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唐代岐王李茂贞筑凤翔城(今县城),引凤凰泉水绕城廓以加强防卫(古称护城河),同时引水入城饮用兼美化环境,今已湮没。渠道走向为:引凤凰泉水穿城墙至城内西北角,以两道并列之灰土陶管(直径20厘米,壁厚2厘米),地下埋深2米许,东南向潜流至府城隍庙侧(今军仓巷西端)出地面。水分三支:一支由单陶管西向引水至城隍庙供桌下蓄水池(意取跌水声造成肃穆感),再入院内水井;另一条呈明渠,南行至承流巷(今流巷),再单管潜入地下南行至护城河;余一支由双陶管潜地东南流入蓄水池(俗称凤凰嗉子,在今西街中学址),继而流向东南至府衙。以支管通大堂口鱼池(今工商银行址),正渠东南流至文庙(今凤翔师范址)泮池,再南排入护城河。护城河余水由今大修厂地下经双排陶管东南向潜流至饮马池(今高王寺村南)。整个渠长2.5公里,俗称“凤凰肠子”。
编辑:秦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