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历史 | 艺术 | 民俗 | 图片 | 线路 | 文物 | 视频 | 出游 | 专题 | 景点 | 特产 | 美食 | 传说 | 吃住 | 休闲 | 交通 | 论坛 | 团购 | 搜索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龙窝酒网上订购
三秦游
首页 | 西安概况 | 宝鸡概况 | 咸阳概况 | 铜川概况 | 渭南概况 | 延安概况 | 榆林概况 | 汉中概况 | 安康概况 | 商洛概况 | 杨凌概况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高陵县概况介绍大全 > 正文

高陵县基本概况(1)

2009-5-22 16:01:16   来源:三秦游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一
    高陵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腹地,泾、渭河两岸,西安市辖域北部。东西长20.55公里,南北宽20.1公里,总面积294平方公里。禹夏时期,大禹治水,导泾入渭,绕于县南,成为雍州名地。周时筑有高陵邑。以南部有奉正塬,状若土山,坡度较缓,高四五丈而得名高陵。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置县。新莽天凤二年(公元15)改名千春,更始元年(公元23)复名高陵。三国魏黄初元年(公元220)更名高陆。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又复名高陵,相沿至今。是全国建县最早的县份之一。
    境内地势平坦,自西北微向东南倾斜,海拔357~414米。泾、渭二水自西向东流经县境南部,于马家湾乡泾渭堡村东北交汇,将全境切割为泾渭河北、渭河南和泾渭夹角3个自然区。咸铜铁路、西三一级公路、西禹公路南北穿境。高三、高永、高茹、高交公路贯通东西。27条县乡干路纵横交错,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挺拔秀丽的唐昭慧院塔耸立于县城东南;唐大学士裴度撰文,大书法家柳公权书丹的唐西平郡王李晟碑突兀在渭河北岸公路旁;1978年,又在渭河南3公里处发掘出唐东渭桥遗址,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米家崖、灰堆坡、马南村等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泾渭分明”的自然景观闻名遐迩。1995年,辖3镇7乡、87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有54446户、224872人。其中农业人口205542人,占总人口的91.4%。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65人。人均耕地1.24亩。以汉族为主,还有满、蒙、回、维、布依、土家等少数民族80多人。
    本县面积虽小,但地平土肥、物华天宝,水利化程度高,机械化实力强,古有“黄壤陆海”之称,今誉为八百里秦川的“白菜心”。
    泾渭河北川平地,占总面积的76.7%,主要为淤土,灌溉积淤深,熟土层厚,生产性能好,适种范围极广。泾渭河北岸和泾渭夹角的塬平地,占总面积的14%,主要为娄土,上部为人工覆盖层,下部为自然褐土,上松下实,保水保肥,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渭河南高漫滩地,占总面积的3.7%,主要为潮土,土壤疏松、性暖,地下水位高,宜于经济作物种植。其余为河流水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5.6%。
    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最高气温41.4℃,最低气温-20.8℃,年平均气温13.2℃。无霜期212天,年均日照2247.3小时,年降水540毫米左右,是农作物生长的适宜气候。
    自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始得郑国渠灌溉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建国后,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1957年,在陕西率先实现水利化,渠道交错纵横,水井星罗棋布,抽水站遍布泾、渭河两岸。1995年,水浇地占总耕地的99.88%,旱涝保收面积占94.2%,居全省各农业县之首。
    从1958年实施机耕至1995年,耕播、植保、收获、拉运、碾打、加工、排灌全面实现机械化。机耕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99.14%;机播面积占总播面积的79.8%;机收面积占种植面积的33%;机械植保面积占23%,荣膺全省农业机械化十强县称号。
    粮食作物有大麦、小麦、玉米、谷子、高粱、豆类、薯类。以小麦、玉米种植最广,产量最高。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花生、大麻、烟叶、药材等,先后以棉花、油菜为主。其它作物有瓜类、蔬菜、绿肥、饲草等,以蔬菜为主。蔬菜有葱、韭、蒜、白菜、萝卜、南瓜等30多个品种,以桶子白菜、红萝卜品质最优,誉满三秦。
    林木中,用材林有17科50多个品种,以青槐、椿树、榆树品质最优,以建国后引进的泡桐及各种白杨、刺槐栽植最广、生长最快、产量最高。经济林果有8科30个品种,以豁口桃、酒枣久负盛名,以80年代引种的酥梨和梨枣品质最佳。观赏林木有10科20多个品种,以龙爪槐最为青睐。
    家畜有牛、马、驴、骡、猪、羊、狗、兔、猫等,以秦川牛、关中驴享誉全国,以猪、羊和70年代引进的奶牛饲养量最大。家禽有鸡、鸭、鹅、鸽等,以鸡、蛋、肉产量大、质量优而闻名全国。
    泾、渭河流经县内30多公里,年均径流量56.36亿立方米,地下储水量1 1074万立方米。泾、渭河断裂带下,既是关中地区地下热水的补给通道,又是地下热水的主要赋存带。水利资源极为丰富。沿河两岸有大量的沙石资源,且宜于开塘养鱼,以渭河大鲤鱼久负盛名,曾为秦、汉、唐宫宴上珍。
    从远古时代的先民到20世纪90年代勤劳朴实的高陵人民,代代不息地在这块古老而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共创文明。
    二
    本县经济,亘古至今,以农业为主,而农业又以种植业为主。秦、汉时,由于郑国渠和白渠的修建,农业经济已相当发达。班固在《西都赋》中称:“沟塍刻镂,原隰龙鳞。决渠为雨,荷锸成云。五谷垂颖,桑麻铺棻。”西汉高祖功臣傅宽、王虞人、武帝宰相赵周、成帝宰相翟方进,三国魏武帝功臣曹纯、陈矫等曾封侯于本县。唐代,由于改建、扩建了郑、白渠,农业经济成为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特别是县令刘仁师,修“五渠”、严水政,使县无荒区,民有良岁。盛唐以后,随着封建社会的日趋衰败,水利事业时兴时废,加之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束缚,农业科技发展缓慢,制约了生产水平的提高。建国后,通过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摆脱了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的桎梏,1957年实现水利化,农耕制度改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1958年,被国务院授予“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称号。此后,虽有失误和挫折,但农业仍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向前发展。1978年,农业产值达到3122万元,按同比价,比1949年增长3.4倍,占农业总产值的83.1%。由于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农业经济和县办全民、集体工业快速发展,使工农业总产值达6106万元,比1949年增长3.6倍;国内生产总值达3310万元,比1949年增长6.2倍;社会总产值达7721万元,比1949年增长6.1倍。农、工、建、运、服务业总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分别为61.6%、22.6%、8.2%、2.5%、5.1%。农、林、牧、副、渔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分别为86.6%、1.18%、12.1%、0.1%、0.02%。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高陵县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高陵塔
高陵隆昌夜月(隆昌寺) 高陵云槐精舍(千年古槐) 高陵渭水秋风(渭水)
高陵鹿塬碧绕(鹿苑塬) 高陵泾渭分明(泾渭河汇流处) 高陵通远公墓
高陵宋林昌烈士墓 高陵白文范烈士墓 高陵任大僚墓
高陵程希仁夫妇墓 高陵刘邦祯夫妇墓 高陵萧家村元墓
高陵雷贵墓 高陵独孤张氏墓 高陵万善寺僧人墓
高陵县美食 更多
高陵县特产 更多
高陵老童家腊羊肉
高陵石头馍
高陵老童家腊羊肉 高陵石头馍
高陵仿兵马俑 高陵仿唐三彩
推荐信息  
最新更新  
·高陵县概况:泾渭河润泽的一颗明珠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概况介绍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shaanxi/.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