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历史 | 艺术 | 民俗 | 图片 | 线路 | 文物 | 视频 | 出游 | 专题 | 景点 | 特产 | 美食 | 传说 | 吃住 | 休闲 | 交通 | 论坛 | 团购 | 搜索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龙窝酒网上订购
三秦游
首页 | 西安概况 | 宝鸡概况 | 咸阳概况 | 铜川概况 | 渭南概况 | 延安概况 | 榆林概况 | 汉中概况 | 安康概况 | 商洛概况 | 杨凌概况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阎良区概况介绍大全 > 正文

阎良区文化活动概况(3)

2011-9-5 13:48:31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传说故事:
    龙游宫
    阎良区振兴乡荆山脚下,有个红荆村,村边有个龙游宫。说到龙游宫,还真的有点来历呢!
    很久前,荆山原上草木葱翠,风景宜人,是文人学士游览之处。山上有个寺院,名叫望名寺。传说,有一天汉武帝随众臣来到这里游览,院内道士出门迎驾。礼毕,陪驾在寺院一一观看。走出庙门向南不远,只见半坡上长着一棵参天古柏,茎杆有三搂粗,粗糙的树杆上呈现出狮子滚绣球和九龙戏水等图样,微风吹来,枝叶摆动,龙狮摇头,活似向皇上行叩头拜见礼。汉武帝见状大喜,遂赐名为“神柏”。在古柏的北面矗立着一块碑石,碑文隐约可辨,记载着“望名寺”的变迁和五百年前关中大地震重修望名寺的经过。汉武帝看后赐名为“史寺”。古柏南面有一眼水井,虽在高岗之上,却水深数尺,清澈见底,烧茶煮饭,香甜味美。神奇的是往下走百余步,地势低下几丈却挖不出水来,汉武帝赐名为“甘泉”。回到方丈坐定,道士请万岁御赐“寺名”,汉武帝御笔亲书“敕赐龙游宫”五个大字。回京后,拨库银万两,重修庙宇,从此龙游宫闻名天下。
    (清乾隆《临潼县志》载:“敕店以西五里原半有龙游宫,相传为汉武帝游幸处,坡 下有武帝庙……”又载“四川赤城人王长曾居龙游宫,汉武帝曾延入宫中对弈”。)
    三兄弟哭活紫荆树
    在阎良街的南侧,有个叫“三贤”的村子,说起这个村子,还有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
    这个村原有田真、田庆、田广兄弟三人,都十分孝敬父母,是远近闻名的孝子。父母在临终前忠告他们:“你们兄弟要和睦相处,和睦团聚,亲善邻里,端正处世,绝不能分家另居,除非院中紫荆树枯”。
    田氏兄弟,恭遵父母遗训,竭诚团聚无异心,而小弟田广之妻心生异端,为达到分家目的,在一个夜晚用沸水浇树,第二天紫荆树枯萎。兄弟三人见状抱树痛哭,悲泣欲绝,惜叹树枯家败。谁知汪汪泪水,慈善之心,竟唤醒枯树重绿。后来,兄弟三人团聚一家,永不分离,日子过得十分幸福。后来当地人均褒赞他们为“三贤”,这个村也以“三贤”得名。
    清康熙《临潼县志》记载了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并有“三田寺”、“田真、田庆、田广墓”的记载,在清末出版的《三言》选本《今古奇观》首篇中“三人哭活紫荆树”,写的就是这个故事。
    武之望倡修栎阳桥
    相传,武之望在栎阳(今栎阳)读书时,清河水时有暴涨,百姓被淹死者甚多。有一天,武之望到河边看涨河,隐约听到有人在水中说话,但不见人影。只听一个说“你今天找到替死鬼没有?”另一个说:“找到了,是个骑驴的,你呢?”“我也找到了,是个载铁帽子的。”听老年人讲,这里常有淹死鬼,武之望忽然想到这是两个水鬼在对话。他想看个究竟,于是他就坐在河边静候,一会儿,果然有一个农夫骑着一头驴从这里过河,武之望立即上前,如此这般规劝一番,阻止了农夫过河;又过了一会儿,一人提着一口锅从对面向河边走来,一见水涨,即将锅顶在头上准备渡河。武之望见状,大声喊住了他,又阻止了这个顶锅人过河。经过这次事,武之望立志要修栎阳桥。明天启年间,在他做陕甘总督时,倡修栎阳桥,造福于民,群众称他为“乡贤”。
    岁月流逝,栎阳桥几经修缮,交通一直未断。90年代,区人民政府在它的旁边又架起一座清河大桥,从此,栎阳桥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即将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让世人观瞻。
    徙木赏金
    秦孝公三年(前359),商鞅已起草好了变法的法令,但唯恐百姓不信任,不遵守新法,就采取了一个“徒木赏金”的办法,让天下老百姓都遵守新法。一天,他在国都栎阳南门立了一根木头,发出了命令:“谁能把这根木头杠到北门去,就赏他十两金子”。
    一会儿工夫,南门口围上了一大堆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说:“这大概是一种玩意儿,诚心跟咱们开玩笑”。有的说:“这根木头,我小儿子都杠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金子?”大伙儿瞧瞧木头,又望望别人,都想看一下谁有这傻劲去上当。商鞅一听净是凑热闹的,没有一个敢扛的。他一下子就加了五倍赏金,说:“谁能扛到北门去,就赏他五十两金子”。这么一来,更没有人敢碰了。
    大伙儿正在出神的时候,忽然人群里钻出一个人来。他是专门给大家取笑的,外号叫“冤大头”,上了当也不知道生气,大伙儿见他楞头楞脑的,就逗他说:“喂,大头!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一会儿国君就赏给你五十两金子呐!”这个冤大头乐了乐,打量着那根木头有多重,就说:“扛得动,扛得动!”他真把木头扛起来就走。大伙儿闪开一条道,好像小孩看耍猴儿似的,喜喜哈哈地跟着他,一直跟到北门。商鞅叫人传话,对他说:“你听从朝廷的命令,真是个好人。”当时就赏给他五十两金子。瞧热闹的人一见他真的得了赏,知道朝廷变法是真的。这个消息一传出去,一时全国都知道了。群众都说:“左庶长商鞅真是说到哪儿做到哪儿,他的法令一定能实行”。徙木赏金以后,商鞅新法很快地在全国实行起来。
    刘湍宫门拥彗讨封号
    公元前203年,刘邦定都栎阳,其父太公刘湍也迁居这里。刘邦像农家子弟一样,每五日向父亲问安朝拜一次。太公的仆人对太公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地上没有两个皇帝,高祖虽然是您的儿子,但他是中国的皇帝,您虽是他的父亲,却是他的臣子,怎么能让他向您跪拜呢?这样下去有损皇帝的形象,也失了皇帝的威严。”后来,高祖朝见父亲时,刘太公不再受礼,却站在宫门旁抱着扫帚以示清扫道路,表示对来者的尊敬,这是家仆为逢迎刘邦而让太公行此重礼的。高祖见此十分惊诧,立刻下轿扶起太公。太公说:“你是皇帝,怎能因我而乱了君臣大法呢!”于是高祖封太公刘湍为太上皇。从此,高祖以太上皇礼拜见太公。刘湍认为家仆的这个建议很好,就赏赐他500两银子。
    艺术展览
    摄影、书法、美术 60年代,驻区各大单位经常开展摄影、书法、美术活动,全区性的艺术展览始于1974年。1979年,配合全区开展的“五讲四美”活动,文化馆举办“树共产主义新风,做一代新人”摄影展览。有17名作者,展出作品50幅,大力宣传新时期人们的新道德、新风尚。1980年,举办“工业学大庆”摄影展,13位作者展出作品60幅。1981至1987年,连续举办7届摄影展览,共展出作品448幅,参展作者36人,其中有38幅作品被西安市影展选入,10幅获奖,10幅作品选入省影展,3幅获一等奖,3幅作品入选“西北五市摄影展”。1986年还举办了“刘晨、赵贺军作品展”,共展出作品40幅。
    1975年,区文化馆首次举办“儿童美术展”,展出60名小作者的70幅作品,其中15幅作品参加西安市“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展”。1983年举办阎良区美术作品展,有36名作者的50幅作品参展。1989年,区文化局与荆山印社联合举办中日百幅书法展,有50位日本书法家、22名国内知名书法家及辖区20名作者的作品参展,这是一次广泛的书法艺术交流活动,受到书法爱好者的欢迎。1989年10月举办的阎良区书法美术、摄影展,参展作者65人,展出美术作品40幅,书法作品45幅、摄影作品48幅。
    灯展 正月十五闹花灯,是境内人民群众的传统活动。每年春节,城乡广大群众或买或自制花灯,赠亲送友,挂在门口、庭院或树上,孩童们打着灯笼在街上戏耍,晚上,满街花灯,火树银花,辉煌壮观,给节日增添了热闹气氛,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日。区内民间制作的灯,多以宫灯为主,也有荷花灯、十二生肖灯、转灯等。灯画有戏剧人物、鸟语花卉和山水画,有的灯上还剪贴着“长命富贵”、“恭喜发财”等吉祥语。70年代,阎良公园共举办三次灯展,以公园自制的花灯为主,一些工厂、单位也送灯参展。每次灯展有百余盏灯,一到夜晚,盏盏灯光使公园湖面美如仙境,每天有数千人前往观灯。1982至1984年,区文化局在西飞体育场连续举办三次灯展,每次有数百只灯参展,除宫灯外,大多为造型别致,制做精美,具有现代工艺水平的彩灯。有各种动物灯、人物灯,还有飞船、火箭灯。飞船、火箭灯能升空落地,人物、动物灯会说、会叫,这一新奇的灯展,吸引了许多群众前往观看。在这几次展览中,西飞公司制做的花灯工艺水平较高,备受关注。1983年,603所制做的花灯应邀参加西安市在革命公园举行的灯展,受到好评。1986年春节,西飞公司、试飞院、603所航空三大家,利用其科技优势组织的大型彩灯游展,吸引了数万群众观看。20多辆汽车载着巨大的显示国家航空成果的花灯,在城区主干道上为群众展示。此次灯展规模大,形式别致,受到观众称赞,充分显示出本区花灯制做的工艺水平。
    人才培训
    文化馆自建馆以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多次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业务骨干,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74、1975年,两次举办故事员学习班,请西安市的故事员示范表演,并到有“故事之乡”之称的合阳县观摩学习,培养了30多名故事员,讲出40多个故事,并到田头、车间为群众讲演40余场。1975年,方一新创作的故事《战友》,参加西安市故事调讲;卢凯创作的故事《开飞机的雷锋》,在全市巡回讲演;1986年由唐杰创作的故事《腾飞》,获西安市故事调讲演出、创作一等奖。
    1981年首次举办彩色摄影学习班,学员30名,请省、市专家任教,系统地学习彩色原理和技巧,并结合理论学习、到四川峨眉山进行创作活动。创作作品50余幅,举办了汇报展,其中有两幅作品入选1982年省影展,马鲁惠的“墨竹”获一等奖,有3幅作品参加“西北五市摄影展”。第二年又举办暗房技法学习班,学员21人,通过一个星期的学习,基本掌握“浮雕”、“色调分离”等技术。学员高延才的作品《吊装》入选1983年陕西省摄影展,荣获一等奖。
    1983年举办基础摄影学习班,学员来自各基层单位,有专职摄影工作者,宣传干事,也有业余爱好者,计50余人。在10天学习中,系统学习相机的构造和使用、摄影构图、用光等方法,基本掌握了摄影知识和技巧,培养一大批摄影人才。
    1974年举办“儿童美术学习班”,共有40名少年儿童参加,重点学习“素描”、经过10天学习,小学员们的“素描”水平有很大提高,创作出的作品有60幅参加1974年“陕西省少年儿童美术展”;1982年举办美术学习班,有50名学员参加,特邀西安美院老师授课,重点学习“素描”和“色彩”知识,经过7天学习,提高了学员们的绘画水平。
    1974至1979年,先后举办8次舞蹈学习班,有300多名儿童参加培训,由西安市艺术馆的教师任教。除学习基本功外,还排练舞蹈节目。阎良一校、西飞四个小学编排的儿童舞蹈,曾多次代表本区参加西安市儿童会演,取得很好的成绩。
    1987年,根据年轻人的特点和要求,举办三期“迪斯科舞”学习班,有150人参加学习,由西安市名家任教。学员们均掌握了舞蹈的表演技巧,使“迪斯科舞”在区内迅速得到普及。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秦人
阎良区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西安阎良航空科技馆
阎良荆山后土庙 娘娘庙 阎良公园 阎良荆山塬
阎良二龙口水库 阎良区武屯镇商鞅广场 阎良区寺院、祠庙
阎良区畤、道观(殿) 阎良区川心堡墓群 阎良区张寿亭墓
阎良区武宪哲墓 阎良区武之望墓 阎良区关山汉墓
阎良区东兴汉墓 阎良区老寨汉墓 阎良区川心汉墓
阎良区美食 更多
阎良区美食:肉夹馍
阎良区美食:牛羊肉泡馍
阎良区美食:牛羊肉 阎良区美食:肉夹馍
阎良区特产 更多
阎良甜瓜
阎良甜瓜
推荐信息  
·商洛市行政区划介绍
·商洛市革命老区介绍
·商洛市历史文化介绍
·商洛市交通通讯介绍
·商洛市概况介绍
·华夏精神故乡—西安概况
·西安四区一港两基地
·西安市交通介绍
·西安市著名人物介绍
·西安市的地域文化
·西安市旅游景点资源简介
·西安市的民间艺术
·西安民俗——关中十大怪
·西安市的历史轨迹
最新更新  
·阎良区清以前行政区划
·阎良区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阎良区文化概况
·阎良区体育
·阎良区新风范例
·阎良区民间艺术
·阎良区军事
·阎良区邮电
·阎良区民国时期道路
·阎良区交通
·阎良区自然灾害——地震
·阎良区自然灾害——虫灾
·阎良区自然灾害——风灾
·阎良区自然灾害——霜冻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概况介绍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shaanxi/.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