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民俗首页 | 西安民俗 | 宝鸡民俗 | 咸阳民俗 | 铜川民俗 | 渭南民俗 | 延安民俗 | 榆林民俗 | 汉中民俗 | 安康民俗 | 商洛民俗 | 杨凌民俗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汉阴县民俗风情大全 > 正文

神秘的陕南傩舞

2015-5-27 18:18:33   来源:三秦游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傩(音挪,nuó)舞,因舞蹈时发出“傩、傩……”之声的呼喊而得名。又叫“傩戏”、“大傩”、“跳傩”、“乡人傩”、“傩面舞”,安康和陕南俗称“鬼戏”、“端公戏”、“跳端公”等。

  陕南傩舞历史久远,其渊源可追溯到公元前的上古时期,它是多种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混合的产物,是一个在时空上跨时代、跨社会、跨民族、跨地域的庞杂而神秘的融合体。傩舞在漫长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又吸纳了易学、玄学、神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中医学、戏剧学、舞蹈学、美学等多种学科内容,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陕南傩舞在旧时,多盛行于陕南各县城乡,特别是山区县,如宁陕、紫阳、汉阴、石泉、镇坪、镇巴、宁强、留坝、城固、佛坪、西乡、山阳、柞水等县边远山区。至今,秦巴山区依然流传,大凡灾年祈福,丰年庆瑞,病求神佑、处旱求雨、生儿育女、儿孙幸福、救死扶生、开运亨通、红白喜事、逢年过节等等,都有“傩舞”出现。“傩舞”是原始人祭祀活动的一个主要形式,它通过歌舞取悦于神,后来由于庙祭中的宗教内容逐渐减少的蜕变,娱神的歌舞逐渐转化为娱人的歌舞了。并随着艺术形式的发展,而逐渐由单一化、随意化,演化为情节化、戏剧化,变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傩戏”。

  笔者认为陕南很可能是中国傩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理由是:

  1、陕南汉水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开发较早,有灿烂的古文化遗址。远在数十万年前的更新世,即有原始人类活动,在陕南汉中市的梁山、李家村、何家湾、二里桥,安康市的阮家坝、白马营、柏树岭,商洛市的洛南等地留下的史前文化遗址和南猿头骨化石,充分证明汉水流域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2、陕南曾为远古氏羌、巴族聚居地。《宁羌县志》载:“氏羌民族在本县活动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历经沧桑,而今氏羌民族遗痕还依稀可寻”。《曹国传》云:氏羌“其俗重谣祠”的巫文化习俗,巴人有“事巫、事鬼、事道”、“前歌后舞”的风俗。端公的意思就是巫。傩舞就是巫舞,氏羌、巴人都以事巫为习,故是产生傩舞的原始土壤。

  3、陕南是南方移民聚集地,大部移民为江西、福建、广东、湖北、安徽等省籍人,这些地区又是中国傩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和盛行地区,外来移民的傩文化与本土傩文化相互融合,使之更盛。

  4、汉中市城固县文化馆收藏的傩舞面具,考查历史为殷商产物,全为青铜器造型。安康出土的青铜傩舞面具,经考古鉴定为殷商时代。由此可见,陕南傩舞萌发之久远。

  陕南傩舞的最大特征就是把“面具”作为造型艺术的手段。面具是端公舞中最引人注目的道具,傩师戴上面具表演,是为了隐蔽自己,把普通凡人装扮成驱鬼镇邪的神仙形象,“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直到现在仍然被赋予了神秘的宗教含意。它刚产生时,面具是神鬼符号的标志和载体,进入舞蹈就成了演员迅速登场而取代了化妆,后来的端公舞由于更加生活化和人性化,便把面具淘汰了。傩舞伴奏乐器简单,一般为锣、鼓等打击乐。表演傩仪傩舞的组织称为“傩班”,成员一般有5-10余人,并有严格的班规。端公舞演出的时间长短,短则两天一夜,中则三天三夜,长则七天七夜,最长为一个月。目前,陕南还有一定数量傩舞民间艺人,但多为60岁以上的老艺人。

  陕南傩舞的面具叫法称谓很多,大致有代面、假面、脸壳、神面、鬼脸、钵头、象等等。若按制作面具的材料,有木质、青铜、纸壳、牛皮、羊皮、葫芦、果壳、竹篾、笋壳、布壳、玉石、象牙、陶塑等。佩戴的方式,有口衔的(即用牙咬住背面的横棍),由场外人代唱代言,同哑剧表演相似;也有手持的;多数由傩艺人扣在脸上,用红带子勒头捆住。这些面具的造型各异,相貌丑怪,有人兽合一,鬼神合一,圣怪合一,狰狞凶悍,眼珠鼓突,头长犄角,两耳如刀,红口獠牙,火眉金目,黄金四目等,再运用黑、红、黄、蓝等颜色涂抹,以彰显猛勇、凶悍威武、狂熬可怖,才具有驱鬼镇邪的强大力量。面具的好坏、精致与否,种类多少,是评判一个傩舞戏班子优劣的重要标准。面具多,剧目则多,阵容就大,招来观众就多,傩师的威望就高。在傩文化圈里,制作面具时则要先举行“开光”仪式,取用面具要举行“开箱”仪式,存放面具要举行“封箱”仪式等,当然现在简化了很多。以前还不准妇女接触面具,不让女人佩戴面具,面具的制作、存放、佩戴、使用都是男人的事。男人戴上面具即表示神灵已经附体,不得随意说话和行动,但现在已没有那么多规矩了。

  陕南傩舞有“开口傩”和“闭口傩”两种。“闭口傩”须佩戴面具或各种戏剧脸谱,主要面具称“傩面具王”。舞者戴傩面,穿彩袍,配头饰,手持兵器,根据剧情踩着鼓点,做狩猎、耕种、捕鱼等原始动作,表演一个剧情故事,以动作展示剧中人物思想情绪,推动剧情深入发展。“开口傩”不戴面具,直接用油彩画脸谱,穿戏衣,扮剧中人物,道具简单,唱词优美,诙谐有趣,地方特色浓厚。流传在汉中的傩舞,以大筒子为引领乐器。大筒子是在一节大竹筒上一端绷上蟒皮或蛇皮,装2-4根弦的大胡琴,演奏时发出双音、三音,音声沉闷浑厚。一般情况下,一个大筒配以马锣伴奏即可开演。讲究的还要配以手鼓、鼙鼓、板胡、三弦、笛子、云板、海螺号、铰子、钗子、包包锣、马锣等。傩舞演出灵活,可开本戏,亦可三两人在地场子演对对戏。在陕南流行的剧目有:《郭爱拜寿》、《山伯访友》、《花亭相会》、《劈山救母》、《刘海砍柴》、《洞宾戏牡丹》、《十八相送》等。

  至今在陕南秦巴山区依然广泛流传的《羊角鼓》、《羊皮鼓》、《耍坛》、《跳端公》、《破地狱》、《破血盆》、《水陆道场》、《开天眼》、《过刀桥》、《过火坑》、《下油锅》等祭祀性活动,实际上就是傩舞的表演,即傩舞的泛称。这种娱神又娱人的人神同乐,动作粗犷豪放,韵律古朴淳圆,舞者突出扭腰摆胯的动律特点,表演者呈“弓步”姿态,臀部仅向一侧连续摆晃,屈膝前扑,弯腰后退,颇有原始先民舞蹈的痕迹和情趣。被山里人称为绝活的“开天眼”,就是俗称的“开红山”。方法是傩技老艺人用刀在双眉之间划开了一道口子,鲜血直流,然后作法祭祀,可以控制血流,神乎其神。还有一种,也是最常见的“过刀桥”,城镇表演多为两把刀,刀刃向上,并列排立,这样的刀虽然可以轻易划破布条,但并不是最锋利的。在山区,“过刀桥”要比在城镇的表演更惊险。单刀12把,由人手托刀,刀刃向上,山里人有病信巫不求医,端公背着生病的孩童,从12把单刀上踩过,连走三次,背在背上的孩子吓得大哭。据说经过“刀桥”的孩子会更健康,山里人最信这个。

  中国傩舞源流久远,它渊源于上古氏族社会的原始狩猎、图腾信仰和巫术意识,为原始文化信仰的基因,素有中国舞蹈“活化石”之称。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已有傩祭的记载,是上古时原始宗教的产物,“是人类最早发挥本体精神力量,使用巫术手段向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索取起码的生活条件,拓展生存空间,进行两种互为关联的生产活动——物质的生产和人口的繁殖,从而展示人类早期生命的价值”(《中国傩文化通论》)。是广泛流传于各地的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蹈。傩的生命张扬,主要体现在傩祭仪式中借助神灵的威力,驱除自然灾害(如水、旱、火、虫等)和人体灾害(如瘟疫疾病等)。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傩舞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宠儿。周代称傩舞为“国傩”、“大傩”,还将傩纳入国家礼制。乡间叫“乡人傩”;据《论语·乡党》记载:当时孔子看见傩舞表演队伍到来时,曾穿着礼服站在台阶上,毕恭毕敬地迎接(乡人傩,朝服而阼立于阶)。傩祭风习,自秦汉至唐宋一直沿袭下来,并不断发展。汉唐时宫廷大傩仪式隆重,有“方相舞”、“十二神舞”等名目,并传入越南、日本和朝鲜半岛。北宋末期宫廷傩礼采用新制,傩向娱乐方向发展。元蒙因信仰不同,傩礼受到排斥。明代恢复过宫傩,清代宫廷不再举行。但《论语·乡党》中记载的“乡人傩”一直在民间延续,并与宗教、文化、民俗等结合,衍变为多种形态的傩舞、傩戏。至今在我国广大农村流行,以江西、湖南、湖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安徽、山西、河北等省遗存较多。傩舞的表演形式与面具制作,对许多少数民族的舞蹈产生影响,如藏族的“羌姆”,壮、瑶、毛南、仫佬等民族的“师公舞”,就是吸收了傩舞的许多文化因素和表演手法,而发展成为本民族特有的舞蹈形式。

  中国傩舞吸收了儒道释文化因子,融合了上古神话传说,蕴含了戏剧发生和发展因素,吸附了中国民俗文化,还创造了自己的传承体系。祈求人丁繁衍是傩祭仪式的重要目的,保护孩童是傩礼的重点,祈祷农业丰收是傩祭仪式的另一个重要目的。

  傩的仪式离不开歌舞和面具、服饰、乐器等相关器物,我国上古时代的面具最为脍炙人口的,莫过于方相氏在驱傩活动中佩带的“黄金四目”面具了。但由于历代典籍对这种面具的记载语焉不详,迄今地下尚未出土,它就成了面具史上的千古之谜。我国面具史专家顾朴光教授披阅群书,详加勾沉,认定方相氏面具由假面和假头两部分组成。假面的原型是与黄帝同时代的三苗先祖蚩尤。相传蚩尤相貌丑怪,狰狞可怖,但勇武善战,是金属武器的发明者,民间奉为“兵主”。假头则是黄帝部落的图腾物熊首。方相氏把当时最强大的两个部落图腾合为一体,才具有驱鬼逐疫的强大力量。至于“黄金四目”,实际上是假头的二目加上假面的二目。古代神话中的许多英雄和神祇,眼睛的数目皆多于常人。如二郎神、雷神为三目,仓颉为四目,帝舜重瞳亦为四目,黄帝四面为八目。从民俗学的角度考察,方相氏佩带“四目面具”,乃是先民眼睛崇拜的一种表现。

  我国对傩舞的研究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成立了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一些省区市也相继建立傩舞研究会,各地召开了傩舞研讨会。全国相继出版了许多有关傩文化的著作。我省陕南汉中市2005年5月召开首届陕南傩舞端公戏大赛和研讨会。国家也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中国傩舞经国务院批准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陕南汉中市镇巴县傩技老艺人李森林被中国文联、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首批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使隐藏在陕南深山中这个神秘的陕南傩舞的面纱终被揭开,逐渐被外界所认识。

  主要参阅文献:

  1.《中国面具史》,顾朴光著,1996年贵州人民出版社

  2.《安康文化概览》,张会鉴主编,1997年陕西人民出版社。

  3.《巴楚文化研究》,彭万廷、屈定富主编,1997年中国三峡出版社。

  4.《楚俗研究》(第一、第二、第三集),方培元主编1995年湖北美术出版社。

  5.《中国汉水文化研究》,马建勋主编,1996年西北大学出版社。

  6.陕南民间舞蹈文化概览》,朱广琴著,2003年陕西旅游出版社。

  7.《滇中文化论丛》,陈敢主编,1993年云南人民出版社。

  8.《中国民俗趣谈》,宁锐等主编,1993年三秦出版社。

  9.《汉中市首届陕南傩舞端公戏大赛》有关资料,2005年。

  (作者单位:汉阴县经贸局)


编辑:秦人
汉阴县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汉阴县旅游景点:汉阴县铁瓦殿道观 汉阴县旅游景点:汉阴菩萨泉 汉阴县旅游景点:汉阴古城墙 龙寨沟景区
凤凰森林公园 凤堰清代万亩梯田简介 汉阴县凤堰古梯田
文峰塔 汉阴县城区景观[图] 汉阴县凤堰古梯田简介
汉阴凤堰古梯田生态博物馆 汉阴文庙 汉阴古城墙[图]
汉阴文峰塔 汉阴菩萨泉 汉阴县龙头庙
汉阴县铁瓦殿道观(离尘寺) 汉阴凤凰山庄 汉阴两合崖圣景
汉阴县美食 更多
陕西名菜之墨鱼汤
陕西名菜之腊肉红薯粉条
陕西名菜之墨鱼汤 陕西名菜之腊肉红薯
陕西名菜之家明卤猪 陕西名菜之白火石汆
陕西名菜之鲫鱼荷包 陕西名菜之酸辣茴香
陕西名菜之双干炒腊 杏鲍菇
魔芋挂面 菜籽油
汉阴县特产 更多
汉阴县地方特产:蕨粉皮子
汉阴县地方特产:汉阴炕抗馍
汉阴特产:豆腐干 汉阴县地方特产:油
汉阴县地方特产:菜 汉阴县地方特产:汉
汉阴县地方特产:汉 汉阴县地方特产:蕨
汉阴县地方特产:汉 汉阴果树
汉阴油桐 汉阴茶叶
推荐信息  
·临渭区坐席风俗
·民间歌谣:小娃勤
·凤翔节令文化风俗
·凤翔民间生活忌讳
·合阳农村见闻:龙口夺食[图]
·非遗奇葩 流传千年的风俗——药王山“二月
·香山佛教文化旅游节[图]
·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
·陕南民俗:“杀年猪”与吃“泡汤”习俗
·2013版陕西省庙会地点、名称、会期选集
·儿时的记忆——老式爆米花机[图]
·西安亲戚之间的称谓习俗
·西安社会交际时的称谓
·西安民间称谓习俗
最新更新  
·一个家族百年垦出万亩梯田
·葬礼仪式
·婚嫁风俗
·汉阴人生活习俗
·生产习俗
·生活礼仪
·话说涧池烩面片
·舌尖上的汉阳坪---汉阳蒸盆子史考
·舌尖上的汉阴(2012年11月19日)
·春在舌尖
·诗词情趣中的美食
·现代中餐礼仪
·餐饮礼仪
·餐桌礼仪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民俗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mins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