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文物首页 | 西安文物 | 宝鸡文物 | 咸阳文物 | 铜川文物 | 渭南文物 | 延安文物 | 榆林文物 | 汉中文物 | 安康文物 | 商洛文物 | 杨凌文物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宝鸡市文物大全 > 宝鸡祠庙

宝鸡祠庙(1)

字号:   2013-7-31 14:15:16   来源:三秦游资源中心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一、张载祠
    张载祠位于今眉县横渠镇,自元代创建后,明清曾多次修葺,现存建筑为清道光年间重修。祠占地南北82米,东西37.5米,座北向南。主体建筑以轴线依次排列,附属建筑以中轴线为中心对称排列。主要建筑有献殿、东西厢房、山门、后殿、学堂等。后殿及学堂因坍塌正在重修。眉县已成立张载祠文管所,以管理祠堂。
    张载祠典型的单体建筑献殿 据“张氏族谱”及祠内碑记载,该祠创建于元代,明清均有重修,现代建筑为清道光年间所建。献殿为主体建筑之一,座北向南,东西16.5米,南北7.5米。面阔5间,进深3间。柱径0.36米,柱高4.07米。台基高0.25米,廊柱径0.3米,高3.5米,廊深1.6米,砖包土坯墙,无斗拱,梁架不清(因有顶)。硬山屋顶,施用布板筒瓦,有勾头滴水,蔓草雕花脊,门窗已改造。
    祠内附属文物有碑4通。
    《重修张横渠先生祠记碑》 为明代记事碑。碑文记述重修张横渠先生祠之事,楷书20行,行50字,筵官新安后学余懋衡撰文,山东道监察御史后学里人强思篆额,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仲秋月吉日立。
    《重修宋横渠张子祠碑》 清代记事碑。碑文开头提及张载祠最早建于元代及清圣祖御赐匾额之事。接着记述了重新修营的原因。碑文为其第二十三代孙儒学生员张景留书丹,清乾隆十九年(1754)夏月吉日重修,
    《重修张子祠记碑》 清代记事碑。碑文载“祠自乾隆四十五年重修,已有四十余年,堂宇倾危,经两月修葺,沉其倾圮围墙,装演遗像,体之规模宏耀”。碑文书18行,行47字,为凤翔府眉县知事褚裕仁撰文并书,富平刘恒堂刻字,立于道光三年(1823)七月。该碑现镶于张载祠献殿墙壁上。
    《重修横渠镇张子祠碑》 清代记事碑。碑文开头提及张载思想渊源及意义,最后申述重修祠堂的意义。贺瑞麟撰文,颜谊敏校阅,王步瀛书丹,光绪十年(1884)四月立。
    二、神农祠
    位于市郊清姜路东约300米处的神农乡浴泉村,祠内有九龙泉,据传为炎帝神农氏始生沐浴之处,故后人在浴泉地修建了规模宏大的神农祠,以示纪念,自此成为历代祭祀炎帝神农氏的重要场所之一。神农祠确切创建年代已无从考知。据现存祠内的清乾隆三十年(1765)《重修神农祠九龙泉碑记》载,“垣墉地颓,断碣仆地,泉井四旁,磊块牙错,殊失庄严”,当知其创建年代是比较久远的。其经历代不断扩建,至清代晚期已形成较大规模的建筑群体。
    神农祠座南向北,南依土崖,北临渭河,占地约5亩。其地南高北低,分为台上台下,上下以石阶为道。祠分东、中、西三院,后有神窟3孔,现存2孔。
    东院 后院有3间大殿,供奉神农氏之母任姒像,像后有一通道,长约百米,通塬台之外。前院有一飞檐鼓楼,可攀登。
    中院 后院设神宝殿3间,高7米,进深7米,硬山顶。前有献殿3间。供参拜者供奉祭物。两旁各有庑殿3间,庙门居中,门前台下为九龙泉,泉旁有“浴圣九龙泉”碑一通。
    西院 后有3间大殿,殿前有清乾隆三十年(1765)进士出身文林郎知宝鸡县事加三级许起凤立的《重修神龙祠九龙泉》碑,再前建有以18根盘龙柱撑起的二层钟楼,院外另建有魁星楼一座。
    三院以墙相隔,中有内门互通,回旋幽深。祠北部有高大的戏楼和龙王庙。祠周植有柏、槐、皂角等树,古木参天,风景优美,建筑宏伟,泉水甘冽,是一处肃穆、宏伟的祭祀圣地。新中国成立前,祠内树及部分建筑被毁。近几年,来此寻根祭祖的海内外炎黄子孙日渐增多,祠庙建筑正在逐步修复。
    神农祠和九龙泉已分别载入《中国名胜词典》和《中国历代帝王大观》等书。
    三、扶风城隍庙
    位于扶风县城东大街,1992年4月20日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群东西21米,南北190米,占地约4000平方米。座北向南,主要建筑依中轴线南北依次,附属建筑依中轴线东西对称排列。现有建筑有戏楼、门庭、东西厢房、木牌坊、亭子、钟楼、鼓楼、献殿、正殿、后殿、寝殿等十余座。从大门至正殿为三阶台地,布局严谨,气势宏伟,据庙内碑文及县志记载,该建筑始建於明初,明、清及民国均有增修、重修。现在除正殿为明代建筑外,其余均为清代建筑风格。
    戏楼 与大门庭隔街相望,座南向北。占地东西10.6米,南北9.6米。面阔3间,进深2间,柱径0.3米,柱高3.2米,台基高2米。创建于明代,明、清及民国均有重修,现为清代风格。前檐有8朵斗拱,各一斗四升,施象鼻昂。五架梁,中有通天柱,前檐为楼阁式。砖包土坯墙,硬山顶。屋面施小板瓦,兽面当筒瓦,有勾头滴水。镂空花草龙纹脊,中有子牙楼,彩绘系新作。
    大门庭 位于建筑群南端中轴线上。高台临街,颇具气势,座北向南,有台阶踏步,两翼有侧门。创建于明代,明清均有重修,现为清代建筑风格,占地东西14.13米,南北10.05米。面阔3间,进深2间。柱径0.4米,柱高4.05米。台基高1.4米,砖包土坯墙。前檐各间均有1朵斗拱,均一斗四升,另有3朵花昂补间铺作。五架梁,硬山顶,镂空花草瓦脊,灰板瓦,花草纹勾头滴水,兽面纹当筒瓦。彩绘为近年新作。
    木牌坊 位于大门北第二台地。占地东西11.3米,南北4.15米。为三段硬山顶,中段较高,有两根通柱,底施斜木柱脚。现为清顺治十年(1653)重建(保持了原貌),面阔3间,柱径0.4米,柱高3.15米。两边砖包土坯墙,前后檐下均施斗拱,中间每面6朵,次间每面4朵,均为一斗四升。三架梁,硬山顶,施灰板筒瓦,有勾头滴水,镂空花草瓦脊,有鸱吻。彩绘系新作。
    八卦亭 位于大门北、中轴线中部第3台地上,东西5.6米,南北5.6米,创建年代不详,保存完好,内祀神像,进深2间,面阔1间。柱径0.35米,柱高3.7米。台基高0.65米。四面檐口各施斗拱3朵,均一斗二升。“井”字形八卦悬顶结构,四角攒尖,宝瓶顶。灰板筒瓦,有勾头滴水,格扇门,直棂窗。彩绘系新作。
    鼓楼、钟楼 为城隍庙建筑群中附属建筑之一,位于中轴线中部第三阶地上。两楼东西对称,结构相似,鼓楼在西。平面作正方形,边长7.8米,明嘉靖十三年(1534)建,清至民国均有重修,两层,楼面宽3间,进深3间。柱径0.3米,柱高2.8米。台基高0.65米。四面檐下均有斗拱,第一层每面各9朵,均一斗四升。梁架为八卦玄顶结构,主柱均有收分,向内倾斜。庑殿顶,双层檐楼阁式,镂空花草瓦脊,灰布板筒瓦,有勾头滴水,四面明间各开两扇格扇门,次间为直棂窗。彩绘系新作。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宝鸡市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宝鸡五丈原与诸葛亮庙 宝鸡吴山 宝鸡太白山
宝鸡鸡峰山与天台山 宝鸡东湖 宝鸡钓鱼台
宝鸡凤凰泉(汤峪) 宝鸡太白庙 宝鸡周公庙
宝鸡扶风城隍庙 宝鸡神农祠 宝鸡张载祠
宝鸡法门寺塔 宝鸡扶风峰塔 宝鸡眉县砖塔
宝鸡市美食 更多
宝鸡小吃:凤翔腊驴腿
宝鸡小吃:粉鱼
宝鸡小吃:宝鸡酿皮 宝鸡小吃:凤翔腊驴
宝鸡小吃:洋芋搅团 宝鸡小吃:菠菜面
宝鸡小吃:臊子面 宝鸡小吃:锅盔
宝鸡小吃:陇县马蹄 宝鸡小吃:凤翔腊驴
宝鸡小吃:粉鱼 宝鸡小吃:酸汤水饺
宝鸡市特产 更多
宝鸡市地方特产:宝鸡擀面皮
宝鸡市地方特产:宝鸡茶酥
宝鸡市地方特产:透 宝鸡市地方特产:甘
宝鸡市地方特产:柿 宝鸡市地方特产:血
宝鸡市地方特产:杏 宝鸡市地方特产:核
宝鸡市地方特产:仁 宝鸡市地方特产:秦
宝鸡市地方特产:洋 宝鸡市地方特产:宝
推荐信息  
·商周青铜器:建国前出土商周青铜器
·商周青铜器:建国后出土商周青铜器
·墓志:杨绍程墓志
·墓志:李从曮夫人朱氏墓志
·墓志:杨礼暨继室羽氏合葬墓志
·墓志:徐明母周氏墓志
·墓志:元大亮墓志
·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出师表》刻石
·众志成城小碑
·召伯甘棠图并记
·果亲王诗碑
·重修实相寺碑
·创修通玄观记
最新更新  
·宝鸡寺庙与道观
·宝鸡古建筑
·营头修水利摩崖题刻
·元“道德经”幢
·元《丘长春内传碑》
·唐《中宗下发入塔石匣盖铭碑》
·唐《法门寺塔地宫物帐碑》
·唐《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志》
·唐《杨珣碑》
·唐《万年宫铭碑》
·唐《九成宫醴泉铭碑》
·宝鸡先秦陈仓石鼓及石鼓文
·洗马庄大墓
·五王八侯墓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文物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wenw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