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艺术首页 | 西安艺术 | 宝鸡艺术 | 咸阳艺术 | 铜川艺术 | 渭南艺术 | 延安艺术 | 榆林艺术 | 汉中艺术 | 安康艺术 | 商洛艺术 | 杨凌艺术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龙窝酒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榆阳区民间艺术大全 > 正文
《榆林史话》序 丁济沧
  2012-6-27 16:32:06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榆林史话》序 丁济沧
    我在陕西度过了从青年到老年整整40个年头,可以说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因此,对陕西尤其是陕北有着特殊的感情,当原榆林地委副书记陈智亮同志以炽烈的余热写就《榆林史话》,要我作序时,深为作者晚年毅力和奉献精神所感动,联想到陕北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征途上,写下的可歌可泣的史篇,我思绪万千,“艰苦创业”四个大字浮现在眼前。写书立志,弘扬国情、地情、追怀史实,憧憬未来,我想,《榆林史话》的出版,是富有历史和现实的。
    榆林地区自古是汉蒙人民团结垦殖之地,历经烽火,留下不少历史遗迹,文物典籍,民间掌故,先后涌现了一批安邦治国的文臣武将,为民除暴安良的民间英雄。同时,也荟萃了民间技艺的精华,是榆林人民的智慧和辛劳的结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榆林地区经受了战争烽火和自然变迁的创伤,但人民,不屈的人民,在同反动统治和暴风恶沙的斗争中,锻炼的十分勇敢,顽强。这里的山山水水蕴蓄着待发的火种,一旦进步文化思想传来,唤醒人民立即燃起革命的火把,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党组织和创立革命根据地较早的地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陕甘宁边区和晋绥边区的一部分,对支援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解放战争中,党中央暂时撤离延安,与陕北人民共患难,辗转于陕北崇山丘陵之间,其踪迹历经榆林地区8个县,驻过36个村庄,直至指挥解放战争迈入全国性的战略反攻。党中央与陕北人民血肉相连,榆林人民为缔造新中国留下了不少英雄事迹,建立了功勋。
    榆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风沙为患,河水泛滥,成为陕北风沙的“沙”源和黄河的“黄”源。解放后40多年来,在“人进沙退”的鼓舞下,勤劳的榆林人民坚持造林治沙,保持水土,由点到面逐步扩展。如今长城内外林带逶迤,河道疏流,创造了治沙造林,固河治流,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的成功经验。
    认识榆林,激发了我们的自豪感,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更给我们以开拓创新的动力。这里地下资源丰富,是正待开发的宝地。闻名中外,储量丰富的神府煤田,已从沉睡中苏醒;还有其它矿藏和近年发现的天然气,为榆林的发展显示出美好前景。这些都更加激励具有光荣传统的榆林人民,努力肩负起光荣的历史责任。
    本书作者以热爱榆林、开发榆林的自尊自豪之情,以榆林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作了忠实生动的介绍。本书的出版,将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必要的资料。 1989年8月
    注:丁济沧,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编辑:秦人
榆阳区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榆阳青云寺
陕北好江南—南泥湾 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礼堂旧址
榆阳区旅游景点:榆林卫城 榆林秦直道 榆林民居
榆林塔 榆林牌楼 榆林文昌阁
榆林凯歌楼 榆林钟楼 榆林楼阁
榆林庙宇 榆林武学 榆林书院
榆阳区美食 更多
榆阳区美食:苦菜粘土豆(山蔓)
榆阳区美食:杂面抿节
榆阳区美食:凉面 榆阳区美食:皮冻
榆阳区美食:疙瘩汤 榆阳区美食:炖羊骨
榆阳区美食:杂面抿 榆阳区美食:家常麻
榆阳区美食:圪坨 榆阳区美食:黑愣愣
榆阳区美食:黑粉 榆阳区美食:煎饼
榆阳区特产 更多
榆阳区地方特产:草畜产业
榆阳区玉米
榆阳区地方特产:地 榆阳区地方特产:草
榆阳区玉米 榆阳区小杂粮
榆阳区马铃薯
推荐信息  
·镇安花鼓
·陕北安塞腰鼓
·安塞剪纸
·洛川毛麻绣
·洛川剪纸
·洛川文狮子(图)
·洛川蹩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蒲城走(竹)马戏
·阎良核雕技艺
·华阴老腔——传唱千年的原生态艺术
·蒲城斗子旗(蒲城斗旗)
·凤翔木版年画
·凤翔草编艺术(麦秆画、麦草画)
·吴起糜粘画
最新更新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民间艺术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yish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