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陕北农时节日风情(8)

2012-5-18 17:24:01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进得八月,中秋节是最主要的节日,吃月饼,陕北和全国各地一样,似乎没有什么需要多说的。但陕北的各种水果很多,除了月饼外,农村又以水果品种的多寡来衡量节日的丰盛程度,因此中秋节又可看成是“瓜果节”。这一夜,月是圆的,西瓜是圆的,葡萄是圆的,苹果、梨、桃、枣、核桃、毛栗子均是圆的,节日的象征食品月饼更是圆的,许多个回便构成了节日的基调:团圆。陕北的中秋,农村人不太讲究吃得好与否,主要讲究合家团聚。一家老幼坐在院子里赏月,而且年年由老年人给小儿孙讲关于月亮的故事。嫦娥奔月呀,吴刚砍桂树呀,玉兔捣药呀,一讲就是一大篇。赏月,还能观测天象,农谚有云:“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似乎已成了准确的天气预报。赏月后,又是“捉迷藏”,月亮地里,不仅孩子玩,有时大小伙子也玩。直玩到疲倦了,才肯回家休息。因此,临人睡前,小小的山村里是一片喊叫孩子回家睡觉的声音,悠长而深远,此呼彼应,声音传得很远。有时,这个村里叫人,邻近的另一个村里也能听得到。
  
  “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割忙,谷子呀糜子呀,到处一片黄”。以秋杂粮为主要农作物的延安农村,毫无疑问九月是最令人眼热,令人神往的季节了。“九月九,家家有”。就是最贫困的人家,重阳节也是相对富有的。陕北的农时节日多在晚上过,重阳节,也不例外。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庄稼,打场,月亮上来了,享用了“养面圪凸熬羊肉”的农民们,缓缓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的小山,深情地望着自己所熟悉的村庄里的一切。登山多为男子们的事,与妇女无关。登上山后,谁也又不急于回家就寝。因此,你如果也登山、不妨也不要望村子,而是望望四周围的山头。半圆的月亮地里,这个山头上三五点火光,那个山头上三五点火光,闪闪烁烁,增添了无限的温热,也孕含着无穷的神秘。那不是生火,这一日是不生火的。那是在抽烟,烟锅或纸烟头的火一闪一闪,时明时暗,勾勒出一幅极其美妙的图画。唐朝诗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里写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荣萸少一人”。陕北农村没有茱萸,但登山有插柳的嗜好。秋季植树造林,往往就从这一天开始。重九这一天,陕北农民还有赏菊花、Q菊花的习俗。农民们很少种菊花,但野生的波斯菊却很多,荒山荒坡,白花花地,一大片一大片竟相开放。夜里登山后,许多人都随手采摘几大把,持回家给小女孩鬓角Q插,以此为美。
  
  阳历十月一是国庆节。阴历的十月一也是一个节日。是什么节,似乎谁也说不清,但家家都要过。继“九月九,家家有”后,农谚又云:“十月一,有的有,没的没,脱了裤子也换得吃一顿”。可见这过十月一,是特别讲究吃的。吃什么,似乎是当年新粮的大展览,花样越多越好。有些农村,是严格规定要吃焖饭的。炯饭以软米为主,加核桃仁,加花生米,加红枣,加玉米仁,加瓜子仁,有时还加洋芋块、红薯块、南瓜块,成了一锅包罗万象的八宝饭。和其它节日不同,十月一的节日饭一般是早晨吃。吃完饭后,或上山打柴,储备冬季用的柴禾;或拾粪,为来年积攒粪肥;或开始搞一点小本生意,挣几个零花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