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历史 | 艺术 | 民俗 | 图片 | 线路 | 文物 | 视频 | 出游 | 专题 | 景点 | 特产 | 美食 | 传说 | 吃住 | 休闲 | 交通 | 论坛 | 团购 | 搜索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龙窝酒网上订购
三秦游
首页 | 西安概况 | 宝鸡概况 | 咸阳概况 | 铜川概况 | 渭南概况 | 延安概况 | 榆林概况 | 汉中概况 | 安康概况 | 商洛概况 | 杨凌概况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三原县概况介绍大全 > 正文

三原县戏剧概况(1)

2012-7-23 13:38:11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第一节 剧种
    秦腔:明清开始流行于县城和鲁桥一带,民国时期县城东一带的山东移民也纷纷学唱。建国后已遍及全县。
    眉户:建国前,只在县城和陂西一带流传。建国后,随着现代眉户剧的影响,除西北原区和山区外,全县普遍流行。
    汉调二黄:清末时在县城成立汉调二黄自乐班,参加者多为清贫文人。到民国时期参加者不过数十人,60年代以后再无活动,现能唱者已廖廖无几。
    碗碗腔:西阳乡苏家坡民间皮影班子演唱碗碗腔,其他地区已无会唱者。
    豫剧:抗日战争时期,河南黄泛区灾民大量迁来本县,集中于火车站一带,演唱豫剧自娱。
    河南曲子:县城和西阳镇一部分河南籍的居民,建国后以自乐班形式或登台演唱。
    话剧:民国9年(1920),靖国军在三原曾演出话剧《列宁传》。民国14年(1925)先后有鲁桥竞志小学、西关民治小学开展话剧活动。民国19年(1930),本县学生界成立双星话剧团,李瑞阳、刘尚达任导演,演出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剧目,并与张寒晖首倡话剧国语化。抗日战争时期,民众教育馆组织学生,排演以抗日救国为主题的话剧,学生自发组织的救亡剧团、战时剧团,都以话剧为主,演出《卢沟桥》《天津黑影》《夜光杯》等国防名剧。建国后,三原学联也曾排演话剧。
    歌剧:歌剧于民国24年(1935)年开始在民治小学排演,于右任曾捐戏装,杨虎城也作观众。其剧目有《小麻雀》《桃李争春》《月明之夜》。建国后,三原学联演出歌剧《军民一家》《牧童山歌》《白毛女》等剧目。学联部分演员,后成为陕西省歌舞剧院骨干。
第二节 民间职业剧团
    清末,本县西门外杨某成立秦腔德胜班,招收学生,聘请导演和教练,培养出一批优秀演员,如花面田德年、安德功,旦角“十二红”,须生邵德育等,被当时誉为陕西最硬的班社。民国13年(1924),刘立杰在本县成立秦钟社,招收学生40余名,其子刘毓中任教练兼导演。该社效易俗社之风,学员兼学文化。秦钟社在本县扎台八年,久演不衰,剧目以易俗社的创作剧本为主。民国29年(1940),关中剧院(后改光艺社)在本县组建,演员大多来自长安、秦渡镇和本县城乡。民国31年(1942),该社转驻蓝田演出。民国32年(1943),县城西关人张新民组建新华剧社,因戏箱陈旧又无名角,只能演坐戏和走乡串镇,终因财力不足而解散。民国35年(1946),本县高渠人邢彬与朋友集资组建秦声社,招收学生数十名,临时聘请名角,少则一场,多则数场,因演员流动性大,经济人不敷出,1949年初解散。
    建国前,常驻本县的还有“关中明正社”。该团行当齐全,演出正规,建国后被收编为陕西省实验剧团,后成为省戏曲研究院的秦腔团班底。
第三节 县剧团
    三原县剧团的前身是西安市七区建国剧社。1955年2月由县人民政府接收,后更名三原新艺社,为集体性质。1958年,泾、三、高、淳四县合并,成立戏曲研究院,新艺社改名三原县秦腔一团。1961年恢复原县制,又称三原县剧团。1968年9月改称为三原县文工团,1983年恢复三原县剧团名称。
    1955年“建国剧社”被接收后,县委给剧团派去了政治指导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指定专人审查剧目,制订规章制度,使剧团走向正规化。
    三原剧团行当齐全,演员阵容整齐,剧目较多,以秦腔为主,也以现代眉户戏见长。
    县剧团50年代常演的剧目有大型秦腔传统剧《劈山救母》《回荆州》《串龙珠》《红娘子》《火焰驹》《铡美案》《游龟山》等。现仍保留着《劈》《回》《串》《铡》四个剧目。尤其是《劈》剧30来年久演不衰。大型眉户现代戏《梁秋燕》《两颗铃》曾被陕西省政府作为春节慰问节目,调剧团到西安东郊、北郊和渭北一带厂、矿、农村演出,受到热烈欢迎。1962年精排了《铡美案》《周仁回府》《黑旋风李逵》,8月,在西安“五四”剧院演出,连续15天场场爆满,轰动一时。净角王正兴、生角宋桂兰的名字不胫而走。1961至1964年还排演了不少现代剥目有《第一个浪头》《蟠桃园》《海防线上》《南海长城》《雷锋》《沙岗村》《夺印》《说书阵地》等。1963年下半年以演现代戏为主。1966年上半年大型眉户剧《焦裕禄》在县城首演,连演7场,场场座满。主演张秦民成功地塑造了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形象,感人至深。
    “文化大革命”开始,传统戏受到批判并禁演,剧团部分传统戏装被毁。
    1968年9月,剧团成立革命委员会。1969年恢复活动,补充了演员,排演了样板戏《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1970年春节,以咸阳地区革委会慰问团名义,到淳化、礼泉、彬县、长武、永寿等地演出。1972至1976年,排演了大型秦腔现代戏《青云滩》《瑶山春》《杜鹃山》《艳阳天》《洪湖赤卫队》和大型眉户剧《不平静的海滨》《五把钥匙》等,巡回于西安、蓝田、临潼、富平、铜川等地演出,同时先后到梅七线铁路和宝鸡峡水库工地,为民工进行慰问演出。1972年参加陕西省文艺调演,演出由县文艺创作小组创作的剧目《红岭新医》,获优秀剧目奖。陕西台转播三次《陕西日报》发表剧照及评论,陕西人民出版社收集出版,广获赞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剧团先后排演了《逼上梁山》《十五贯》《三滴血》《游龟山》《劈山救母》《铡美案》《赵氏孤儿》《周仁回府》等。首次演出时戏票空前紧缺,春节期间每天3场,场场爆满。
    1983年,剧团改革,推行责任承包,排演了大型新编历史剧《梨花狱》在西安上演,电视台录像播放。1984年排练《救裴生》,参加了陕西省青年演员会演。1985年陕西省艺术节,剧团根据元杂曲《琵琶记》改编的《丹青泪》参加演出,获铜牌奖,并录像播放。1987年陕西省青年演员会演,剧团排演了《痴梦》(《朱买臣休妻》中的一场),由刘美丽主演,获表演一等奖。
    近年来,由于电视、歌舞等艺术形式盛行,戏曲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剧团很少在本县演出,常活动于长安、户县、宝鸡以及甘肃、宁夏一带,演唱会戏,实行包场,以保证经济收入和演员的稳定。1989年12月,陕西省文化局召集关中各县剧团领导人,在本县召开剧团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介绍本县剧团经验。
    从剧团成立以来,共演出大型秦腔传统剧84个,小型秦腔传统剧54个,大型眉户传统剧2个,大型秦腔现代剧25个,小型秦腔现代剧8个,大型眉户现代戏9个,小型眉户现代剧3个。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三原县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三原城隍庙
三原孟店民居 龙桥 三原唐高祖献陵
三原唐敬宗庄陵 三原唐武宗端陵 天井岸汉代礼制建筑遗址
三原县靖国公园 三原县臧怀亮墓 三原县正谊书院遗址
三原县学古书院遗址 三原县孟店民宅 三原县东里花园(唐园)
三原县尊经阁遗址 三原县文庙遗址 永康陵
三原县美食 更多
三原美食:窝窝面
三原美食:羊肝夹膜
三原美食:笼笼肉 三原美食:绿豆糕
三原包瓤紫酥 三原烧烤乳猪
三原带把肘子 三原美食:白封肉
三原糖醋素鱼 清香素翅
三原美食:窝窝面 三原美食:羊肝夹膜
三原县特产 更多
三原泡泡油糕
三原千层油饼
三原县酱制品 三原县龙须面
三原县小磨香油 三原县东里陈醋
三原泡泡油糕 三原千层油饼
三原石榴 三原蓼花糖
推荐信息  
·商洛市行政区划介绍
·商洛市革命老区介绍
·商洛市历史文化介绍
·商洛市交通通讯介绍
·商洛市概况介绍
·华夏精神故乡—西安概况
·西安四区一港两基地
·西安市交通介绍
·西安市著名人物介绍
·西安市的地域文化
·西安市旅游景点资源简介
·西安市的民间艺术
·西安民俗——关中十大怪
·西安市的历史轨迹
最新更新  
·三原县概况:三原县历史文化
·三原县概况:三原县社会发展
·三原县概况:三原县农业工业
·三原县概况:三原县城市建设
·三原县概况:三原县历史沿革
·三原县概况:三原县行政区划
·三原县新闻广播概况
·三原县电影、电视概况
·三原县文化管理机构概况
·三原县文化艺术概况
·三原县文物管理概况
·三原县伊斯兰教概况介绍
·三原县基督教概况介绍
·三原县天主教概况介绍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概况介绍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shaanxi/.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