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文物首页 | 西安文物 | 宝鸡文物 | 咸阳文物 | 铜川文物 | 渭南文物 | 延安文物 | 榆林文物 | 汉中文物 | 安康文物 | 商洛文物 | 杨凌文物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文物大全 > 陕西隋唐五代古墓葬

陕西隋唐五代古墓葬(2)

字号:   2013-9-28 20:07:17   来源:三秦游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墓志放在石椁的南侧。东、西、南三面围绕着长方砖。志盖上阳刻篆书“隋左光禄大夫女墓志”。志石方形,长宽皆39.4厘米,楷书,共20行,每行20字,计370字。静训字小孩,父李敏,隋文帝(杨坚)时养于宫中,及长袭父爵,后官至左光禄大夫。静训外祖母是隋文帝长女,周宣帝皇后,母为周宣帝之女宇文娥英。墓志记载,静训死后,于大业四年(608)十二月埋葬“于京兆长安县休祥里万善道场之内”。此墓195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
    姬威墓 位于西安东郊灞桥区郭家滩,1954年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清理。墓分墓室、墓道两部分。墓室为近方形土洞,长4.1、宽4米,北偏西4°。顶被破坏,似呈拱形,残壁高2.05米,底距地表16米。西部置石棺床,棺木及骨架凌乱;东部置随葬器物,也已扰乱。墓道位于墓室南端东部,斜坡形,长46.75、宽2.05米,共有天井7个,天井间为2.4—2.5米的八段甬道,高约2米,墓道口部距地表约0.9米。第一天井下端东、西两侧各有小龛一,均高1.1米,东龛内尚存有许多随葬器物。第一甬道与第一天井相接处有封门砖,内有石雕墓门,墓志放在墓室与墓道相接处。出土各类遗物300件,除墓志外,大都残缺不全。墓志一合,盖篆“隋金紫光禄大夫备身将军司农卿敦煌太后汾源良公姬君铭”25字。从墓志知,姬威大业六年(610)卒,年六十二。同年七月二十三日葬于京兆郡大兴县浐川乡之白鹿原。
    其它随葬品有男女侍俑120多件,有风帽俑、拱手俑、侍役俑、牵马俑、老人俑、披风衣俑、执物俑、武士俑。还有陶俑头10数枚及骑马俑、镇墓兽、陶鸡、陶鸭、陶狗、陶猪、羊、鼓、碓、灶、厕所、仓、磨、容器瓶、罐、碗、瓷器、料器、玉饰、铜镜、铁矛等。
    李密墓 墓在洛南县秦岭南麓的永丰镇西北约5公里处。李密(582—618),字玄邃,一字法主,京兆长安人。大业十二年投奔瓦岗起义军,辅助翟让。次年取得全军领导权,称魏公,号永平。后降唐。不久又反唐,为盛彦师斩杀于秦岭山谷中,埋葬于此。
    墓为圆锥形,高约12米,直径30米。
    唐高祖献陵 在三原县徐木乡永和村,是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陵墓。《旧唐书·太宗本纪》载:“贞观九年(635)冬十月庚寅葬高祖太武皇帝于献陵。”
    据考,献陵陵冢基本保留了原来的面貌。陵冢呈覆斗形,高约20米,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120米。完全为夯土筑起,层次显明,每层一般厚15厘米左右。
    献陵寝宫建筑早已焚毁。史载,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十一月,农民起义军的烈火曾焚毁献陵。北宋时曾略加修建。陵前饰有大型华表、石犀,特别是石虎、石犀,体态雄健,沉毅昂扬,除其中一石犀、石虎移入西安碑林博物馆石刻室外,其它均尚置墓前。
    献陵的陪葬墓,据《长安志》载为23座,其中诸王墓16座,公主墓1座,大臣墓6座。现已发掘的和有墓碑者,计有李凤、李神通、李孝同、臧怀恪、樊兴等,其它的名位难以考定。
    献陵为关中唐18陵之首,其陵园建筑高大、雄伟,成为以后唐代诸陵的楷模。
    李寿墓 位于三原县陵前乡焦村。李寿为唐高祖李渊从弟,曾任左翊卫大将军、左仆射等职。贞观四年十二月薨于京城延福里,终年54岁。贞观五年(631)十二月十一日葬于雍州三原县之万寿原。1973年3月至8月陕西省博物馆、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该墓进行了发掘。
    此墓地面残存的封土堆为不规则的圆锥形,高8.4、周长61.4米,夯筑。紧靠封土由北向南排列着石人1尊、石羊2对、石虎1对、石柱1对。
    墓由墓道、过洞、天井、小龛、甬道、墓室组成,全长44.4米,南偏东14度。斜坡墓道水平长16.8、宽2.30米。过洞4个,高2.46米,长1.8—2.6、宽2米;天井5个(一个在甬道上),埋葬时全用夯土填实,小龛2个,位于第四过洞东西壁,土洞,平面呈铲形,木门已朽。东小龛北部放陶俑,南部地面经火烤。地上残存1.8×1.1米的漆皮一层,可能是已朽的漆盘或漆箱。漆皮上有灰陶罐6个;西小龛里面的器物被盗,仅存男立俑1件,四耳白瓷罐1件。
    甬道以石门为界分为前后两段,前段长4、宽1.86、高2.30米,后段长2.80、宽1.40、高1.90米。砖砌,前段为斜坡土面,后段砘面用方砖墁铺。南距石门40厘米为砖砌封门墙。石门里边放龟形墓志1合。
    墓室长3.8、宽3.95米,顶塌,原高不明。四壁砌砖,拱形土洞顶。墓室东部用条砖铺底,西部放石椁一具。椁由28块青石组成,高2.2、底长3.55、宽1.85米,歇山顶,面宽3间,进深1间,当心间装修可以开合的石门两扇。椁内的木棺已朽。棺与椁之间散置石块,当系防潮和防腐用,人骨已扰乱,葬式不明。椁内的随葬器物仅余料珠数枚。墓室东南角及龟形墓志后边放置大批陶俑,已被扰乱且残破。墓室北边的两角各有小铜镜一枚,当系厌胜用,淤土中发现铜碗、铜镜、金饰、料珠、玻璃瓶残片等。
    根据甬道的两个盗洞和石椁已开,椁顶被破坏等情况分析,此墓至少经过两次盗掘。
    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墓室绘满了壁画,内容丰富。墓道东西两壁壁画分上、下两层,下层为东西相对称的骑马出行图,上层为东西对称的飞天、狩猎图。过洞及天井东西壁绘步行仪仗队,第四天井东西壁下部各绘一大型戟架两付,每架列戟七根。第一、二、三、四过洞及甬道的南部均绘有重楼建筑图,在第三天井底部发现从天井上部落下的壁画残片数层,为农耕、牧养、杂役图。甬道口东西壁的上部各绘着一个身披彩带、手捧莲花的飞天,下部画二人;中部东西壁绘对称的内侍图、侍女图,顶部绘大型忍冬图案。后段东部绘马厩及草料库,北壁东部绘庭院,内容有列戟、乐舞、侍女等,南壁下部(墓门两边)绘两幅侍女图,其它画面模糊不清。
    墓中刻石见于墓志、墓门、墓椁。龟形墓志:长1.66、宽0.96、高0.64米,兽首,龟身,四足爬伏于长方座上,龟背甲为盖,篆刻“大唐故司空公上柱国淮安靖王墓志铭”阳文十六字。题记和其它志文共1071字,楷书。
    石门:浮雕朱雀、大兽面,线刻忍冬、动物纹样。
    石椁:外部为浅浮雕并绘彩贴金的四神、武卫、文武侍从、骑龙驾凤的仙人等画面,里面为阴刻的乐舞侍女、内侍、男女侍、星相等画面,椁底为阴线刻十二生肖图。
    随葬器物:在小龛和墓室内共出土陶、瓷、金、铜、铁、玉料、玻璃等器物333件,如彩绘贴金武士俑、镇墓兽、男侍立仪仗俑、女舞俑、骑甲马武士俑、男骑马鼓吹、女侍立俑、女骑马俑、彩绘贴金驮马、马驹、骆驼、猪、狗等。其它如灰陶罐、黑瓷碗、四耳白瓷罐、金带扣、金饰品、铜碗、素面镜、十二生肖镜、重列神兽镜、带钩、铁销、五铢钱、玻璃瓶(残)等。
    房陵大长公主墓 位于富平县吕村乡双宝村北约250米处,东南距献陵2.5公里,属唐高祖献陵的陪葬墓之一。
    墓座北向南,地面封土已无存。墓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墓室及小龛等六部分组成,全长57.8米。斜坡墓道水平长17.5、宽2.56米。过洞5个,呈券拱形。天井4个。甬道两段,用砖券筑,青砖铺地。前甬道长8.76米,宽1.49米,高2.21米。北端接前墓室。后甬道长6.60、宽1.45、高2.21米,北端接后墓室。墓室均砖砌,前室南北长3.60、东西宽3.54米,顶为穹窿形,中心高4.44米。后室南北长4.10、东西宽4.16米,穹窿顶中心高5.20米。小龛6个,分别位于第一、二、三天井下边东西两壁。在后甬道距北口2.60米处有石门一通,后室有石棺床一座,床上置石椁。因被盗,椁内空无一物。
    墓内壁画大部残落,仅存人物画37幅,全系侍女图,分别见于第三天井东壁、前甬道、前墓室、后甬道、后墓室等处。
    随葬器物有石墓志铭1合,志盖篆“大唐故房陵大长公主墓志铭”。从志文知,墓主为“太武皇帝(高祖李渊)第六女也。……武德四年,……封永嘉公主,降于窦氏。……永徽五年,改封房陵大长公主,降于贺兰氏。……以咸亨四年(673)闰五月三日薨于九成宫之山第。春秋五十有五。……其年十月四日陪葬于献陵。”
    此外,还有陶幞头俑、笼帽俑、帷帽俑、男女乐俑、男女骑马俑等,均残破过甚,无法修复。
    李凤墓 李凤是唐高祖李渊的第十五子,封为虢王。该墓是李凤和妻刘氏的合葬墓,位于富平县吕村乡吕村正西250米,是献陵的陪葬墓之一。1973年9月,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富平县文化馆对该墓进行了清理,11月底完成。
    地面封土系覆斗形,夯筑。封土堆顶部长7米,宽5米,底部长90、宽30米,高13.3米。墓由墓道、4个过洞、3个天井、甬道、墓室、8个小龛等六部分组成,全长63.38米。墓道斜坡形,甬道和墓室砖砌,甬道北部有两道石门。墓室略呈正方形,长宽各4—4.36米,高5.35米,系穹窿顶。墓室西侧有一石砌棺床,床面发现棺木和骨骼残片。
    壁画:墓顶,在草泥裹抹的顶部,用白灰绘有银河和日月星辰。建筑壁画分布在墓道、天井、过洞、甬道、墓室。从整个建筑壁画可看出,墓道、过洞、天井的建筑壁画象征着大门、过厅、庭院,甬道两侧的长廊壁画,象征着两庑建筑,墓室的建筑壁画,象征着大殿。较完整的人物画、花草画有16幅,除第二过洞西壁为一胡人牵驼图外,其余皆侍女图。
    共清理出文物330多件,计有陶瓷器12件、陶俑225件、石刻12件、各种饰物87件。其中的1件三彩双联盘、2件三彩榻,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三彩器。
    出土的李凤墓志文记载李凤“以其年(上元元年,即674年)十二月廿日薨于东都怀仁里第”,“以上元二年岁次乙亥十二月庚午三日壬子陪葬于献陵之北原”;刘氏志文载“以上元二年五月十四日薨于西京之邸弟”,“以其年十二月三日合窆於献陵之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编辑:秦人
关键词:古墓葬 
相关阅读
· 陕西三国晋南北朝古墓葬
· 陕西汉代古墓葬
· 陕西春秋战国秦古墓葬
· 陕西商西周古墓葬
· 陕西新石器时代古墓葬
· 陕西古墓葬
· 宝鸡市古墓葬其及它墓地和墓葬
· 陵墓
· 名人墓
· 其他墓葬
陕西省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户县钟馗故里 世界八大奇迹馆 汤峪温泉大兴汤院遗址
常宁宫休闲山庄 汉中石门栈道风景区 高西沟
凤凰湖景区 周至县厚畛子镇 药王故里景区
爷台山战地主题公园 武功县武功镇 程家川自然风景区
西安广新园民族村 彬县大佛寺石窟博物馆 姜女祠
陕西省美食 更多
黑芝麻奶酪布丁 布丁也可以很养生
DIY甜蜜伴手礼 用来征服好基友的心
黑芝麻奶酪布丁 布 DIY甜蜜伴手礼
蟹味菇鸭肉丁香瓜船 春菠怏然,食新绿
青芒与青瓜相见 只 玫瑰土司片 超级爆
自制果酱存放小窍门 苹果蛋糕 每咬一口
"咯吱咯吱“脆 老 家常快手凉菜 老醋
陕西省特产 更多
陕西蜜枣 大荔蜜枣 无核蜜枣[图]
陕西特产大礼盒[图]
陕西蜜枣 大荔蜜枣 陕西的旅游纪念品
陕西八大怪泥塑 LED灯皮影系列
陕西土特产品旅游纪 陕西工艺美术品
文物复制品和仿制品 陕西旅游纪念品
榆林地毯 蓝田玉雕
推荐信息  
·商周青铜器:建国前出土商周青铜器
·商周青铜器:建国后出土商周青铜器
·墓志:杨绍程墓志
·墓志:李从曮夫人朱氏墓志
·墓志:杨礼暨继室羽氏合葬墓志
·墓志:徐明母周氏墓志
·墓志:元大亮墓志
·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出师表》刻石
·众志成城小碑
·召伯甘棠图并记
·果亲王诗碑
·重修实相寺碑
·创修通玄观记
最新更新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文物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wenw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