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历史 | 艺术 | 民俗 | 图片 | 线路 | 文物 | 视频 | 出游 | 专题 | 景点 | 特产 | 美食 | 传说 | 吃住 | 休闲 | 交通 | 论坛 | 团购 | 搜索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龙窝酒网上订购
三秦游
首页 | 西安概况 | 宝鸡概况 | 咸阳概况 | 铜川概况 | 渭南概况 | 延安概况 | 榆林概况 | 汉中概况 | 安康概况 | 商洛概况 | 杨凌概况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清涧县概况介绍大全 > 正文

清涧县果品与桑蚕

2012-10-28 12:57:36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果品栽培
    本县土地广阔,土质、气温适宜,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果品生产条件得天独厚;苹果栽培条件可与世界名牌优质产区美国华盛顿州媲美。果品生产约有3000多年的历史,现有胡桃、李子、樱桃、桃、杏、梨、白梨、杜梨、花红、苹果、海棠果、山楂、蕤核、马蕤蕤、多腺悬钩子、酸枣、红枣、葡萄、沙棘、石榴、柿子和君迁子等果木22种(不含盆栽花木)。其中栽培种18个,野生种4个;乡土种(含野生)14个,引进种8个;鲜果种20个,干果种2个。计上百个品种,其中栽培种约占93%,野生种占7%;乡土种、引进种各占50%左右;鲜果种约占98%,干果种占2%。
    50年代前,皆为乡土种;除红枣、桃、杏有部分果园外,多零星种植。1949年,果品总产202.2万千克,1953年216.6万千克,自食为主,商品率甚低。1954年引进欧洲苹果,之后胡桃、柿子同葡萄、桃、梨等新品种及栽培技术不断引入。1965年,全县有果园3.2万亩,其中红枣3.18万亩;总产344.9万千克,其中红枣337.5万千克。1975年,果园总面积达8.36万亩,其中苹果0.98万亩;总产493.2万千克,其中苹果11.8万千克。80年代,果品、特别是红枣和苹果的经济战略地位提高,被列为拳头产品。县委、县政府重视解决果木承包中的现实问题,低产果园改造初有成效,果品生产蓬勃发展。苹果除红黄元帅、大小国光等骨干品种外,又引入秦冠、富士等新种。清涧苹果,色艳、味浓、质优,耐贮耐运,可周年供应市场,颇为抢手,一直畅销西安、北京、广州、甘肃、宁夏、山西、内蒙等地,商品率达80%以上。1988年,16.15万亩水果总产773万千克,其中5.85万亩苹果收获200.5万千克。1990年,全县拥有果园174213亩,其中红枣100011亩,苹果70099亩,梨1113亩,葡萄338亩,杏566亩,桃1704亩,其他果木392亩;总产871.1万千克,其中红枣628.4万千克,苹果207.3万千克,梨17.8万千克,葡萄1.6万千克,杏4.5万千克,其他果品2.1万千克。总面积和总产均占榆林地区第一位。师家园则、下二十里铺、乐堂堡、老舍窠、石嘴驿、郝家墕、东拉河、李家塔、折家坪等乡(镇)已成为本县苹果生产基地。著名产村有惠家石、贺家岔、李家沟、大岔则、陈家山和崔家沟等。
    桑蚕生产
    栽桑养蚕 清涧蚕桑业历史悠久,远在清乾隆年间,业已兴盛。举人贺湖曾在一首诗中生动描绘了当时农民养蚕的真实情景:“东家西家罢来往,晴日深窗风雨响。……新妇守箔女执筐,头发不梳一月忙。”其以“东乡为多,他乡不及”。1918年,全县产茧4.85万千克,位居陕西第三。后最低年产不足0.5万千克;建国前夕,仅有桑园百余亩。
    新中国诞生后,本县兴桑养蚕实绩斐然,涌现出寺墕里、陈家坪、邵家坪则等一批先进村及黄凤娥等一批养蚕能手。因对蚕桑事业认识不足,政策多变,具体工作曾几经坎坷。建国初,各地桑树零星分布,无成片桑园。1949年全县生产蚕茧1.9万千克,1952年下降至0.4万千克。1955年有桑园200亩,产茧1万千克。1958年,桑园面积增至1000余亩,蚕茧产量达3.6万千克。之后,毁桑建田,破坏较大。1958~1963年,全县累计栽桑900亩,毁桑1200亩;1962年产茧仅0.7万千克。1964年,县委、县人委发出“全县队队实现百亩桑,大打栽桑养蚕翻身仗”的号召,当年新建桑园8000亩,产茧3万千克。1966~1967年,全县毁桑3600亩,1969年产茧量降为2.2万千克。1970年,重提“队队实现百亩桑”的口号;1972年秋,在石嘴驿、乐堂堡、折家坪、李家塔公社复行百亩桑栽植。1973年80个大队和26个林场实现百亩桑,全县桑园面积扩大为2.35万亩,在管理上,采取施肥、防虫、嫁接等措施,技术员蹲点包社,督促指导。1977年,蚕茧产量上升为3.42万千克。1978年后,蚕桑业开始滑坡,成片桑园被砍伐,产茧量下降。1980年后,县政府制定《严禁砍伐桑林的若干规定》;1982年提出“人人栽桑,户户养蚕”的口号,并确定李家塔、折家坪和乐堂堡3个公社为蚕桑重点社。1983年,县政府安排落实1985年建成产茧万斤、1990年产茧5万斤的乡(镇),由副县长带领40人赴石泉参观学习,当年栽桑2.37万亩,创历史最高记录。1984年,全县桑园面积达4.87万亩。但因茧价过低,产量下降,新栽桑园严遭毁坏。1985~1987年,毁桑2.89万亩。1987年以来,随着茧价提高,产量开始回升。1988年,全县养蚕1500张,产蚕2.9万千克。1989年,陕西省把清涧列为15个蚕桑基地县之一,县政府制定《关于蚕桑生产发展的规划》,确定李家塔、店则沟、东拉河、下二十里铺、双庙河、老舍窠、乐堂堡、石嘴驿、郝家墕、折家坪10个乡(镇)为蚕桑基地,成立基地建设办公室,制定奖励办法和优惠政策。是年,全县桑园27944亩(亩密度60株),产茧35.4吨。1990年桑园面积调整为4930亩(亩300株),产茧29吨。
    制种 1952年前,本县所用蚕种由蚕农自制。土种蚕体弱,饲期长,产量低,茧质差。1953年,开始淘汰土种,从江浙引进改良种,在店则沟建立催青总站,统一催青后发放。1958年,陕北第一家蚕种场——清涧蚕种场建成,1959年开始制种,从此不再从外地调种。同年,该场试养云汉和华九各20克,首产蚕种718张。1960年养原种80克,生产1374张。1961~1965年,年饲养原种300克左右,约产种5000张。1966年养种800克,产种1.25万张。1967年养原种1千克,产1.92万张,除供榆林、延安两地区外,还供关中、商洛等地。之后,陕西提出“以销定产”,本场蚕种只在榆林地区销售,年销3000张。蚕种价格低,每张仅2元,制种大量亏本。1976年,县委决定蚕种场割掉桑园270亩,毁桑栽果,建立县园艺场。1985年,制种量降至2110张。1985年,蚕种每张价提到4.5元,1986年提为6.5元,1988年增至15元。场内引进新品种青松浩月、陕蚕2号。1989年制种3533张。1990年生产蚕种4000余张,另同吴堡砖窑山村合作制种9000张。

编辑:秦人
清涧县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清涧县牌坊 清涧县陆陵湾宝塔 清涧县翠光亭
清涧县蕲王庙(韩世忠庙) 清涧县华山寺 清涧县汉王寺
清涧县顺惠王庙 清涧县文庙(孔庙、圣庙) 清涧县东山寺
清涧县寡妇寺 清涧县白草寺 清涧县华严寺
清涧县大佛寺 清涧县种公井遗址 清涧县古将台遗址
清涧县美食 更多
清涧县美食:清涧蒸饺
清涧县美食:清涧苜蓿库赖
清涧县美食:清涧鸡 清涧县民间小吃:石
清涧县美食:清涧凉 清涧县美食:清涧苜
清涧县美食:清涧蒸 清涧县美食:清涧茶
清涧县美食:清涧粉 清涧黄酒
清涧黄煎 清涧大烩菜
清涧县特产 更多
陕星三秦老牌子狗头枣 1000g[图]
三秦老牌子御枣 果肉肥厚 1000g
陕星三秦老牌子狗头 三秦老牌子御枣 果
清涧粉条 清涧石板
清涧县清涧红枣
推荐信息  
·商洛市行政区划介绍
·商洛市革命老区介绍
·商洛市历史文化介绍
·商洛市交通通讯介绍
·商洛市概况介绍
·华夏精神故乡—西安概况
·西安四区一港两基地
·西安市交通介绍
·西安市著名人物介绍
·西安市的地域文化
·西安市旅游景点资源简介
·西安市的民间艺术
·西安民俗——关中十大怪
·西安市的历史轨迹
最新更新  
·清涧县基本概况
·清涧县行政区划
·清涧县地理交通
·清涧县历史文化
·清涧县气候优势
·清涧县资源概况
·清涧县主要特产
·清涧县名胜古迹
·清涧县概况:折家坪镇简介
·清涧县概况:宽洲镇简介
·清涧县概况:石咀驿镇简介
·清涧县概况:玉家河镇简介
·清涧县概况:高杰村镇简介
·清涧县概况:李家塔简介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概况介绍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shaanxi/.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