典戏停演,剧团改名“永寿县文工团”,人员精简,留团36名。请省歌舞剧院协助排演了歌剧《江姐》、《向阳川》。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资料遭焚毁。至1967年剧团人员仅留18名,正常业务停止。1970年排导现代迷胡剧《风展红旗》,并参加咸阳地区戏剧会演。1977年剧团排演《逼上梁山》、《十五贯》,轰动乾县、礼泉、永寿三县。1982年以《藏舟》、《打渔杀家》等戏参加地区中青年演员调演,尚祥民获演员二等奖,陈秀兰获三等奖。1984年剧团实行团长负责制。排演《四贤册》,1985年参加市上调演,高清水获一等奖,苟伯平获二等奖,后参加省首届艺术节高清水、苟伯平分获二、三等奖。1986年排演《轵侯剑》,参加新创作剧目展览演出,省电视台录像,向全省播放。1990年新排小戏《借宿》,参加省现代戏调演,获舞美设计、音乐伴奏三等奖,王小玲、左文娟获表演三等奖。
    泾阳县剧团 1951年由民间班社“民声社”改建,1952年正式命名民声剧团,集体性质,自负盈亏。演职人员90余名。主要剧目有新编历史剧《新九件衣》、《赤胆忠心》和传统戏《梁山伯与祝英台》、《家庭痛史》、《天河配》等70多本,经常演出于三原、高陵、富平、耀县、铜川等地,影响较大。1953年,相继排演《西厢记》、《窦娥冤》、《四进士》等戏,一大批青年演员脱颖而出。1955年除传统历史剧外,还演了大量现代戏剧目。1956年,彭易国主演的《悔路》、宋竹梅《藏舟》参加陕西省戏剧会演,并分别获二、三等奖。1960年泾阳、三原、高陵、淳化合为三原大县,民声剧团改编为三原县戏曲剧院秦腔一团,以演现代戏为主,且秦腔、迷胡兼演,上座率较高。1961年恢复泾阳县人民剧团,适逢三年自然灾害,剧团演出处于低潮。1966年泾阳县开展“四清运动”,剧团停演,人员下乡参加社教,工资由政府拨发。“文化大革命”中,领导靠边,艺人挨批,绝大部分演职人员回了老家。1969年剧团精简,仅留演职人员9人,其余全部解散回家。1976年“四人帮”垮台后,戏曲艺术获得新生,剧团步入正轨,相继排演了《逼上梁山》、《十五贯》和现代戏《洪湖赤卫队》、《八一风暴》、《万水千山》等。主要演员有薛德发、焦振堂、肖益民等10多位。剧团办起“文艺训练班”,聘请教练,加强培养,先后排出《双明珠》等7本和12个折子戏,其中《白蛇传》被省电台录音播放。1978年恢复泾阳县人民剧团建制,重排了20多本传统剧目,演出日渐繁荣。同年何本云任书记兼团长,主要演员有陈仁义、王益民、宋竹梅等,剧团行当齐全,阵容可观。尤其是陈仁义入团主演《下河东》驰名全省,别具一格。代表剧目有《下河东》、《斩李广》、《出汤邑》、《辕门斩子》等。1984年新排《泾阳之盟》(作者孙俊发),参加省展览演出,获文化开拓奖。1985年新排《画龙点睛》,在西安易俗社连演18场。《李白辞朝》主演周留华、陈仁义、杨金胜、孙美蓉等,省电视台、电台录音录像,向全省播放。1988年陈仁义任团长、王剑英任副团长兼书记,排演现代戏《酷情》,受到社会关注。省电视台录像播放后反响很大。后又新排《孝廉弑母》、《清风亭》等剧。
    三原县剧团 成立于1952年,当时接收建国社,改名为三原新艺社,属集体性质。县委派李文兴为政治指导员,杨尚文任行政团长,王宝森、梁秋芳任业务团长。1956年,渭南地区首届戏曲会演,新艺社参演剧目有《梁秋燕》、《铡美案》、《中秋之夜》、《黑旋风李逵》等,其《中秋之夜》获演出奖,王建娥、张秦民、李光辉、梁秋芳获表演三等奖。1960年泾阳、三原、高陵、淳化合为大县,剧团相应合并,统称三原戏曲剧院,刘克诚任院党委书记,侯永福任院长,全院共分四团,泾阳一团、三原二团、高陵三团、淳化四团。同年参加陕西省青年演员会演,三原戏曲剧院,从四个团中抽调骨干,组成“标兵”剧团,三原二团宋桂兰《悔路》获表演二等奖,省电台作了录音。1961年三原大县分开,三原戏曲剧院随之解体,四个剧团各归本县,恢复原名。三原剧团历经合分,但演员阵容整齐,演职人员多至80余人。刘克诚任书记兼团长,狠抓排练,经常上演剧目有《火焰驹》、《玉虎坠》等10余部,受到观众好评。1964年,古典戏停演,剧团排演了《沙岗村》、《第一个浪头》、《杜鹃山》、《沙家浜》等一批现代戏,在渭北一带演出,名噪一时。创作剧目《婆媳之间》,赴咸阳参加调演,程小玲、张秦民和剧本同时获奖。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领导挨斗,演员受批,戏装损坏,正常演出不能进行。1976年“四人帮”垮台,古典戏获得复苏。剧团先后排演了《三滴血》、《十五贯》、《游龟山》、《四进士》等剧目。1978年创作改编了大型历史剧《甲午海战》,多次在西安演出。1981年文艺班与剧团合并,参加咸阳地区中青年演员会演,程天德、贾金娥获三等奖,冯武耕、刘美丽获三等奖。1987年参加省首届艺术节,以《丹青泪》(作者邓春松,导演胡正友、朱文艺,作曲田传熙)参赛获剧本二等奖,综合演出三等奖,赵改琴获演员一等奖,另外还获得12个单项奖。1988年陕西电视台举办“公主杯”大赛,刘美丽《痴梦》获一等奖,“咸阳杯”及西北五省电视大赛二等奖。年底剧团还配合省电视台举办了春节戏曲晚会。
    淳化剧团 1951年由民间班社“化淳社”组建的,属集体事业单位。改名为“淳化县民艺剧团”,首任团长王增才,副团长王义国,共有演职人员40余名,排导了《鱼腹山》、《三滴血》、《九件衣》和现代戏《白毛女》等。1957年又派侯永福、张新青为剧团支部正、副书记。同年招收学员40余名,演出《梁秋燕》等现代戏10多本。1958年淳化合并为三原大县,民艺剧团人员归属于演出二团,出色演员如张爱英、杨淑兰等20余人编入青年标兵团。1961年分县,以演现代戏为主,兼演古典戏,先后演出20余个剧目,活跃于咸阳地区及延安、西安、宝鸡等地。1964年古典戏陆续停演和限演。1966年剧团改名“淳化县文工团”。1969年以后,开始排演“样板戏”及现代戏共10多台。1975年咸阳地区戏剧调演,青年演员刘锁侠、刘卓中主演的《红色娘子军》,得到省电台录音播放。1978年,淳化县文工团接收文艺班王宏莲、罗娟等13名学员,恢复排演了《假婿乘龙》、《慈母泪》、《杨门女将》等数十本古典剧目。1981年文工团更名为“淳化县剧团”,参加咸阳地区中青年演员调演,刘锁侠主演《红色娘子军》“常青指路”一折,获演员二等奖,刘胜利演的《烙碗记》,获三等奖。1983年,罗启涛任团长,王文才、贺康健任副团长,排导了冯萌献编古代戏《启棺辨贤》,参加市新创作剧目会演,获综合演出三等奖。1988年,剧团实行“团长负责制”,贺康健任团长,对《贞观遗恨》进行加工整理,并参加咸阳市第二届新创作剧目调演,获综合演出二等奖、舞台美术奖,贺康健、王文才获艺术管理和导演奖,王宏莲获表演一等奖,王志强、罗娟、杨宝利获表演二等奖。
    旬邑县剧团 1951年县政府成立“旬邑文风剧团”,属集体事业单位,张杰任团长,全团演职人员40人。当时演出水平不高,后从外调来余庆民等近10名演员,并招收学生30余名,相继排出《回荆州》、《玉堂春》、《梁秋燕》等10多出戏。1956年王西亭为团长,导演严明军,教练王安中。先后演出《金琬钗》、《盗虎符》、《青梅传》等近10个剧目。王升云演《长坂坡》、《回荆洲》中的赵云、陈云英扮演《西厢记》、《青梅传》的红娘和丫环,石含民扮演《杀庙》中的韩琪,均受到群众的欢迎。1959年彬县、旬邑、长武三县剧团合并为一个剧团,王西亭任团长,全团共180人,分甲、乙两个班。当时上演的《血泪仇》、《三世仇》、《火焰驹》、《三滴血》等剧目获较高评价。1961年剧团人员流失严重,演职人员仅留35人,后经同意招收演员,扩充实力,在传统历史剧停演的情况下,着力排导了秦腔、迷胡、歌剧等剧种的现代戏,演出新戏《会计姑娘》、《血泪仇》等大小剧目25本。并向“乌兰牧骑”学习,剧团演职人员分成若干小组,深入乡镇农村演出,颇受群众喜爱。1966年剧团演出停止,后又成立文工团,1979年剧团更名为“旬邑县人民剧团”,王升云任团长,演出历史传统剧目。1981年咸阳地区中青年演员会演,王升云、陈云英获二等奖,石含民获三等奖。1984年剧团进行体制改革,实行承包责任制,苟明文任团长。新排剧目有《秦香莲后传》、《春江月》、《喜脉案》、《徐九经升官记》等。1985年,张芳玲在市青年演员调演中获二等奖。1986年新编剧目《杏林案》,参加市新剧目会演获演出奖和音乐创作奖。同时先后在咸阳剧校培养学员40余名。1988年,卢元琦任团长,实行基本工资加浮动等一整套规章制度,并新排了《海瑞驯虎》、《窦娥冤》、《凤冠梦》等新戏。
    武功县剧团 1952年由民间班社改组成立,名为“新武剧团”。1956年命名武功县人民剧团,为集体所有制。武自忠任指导员,薛安民任团长。有翟登云、王新芳、张小云等85名演职人员,上演剧目85本,其中《状元媒》红极一时。1958年,武功、扶风、兴平合并为兴平大县,武功、扶风剧团合称二团,书记王正民、副团长靖新安,主要剧目有《两颗铃》等,演红周边几县,曾在西安连演一月之久,青年演员范俊芳出演的关中道情《隔门贤》、《庙遇》获省青年演员会演一等奖。1961年分县,恢复武功人民剧团,张彦汝任书记,翟登云任团长。1965年主要演员有范俊芳、许友成、许良俊、薛慧芳、蔡素珍等近10名,新排《黑旋风李逵》等10余本剧目,现代戏《党的女儿》等新戏也陆续上演。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文艺获得新生,演出日趋正常,刘培英任书记,恢复演出历史剧和现代剧。1981年贺文岐任书记,张万春、范俊芳担任正副团长,全团演职人员共60余名,排演了大批新编历史剧和传统剧。同年赴宝鸡市会演,罗志杰、李碧莲主演的《三对面》,分别获演员一、二等奖,范俊芳、万辉主演的《柜中缘》,分别获一、三等奖,王丽、冯永红主演的《花园卖水》,李慧茹主演的《鬼怨》均获演员三等奖。省电台录播了李碧莲、陈新怀、罗志杰的部分唱腔。年末剧团被评为宝鸡市农村文化艺术工作者先进集体,获得锦旗一面。1984年,鲁建华任剧团党支部书记。10月参加咸阳市折子戏选拔赛,李慧茹主演的《陈姑赶船》获青年演员一等奖,并参加省会演获二等奖。冯永红、万辉获市青年演员三等奖。1988年新编古代戏《苏武》参加市新创作剧目会演。同年张德启、康建海参加省中青年演员“农行杯”大赛,同获一等奖。1990年,剧团新排《活捉三郎》,参加省丑角戏调演,刘关卫获表演二等奖。
    彬县剧团 1951年成立“彬县文声剧团”,王伯华任团长,肖锋任副团长,张镜堂任导演,实行供给制。1954年取消供给制,实行工资制。1959年,剧团在西安演出,李晓霞应邀到人民大厦为会议演出《斩秦英》。1961年,分县分团,仍为“彬县剧团”,县财政每年给一定补贴。1966年王俊杰任团长兼书记。“文化大革命”初期,历史剧服装及道具被烧毁,演出停止。1970年张登高任团长,排演了《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由于派性干扰,演出极不正常。粉碎“四人帮”后,《逼上梁山》、《三滴血》、《十五贯》等剧重新演出,深受观众喜爱。1981年咸阳地区中青年演员调演,李晓霞、赵琴霞、王萍和祝栓民,分别获一、二、三等奖。1983年焦春明、巨太民担任正、副团长,1984年参加市青年演员调演,王萍获一等奖,刘芳霞获二等奖,穆爱玲获三等奖。李晓霞主演的《斩秦英》,省电视台、电台录像录音,向全省播放。1985年由曹剑、杨民权创作的《刘志丹下邻州》,受到市文化局表扬,并奖励2000元。1986年创作剧目《雍城之变》,获市调演大会演出奖。新创作剧目《八十一天县令》,参加了1988年市新创作剧目调演,剧团获综合演出奖,剧本三等奖和音乐伴奏奖,杨民权获艺术管理奖,房德怀获作曲奖,胡锋、苟香梅、刘芳霞、房燕均获三等奖。1989年省市举办“农行杯”大赛,李晓霞获省三等奖,市一等奖,苟香梅、关凤云、郭宽儒均获市二等奖,王生华获市三等奖。杨民权参加市老艺人发证录像演出。
    乾县剧团 1952年接收“艺声社”,改名“乾县人民剧团”,为自负盈亏集体单位。演员阵容整齐,演出很受欢迎,须生龚清义的《拆书》、旦角崔惠芳主演《天河配》和《秋江》,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不久,剧团被宝鸡专署接收为“宝鸡人民剧团”。1954年张建中任团长,办起了“灯塔剧社”。1955年县上对剧团进行整顿,并派葛振川任指导员。1956年贯彻党的“支持地方文化建设”精神,原省人民剧团向乾县调了郭维民等20余名演员,将原“和平剧团”,经过组合下放,组成“乾县人民剧团”,演出质量提高,以团养团,且略有节余。1958年乾县、礼泉、永寿三县合并,剧团改名“乾县第二人民剧团”,派胡广才、杨森林任支部书记、团长,周希文、王碧云任副团长。经过一年努力,皮影弦板腔搬上大戏舞台。并于1959年新排弦板腔《紫金簪》参加陕西省地方戏曲会演,引起关注和轰动,遂将剧团改名为“乾县弦板腔剧团”。1960年省文化局举荐赴甘肃、青海、宁夏等地作巡回演出,蜚声西北。弦板戏《九联珠》王碧云唱段、《紫金簪》车秀花唱段、《三女告状》车秀花、赵琴芳、王月亭的唱段均被录制成唱片,在省台和中央台播放。“文化大革命”中,古典戏停演,大批演员离团。1977年传统剧解冻,恢复了保留剧目《紫金簪》、《九联珠》等。1978年张汉新编历史剧《白马血盟》参加了地区创作调演,获创作一等奖,并参加省上会演,祝光裕获市布景一等奖,李育亭获音乐二等奖。刘智民、贾希成获导演三等奖,税小玲、黎小云获演员三等奖。《紫金簪》全剧被省电台录相录音。1983年剧团分两个演出队,一队由黄振武、马效武担任正副队长,演员有强淑霞等60人组成,主要剧目有《劈山救母》、《夺锦楼》等。二队由刘智民任队长,演员有税小玲、丁碧霞等60名学生为主,排练整理《金鳞记》、《紫金簪》,演出于陕甘两省。1987年两队合团,刘智民任团长,并排出《四姐临凡》,省电视台曾录像播放。1988年付飞社演的《拾黄金》,参加市上会演,获演员一等奖,参加西北五省区电视大赛获三等奖。同期,以梁建国创作的《人鬼情》参加市上会演,演员税小玲获一等奖,周峰、陈晨分别获二、三等奖,刘智民、弋志军演弦板腔获省电台“钟楼杯”一等奖。
    长武县剧团 成立于1956年,属集体性质文艺团体,首任团长尚崇基,副团长袁发明,共有演职人员70余名。其中主要演员有须生袁发明、鱼庆民,旦角齐佩红、鱼淑芳,生角王忠彦、吕集皑,净角赵济民等。1957年建成剧院。1958年彬县、长武、旬邑三县合并,剧团改名“彬县第三人民剧团”,1959年三团合一为“彬县人民剧团”。1960年参加陕西省青年演员会演,鱼淑芳获演员二等奖,贾化民获导演奖,《长坂坡》获音乐奖。1961年长武县人民剧团恢复,书记王尚斌,团长邓春福,演职人员共50余名。演出现代戏《山里人》、《接枪》等,受到群众欢迎。《接枪》小戏还参加兰州军区会演,并获二等奖。“文化大革命”初,改名为“长武县文工团”。1972年参加咸阳地区现代戏会演,汤桂琴获演员一等奖,胡进善获二等奖,创作剧《机井之花》获二等奖。1981年尚光哲任团长,陈理贤、李扶中任副团长。剧团参加咸阳地区中青年会演,李扶中主演《哭祖庙》获演员一等奖,白萍、陈理贤分别获二、三等奖。1984年,参加地区青年演员会演,白萍主演《藏舟》获一等奖,雷金鹏的《打擂台》、贾琦玲的《拾玉镯》、武红霞的《辕门斩子》均获演员二等奖。白萍主演《藏舟》参加省青年演员会演,获演员二等奖。1987年县文教局副局长尚忠厚兼任剧团书记,陈理贤任团长。同年吸收县“文训班”学员27名,参加市青年演员会演,白萍演《桃李梅》获一等奖,郭云惠《窦娥冤》获二等奖,李孝义《杀庙》获三等奖。1988年参加市“农行杯”中青年演员大赛,陈理贤演《座窑》获市一等奖、省上二等奖,李孝义、段国栋、张文钊、田义虎均获市三等奖。1989年剧团新排现代戏《败家子》,古代戏《陆巡挂帅》、《杨门女将》,演出反响良好。剧团被市文化局评为先进单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秦人
咸阳市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于右任纪念馆旅游简介 咸阳景点:乾陵博物馆 陕西医史博物馆旅游
杨凌昆虫博物馆景区简介 淳化县润镇西坡民俗度假村 淳化县车坞乡仲山民乐园
淳化县石桥乡咀头田园农家乐 咸阳坡郊农家乐 旬邑县唐家村农家乐
石桥乡引安村生银山庄 乾陵黄土民俗村 咸阳景点:大象犀牛化石博物馆
咸阳景点:汉阳陵博物苑旅游 咸阳古渡旅游 后稽教稼台旅游
咸阳市美食 更多
咸阳市美食:酒枣
咸阳市美食:方师酱汁猪蹄
咸阳市美食:桂花蜂 咸阳市美食:方师酱
咸阳市美食:酒枣 咸阳特色小吃之三原
咸阳特色小吃之乾县 咸阳特色小吃之甑糕
咸阳特色小吃之三原 咸阳特色小吃之乾县
咸阳特色小吃之扯面 咸阳特色小吃之乾县
咸阳市特产 更多
咸阳地方特产之琥珀糖
咸阳地方特产之梨枣、雪枣
咸阳特产:乾洲广杏 咸阳特产:乾县柿子
咸阳特产:蓼花糖 咸阳特产:梨枣木工
咸阳特产:大晋枣 咸阳特产:淳化刺绣
咸阳地方特产之乾县 咸阳地方特产之乾洲
咸阳地方特产之琥珀 咸阳市地方特产:三
推荐信息  
·镇安花鼓
·华阴西王“华山红社火”血故事[图]
·陕北安塞腰鼓
·安塞剪纸
·洛川毛麻绣
·洛川剪纸
·洛川文狮子(图)
·洛川蹩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蒲城走(竹)马戏
·阎良核雕技艺
·华阴老腔——传唱千年的原生态艺术
·蒲城斗子旗(蒲城斗旗)
·凤翔木版年画
·凤翔草编艺术(麦秆画、麦草画)
最新更新  
·咸阳市民间艺术:纸花-淳化
·咸阳市民间艺术:彩绘双环望仙髻女舞俑
·咸阳市民间艺术:花馍-长武
·咸阳市民间艺术:唢呐-彬县
·咸阳市民间艺术:踩高跷-彬县
·咸阳市民间艺术:刺绣-彬县
·咸阳市民间艺术:兴平铜漏
·咸阳市民间艺术:西周大鼎
·咸阳民间艺术:皮影戏
·咸阳民间艺术:牛拉鼓
·咸阳民间艺术之民间剪纸
·咸阳民间艺术之民间草编
·咸阳民间艺术:社火
·咸阳市民间艺术:五彩缤纷的民间工艺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民间艺术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yish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