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艺术首页 | 西安艺术 | 宝鸡艺术 | 咸阳艺术 | 铜川艺术 | 渭南艺术 | 延安艺术 | 榆林艺术 | 汉中艺术 | 安康艺术 | 商洛艺术 | 杨凌艺术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龙窝酒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武功县民间艺术大全 > 正文
校正武功县志卷之二(1)
  2012-7-21 10:30:58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田赋志第四
    洪武二十四年,田凡一千八百九顷一亩六分七厘。永乐十年,增二十四顷二亩八分。弘治十五年,增二十九顷三十亩一分。正德七年,计一千八百六十二顷三十四亩五分七厘。起用一凡字,中用二增字,末用一计字,遂成妙文。
    户。正德七年,一千九百七十有八。口二万七千四百三十有一。视弘治十五年,户增二十一,口增二百五十七。视永乐十年,户增二百八,口增九千八百五十四。视洪武二十四年,户增二百九十五,口增一万四千七百四十一。民户九百七十七,军户九百一十九,匠户三十三,名尉力士户五,厨户一,打捕、阴阳、医户各二,乐户九。○志田用顺笔,志户口用逆笔,三视字甚妙。此对山独得之法也。
    赋。弘治已上不论,论今所赋者,一万七千二百二十七石八斗二升九合九勺一抄七撮。该夏七千七百二石三斗八升三合九勺八抄七撮;秋三千五百二十五石四斗四升五合九勺三抄夏秋赋与总数不合。棉布一千三百五十匹二丈四尺。有桑七千二百八十株,该丝绵二百三十九斤三两五钱。课程钞,商税九千四百贯三百文;酒课三百七十贯四百文;水磨课六百九十一贯。水磨与其户今亡六七十年,而课钞犹存,乃继征之其里人。人不能自备田赋庸调,又安能他及此。此积弊深远,民由之而不知者也。
    正赋之外,有驴马牛站。五年一易。易者又五年。已又代之。五年之内,诸丁赋、岁调、力役事无一免焉。故站户多至流移,豪右者或据其业为己有。不然即张大声势,流移者惧。自恐逃之弗远也,故益抵僻壤。有终其身不能问坟墓、识田庐者矣。当日站户之苦如此比耶,读之恻然。
    丁赋。有户口食盐钞八万九千三百一十六贯,贯折银三厘,计二百六十七两九钱四分八厘;柏子仁五十斤、贝母七斤、石膏二斤、菖蒲五斤、栝楼根七斤、金银花四斤,共折银七两;绵羯羊十只,十两。又有军器银四两,布价银六两,通计二百九十四两九钱四分八厘。而其余岁调不与焉。赋役之事,往予不可晓也。自所及见者,其纷纭谬乱,何可胜道,予窃伤之焉。长吏乍服官政,平居未尝觇识民隐。一旦据案执笔,老书黠算,反覆相幻,则不胜其烦懑,至有举手以付者矣。豪民巧为规避,交倚贵重,买官鬻吏,无所不至。户以己为昂,而己反趋低。故低者益昂,昂者益低,愚民辗转相慕,至以为能不如此,不可以自快也。此其敝岂一日之渐哉。对山文人也,而于官吏民情洞悉如比。文则古趣洋溢,率其笔性而巳。非摹拟史汉者所能到也。
    物产。五谷皆美种,而瓜、果、蔬菜亦嘉。木宜桑、柘、榆、柳、椿、樗、桐、柏、楸、梓、白杨、竹。药称芫花、小蓟、甘遂、地黄、半夏、香附、车前、益母、薄荷。鸟兽惟所恒畜,亦有狐、兔、鹳、鹊、、鸠、隼、鹑、雁、燕、雀。然在在有之,非特产也。地东南大宜木棉、桑,故蚕织之业广焉。然多为细人觊觎营利,故其人反贫甚,至寒不得衣绁缔。谚曰:物丰于所聚,利竭于所产。岂不诚然乎。别录曰:芎生武功川谷。○只用数虚字,运化许多物名,举重若轻,能令极寻常之物,皆成极雅极妙之文。此种笔意,从史迁货殖传得来,最能医俗,读者宜悟人也。不解此法,落笔即为兔园册子。○论东南蚕织,利病洞达,笔更苍。
官师志第五
    唐,韦维,字文纪,进士对策高第,擢武功主簿。督役乾陵,会岁饥,维均力劝功,人不知劳。终太子右庶子。与宋之问同时。维,安陆人,司库员外郎知人子。迁户部郎中,善裁割。时员外宋之问善诗,故时称户部二妙。
    骆宾王,义乌人。七岁能赋诗。初为道王府属,王令宾王自陈所能。不答。历为武功主簿。裴行俭字守约,闻喜人,善知人总管洮州,辟掌书奏,不应,调长安簿。徐敬业败,宾王亡命,不知所之。
    毛若虚,绛州太平人。眉长覆目,性残鸷。天宝末,为武功丞,年六十余。肃宗还京师,迁监察御史,后又至御史中丞。有罪,贬宾化尉死。
    李 憕,并州文水人唐书作汶水。举明经高第,授成安尉。会母丧,免。自武功尉,以政尤异选主簿。累官京兆尹。禄山陷东京,蒋清害之。赠司徒,谥忠懿。憕音呈。按:禄山陷东京,留守李憕坐府中,御史中丞卢奕坐台中。禄山使人执之,及采访判官蒋清,皆杀之。非蒋清害憕也。
    薛 播,河中宝鼎人。擢进士,累授殿中侍御史。迁武功令。温敏而裕,与人交有常。官至礼部侍郎,卒。赠本部尚书。
    张 署,贞元中,举进士博学鸿词,为校书郎。寻为武功尉,治有政绩,擢监察御史。贞元十九年,贬郴州临武令。寻移江陵掾、京兆府司录参军。迁尚书、刑部员外郎。出为虔州刺史。与韩退之同时,终河南令。
    陈南仲,颍川人。贞元十八年,为武功丞。邑人宜之,号为简靖。
    姚 合,硖石人。中书令元之孙也。按唐书:合系元之第三子奕曾孙。元和中进士及第,调武功尉。善诗,世号姚武功。迁监察御史,累转给事中。历陕虢观察使,终秘书监。合有武功县居诗三十首。宋张及、王颐为令,皆继刻石,置县署中。县居诗。其一:县去京城远,为官与隐齐。马随山鹿放,鸡杂野禽棲。连舍惟藤架,侵阶是药畦。更思一作师嵇叔夜,不拟作诗题。其二:方拙天然性,为官是事疏。惟寻向山路,不寄入城书。因病多收药,缘溪学钓鱼。养身成好事,此外更空虚。其三:微官如马足,祗是在泥尘。到处贫随我,终年老趁人。簿书销眼力,杯酒耗心神。早作归休计,深居养此身。其四:簿书多不会,薄俸亦难消。醉卧慵开眼,闲行懒系腰。移花连一作兼蝶至,买石得云饶。且自心中乐,从他笑寂寥。其五:晓钟惊睡觉,是事便相关。小市柴薪贵,贫家砧杵闲。读书多旋忘,赊酒数空还。长羡刘伶醉,高眠出世间。其六:性疏常爱卧,亲故笑悠悠。纵出多携枕,因衙始裹头。上山方觉老,过寺暂忘愁。三考千余日,低腰不拟休。其七:客至皆相笑,诗书满卧床。爱闲求病假,因醉弃官方。鬓发寒惟短,衣衫瘦渐长。自嫌多检束,不似旧来狂。其八:一目看除目,终年损道心。山宜冲雪上,诗好带风吟。野客嫌知印,家人笑买琴。只都随分过,已是错弥深。其九:邻里皆相爱,门开数见过。秋凉送客远,夜静咏诗多。就架题书目,寻栏记药窠。到官无别事,种得满庭莎。其十:穷达天应与,人间事莫论。微官从似客,远县岂胜村。竟日多无食,连宵不闭门。斋心调笔砚,惟写五千言。其十一:县僻仍牢落,游人到便回。路当边地去,村入郭门来。酒户愁偏长,诗情病不开。可曾衙小吏,恐为踏青苔。其十二:自下青山路,三年著绿衣。官卑食肉僭,才短事人非。野客教长醉,高僧劝早归。不知何计是,免与本心违。其十三:日出方能起,庭前看种莎。吏来山鸟散,酒熟野人过。歧路荒城少,烟霞远县一作岫多。同官数相引,下马上西坡。其十四:作吏荒城里,穷愁欲不胜。病多惟识药,年老渐亲僧。梦觉空堂月,诗成满砚冰。故人多得路,寂寞不相称。其十五:谁念东山路,栖栖守印床。何年得事尽,终日逐人忙。醉卧谁知叫,闲书不著行。人闲长检束,与此岂相当。其十六:朝朝眉不展,多病怕逢迎。引水远通涧,垒山高过城。秋澄照树色,寒雨落池声。好是吟诗夜,披衣坐到明。其十七:簿籍谁能问,风寒趁早眠。每旬常乞假,隔月探支钱。还往嫌诗僻,亲情怪酒颠。谋身须上计,终久是归田。其十八:闭门风雨里。落叶与阶齐。野客嫌杯小,山翁喜枕低。听琴知道性,寻药得诗题。谁更能骑马,闲行祗杖藜。其十九:腥羶都不食,稍稍觉神清。夜犬因风吠,邻鸡带雨鸣。守官常卧病,学道别称名。少有洞中路,谁能引我行。其二十:宦名浑不计,酒熟日开封。晴月消灯色,寒天挫笔锋。惊禽时并起,闲客数相逢。旧国萧条思,青山隔几重。其二十一:假日多无事,谁知我独忙。移山入县宅,种竹上城墙。惊蝶遗花蕊,游蜂带蜜香。惟愁明早出,端坐吏人傍。其二十二:门外青山路,因循自不归。养闲宜县僻,说品喜官微。净爱山僧饭,闲披野客衣。惟怜幽谷乌,不解人城飞。其二十三:一官无限日,愁闷欲何如。扫舍惊巢燕,寻方落壁鱼。从僧乞净水,凭客报闲书。白发谁能镊,年来四十余。其二十四:朝朝门不闭,长似在山时。宾旅抽书读,儿童斫竹骑。久贫还易老,多病懒能医。道友应相怪,休官日已迟。其二十五:戚戚常无思,循资格上官。闲人得事晚,常骨觅仙难。愁卧疑身病,贫居觉道宽。新诗久不写,自算少人看。其二十六:谩作容身计,今知拙有余。青山迎驿使,白发忆山居。道友怜蔬食,吏人嫌草书。须为长久事,归去自耕锄。其二十七:主印三年坐,山家百事休。焚香开勅库。踏月上城楼。饮酒多成病,吟诗易长愁。殷勤问渔者,暂借手中钩。其二十八:长忆青山下,深居遂性情。叠阶溪石净,烧竹灶烟轻。点笔图云势,弹琴学鸟声。今朝知县印,梦里百忧生。其二十九:自知狂僻性,吏事固相疏。祗是看山立,无因出县居。印朱沾墨砚,户籍杂经书。月俸寻常请,无妨乏斗储。其三十:作吏无能事,为文旧致功。诗标八病外,心乐百忧中。拜别登朝客,归依炼药翁。不知还往内,谁与此心同。又有游春诗十二首,皆作尉时诗也。其一:正月一日后,寻春更不眠。自知还近僻,众说过如颠。看水宁依路,登山欲到天。悠悠芳思起,多是晚风前。其二:卑官常少事,僻县又无城。未晓冲寒起,迎春忍病行。树枝风掉软,菜甲土浮轻。好个林间鹊,今朝足喜声。其三:诗酒相牵引,朝朝思不穷。苔痕雪水里,春色竹烟中。迎雨缘池草,催花倚树风。尽非名利事,爱此少人同。其四:尘中主印吏,谁遣有高情。趁暖簷前坐,寻芳树底行。土融凝野色,冰败满池声。渐觉春相泥,朝来睡不轻。其五:疏顽无异事,随例但添年。旧历藏深箧,新衣薄絮绵。暖风浑酒色,晴日畅琴弦。同伴无辞困,游春贵在先。其六:看春长不足,岂更觉深劳。寺里花枝净,山中水色高。懒云轻似絮,新草细如毛。并起诗人思,还应费笔毫。其七:悠悠小县吏,憔悴入新年。远思遭诗恼,闲情被酒牵。恋花林下饮,爱草野中眠。疏懒今成性,谁人肯更怜。其八:处处春光遍,游人亦不稀。向阳倾冷酒,看影试新衣。嫩树行移长,幽禽语旋飞。同来皆去尽,冲夜独吟归。其九:朝朝看春色,春色似相怜。酒醒莺啼里,诗成蝶舞前。摘花盈手露,折竹满庭烟。亲故多相笑,疏狂似少年。其十:卑官还不恶,行止得逍遥。晴野花侵路,春陂水上桥。尘埃生暖色,药草长新苗。看却烟光散,狂风处处飘。其十一:身被春光引,经时更不归。嚼花香满口,画竹粉沾衣。弄日莺狂语,迎风蝶倒飞。自知疏懒性,得事亦应稀。其十二:晓脱青衫出,闲行气味长。一瓶春酒色,数顷野花香。朝客闻应羡,山僧见亦狂。不将童仆去,恐谓损风光。书县丞旧厅:宫殿半山上,人家向下居。古厅眠易魇,老吏语多虚。雨水浇荒竹,溪沙拥废渠。圣朝收外府,皆是九天除。县中秋宿:鼓绝门方掩,萧条作吏心。露垂庭际草,萤照竹间禽。棋罢嫌无月,眠迟听尽碪。还知未离此,时复更相寻。
    宋,张及,举进士,为殿中丞。祥符八年,出为武功令。有政绩,喜文学。及慕姚武功之为人,于是刻姚武功县居诸诗四十余首于石。
    种世衡,洛阳人,放兄子也放字名逸,隐终南。自称退士,后复应召。初以放荫补将作监主簿。天圣中,知武功。天性严明,政令皆缘人情,本土俗。凡所行,先与民约。度其可必行,始布下之,民以为便己也。乃更求民所疾苦,与祛洗之。夏人犯边,自新平以下,时被屠掠,民汹汹莫能自保,或欲避南山崄僻中。世衡集僚佐父老,告曰:虏所以敢凌我者,徒以民未习战,骑射俭寡尔。顾关中人何有难是者?于是选其子弟可教者数千人,置标的,与子弟约束骑射。乃铸金钱悬标的上,令曰:中钱孔者,以钱予之。初,三四人中钱孔,各予一钱;数日,则三四十人中钱孔;再逾月,则数百人皆连中钱孔。故当时称武功人无弗善射者,世衡之所教也。初武功人数拒吏治,吏苦于追集。世衡曰:官慢令易信,故百姓不就,此长吏之罪也。我今请易之。有所呼集,但以片纸榜其门曰:县追某人,期某时到。追者即持所榜趋县,毋后期者。其威信在人如此,至今犹传之。后置制环庆、鄜延边事,皆有奇绩。官止东染院使、环庆路兵马钤辖。卒,赠成州团练使,羌人朝夕哭临者数日,清涧及环人皆画像祠之。
    王颐,为大理丞。治平中,迁武功令。端重该博,治有良绩。以县故有姚武功诗刻,久且蚀矣,乃更以五体书刻而识之。
    高士彻,开封人。为令有治绩,迁监察御史。后复贬知县事。已而复迁御史给事中。官至御史大夫。
    吕义山,兰溪人,擢进士,初为泾阳主簿。迁知武功,百姓亲之。迁监察御史,至户部侍郎。时有武功令石飞卿,见司马文正公集。
    钱秉,淮阳人。知武功,爱民慎罚,民畏之如神明,私无敢犯令者。三年卒于官。
    李宗,大梁人。举进士,为鄠簿。历岐山、武功令,所至有政声。后知庆阳,卒。
    赵茂曾,洛阳人。先为寿春令。建中靖国元年,知京兆府孙览奏,更武功。崇宁元年春,始至官,用法平恕,三年治成,百姓咸服。
    孟通,阳翟人。以仁厚治县,号为得体,民乐其用。修缮城郭、官署、学校,不刑一人。人趋事赴工,惟恐有不悦也。官至谏议大夫。
    刘干,汶阳人,大观四年,知武功。临政不苟,行己治事,以身为先,时民感焉详见游靖碑。
    张山甫,偃师人。熙宁间,除武功主簿。时朱光庭字公琰程子门人簿万年,程伯淳簿鄠。三子者,齐名关中,号三杰焉。与张子厚善,故武功因有子厚绿野亭。
    元,王君,志失其名。世祖至元中,为武功令。建置庙学,工欲成,擢行台掾去。
    杜渊,长安人。继王君知武功。能继成王君之事。明以前官师人物,多就历代史书节录。亦有点窜旧志者,非尽对山手笔。
    明兴,有耿忠者,凤阳人。长兴侯从弟也。洪武九年,诏统凤阳军万余人屯戍关内,而居控于武功。号令严明,士毋敢易。暇日问俗广教,民忻忻兴礼让焉。学校城郭,皆所议置。旋师之日,父老送者以数万计。民至于今犹称之曰耿三官人云。终都督佥事。浒西子曰:耿都督非武功吏,以有治及武功,故予得载之焉。明以前职官,与明初知县相接。有耿都督一间,竟成奇格。
    知县自建置初,至撰志时,得之于故志及父老所谈说,与所身见者,二十有七人。具以所闻者,稍列其行事。先将知县二十七人总叙,亦是与前代职官分别处。法本史记货殖列传。
    严祀,凤阳人,洪武初除。故志称其临事简,爱民诚。然官署学校与坛、、祠庙皆所创作。草昧更革之际,而能如此,则可以知其志矣。列二十七人事,具穿插回环分合伏露之法,可作一大传读。
    赖礼,南康人,第进士,除知武功。故志称惠焉。能令人称其惠,亦贤矣。
    宫廷,静乐人,有明政。予少时于父老闻其事实,今忘之矣。终九年,无细过去。忘而不忘,是虚写法。然亦非不能忘者。
    曹俊,静乐人。父老云其行事无忝于官,亦九年去。回顾天然。
    苏孝,渑池人,正统时除。有平政于民,民德之。严公以后,凡言知县者,无以加苏公也。然善廉克谨,事无小大,无敢忽。既不怒,民无弗威;弗惠,民无弗怀。天顺壬午,卒于官。卒之日,百姓若丧考妣。故志载祷神事,绝验。其精诚所感,岂不信哉。今可以附见其微细。正统甲子,当乡试。苏公梦神人告曰:汝县合举二人。明日,萃当试者十一人,置十一阄,以二花字内之。曰:得花者举。已而李纪、张翱得,后果二子得举。阄,音鸠,拈阄,斗取也。内与纳同。○有平政,只是不作意。○将严公以下五人总一笔。用严公赞苏公,即借苏公顾严公,法妙。○梦神数语,事涉诞,而文独佳。
    寇如圭,宜宾人。性刚毅明辩,迎事而决,无有留滞。尝曰:细民何可令耐烦如许。九年致仕去,民咸思之。民不耐烦,官却耐烦,故事无留滞。
    刘志,河内人。为人仁厚有礼,凡所施行,务存长者。民服其教,毋忍私违也。尝值岁旱,闻太白灵湫,身往祷之。或以山多阴气,恐其羸惫冒寒,别有他咎,止之。不听。卒致湫来,雨随至,各沾足。其所未至,则绝无涓滴。百姓迎劳道左,以数万计。见雨来,则争以雨具授公。公麾去曰:此神贶我民者,我何可亵易不敬。九年致仕去,老幼妇子哭逐攀号者,不可胜数。语曰:民可以诚动,不可以诈劫。其言岂不足信哉。仁厚有礼四字,扩而充之,即古之循吏也。
    李玉,江西人。
    张英,沁水人。
    孟琰,大名人。三子者,虽少不逮前数公,要其无恶声云。三人合传又回显刘公以上七人。○无恶声,亦难。
    边铎,藁城人。善骂,鲜威仪。以赃罢去。
    刘彝,盐山人。美仪宇。治尚整肃,民敬畏之。治尚整肃,非有德者不能。
    高璲,繁峙人。爽慨明允,政无冗焉。政无冗,是知大体者。
    张宏,内乡人,成化中除。为政严毅有断。凡所约束,民畏之犹鬼神。尝曰:守令之职,治民、事神而已。治民弗以礼教,是弃民也;事神不能蠲洁,职业虽诚,然犹慢也。夫刑罚以禁奸止邪,或加诸无辜,则何以训方来。故其行事,皆于言毋少戾矣。予少时闻长老谈述张公之事,则私自识记。为政有纲纪文章,若张公其庶几乎哉。后乃以诽罢去,至今咸以为冤。成化时,知县能显名久远者,顾独有张公。成化时知县,谓寇如圭至王翼十二人。○将成化时十二人总下断语。正是顾瞻前后处。
    刘翼,介休人。朴鲁无威仪,乃为百姓侮,成蛊肿。亟归,则死诸途中。
    陈润,泗水人。好侠,喜用计数,民初亦易之。然能先人急难,仗义有口。成化甲辰,岁大饥,民相食,流移者十已六七。润集父老豪杰,垂涕告曰:润虽不才,尚赖仓有余粟,可以活父老子弟。今悉去,将安舍之?况父老素无资蓄,一旦他委沟壑,何若死首丘乎?于是发仓赈焉。士大夫百姓赖以活者万计,而其家实不肯私内一钱。是时盗贼恣横,属豪杰者四捕之。虽束薪,立磔诸市,由是比县亦无盗矣。乃喜怒亡常,遇士大夫或尊礼已甚,即又谩骂无忌,已即又佯若未骂者,故士大夫多不直云。官至应天府推官。
    王翼,辽东人,成化末除。宽易善谑,如遇士大夫,必尊礼之。焦上村逆旅主人阴杀旅人,匿其货,置尸遍满数井,翼悉发治之,时以为能。
    王琰,祥符人,弘治二年除。目盲不能任事。居两年,以忧去。
    宋学通,字文渊,永川人,弘治四年除。善治威仪。与人接,言笑一无所苟。左右虽久侍,莫能揣摩意向。性蠲洁,谨守畏法令。尝曰:政在去其所害而兴其所利尔。他皆细故,虽多,毋足校也。于是极意砥砺。至里老书算与诸在官人终其官莫得民杯酒者矣。诸赋役事期在均平,或百方筹计,善奸极巧之人,毋能肆其夤缘呼集公事,简约省易,止责诸直年。余尽燕坐亡扰,地里远近,皆有定约,故卒亡后期者。又喜劝励学校,日自督责诸生。诸生即有所毁誉,心不以易也。曰:我职盖若此。后稷祠、绿野书院皆所创建。民欢忻向工,若赴綯涂。居九年,以诬罢去,人莫不冤之,然益可以证其行事矣。浒西子曰:予为生员时。宋侯执守庄严,盖凛不可易去。有贵势者,得罪人之赂,以宋侯与善也,托解之焉,侯卒不肯。或曰:此不可失欢者,公升止旦夕,倘弗利,奈何?侯曰:彼良善无辜而死,有以雪之。今予明知其事,又苟且弗决,是上负邦典,下负无辜,鬼神谓何?竟坐法不少贷。后所以成是诬者,此贵势阴为之尔。宋侯去后,遗法故行,中才之吏,取而行之,亡弗效者。至正德十二年,始尽变无有矣。语曰:知之非艰,行之惟艰;行之非艰,守之为艰,岂不诚然乎。
    党茂,忻州人,弘治十二年除。性淳笃质直,而善缄默。御吏治民,不责于人情之外,事完令行而已,中更刚正。不畏强御,誉来不喜,谤至不怒,有长者之道焉。当路者以为才劣于县,改渭源。檄至,慨然委任以去,人至今称其贤。茂后九年,而有濮刘氏,益表表然长者也。忽将第二十五人预透一笔,不测。
    欧阳让,吉水人,弘治十五年除。能揣摩事体,凡有所施行,惟所私计。计定,即群呼噪于前,佯惟惟耳,卒不以易也。事小大多寡,亡有与吏一语者。吏饶敏慧给辨,莫能窥识所指,故吏皆殊穷。浸润者,终其官,杂费无纪,实不能钩致一钱。尝自言曰:己既不能廉,又使人分虐下民,此何为者。去之日,民亦无有怨者。
    王志,辽州人,弘治十八年除。寻以忧去,改南郑,迁金州知州。
    谷钟仁,字寿卿,临颖人,正德元年除。有奇志,喜张大炫耀。凡所施设,惟恐人弗骇异也。中固好贤乐士,暇则延士大夫置酒高会,赋诗言志,其乐陶陶然。其意翛然,非筐箧刀笔所拘絷也。再踰年,以忧去。
    崔杰,定州人,正德四年,自凤翔丞迁。未几,以病罢去。
    刘绍,字继芳,濮人。端谨诚笃人也,正德五年除。有书手作弊,绍发治之。逾月,书手死,其家人诬以为杖死也,舁其尸来请金为葬。寮佐怒欲治之,绍不肯曰:人死杖木之下者宜不少。设果非病死,吾为民父母,何忍其死无葬也?于是以金予之。哀矜恻怛,犹数月未平也。绍在官,当途者咸礼重已甚,而居己治民,乃一切以长厚,临事又能镇静罔躁。壬申、癸酉之际,蜀汉有警,西征将士,供亿不可胜冗。他县皆先期饬备,人不堪命,而至多弗称。绍待其至,始徐为之,民不知劳,而士皆称足。曰:民不可先事久劳,人情劳久则避,故弗能为用也。与人无闲言,接士大夫,恭而有礼。公私宴会,辄引饮不辞,即甚醉,益从容不放。闲居未尝出一妄言。十二年,以病告归。小大一诚,终始无愧。古称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心如结兮,盖绍之谓也。至其犯而不较,毁誉不形,虽故称长厚者,亦未能或之先也。
    孙昌,字启宗,陕州弘农人,正德十二年除。明年,有忧报至,即日解印持丧,然贫莫能归。昌因士大夫告巡抚公,巡抚公乃移檄县吏,约为治行。典史张进者,阴狡无状人也。适代署县事,新与昌忌。昌曰:若予典史治吾事,吾亡行之日也。于是索其派户来自治之,或多所低昂,民由是益不直昌,或怨言矣。进又妄把持昌,至指为疏阙,不得行,士大夫以理喻之,始已。易曰:苦节不可贞,贫蹇屯乏之际,诚已难居者哉。
    冯玮,字玉仲,遂宁人。正德十三年除。
    县丞有襄陵贾盛、南阳寇铨、蜀蔡华、田济、项城魏信、任丘刘琮、汾州吕彦士、邓州刘钦、清平王江,惟铨信终九年去。而彦士能禁缉强横,凡所施行,捷于影响,有机辩,人咸畏之。虽廉介不足,亦一时之能吏也。居三年,以忧去。钦继之,能道说法令。有犯者,虽过误,悉按法不少贷。今有刘昶,钧州人。正德十二年,自三原簿迁。笔法何等简洁。
    典史有董英、常泰、郭自经、董广、刘英、张仪、张进。董英,沁人。有才略,民敬畏之。及罢去,犹服用毋敢后也。董广,藁城人,与宋侯同时,宋侯恒用之。二董之后,略无足观者。张仪,仪封人。刻薄狡险,善虐其民,取之极骨髓。及语百姓,则曰:吾为吏廉,士大夫不知也。即有弗廉,我安敢昧城隍。城隍灵,当使我父子横死同日。不逾年,果父子同日死。壮兵祗候仪宅者,是夜未寐。见二长须人,皂衣持锁,突入仪寝,兵以为同事者。俄传仪子死,兵亟寻持锁者,内无有也。乃仪亦暴死日中。张进,固安人。科索岁无虚日,民不能堪也。乃益恣肆不悛,至长吏不敢制。或有所不称,数持刃击令丞户,凶狠百种。骂令丞,夜以继日,毋有倦也。孙昌为令时,进以私赃举发,已逃去一年。及觇知定妥,乃复来。昌矜其逋久且贫,委曲与收俸治事。及昌忧去,乃更以虚妄把持昌。明年,御史行县,汰去。夫进视仪,其恶甚不少也。顾其报独浅于仪,何哉?县丞十人一传,典史七人一传,得体。
    教谕有谢茂实,富顺人。性严重,不苟为笑语。日鸡鸣而起,寒暑风雨无少怠。是时士习尚侠重武,后则多畏惮,不敢肆矣。早起即是学,亦即是教。无少怠,是学到自然处也。
    王文,解人,颇以刚毅自居,然善忌多疑。所私比者,往往阴中人过失,文即以为谤己,辄谩骂无已。以此士多不直,或怨憾矣。
    林士云,邛人,勤学善教,岁无暇日。陈润知县时,有所会集,僚佐及诸学官或不敢正目,而士云独异之,陈亦不以为慢己也。九年致仕而去。独异之,只是无所求于彼。
    刘相,成都人,性乐易有容。喜论说,终日千万言无倦也。又克勤善教,士多爱之。后累迁唐府右长史。论说终日无倦,是讲学。
    曹山,字东阳,蜀荣县人,性敏易,有学善问辩理道。教入人恳恳亟亟,惟恐弗皆贤也。当是时,士习尚渐实,不浮靡放恣矣。曹先生继林、刘二君,而造诣更远,故士益趋于学,浩浩乎莫之能御也。浒西子曰:曹先生时,余正为生员,亲被其教,其同时有赵先生为训导,邃庵杨公一清,虎谷王公云凤,山西和顺人两君子又躬自督责,士之遭际已过盛矣,故宜其汲汲于学也。曹先生后至工部员外郎。教人惟恐弗皆贤,是贤者用心。
    俞鼎,字伯器,洛阳人。能使诸生亡犯所令,至号整齐。六年迁安知县,有政绩。寻改咸宁,再迁甘肃,行太仆寺丞。
    金嘉玉,字廷献,富顺人,正德十二年补除。
    训导李善者,楚人也。有盛德,克勤善教,今去已百年,而人思之如在。后又有曲沃人田礼、曲新。二子皆有令名。其莱芜人张显、孟人张宪、泌阳人鲁文、蜀人周吉,不闻其行事,故无能述焉。
    金鼎,字大器,榆次人。颀貌伟容,博学善辩。以条理约束诸生,故诸生毋敢违者。日坐斋室,心休休焉,弗知其卑官矣。能约束诸生,可以征所学矣。
    赵文杰,号桂窝,少保贞吉祖,字士英,内江人。性直遂罔计,而甘贫嗜学,寒暑颠沛不少易也。初来时,察诸生皆可教,乃殚尽心力。敢后者,则痛挞之。诸生方喜恣纵自得,故亦多私怨谩赵先生者。赵先生乃不嫌其怨谩己,顾督责益严。时邃庵先生以绿野书院新成,士就学者日广,方遴择学官。知无如赵先生者,于是以赵先生督绿野书院。赵先生益自砥砺,故诸生至今能趋向于学焉。浒西子曰:昔余为诸生时,赵先生顾独爱余,特厚为责索,余时视科举绩学若秋毫浮烟,以赵先生为厉己也,或数梗之。赵先生乃遂仇视余,而余亦数年不直赵先生。然赵先生意在研精覃思以成余之恢廓也,顾予卒戾其指意。今夷思其行事,默数其所恒睹,其何能仿佛赵先生。孟子曰:执德不回,非以干禄。盖赵先生之谓矣。后赵先生迁云梦知县,有悍民,赵先生力窜徙之。后竟以其党所陷罢去。此故成败之际,何可论赵先生也。始梗之,而终心服焉,此其所以为对山欤。
    陈厚,字熙载,合州人。承诸先生之后,其学又富赡可师也,故诸生咸爱敬之。其同时有王延凤,宜阳人。后又有建昌李咸、蔚州张仁,然安能若陈先生者。今有杨锦,荣河人。教谕、训导以先生称者,曹山、赵文杰、陈厚三人而已。
    医虽小道,然有足观者。其表表然显名于时,若扁鹊仓公,列诸迁史,况郡县乎。今得其二人,附官师之末。杨珣,长安人,以名医召人太医院。授武功医学训科,诊治殊验。所著有伤寒撮要、针灸详说行于世。康佐,余从祖也。以医推择为训科,善方脉,能与病者逾年决死生,历千百人,亡一谬者。有医问三卷、杂 治略五卷、诊法一卷。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武功县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武功县旅游景点:武功八景 黄家河西周墓 武功县岸底遗址
武功县郑家坡遗址 武功县绿野书院 武功县城隍庙
武功县文庙 武功县县署 武功县道教圣地—烧香台望仙宫
武功龙王庙 武功县广元寺 武功县白兔寺
武功报本寺塔 武功县康海祠 武功县太白祠
武功县美食 更多
武功县小笼包子
武功县插酥加鸡蛋
武功县小笼包子 武功县插酥加鸡蛋
武功县泡儿油糕 武功县葫芦鸡
武功县普集烧鸡 武功县北韩麻花
武功旗花面
武功县特产 更多
武功县地方特产:贞元镇南可手织布
武功县地方特产:北韩大麻花
武功县地方特产:倪 武功县地方特产:北
武功县地方特产:贞 武功县地方特产:普
武功县地方特产:晒 武功县地方特产:武
武功县地方特产:辣
推荐信息  
·镇安花鼓
·陕北安塞腰鼓
·安塞剪纸
·洛川毛麻绣
·洛川剪纸
·洛川文狮子(图)
·洛川蹩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蒲城走(竹)马戏
·阎良核雕技艺
·华阴老腔——传唱千年的原生态艺术
·蒲城斗子旗(蒲城斗旗)
·凤翔木版年画
·凤翔草编艺术(麦秆画、麦草画)
·吴起糜粘画
最新更新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民间艺术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yish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