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台
凌虚台位于东湖北岸五十米处,是北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凤翔知府陈公弼为登高望远而建。台乃凿地为池,以其土而筑。台高两层,青砖砌阶绕围,中有镶嵌石碑面南,上刻有苏轼著名散文《凌虚台记》。面北中有镶嵌石碑,刻有苏轼诗文一首。民国十年,郭坚在台上树碑,亲书“凌虚台”。台高约2丈,周约4丈。
凌虚台原址在凤翔府内,后移入湖内喜雨亭北。陈公弼任太守时,常在府内闲庭信步,明知廓外有太白山、鸡峰山等景,可总是看不到,于是他在府内修一座高台,取名“凌虚台”,以观廓外远景,并让苏轼写一篇文章刻石留记。因苏轼与陈公弼两人工作中误解较多,苏轼就在《凌虚台记》中暗含讥讽之意。陈公弼读过后,不易一字,命人将其刻石镶于台南。后来,苏轼明白了陈公弼的苦心,随即写了一篇《凌虚台诗》,以此表白自己的懊悔之意和对陈公弼豁达气度的褒扬之意,从而化解了两人之间的恩怨。后人便将《凌虚台诗》加刻于凌虚台之北,一记一诗,南北呼应,为这二人之间的恩怨做了一个最好的注解。“凌虚眺远”为清代时“凤翔八景之一。”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