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民俗首页 | 西安民俗 | 宝鸡民俗 | 咸阳民俗 | 铜川民俗 | 渭南民俗 | 延安民俗 | 榆林民俗 | 汉中民俗 | 安康民俗 | 商洛民俗 | 杨凌民俗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西安市民俗风情大全 > 正文

西安民间服饰习俗(1)

2013-1-10 11:44:24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西安是中国服饰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从西周至唐代,统治阶级运用政权力量,对于各个阶级、阶层的服饰作出种种规定,划分若干等级,以标明人的“尊贵”和“卑贱”。这种情况,直到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后,才彻底改变。
    【日常服饰】 西安地区的民间服饰习俗从地域空间可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具体类别又可分为衣帽鞋袜穿着习俗、洗涤存放习俗、外表装饰习俗等方面。在不同的历史时段,服饰习俗既有传承的稳定性,又有受多方影响的革新变异性,且呈现出由简单到繁杂、由实用到美观的多样化趋势。
    西安作为内陆地区,遵行儒家文化传统,受气候、物产、技术工艺、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影响,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农村的服饰比较传统,城市的服饰习俗与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相比,革新变化的节奏也较为缓慢。
    上衣下裤两截装,是西安地区最基本的服装样式。在农村,这类中式衫袄和大裆裤子多是农家妇女自裁自制的,不仅布料用土布机织就,连织布线也是用手摇车捻纺而成。衣料颜色主要是白、灰、黑、蓝等几种,故有“冬天青,夏天白,春秋二季一碇墨”的谚语。衣料染色多为土织白布用黑豆水、石榴皮、槐籽等煮水染成,并埋进污水涝池淤泥中上色。在20世纪50~60年代,有些农家买“膏子”(一种低价的染料)煮成水染土布。从70~80年代后,农村用土法染布才逐渐消失。
    明清时期,西安地区的男子多穿直领斜襟长袍,民国时期男子多在长袍外面套上马褂。1949年以前,长袍马褂是商人、绅士、社会体面人士身份的标志,普通劳动者多穿方便干活的短衣裤。有些家境较好的劳动者虽有长袍马褂,也只在婚丧嫁娶过年节的庆典场合穿着。有的穷人买不起长袍马褂,便多借旁人的衣服在礼仪场合应付宾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不再穿长袍马褂。
    清末和民国时期,西安的妇女讲究穿旗袍。旗袍本为满族服装,辛亥革命后汉族妇女也开始穿用,尤其是在城市妇女中流行。但旗袍从满族人的宽松直线逐渐变为紧贴腰身,突出胸、腰、臀各部位的曲线起伏,显出女性的身材柔美,几乎成了城市妇女普及性的服装。1949年后,旗袍被新的服装如列宁服、对襟衫等所替代,西安的妇女时兴穿列宁服、对襟衫。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旗袍在西安又悄然兴起,城市中的妇女有少部分人又开始穿着旗袍。但穿旗袍的女性多为宾馆、饭店、娱乐场所的门迎、服务小姐等,在大街上穿着旗袍的女性还是极少数。
    旧时西安的城市平民和农村妇女常见的衣着是大襟衫子。短式斜襟,从领口起斜钉一溜布疙瘩盘花纽扣,多为右侧开衽口,下襟两侧开小衩,其长可达腰臀部或及膝盖,高领,大袖。有的在领口、前襟、下摆或袖口等部位镶缝带色的布边或绣花边,叫“镶边”。有的只镶一条圆棱的花边叫“滚边”,既为美观,又使衣服结实耐穿。而与短上衣相配的多为宽大腰口的大裆裤,裤腰在人身腰部折挽,用布带扎紧,行动便捷,透气性好。
    男子的短衣上装大多是对襟式的,俗名叫对襟褂子。多为白、黑、蓝色。这种短衣多为直线型,长及臀部,两侧开小衩,直领,前面钉一排布疙瘩纽扣。这种对襟短衣絮上棉花冬季是棉袄,有面有里两层没棉花的叫夹袄,在春秋穿,夏天则是单层布衫。20世纪80年代后,西安乡村的农民只有个别老人还穿这种褂子。
    当夏天气温高时,城乡的劳动者都会穿没有袖子没领子的上衣小褂,称作“背心”。背心絮上棉花可为棉背心,冬季防寒。从20世纪20年代起,城市又兴起穿长袄大翻领西式大衣,乡镇的教师、官员、绅士也有穿大衣的,俗称“大氅”,是当时时髦阔气的衣着。50年代以后兴起短达膝盖的短大衣,讲究的人在大衣的领子上镶毛皮、毛绒,是冬季最普遍的衣服。
    辛亥革命后,在西安城镇流行“中山装”,传说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倡导的男性着装。中山装长及臀部,对襟镶五颗纽扣,翻折式小立领,上下有对称的四个带盖的口袋,显得规矩、严肃。一般用机制布面料,有的人穿黑色或蓝色毛呢,更显得阔气富贵。中山装在西安一直流行到七八十年代,后在中山装基础上稍有变化的学生服、制服、军便服等样式也流行到七八十年代。但城市中一部分知识分子、绅士、公务人员等也喜欢穿着西服,敞领、前胸有单排扣或双排扣,背后开衩。正规场合人们多穿衬衣打领带。民国时期,西安市仅有少数有身份的男士穿西服。1949年,穿西服的人仍然较少。改革开放后,西安城乡的男子多穿西服,西服成了普遍流行的衣着。
    清代到民国时期,西安城乡妇女都穿“百褶裙”,农村女性结婚时的标准服饰也有一件绣花镶边的红裙子。1949年西安解放后,女性的裙子样式逐渐丰富,城市有“布拉吉”(即连衣裙)、吊带裙、西装裙等多种样式。而农村妇女则少有人穿裙子,流行的传统绣花裙已少有人穿用。改革开放后,受城市影响,农村女性才又开始穿裙子,但已不是传统式样,而是城市流行的各类喇叭裙、直筒裙、鱼尾裙等等。
    西安地区的儿童服装除短上衣、露裆裤(多为1岁内幼儿穿用以方便大小便)外,农村人大多给孩子戴裹肚,穿绣有蜈蚣、蝎子、壁虎、蟾蜍、蜘蛛5种动物纹图的“五毒背心”。其用意在于“以毒攻毒”,有毒虫王在身护围,想侵害儿童的小毒虫应该畏惧而退却。婴幼儿还常用“围嘴”挂于前胸,防奶饭涎水污衣,吊带一解可随手清洗,很是方便。在冬季或多风的时候,孩子出门常会披上“斗篷”。斗篷多尖顶,无领无袖,披在身上,颈下系带,穿脱都很方便,两襟子交叠将孩子抱在怀里也很暖和。
    西安地区的帽子多为北方流行样式,有用6块形似西瓜皮的面料拼接而成的“瓜皮帽”,有宽沿深筒多用毛呢制成的“礼帽”,有御寒可护前额、双耳和后颈的“风帽”,有上圆下方多用皮毛或栽绒缝制的“火车头帽”,有用毛线编制长筒形只露眼睛和鼻孔的“猴儿帽”,有专为儿童戴的上部形似老虎的“虎头帽”,有专为中老年妇女戴的撮口软沿的“老婆帽”,还有1寸多宽装饰用的仕宦人家妇女戴的“额带”子等。农村妇女一年四季总爱头上戴一块手巾,被誉为“关中八大怪”中的“帕帕头上戴”。
    20世纪50年代开始,农村女性普遍扎方头巾,俗称“围巾”。年轻人扎红、绿等艳色,中老年扎黑灰深蓝色。秋冬季节对角折叠,包头和耳项,脖下扎结,实用又方便。而农村男子尤其是中老年人无戴帽习惯,其中一部分人头上扎一条白羊肚毛巾,将毛巾结子打在脑后,防热防冷还可以随手取下擦汗。
    西安地区人们穿着的鞋袜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多为手工缝制。清代时男子流行穿“厚底鞋”。20年代左右妇女未放足之前穿所谓“三寸金莲”的绣花鞋,尖头后弓厚底子,鞋面上绣花卉图案。最为流行的是布帮圆口鞋,男鞋无带,女鞋中部钉布带可套脚面,既牢稳又起装饰作用。而成年男子多穿布帮方口鞋,鞋帮较深,护住了脚背,行走时不易脱落。30年代以前西安男子多穿形似牛鼻的“牛鼻梁鞋”。50年代后,鞋的样类多了起来,以材料讲有布鞋、皮鞋、麻鞋、草鞋、塑料鞋、木底鞋、胶鞋等等。在不同时期又风行尖头的“火箭鞋”,弹性好的“回力”运动鞋,军用大头皮鞋如“巡洋舰”,各类品牌的旅游鞋、网眼鞋、休闲鞋、拖鞋等等。
    20世纪20年代前,城乡多穿布袜子,有单、夹、棉之分。其后流行机织线袜,人称“洋袜子”。50年代之后,袜子样式和材料丰富起来,不同时期曾流行尼龙袜、玻璃丝袜、弹力袜、真丝袜、纯棉袜、套袜等。
    【服装面料及洗涤存放习俗】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以本地种植的棉花为服装主要面料。城市中经济富裕者也以皮毛、丝绸、毛线、细麻等类高档物品为衣饰材料。
    服装面料从清末至20世纪90年代百余年间,经过了由质地粗糙向质地精细、品种花样由简到繁的发展历程。清代,西安周边乡村基本上用自纺自织的土布,人称“家机布”,经济条件好的富裕户也在集镇或城市买布料缝制衣服。
    20世纪30年代引进机织细纹平布,俗称“洋布”,较流行的是荫丹蓝和海昌蓝。40年代后出现质地较密实的斜纹布,先后流行哔叽布和卡叽布。50年代后服装面料稍多起来,又以双面卡为时尚,中山装、学生服都使用这几类面料,条绒(俗称灯芯绒)、劳动布、丝绒等都为人们所喜爱。农村妇女结婚的嫁妆中,灯芯绒裤子或外套是必不可少的。60年代后期化学纤维面料出现,如涤良、涤卡、棉绸、晴纶混纺等一时蔚为时尚。
    从80年代开始人们追随国际服装面料潮流,讲究穿着透气、舒适、无静电、吸汗性好的纺织品,如纯棉、纯羊毛、真丝、真皮、羊绒等面料,去服装店买成衣的人也多起来。
    20世纪50年代之前,西安周边农村洗涤衣物多用皂角、碱水等乡土原料,少有人使用肥皂。城市中一部分市民使用肥皂去污,但油污重的衣物则用热碱水烫洗后再用清水漂净。农村妇女和部分市民多在河边、涝池、水井旁洗衣,把皂角揉碎放在浸湿的衣物里折叠几层,然后平放在砧石上,用棒槌反复捶击去掉污垢。多数人家都有带棱渠的木槎板,卷起衣物反复搓揉,然后清水漂净,挂在竹竿或绳丝上自然风干。从80年代后洗衣机先在城市使用,90年代前后农村也有人开始使用洗衣机。洗衣粉已代替肥皂成为普遍使用的去污剂。为了使衣物平整有型,旧时城里人多用铁熨斗烫平衣物以防浸水洗涤后形成的皱折。而农村则将洗净的衣服晾至半干时,用稀米汤或面汤浸泡,叫“浆衣”。再晾到快干时将衣物叠好,在平滑的砧石上用棒槌击打平展,叫做“捣衣”。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有人使用电熨斗、蒸汽熨斗,用棒槌捣衣和用铁熨斗的人逐渐稀少了。
    因布衣、丝绸、毛呢、毛皮等类天然衣物易生虫或受潮发霉,因而一般人家多在换季存放过季衣物时放上樟脑丸,俗称“卫生球”、“臭蛋”。有条件的人家则买樟木箱子存放高档衣物,预防虫蛀。炎夏农历六月初六,西安城乡都有晾衣的习俗。人们传说六月六是龙王爷晒龙鳞和佛祖晒经卷的日子。大家认为这一天太阳最毒,能晒死衣物上的虫卵,所以百姓会在这天把衣服被褥甚至书籍都拿到炎阳之下曝晒几小时,然后在阴凉处使衣物过风散热,再放到衣柜中贮放保存。
    【妆饰习俗】 西安地区的妆饰习俗包括发型、头饰、皮饰、佩饰等方面,因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时代、不同人的身份而有差别。
    清代时成年男子前脑剃光,头顶和后脑蓄长发,梳编成辫子垂于脑后。辛亥革命后男人们剪掉辫子,剪成齐耳短发,人称“二道毛”,后来又剃成光头或留短发根,俗称“和尚头”。这种全国性的剪发风潮波及西安,作为清朝统治标志之一的长辫从此消失。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安农村青年开始留短发,有平头、分头两大类。分头中又有正分、偏分、一边倒、大背头、运动员头等发型。
    清代时女性的发型有不同年龄的特征,幼女多挽双髻,头顶左右各梳一小髻,人称“抓髻”。年长到十一二岁时,朝后背梳一条长辫子,是未婚女子的标志。结婚后不梳长辫,脑后挽一圆髻,俗叫“纂纂”,用黑丝发网兜住,插一根簪子固定。有钱人多用银、玉簪子,一般妇女用铜、牛骨或硬木簪子。有的妇女的头簪镂刻纹饰,长达3寸,很是醒目,故“关中十大怪”中有“避雷针头上戴”之说。
    20世纪40年代之后,西安城市妇女一部分人开始蓄齐脖短发,已婚与未婚妇女没有明显区别。一些农村妇女跟潮流也开始留齐脖短发,但已婚妇女仍恪守脑后挽髻子的旧俗。50年代开始又时兴梳辫子,有单辫、双辫两大类。70年代辫子的样式渐多起来,有紧辫子、松辫子、三股辫、羊角辫、锅刷辫多样类。挽辫子用的有橡皮筋、蝴蝶结、各式样发卡、彩色毛线、彩色丝线等等。
    无论是梳辫子还是披散发的女性,尤其是青少年都习惯在前额留一排垂于前额眉毛之上的短发,俗称“刘海”。有长有短有疏有密,有分成两绺的,也有剪出造型的如“燕尾式”。特别是农村姑娘必有“刘海”,结婚时“开脸”(指用瓷片和细丝线去掉汗毛,将辫子挽成脑后髻)才把“刘海”梳上去。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西安市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杜公祠 户县农民画展览馆 西安旅游景点介绍:西安钟鼓楼广
西安旅游景点介绍:西安关中书院 西安旅游景点介绍:西安大雁塔 西安旅游景点介绍:西安小雁塔
西安旅游景点介绍:西安古城墙 西安旅游景点介绍:西安大慈恩寺 西安旅游景点介绍:西安张学良公
西安旅游景点介绍:西安事变旧址 西安旅游景点介绍:西安大明宫遗 西安旅游景点介绍:西安钟楼
西安旅游景点介绍:西安鼓楼 西安之城墙 西安景点介绍:韩城市博物馆
西安市美食 更多
西安小吃之蒸碗
西安小吃之蜂蜜凉粽子
樊记腊汁肉夹馍 西安小吃之蒸碗
口味地道的陕西蒜沾 西安烩麻食
陕西古典名菜三皮丝 皮簿筋软贾三灌汤包
做一顿美味的牛肉烩 陕西冷食:面鱼子
红烧牛肉面 担担面
西安市特产 更多
西安户县农民画
西安腊羊牛肉
西安景泰蓝 西安户县农民画
西安秦兵马俑仿制品 西安秦铜车马仿制品
西安唐三彩仿制品 西安唐壁画摹本
西安碑林碑碣拓片 西安古瓦当拓片及仿
西安扎染 西安刺绣
推荐信息  
·西安民间日常饮食习俗
·2012版陕西省庙会地点、名称、会期选集
·岐山县岐山祝寿习俗
·临潼婚姻习俗
·略阳杀年猪吃泡汤习俗
·靖边闹秧歌习俗
·靖边人日常忌讳
·华县的衣食住行
·白河县元宵节
·石泉县春节玩狮子龙灯的习俗
·镇安回族的饮食风俗
·风趣的镇安婚俗
·绥德哭坟民歌
·绥德丧葬仪式民歌
最新更新  
·关中风情
·西安的辉煌与梦想
·大白杨的社火闹红了
·蓝田为何多厨师
·放天灯
·陕南哭嫁俗闻
·陕南“丈人节”
·佛坪山乡风情
·守号与狩猎
·白河风情
·商洛花鼓
·血故事社火
·白水仓颉庙会
·华阴西岳庙会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民俗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mins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