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景点门票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景点首页 | 西安景点 | 宝鸡景点 | 咸阳景点 | 铜川景点 | 渭南景点 | 延安景点 | 榆林景点 | 汉中景点 | 安康景点 | 商洛景点 | 杨凌景点
陕西旅游线路网试运营 陕西旅行社QQ群:182616561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陕西景点大全 > 铜川市景点 >正文

炉火千年不熄的陶瓷古镇------陈炉

2015-4-24 16:45:44   来源:铜川市政府网   进入论坛 [我要点评] (共有点评)

陈炉镇地理概况: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孙塬镇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故里,从这儿向东北方向新修一条公路,路面虽不宽,路况非常好,途径贺嘴村,立地坡村,再转过一个山峁,便来到陶炉排排陈列,窑火千年不熄的东方著名陶瓷古镇—陈炉镇。
  陈炉镇地理位置处于关中平原和陕北黄土高原交错地带,海拔高度约为1200公尺,从耀州区到这里最多不到30公里路程,但沿途地貌状况向南看,一览关中平原风味,向北看便是陕北高原千山万豁,连绵起伏之势。
  陈炉镇四面环山,东面南面北面山体相连,西面和北面山体之间有一条被雨水冲击形成的深沟,就象是开了个门户。陈炉整个形状有如马蹄状,人们站在西面举目向东眺望,纳入视觉的是陈炉本身象一个偌大的长环形烧陶瓷窑炉,东南北就向窑炉膛壁,西边开放的口子则是窑炉大门。见天的地方是窑炉天窗,周围四个堡子便是窑炉的烟囱。当地陶瓷艺人的先民们也许受其独特的地理形状启发,他们所建烧制陶瓷的窑炉多是马蹄形,人称马蹄窑。
  陈炉镇最繁华的地方是东山坡上,史称上街,如今是镇政府所在地。西边有个堡子叫崔家堡,主要是居民居住。南北两个大堡子对峙相望,既有居民居住,也有规模不大的陶瓷作坊。陈炉陶瓷总厂和几个规模较大的陶瓷工艺厂都坐落在上街下面。这儿窑炉层层排列,星罗奇布,层与层之间,窑与窑之间就象迷宫一般,路径与窑炉交错变化。笔者自九六年秋天开始来此地摄影创作,十几年间先后一百多次来到此地,头二三十次转了进来,经常摸不到出去的路径,来的次数多了,才摸清条条曲径。
  镇政府前几年申报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成功。在上街修建了文化广场,完善了陈炉陶瓷博物馆,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里将成为陶瓷文化旅游的好去处。
陈炉陶瓷与耀州窑的关系:
  耀州窑是宋代北方著名瓷窑之一,它与当时著名的五大窑系,汝窑、钧窑、定窑、官窑、哥窑齐名。八十年代在黄堡挖掘出的窑场遗址再现了当时繁荣的生产景象。漆水河两岸,十几华里范围内,陶瓷作坊密布,窑炉遍地,史称“十里窑场”。以黄堡为中心,东边的立地坡、上店、陈炉,在唐代时就有烧制陶瓷的作坊,称为黄、立、上、陈。其实这几个地方烧制的陶瓷都属于耀州窑范畴。只不过黄堡、立地坡、上店均已因种种原因自然消失,只有陈炉延续了耀州窑的炉火,创造了炉火千年不熄的奇迹。
  宋代这里设州,耀州窑从烧制工艺上有了很大的改革和提高,达到了空前鼎盛的时期。由黄堡耀州窑博物馆中了解到,唐代中晚期有一项重要革新项目给耀州窑的成名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就是匣钵的应用。匣钵是用耐火黏土制成的圆形桶状器物,有盖,可象蒸笼一样层层摞起,匣钵尺寸高低直径大小可根据制造瓷器的大小来定,如烧制大的器物时还可用多个空心匣钵垒起来使用。它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陶瓷制造质量,避免了瓷器在烧制中釉面直接过火熏烤。因匣钵层层垒起,使窑炉空间容量得到了发挥,产量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革新后的耀州窑形成了以绿豆色青瓷为主的生产体系。从耀州窑博物馆看到当时烧制的青瓷器物造型“巧如范金”优美精致,釉质“温温如也,精比琢玉”。配以立体层次,灵活多变的浮雕、刻花,以及丰富多样栩栩如生的纹样图案。据考证耀州窑是最早将石板平面雕刻纹饰图案应用在圆形陶瓷器物上的。
  耀州窑因为属于民窑,生产的瓷器以碗、盆、盘、罐、瓶、盒、瓮、缸、坛子为主,主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另有一部分奇物瓷器成为地方政府向朝廷进贡的贡器。因耀州窑生产的陶瓷器物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使它很快成为北方著名瓷窑。
陈炉镇矿藏资源:
  陈炉镇之所以成为举世闻名的陶瓷古镇,与它有着丰富的制作陶瓷基本原料分不开,从地质上讲,这里属于沉积岩地带,蕴藏着大量耐火黏土、陶瓷黏土(又称坩子土),及制釉浆原料,同时还有大量原煤、石灰石岩层等矿产资源。从耐火黏土和坩土矿的堆积断层勘测厚度可达数十米,有的就是一座坩土山。制陶瓷原料储存量如此丰富,为陈炉窑火千年不熄制作出如此众多陶瓷器物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现今全镇年可生产坩土达百万吨,生产日用瓷、工艺瓷、工业瓷达1000万件以上。
陈炉窑炉分类:
  陈炉虽说窑炉遍布多的数不过来,可细化分类为三行:碗窑、黑窑、瓮窑。这三行各自向后人传承手艺,互不干扰。当地人常说三行不乱。
  碗窑,是以专门制作餐桌上使用的碗、碟、菜盒、盘称为碗窑。这里制作最大的碗可让小孩在里面洗澡,人称海碗。
  陕西周边宁夏、甘肃、内蒙一带的村镇,无论是羊肉泡馍、水盆羊肉、葫芦头等小吃大多都是使用这里生产的直径有25厘米的粗瓷大碗,尤其乡村吃捞面,这种碗更是派上用场。这里还生产一种黑瓷小碗,主要用于红白过事蒸碗肉使用,别看它外形粗糙,但很是实惠耐用。
  黑窑,主要是生产花瓶、茶壶、奇物、尊钵工艺品,这一行制作工艺要求高,也是最难的。如今陈炉做这一行的最火爆。
  这里的匠人一方面仿制耀瓷精品,另一方面开发新品种。仿制精品里最精华的有1968年陕西彬县出土的倒流壶。倒流壶原物壶身高19厘米,腹径14.3厘米,壶底直径为7.5厘米,壶身浇有绿豆青色釉,壶盖与提梁、壶身连成一体,壶把造型为一凤凰做展翅飞翔姿势,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壶嘴造型正好是一只侧身卧伏的母狮,四肢着地,狮首回望,狮口大张,有趣的是母狮腹下有一头狮崽正在吸吮母乳。整个壶身造型精美,装饰栩栩如生,制作巧夺天工,堪称国之瑰宝。
  倒流壶更重要的是有一玄妙机关。壶底有一个梅花状的小孔,喝酒时把壶倒过来从壶底梅花孔将酒加入,再把壶倒过来酒却不会自己流出来。其实倒流壶玄妙之处在于壶中有一个底部与梅花孔连接的注水管,他的高度正好达到壶盖下沿,酒的高度只要不超过它,酒就流不出来。倒流壶不论在艺术造型、科技含量均属于一流国宝珍品,如今陈炉黑窑行里仿制最多的就是倒流壶。此陶瓷奇物和凤鸣壶、公道杯组合在一起,装进古董箱成为收藏、馈赠亲友之佳品。
  瓮窑,是专门烧老瓮、水缸、大盆、罐、坛子的窑。烧制的主要为民间使用的陶瓷大件。
  陈炉的瓮窑作坊在陈炉镇西边几公里外的一个山坳里,这里有几间很大的鞍子房,每间房里一边堆放大量泥坯、拉坯机和几个盛釉浆的老瓮都在这里,与此一墙之隔面积很大的房屋便是停坯房,成型好的大件毛坯在这里晾干修坯。修坯时匠人手拿木板、拍打瓮身,使其平整光滑即完成修坯。
  瓮窑烧制的陶瓷粗糙,但陶工的劳动强度非常大,由其拉坯、装窑、出窑需要几个人齐心协力才能完成。
  陈炉瓮窑生产的 大件陶瓷制品坚固耐用,如今周边城镇居民盛水、腌菜、盛粮食、做酱油、做醋全都用这里生产的陶瓷制品。
陈炉原生态的手工陶瓷生产技术:
  陈炉镇生产陶瓷有上千年的历史,制作陶瓷的手艺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据记载,陶瓷生产其制作之经过:“先于暇时深入山腹取陶土曝晒于旷野使之风化,移入圆池,引水浸之,架木耙耙之,渐成泥汁,曳入方池,蛰淀为泥,负运至陶场应用,做器者将泥揉成块,置于石轮上,相其出入以手造成器,晒干为坯,装如冶炉,以炭火烧之既成。”
  今天陈炉生产陶瓷的工艺流程完全沿袭史书记载的生产程序。首先选择优质泥料。陈炉生产陶瓷的泥料都是本地产的一种褐黄色坩子土,坩子土开采方法一是露天开采,二是掘进巷道洞室开采。陈炉露天开采居多。将坩子土运至耙场,经风化并筛去废渣,按比例移入泥池加水将坩子土浸泡使其沉淀,待泥池的水分蒸发后人工将泥起出,用牲口驮子或独轮车运到作坊内。为防止脱水太快,陶工们常用油布蒙盖以保持水分。把带有一定湿度的泥坯放在一个平台上不断的甩抽、揉搓,推掰,卷合成圆拄形,集中堆放在陶工近处就可上陶车拉坯成型。
  拉坯是陶瓷生产重要环节,陈炉技术高超的老艺人手工拉出的 各类器物无需用卡尺测量,个与个之间误差很小。拉坯成型仍采用传统石轮车手工拉坯。石轮是拉坯工作平台,它的旋转动力来源有二种,一是依靠小电机带动皮带传动石轮,旋转拉坯成型,这种动力来源只是拉中小型器物使用。陈炉镇生产大型陶瓷器物由其是生产大瓶时仍然使用最原始的动力来源,即主动石轮和从动石轮用皮带连接,主动轮平台边缘有一轮窝,匠人用一根2米多长的木棍,顶部被木横梁上的绳索套住,根部带有稍度插入轮窝,匠人双手反时针方向拨动石轮旋转,主动轮经皮带将旋转动力传给从动右轮,从动轮的匠人趁石轮旋转时撩水正泥拉坯。拉坯常用的方法有“顶泥子”和“抹泥子”这两种方法均经过揉泥、抱泥、提泥筒子、使泥过程。拉坯时配以简单的小工具,有刮子、促子、板床、等子、作皮来完成拉坯。切割用一根线绳割下单坯。小器物可一次成型,大器物需要数次粘接成型。拉坯成型的器物毛坯要经过窑内晾干,待晾到半干时经匠人抬到石轮上修坯。修坯常用的工具是S形铁刀旋削,将不平处或厚薄不均的地方修平修光。再慢慢晾干即可上釉,装饰图案。
上釉浆:
  釉浆原料主要成分是釉石、石英、长石等原料。经古老的石碾碾成粉末,按比例加水调成糊浆盛入大缸便可使用。陈炉陶瓷釉浆的颜色主要有青釉、白釉、黑釉、姜黄釉、酱色釉、铁秀红色釉。上釉时陶瓷毛坯体积小的采用蘸釉,陶瓷毛坯体积大的采用浇釉法。
  陈炉最为壮观的是碗坯蘸釉,陶艺人选好天气,用担子将碗坯由停坯窑担到晒坯大场。一担毛坯的重量约有200斤,将几千只碗坯在大场上整齐排列摆放,站在窑背上俯看其线条韵律,宏大的场面真可谓劳动创造了如此精美画卷。蘸釉时匠人将釉浆盆放置毛坯边缘,执碗坯底浸没釉浆盆蘸釉,其动作中含有澎、涮、缀、提、均整套动作程序要快速连贯一气呵成,观看者真为其轻巧快捷的动作艰韧不拔 的精神所折服。转眼蘸釉匠人便置身于众多碗坯迷宫之中。浇釉,体积较大的陶瓷毛坯上釉用浇釉法。浇釉通常几个人匠人同时工作。盛釉浆常用一口铁锅,铁锅安放在一圆筒匣钵上保持平衡,将陶瓷毛坯放在锅里,匠人手提马勺盛满釉浆,由上浇下,浇釉时动作轻盈快捷,釉浆浇在毛坯上要厚薄均匀自然。
装饰与图案:
  陈炉陶瓷的装饰手法有刻、剔、描、绘、刻花和剔花,最为特色的是在黑釉巨瓶上用此手法。匠人大多为女画工,厂方根据客户和市场需要设计好图案,图案有龙凤呈祥、牡丹、芍药、虎踞深山、福禄寿等。将图样绘于陶坯上用铁签按图刻出纹线,分出纹饰与底衬,再用竹片刀将釉面剔掉,剔掉部分厚薄要一致光滑,纹样立体层次分明,陈炉生产的黑釉巨型工艺大瓶高度可达2米多,直径近70公分,一个优秀画工精工细琢,一周时间才可完成一件成品。
  目前陈炉刻花最多的是为酒厂生产的黑釉陶瓷酒瓶,数量非常多,每天偌大的停坯窑里几十个女画工头带手帕、腰系围裙、一个马凳、一把刻刀,拉家常中完成了手中的活计。
  描绘手法主要用于民间使用的碗、碟、盘、菜盒、枕头等陶瓷器皿。颜色主要为蓝色。画工有男有女。这种描绘手法对图案没有绝对要求。全凭画工随心所欲,自由发挥,主要图案有各类花草、十二属相、飞禽鱼虫,一个高产的画工每天可画各种图案白瓷蓝花碗1000只以上。
陈炉镇的建筑风格:
  陈炉石山多,坡地多,打窑和建房屋都很艰难,陈炉人的先民们为了生存,凭着自己的聪明智慧,依山箍窑,解决了作坊和人们的居住。也使陈炉成为当今世界唯一保留完整的窑洞式陶瓷作坊。
  陈炉最集中的窑洞作坊群就建筑在镇政府下面。这里的窑洞排排相连,层层叠起,全用一色红砖箍建。窑洞前的窑院或是晾晒毛坯的 大场,或是堆放陶瓷成品的露天仓库。窑院下面是另一层陶瓷作坊,也有排列整齐的烧陶瓷窑炉叠加在某一层中。窑洞作坊的高度约有4-5米,宽度约有6-8米,最深的窑洞有30米。这里的窑洞一溜排开,十几孔窑连在一起,为联系方便,在箍窑时就在窑中间开有洞门,窑与窑内部相通,走进一孔窑不出门便可进入其他窑。冬天为了保证窑内温度,每个窑都有火墙,火墙的热能来源靠窑洞外的地炉提供,有专门的火工给地炉加煤,再冷的天气走进这窑洞作坊里也会感觉温暖如春,陶工们和泥、拉坯、晒坯、雕刻、描绘全在这里完成。
  陈炉人居住的窑洞更是令人叫绝称奇。顺着山体走势,窑洞连着窑洞,窑洞顶着窑洞。为节省用地,这家的窑洞顶很可能是邻居的窑院,这种叠加的建筑风格构成了陈炉人邻里之间和谐相处的传统美德。
  陈炉的窑院全都用杏黄色粘土垫的平平整整,打扫的干干净净,周围有排水沟,每一家窑院都有一个或两个石碌碡停放在那里,石碌碡主要作用是碾窑院,因为这家的窑院是那家的窑顶,怕雨季窑洞渗水,所以窑院要定时垫土碾实,以达到保护窑顶的目的。
  陈炉人爱干净讲卫生,随便走进一户人家都收拾的窗明几净,因为是陶瓷古镇,每家少不了有各种陶瓷制品,家庭主妇将这些家什摆放的整整齐齐,井井有条。擦拭的明光铮亮,窑内最有特点的是主人休息的火炕,这里的火炕炕面很高,为的是保证炕洞内烟道通风良好,达到保暖效果。炕的正面摆有一条长凳,主人上下炕靠这长凳做阶梯。炕侧面设有木制防护栏杆,因为侧面是与炕相连的灶台,木栏杆是为防止小孩从炕爬到灶台被烫着。灶台与炕连在一起主要是节约能源。火炕烟道从窑壁通向窑顶的烟囱。这里的烟囱形状可用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来形容。烟囱全部用废弃的陶瓷制品做成。笔者看到有不少烟囱上有一木制支架,支架横梁上有一滑轮,滑轮上的线绳拴有一块木板,木板平盖在烟囱顶部,操作人在窑下面拉动线绳,可操纵木板从烟囱顶部打开和盖上。问主人才知道这是烟囱风火门。灶台烧火时风火门提起,烟囱回风向外排烟,歇火时风火门盖住烟囱,不能回风,炕洞的热量被封住,保暖效果好。从这一平凡细节中可看出陈炉人聪明才智和节能观念。
罐罐垒墙:
  陈炉镇遍布着一道道奇特而亮丽的风景线,就是用各种不同规格的罐罐垒起的护坡墙、窑院墙,当地人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罐罐墙。
  垒罐罐墙的材料有二种,一是废弃的匣钵,匣钵是用橙黄色耐火粘土制成,因为要反复装陶坯入窑过火使用,几次后便走形或破裂不能再用。二是每次出窑总有报废的缸、罐、盆、坛子等器皿,这些报废的匣钵、器皿便成为陈炉人废物利用垒墙的材料。
  护坡墙的垒砌:护坡墙为防止水土流失,造成滑坡,垒砌时挑选体积大的匣钵和水缸,里面装上土加大重量。垒砌的方法有立放、横放,也有立放与横放交错放,还有中间加一层零碎瓷片做衬垫。护坡墙有一墙直砌到顶,也有按坡地分为几个台阶垒砌,几个台阶合起来高度可达十几米。
  窑院墙的垒砌:窑院墙一个作用是户于户之间的隔墙,另一个作用是在窑背边缘设立的危险标志,防止人遇到危险。窑院墙垒砌的方法和护坡墙大致相同,只是要求重量要轻,因为窑院墙往往都垒砌在别人的窑顶上,一般有2米高即可。
  到过陈炉的人全被这家家户户橙黄色罐罐墙所吸引,都说长城万里,其实把陈炉每家的罐罐墙连接起来,远不止这万里长。
瓷片铺路:
  走进陈炉的巷子里,有如进了迷宫一般,道路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忽宽忽窄,这一条条曲折的小路全是用陶瓷碎片铺成。
  瓷片是陶瓷生产中产生的各种碎片,如匣钵碎片、缸、盆、碗、瓶的碎片。陈炉人节能环保意识非常强,将这一块块碎片收拾回来,铺成了一条条即防滑又有特色的小路。
  瓷片路的铺法有两种,一是立铺,将瓷片一页一页插在路基上,这种方法多用于狭窄坡陡的路面,因为路面窄不设专门的排水沟,所以要铺成两边高,中间凹,即可行走又可排水。有些爱美的住户在铺路面时还用不同颜色的瓷片拼铺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另一种铺法是平铺,平铺是将碎瓷片一片一片平铺在路基上,这种铺法多用于平整坡度小的路面上,就连路边排水沟也用大块瓷片铺成。如今瓷片铺路已成为来陈炉旅游观光的风景路。
  陈炉陶瓷在一千多年的生产实践中积淀了深厚的陶瓷文化,培养了数不清的陶瓷艺人,使陈炉人勤劳善良艰韧不拔的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来。陈炉的窑火在燃烧一千多年不熄的历史长河中烧制出数不清的陶瓷制品,为人类的繁衍生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虽说古老原生态的陶瓷手艺遭遇到现代高科技技术的挑战,陈炉人微笑面对,相信自己能够守住祖先留下的这份手艺和家业。

 

 

 


 

 

 

 

 

 

 

 

 

 

 

 

公交线路:从陕西省汽车站或西安城北客运站乘坐发往铜川的长途车至终点,在铜川宜上路口转乘发往陈炉古镇的班车即到。
自驾车线路:从西安沿西铜高速到铜川川口立交下高速,沿陈炉旅游专线前往即到。
节庆活动:陈炉古镇陶瓷文化旅游节(夏季)
门票:(免费) 


编辑:秦人
铜川市旅游景点 更多
药王山着力打造全国知名休闲养生精品景区 龙山公园 铜川牡丹园 玉华宫景区
药王山着力打造全国知名休闲养 龙山公园 铜川牡丹园
玉华宫景区 药王山景区 炉火千年不熄的陶瓷古镇---
红色照金 云梦山 太安森林公园
耀州文庙 铜川大唐养生园 福地湖
铜川旅游景区 观世音的坐化地--香山 瓷苑奇葩 华夏瑰宝--耀州窑
陕西美食 更多
鲍鱼的6种做法 让你一次吃过瘾 做个小鬼脸 长了牙齿的趣多多饼干
鲍鱼的6种做法 让你一次吃过瘾
做个小鬼脸 长了牙齿的趣多多饼干
文青厨房 奶油蘑菇汤的做法
最惹味的快手菜 椿芽嫩豆腐
果酱夹心蛋黄饼 博得孩子芳心的健康饼干
蒸出健康生活 蛋卷蒸肉泥
家常红烧茄子 鲜香适口的大众美味
陕西特产 更多
洛南豆腐干 镇安包谷酒
蒲城土布
潼关黄金
富平墨玉
华州黑陶
华山吉祥物
富平合儿饼
富平琼锅糖
陕西民俗 更多
漆器皮影登上邮票 秦穆公
渭南民间娱乐风俗
渭南出行习俗
渭南居住习俗
渭南饮食习俗
渭南服饰习俗
渭南丧葬习俗
渭南订婚与结婚习俗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三秦游陕西文化旅游网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