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艺术首页 | 西安艺术 | 宝鸡艺术 | 咸阳艺术 | 铜川艺术 | 渭南艺术 | 延安艺术 | 榆林艺术 | 汉中艺术 | 安康艺术 | 商洛艺术 | 杨凌艺术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龙窝酒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华县民间艺术大全 > 正文
华县民间艺术:东峪孝歌
  2009-9-17 17:46:00   来源:本站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东峪孝歌,流行于陕西省华县西南山区,高塘镇东峪孝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孝歌,又称哭歌、丧歌,白事歌。孝歌历史悠久,据有关资料记载,孝歌原为"畲族民间丧歌,流行于浙江景宁等地。相传,盘瓠王在凤凰山行猎,不幸被山羊从高山撞下,其身体挂在险岩的树枝上
,受到百鸟啄食,畲族男女就吹角起乐,编了千百首哭歌边哭边唱,为盘王赶鸟,后相沿成习。凡逢丧事,要唱一整夜,直到天亮发丧止"。"词曲悲哀忧伤,边哭边唱,催人泪下,一般唱到出殡为止,有的唱7天7夜,从不停歌。"东峪孝歌系由湖北传入,有400多年的历史。

  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是在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下产生形成的,东峪为山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文化落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呈不变的生产生活方式,极大程度地保留了古老的中华农耕文明。东峪孝歌自从传入至今400多年来,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人大多数靠的是口传心授,在其表演形式和内容上,基本上是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原始农耕时期祭祀礼仪活动的形态。

  东峪孝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在民间流传着大量的历代传抄的孝歌手抄本,歌词内容以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主,语言通俗,朗朗上口,便于传唱。其中虽然有一些迷信成份,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忠、孝、节、义、劝善贬恶为主,传承的是传统道德文明。

  在东峪,每逢村上死了人,丧主便请孝歌艺人前去唱孝歌,孝歌班子通常由4-5人组成,所携带的乐器有鼓、大钹、小钹、锣等,到时各司其职,边奏边唱。整个丧事过程中,自死者亡故的当天起,每晚通宵唱奏,到了出殡安葬的前一天丧事开始,农村人叫起事。孝歌艺人于村外什字路口"请灵"(请神灵和死者祖宗驾临受飨),请灵时唱奏"开路歌"。请灵回家后接着唱孝歌,程序是孝男孝女按辈分大小排列前行,孝歌艺人跟后,从灵柩小头(脚头)开始起步,顺时针方向不断地绕灵柩行走,边走边唱孝歌,这时唱的内容最多,有《二十四孝》、《五更孝子》、《五更头》、《五更贤文》、《丁香哭桃》、《不贤良》、《五更对子》、《十张纸钱》、《游十殿》、《倒转莲》、《铁算盘》、《十子歌》、《十姊妹》、《八仙行孝》、《小姑贤》、《酒气色财》、《天地开张》、《上路》、《灵前劝君歌》等数十种,直至天亮。出殡前,孝歌艺人们唱的是《还阳歌》,送亡人上路入九泉。

  受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孝歌在东峪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耳熏目染,能唱一些简单(歌词较短,易记)孝歌的群众人数很多,各村都有几个能称得上歌师的艺人。潜在的问题是现在的年轻人无人愿学,久而久之,孝歌仍有失传的危险。客观地讲,东峪孝歌所渲扬的伦理道德、忠、孝、节、义对于人民群众邻里之间的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确有积极的意义。

  东峪孝歌的相关器具及制品

  乐器:在演唱"孝歌"活动过程中,唱奏交叉、在悼念仪式中有重要作用。

  1、特色乐器:唱"孝歌"时,专用乐器有小鼓、大、小钹,大锣。小鼓即圆形扁体鼓,是一种双面皮打击乐器。木箱上、下面蒙牛皮或羊皮,用双木棰敲打。

  2、大、小钹:响铜为料制成圆形。中凸、边平。大钹直径约30cm,小钹直径为24cm左右,中凸部分中端小孔中穿红绸系带(以便手握系带击钹)。

  3、大锣:响铜为料所制。圆形平面,直径为30-40cm,周边向背弯突2cm左右,用单木棰敲打锣中央。

  东峪孝歌的历史渊源

  均说孝歌源于"庄子试妻"。说庄子系半人半仙,善于变化。庄子疑妻不贞,假死试探,其妻田氏真心护灵。又试妻,化一王孙前去祭奠,田氏心变,要嫁王孙,二人苟合。再试妻,王孙突病,要以人脑为药,田氏以斧劈棺,取庄子脑浆与王孙治病。庄子复活,痛责田氏,田羞愧自缢。庄子筑土为坟,鼓盆而歌,以叙夫妻往事,乃七昼夜。忽田氏托梦与庄子,言因庄子哭歌戚切,感动了阴府阎罗,特赦田氏之罪,令其还阳。庄子醒,果真田氏生还,此奇远近传闻。官府差人现场视察,田氏现身说法。来人如实回禀。此后,官人仿其歌,以悼亡者。不过不在圹野坟场鼓盆,而设灵堂唱歌敲锣击鼓。此创沿袭至今。故孝歌之源。

  孝歌,民间又叫丧歌。据歌手们说,孝家借唱歌来伴灵度夜以尽孝忠,故称"孝歌"更为妥贴:其一,"孝歌"的称谓更有广泛性、群众性;其二,"孝"字不像"丧"字那样有讳忌之嫌,且含有我们中华民族传统观念中的美德含义。

  据华县民间歌手口传,东峪孝歌相传由湖北流传而来,有近四百年历史。东峪"孝歌"是东峪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以守灵、悼念、孝敬、育人、娱乐和承志为内容,以歌奏、哀悼活动为载体,含有丰富民俗文化内容的民间礼仪活动。"孝歌"也叫"孝歌戏"或曰"挽歌"、"丧歌"。其原始意义是一种殡葬礼仪的悼念活动。是山区民间相沿成习的传统礼俗活动。

  东峪孝歌的基本特征

  1、"东峪孝歌"是山区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别具特色的一种悼念礼仪活动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

  2、"东峪孝歌"是山区人民独有的守灵、悼念、孝敬、育人、娱乐、继志的礼仪活动。

  3、"东峪孝歌"是山区人民情感自由交流的场所。同时在活动中保留一些古老丧俗,教育后人,尊老、敬老、爱老、家庭和睦的传统社会美德。

  4、固定的时间和行程路线。每逢村上死了老人,以村组为单位,自发组织"孝歌"队(班子)前去为死者唱"孝歌"。从村外十字路口请天地神灵起唱奏《开歌路》,一直回至灵前,紧接着围灵柩转唱"孝歌戏"。路线从灵柩小头顺时针不断围转。"孝歌戏"唱到四更时止。五更时开始唱奏《还阳歌》到天亮(安葬前)。

  东峪孝歌的传承谱系

  作为偏远山区特有的传统民间礼仪,"孝歌"高度集中了山区人民悼念死者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其中艺术形式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群众性的为死者唱"孝歌",各村都有一批公认具有广泛性的代表艺人;一种是已经形成一定影响的相对固定的拥有较为突出的传承体系和有较大影响的专业性代表艺人班子。根据目前不完全统计,不同程度的具有较大影响的东峪民间"孝歌"艺人约19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流派传承人7人左右。在此,只能根据有限资料予以简解。

  汪祖鳌,生于1941年8月20日,男,汉族,初中文化程度,陕西省华县高塘镇东峪行政村五组村民。年轻时常听村上歌师唱"孝歌",引起了他的爱好。15岁开始学唱"孝歌"。拜师于山阳县在东峪落户的席匠彭老汉和东峪老艺人老弘、黄纪富、刘庆元、李忠发、舒长银、孙思贵、李忠富、陈茂胜等(这些人均已去世),学习唱奏"孝歌"。在长期的唱奏中,勤奋好学、总结经验,提高了唱奏技能,熟练地掌握了大量有关"孝歌"内容,成为东峪村有名的"孝歌"歌师。是目前"孝歌"唯有的传承人之一。

  孝歌传承人汪祖鳌

  朱振海:生于1935年7月21日,男,汉族,陕西省华县高塘镇东峪行政村7组村民,初中文化程度。学校毕业后,就开始学唱"孝歌"。拜7组寇足金、郝秋宝等歌师(已去世)。其特点是能认真学习,深入钻研,对"孝歌"精益求精,演唱技巧娴熟,声情并茂,悦耳中听,颇受群众称赞。在"孝歌"这一文化艺术上很有造诣。目前是"孝歌"唯有的传承人之一。

  郭生金:生于1929年5月19日,男,汉族,初中文化程度,陕西省华县高塘镇东峪行政村4组村民。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抗美。1953年复原退伍回家后,重视"孝歌"演唱,以李长才、李忠发、李长银(洛南县人,已故),刘忠兴(现已迁居二合村,健在)为师。具有精通"孝歌"演唱技巧、声音宏亮,吐字清晰的特点。唱"孝歌"在村民中有较大的影响,是目前"孝歌"唯有的传承人之一。

  陈述贤(又名陈邦娃),生于1942年7月5日,男,汉族,初中文化程度,陕西省华县高塘镇东峪行政村3组村民。初中毕业回家后,能认真、刻苦学唱"孝歌",经常与歌师们外出演唱。熟练地掌握了演唱技巧。由于热爱、好学、熟悉很多"孝歌"内容。是目前"东峪孝歌"唯一的年轻传承人。

  孝歌歌师陈述贤

  余忠德,生于1933年11月1日,男,汉族,小学文化程度,陕西省华县高塘镇东峪行政村3组村民。年幼时就热爱"孝歌",经常跟随"孝歌"歌师舒长银、李长才、李忠发、阮铁柱(汉中人,已故)等学唱。他的显著特点极为酷爱"孝歌",在常学常练中很熟练的掌握了"孝歌"不少内容。演唱时声情并茂,姿态优美、擅长传艺,虽已年迈多病,但唱"孝歌"的劲头不减当年,也是目前"孝歌"传承之一。

  高春逢,生于1966年9月13日,男,汉族,小学文化程度。陕西省华县高塘镇东峪行政村5组村民。近几年来热爱"孝歌",积极认真、刻苦努力。因此,被歌师汪祖鳌收为学徒,耐心教唱。他虚心学习,进步很快,擅长打击乐。是目前最年轻的"孝歌"传承人。

  王春香,生于1953年2月5日,女,汉族,小学校文化程度,陕西省华县高塘镇东峪行政村6组村民。她热爱"孝歌",虚心向歌师汪祖鳌、朱振海、余忠德、郭生金等请教。很快掌握了演唱"孝歌"内容和技巧。除此秦腔、眉户剧唱段也唱得熟练。她是目前唱"孝歌"中唯一的一个女传承人。

  东峪孝歌的主要价值

  1、"东峪孝歌"体现了古老的山区人民行孝和社祭文化,承载着山区人民重大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东峪山区长期的农耕历史和相对稳定的文化环境,它是原始农耕祭祀亡人礼仪活动的雏型,孕育"孝歌"这一礼俗活动被保留下来。通过以唱"孝歌"祭祀亡人,成为山区民间文化传统得以保持和延续的重要因素。除山区人民唱"孝歌"祭亡人活动外,唱"孝歌"活动的文化内涵中传递着山区人民非常重要的孝敬哀悼之意。山区人民通过唱"孝歌"这一礼仪活动的形式,构建较为深厚的尊老、敬老、爱老的美德。这种美德规范的嬗变不仅暗涌着山区人民对不孝敬老人恶习礼教的修正,而且也表示了对人性的极大关注,深化人与人、人与自然亲和力的标志。"东峪孝歌"是山区人民悼念活动的不可忽视的礼仪形式。它体现了山区人民祭祀活动的特点。山区人民几乎逢亡人必唱"孝歌",由此形成村、社为单位祭祀亡人的礼仪文化。

  2、不可代替的艺术价值。唱"孝歌"实际上是山区民间文化的大荟萃。充分展示了山区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的存在状况和高度的艺术成就。

  3、山区传统文化的传承平台。唱"孝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稳定的民间文化活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它所包含的唱奏艺术,不仅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固定模式,而且通过唱"孝歌"活动本身,使演技得到了不断地开发和提高。由于在民间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影响,因此,成为山区民间"孝歌"艺人演技交流和传承的重要平台。日常生活中,山区人民传统的唱"孝歌"礼仪形式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

  4、唱"孝歌"独特地演奏,体现了山区人民的艺术审美观,高超的艺演水平和创作才能。唱"孝歌"折射出深厚的山区人民文化内涵。

  5、"孝歌"的独特价值。"孝歌"这一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贵的精神财富,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搜集、整理,充分认定和及时抢救更显得很有必要。作为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中的智慧结晶。至今仍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传唱。"孝歌"深深地寓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充分体现了孝与虐、善与恶、爱与憎、是与非、忠与奸、恩与仇、荣与辱等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和科学价值。特别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发展先进文化,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的政治意义。

  

  东峪孝歌的濒危状况

  面对当今社会变迁和强势文化的冲击,"孝歌"这一古老的山区民间文化活动,正面临逐渐消逝的危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电子传媒产业的影响,挤占了传统文化的市场,以及发展到今天失去创新的原动力,老艺人年事高迈,年轻人又不去学它,处于濒危状态。使得拥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山区文化不能处于主导地位,长期以来维护和支撑着山区民间传统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念正发生急剧变化,山区传统社会的农耕文化日益衰弱,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巨大冲击。加之人口不断增加等因素,使得"孝歌"礼仪活动赖依生存的空间环境有了较大改变,这种变化加剧了唱"孝歌"礼仪活动的衰退和濒危。

  孝歌艺人鼓乐演奏情形

  孝歌内容丰富多彩,题材广泛多样。在民间,到处可见散存着的孝歌手抄文本。这些文本大都是反映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的歌章,词句通俗上口,又有韵律可循,便于传唱。

  每逢村上死了人,人们组织"孝歌"艺人或"孝歌班子",携带阴锣鼓,大钹,小钹,大锣四种打击乐器。在死者安葬前每天晚上通宵唱奏"孝歌"。丧事开始,请灵(十字路口等)时起唱"孝歌"的第一部分"开歌路"。接着歌师们(唱孝歌的艺人称"歌师")让孝男孝女按辈分排行列前,歌师们列后,从死者的灵柩小头顺时针不断地绕行歌奏"孝歌戏"。内容有《二十四孝》、《五更孝子》、《五更头》、《五更贤文》、《丁香哭桃》、《女贤良》、《不贤良》、《五更对子》、《十张纸钱》、《倒转莲》、《铁算盘》、《游十殿》、《杨家将》、《十子歌》、《十姊妹》、《八仙行孝》、《小姑贤》、《酒色财气》、《姊妹学》、《孝歌开场》、《天地开张》、《摆香堂》、《十差十请》、《进歌场》、《上路》、《灵前劝君歌》等。黎明前(起尸安葬前)歌师们唱奏第三部分《还阳歌》,送亡人归西天入九泉(以上见资料四(一--三十五)。

  


编辑:秦人
华县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渭南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华县旅游景点:郭子仪纪念碑 华县杨松轩墓园 华县旅游景点:密林谷景区
华县旅游景点:石门峡景区 华县旅游景点:红崖湖景区 华县大鲵水生野生动物县级自然保
华县旅游景点:元君庙新石器时代 华县华县郭子仪祠 华县文庙大成殿
华县老官台遗址 华县元君庙遗址 华县大王堡遗址
华县南沙遗址 华县骞家窑古城遗址 渭华区苏维埃政府筹备处旧址——
华县美食 更多
华县特产 更多
华县大接杏[图]
华县地方特产:芦笋
华县大接杏[图] 华县地方特产:杏果
华县地方特产:芦笋 华县地方特产:大棚
华县地方特产:西葫 华县地方特产:南沙
华县地方特产:杏林 华县地方特产:华县
华县地方特产:地膜 华县地方特产:华州
推荐信息  
·洛川毛麻绣
·洛川剪纸
·阎良核雕技艺
·华阴老腔——传唱千年的原生态艺术
·凤翔草编艺术(麦秆画、麦草画)
·阎良关山牛拉蹩鼓
·合阳跳戏 跳调 调调戏 锣鼓杂戏
·华县皮影
·安塞剪纸 安塞窗花
最新更新  
·华县民间艺术:剪纸艺术
·华县民间艺术蹦鼓
·华县民间艺术:华县面花
·华州秧歌
·华县皮影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民间艺术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yish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