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民俗首页 | 西安民俗 | 宝鸡民俗 | 咸阳民俗 | 铜川民俗 | 渭南民俗 | 延安民俗 | 榆林民俗 | 汉中民俗 | 安康民俗 | 商洛民俗 | 杨凌民俗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绥德县民俗风情大全 > 正文

绥德县生活习俗(3)

2012-5-18 14:42:55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CHAAD]
    建国后,绥民的服饰变化很快。布料,五十年代士布、卡机、华达呢逐渐代替了土布,以条绒、平绒最为时髦,而土布只用作棉、夹衣里子,不久也被淘汰。六十年代末涤卡、凡立丁、涤确凉兴时。七十年代涤纶、呢纶、中长纤维上市。八十年代初毛料、呢绒走俏,近年来,一些轻柔淡雅美观的棉布和化纤织品为不少年轻人喜爱。式样,随时而变,凡西安等大城市出现的时装,很快就在绥德城镇上市,如:五十年代的列宁装、宽腿裤;六十年代的 四明兜上衣、窄腿裤;七十年代的中山装、军装;八十年代的牛仔裤、羽绒衣、运动服及各式毛呢衣,尤其是女服中的蝙蝠式、连带式及旗袍腰裙等。不过时装主要在年轻人中流行,老年人还基本是七十年代服装。
    线衣、绒衣、毛衣从六十年代开始流行,八十年代毛衣更盛行,县城不少年轻人冬季不穿棉衣,而是内毛衣、外呢大衣。
    鞋以布鞋为主。六十年代中期出现了塑料底布鞋和塑料凉鞋,很快普及。皮鞋八十年代逐渐增多,主要在城镇中、青年中流行,女青年以高跟为时髦。穿运动鞋的主要是青少年。雨天多穿雨鞋或胶鞋。
    袜子在五十和六十年代主要是线袜,七十年代后基本为腈纶丝袜,夏季年轻妇女穿旗袍高跟鞋时多配着长筒丝袜。
    五十年代开始,男人中的中青年留分头,多数不戴帽,少数戴圆顶帽;老年人少数留背头,多数还是剃头蓄短发,戴布料瓜壳衬帽或白卫生帽;儿童留小平头,冬季戴有耳棉帽,近年来多戴绒线帽。八十年代中期,年轻妇女开始烫宸,不少城镇男青年留起了长发,年轻妇女也开始用美容膏美容。手镯、戒指、耳环建国后逐渐淘汰,八十年代中期又逐渐盛行起来。至于手表,目前在中青年中已基本普及,多数老年人也配戴,手表中的电子表逐渐增多。八十年代末,不少城镇青年穿上了西装革履。
    三 居住
    绥民住宅以窑洞为主,房屋很少。窑洞有石窑、砖窑和土窑三种类型。石窑的面石如用錾子凿成细纹叫“出面”石窑,只用手锤子敲四正的叫“锤子活”石窑。石窑和砖窑的大小一般为窑口宽1丈、高1.1丈,窑深2.5丈。窑内壁有用麦秸泥抹面的,有用白灰抹面的。土窑在胶土(粘性土)山上挖成,有的接石口有的不接石口。接石口土窑即在土窑口接3尺至5尺的石头口。土窑比石窑稍小,土质以坚韧为好,窑内顶部多用湿柳椽上箍。土窑的特点是冬暖、夏凉、春秋温和,造价很低。石窑、砖窑城镇较多,土窑主要在农村。
    建国前,穷人的住宅基本是土窑,不少家户还需赁窑居住。富户的住宅多为石、砖窑及瓦房,住宅形状以四方院居多。四方院建筑,正面3孔或5孔石窑或砖窑,叫正窑;两侧各3孔厢窑或3间厢房;大门居中,门内有影壁墙(屏风墙),门两侧或砌墙或倒坐窑房。正窑居中者为中窑,中窑的门在中间。正窑为3孔时,中窑则与或左或右的另1孔窑以过洞相通,即为一进一开,叫做“前后窑”,中窑为前窑,后窑只安窗不安门;正窑为5孔时,中窑则与左右两孔 窑相通,即为一进二开。绥民睡烧火土炕,很少用床,中窑的炕在窑掌叫“掌炕”;后窑的炕靠窗,叫“窗前炕”。单个窑的门偏开,炕在门侧靠窗处,叫“门前炕”。门由两片(叫两扇)组成,窗多为小方格,也有其他图形的。
    住宅中的土炕与灶相连,炕内有通烟火的炕洞。天冷时,住宿与做饭在一起;天热时,有空窑房者在空窑房做饭,无空窑房者在院内砌炉灶(叫春锅)做饭。炕上铺高粱秆皮编的席子,席上铺毛毡,穷人铺山羊毛毡(叫沙毡),富户铺绵羊毛毡(叫绵毡)或山羊绒毡(叫绒毡),另有绒毯。穷人铺褥子的很少,被子一般是染成红色的土布被面,内装棉花;富户的被褥则有印花土布或绸缎,内装棉花或驼毛。穷户窑内摆上几只平箱已算不错;中等户人家多摆一对红油漆顶箱(方形,中上方开小门,也叫门箱),中间放置夹柜(形同条桌,下部开门,上部有两抽屉);富家顶箱上有描金箱,另有大立柜、水柜(高低与桌差不多,柜平面的两端向内卷回),柜上多摆穿衣镜、插花瓶、自鸣钟等,炕上放炕桌,炕壁油漆2尺左右高的炕围。
    建国后,绥民的住居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变化更大。
    其一,有了住宅楼。建国前,绥德楼房很少,供居住的基本没有。建国后,城镇的楼房逐渐增多,除了机关、学校、商店、饭店等占用外,一些单位修建了家属住宅楼,一些居民购买了住宅楼套间,也有少数居民修建了小型的两层住宅楼。
    其二,城镇砖窑增多,农村石窑增多。城镇不少机关单位与房产公司多靠山修建一层层的砖窑(也有石窑)供家属与居民居住,有的在砖或石窑上又起一层“砖薄壳”,个人则多在原住宅院内修建“砖薄壳”。农村建窑更多,主要是石窑,也有少数“砖薄壳”。
    其三,旧窑多为门前炕,为其明亮;新窑多为掌炕,不少家户改旧窑门前炕为掌炕,为便于摆设立柜、沙发等家具,也有的窑内不用炕,睡床。
    其四,窑内的装饰变化很大。五十到六十年代,多数家户摆起了红漆顶箱,炕上铺上了线单子或棉花毯。七十年代后期,大立柜、五斗橱、高低柜、写字台、收音机、自鸣钟兴时。八十年代初,收录机、电视机、沙发和沙发床、洗衣机逐渐增多,不久,组合家具开始进入家户。炕或床上都铺上了腈纶毯或毛毯。个别住楼房的家户,屋顶安装了天花板和吊灯,墙壁贴了瓷砖,地面铺了地瓷砖,安装了自备暖气,睡的席梦思,用的电冰箱。另外,不少家户在院内和花盆内栽了各种鲜花,鱼缸内养起了金鱼。农村家户的装饰不及城镇的新颖、雅致,不过一些专业户的装饰已赶上了城镇水平。
    建国后,由于人民生活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人口增长过快,至今城镇住宅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四 行旅
    绥德县为典型的峁梁状黄土丘陵沟壑区,故沟壑纵横,道路崎岖,交通不便。
    建国前,绥民出门主要是步行,只有官宦富户人家骑马坐轿或坐“驾窝子”(由前后两头骡子驾着一个窝棚),普通人家的妇幼老残则骑驴。1935年,虽然修建了绥德至宋家川公路,但车辆很少,而且主要供军事运输,绥民仍无缘乘车。
    建国后,逐年增修公路,购置车辆,交通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七十年代,县城已成为陕北的公路交通枢纽,跨越几省的东西干线307国道和南北干线210国道在县城交叉,境内公路已将县城与各乡镇以及556个村庄连通,大多数村庄都修建了平车路。七十年代,已基本上变成以车代步,出远门,乘坐轿车或卡车;三五十里路程,或乘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老年人多坐驴拉架子车。到了八十年代,自行车已成了普通交通工具,一些县乡单位和省地驻绥单位购置了摩托车、小车和大轿车,个人购买摩托车和大轿车的也逐渐增多,县境内每日发放和过往的客车近百辆,为绥民的行旅提供了方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绥德县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绥德蒙恬墓
绥德县旅游景点:龙洞清流 绥德李子洲墓 绥德龙泉洞
绥德县旅游景点:第一座石文化丰 绥德县试院 绥德县雕山书院(学堂)
绥德县中山礼堂 绥德县万丰永 绥德县抗日阵亡将士公墓
绥德县文庙与学宫 绥德县保障砭 绥德县一步岩
绥德县云岩 绥德县思家山 绥德县鳌头山
绥德县美食 更多
绥德卤鸡[图]
绥德县美食:绥德油旋
绥德卤鸡[图] 绥德县美食:碗砣
绥德县美食:洋芋擦 绥德县美食:油糕
绥德县美食:钱钱饭 绥德县美食:抿节
绥德县美食:羊杂碎 绥德县美食:水炒羊
绥德县美食:绥德黑 绥德县美食:绥德油
绥德县特产 更多
绥德县老闫家炒货(老闫家南瓜子)
绥德县老闫家炒货(
推荐信息  
·岐山县岐山祝寿习俗
·临潼婚姻习俗
·略阳杀年猪吃泡汤习俗
·靖边闹秧歌习俗
·靖边人日常忌讳
·华县的衣食住行
·白河县元宵节
·石泉县春节玩狮子龙灯的习俗
·镇安回族的饮食风俗
·风趣的镇安婚俗
·绥德哭坟民歌
·绥德丧葬仪式民歌
·绥德丧葬习俗
·绥德暖窑习俗
最新更新  
·绥德县较大古会时间、地址表
·绥德县集日古会
·绥德县新兴节日习俗
·绥德县传统节日习俗
·绥德县“抚育”与“顶门”习俗
·绥德县暖窑习俗
·绥德县浇梁与合龙口习俗
·绥德县做满月、过晬习俗
·绥德县丧葬习俗
·绥德县婚嫁习俗
·绥德县端午节习俗
·绥德清明节与七月十五、十月一
·绥德正月十五习俗
·绥德过小年习俗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民俗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mins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