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概况介绍>>正文
陈仓区乡镇企业的管理(1)
2011-10-16 20:54:30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第一节 经营管理
    社队工业产生,迄1980年,全县普遍是“吃大锅饭”的经营方式,企业盈余、亏损,由企业开办单位承担。1980年后,逐步推行“一包三改”责任制,即企业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承包形式有个人承包、合伙承包和一人牵头集体承包三种。承包方法由企业权属单位(乡镇政府或村委会),根据企业设备、规模、生产能力、原料、市场以及前八年收益状况,确定企业承包各项财务指标及企业承包人应具备的标准、权利、义务,当众公告、招标承包。中标承包人与企业权属单位根据招标条件,订立承包合同后经营。“三改”即改领导任免制为聘用制;改职工安排制为合同制;改固定工资制为浮动工资制。企业领导聘用,一般实行群众推荐或个人自荐等方式,最后由乡镇政府或村委会考察确定,发给聘书。职工由企业领导择优录取,签订合同。职工在工作中犯有错误和不能按时完成任务时,企业领导有权终止合同,予以辞退。
    1986年3月,开始在阳平乡进行“一折两还”试点。即乡、村办企业资产折股,还权还利于民。同时,在虢镇进行“两折两还”试点。即:原村、组集体积累折股、企业资产折股;还权还利于民。其具体做法大致是:把企业资产通过清产核资,折股到村、到户,年终按股分红,使村民从企业中真正获益。
    1987年,在继续完善“一包三改”的同时,全面推行股份制、承包经营制、租赁制。对原有资产按来源作价折股,明确企业内部财产关系,并吸收职工、群众、社会团体集资入股,实行股份合作,按股分红,利益同享,风险同当。股份制的主要形式有国家股、集体股、个人股。实行股份制的企业,同时选举产生董事会(股东委员会),制定章程、签订承包合同。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把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开,是强化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措施,也是企业中运用最多的一种经营方式。租赁制,即由个人承租,租赁人用一定的财产作抵押金,并履行法人租赁手续。据是年9月统计,全县263个乡镇办企业,97个实行股份制,104个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62个实行租赁制。村办企业1103个,140个实行股份制,909个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54个实行租赁制。
    1989年,通过治理整顿,关闭企业42个。其中:因原料短缺而关闭11个,因资金不足关闭13个,因管理不善关闭9个,因产业调整关闭9个。停产企业28个。其中:因原料短缺停产3个,因资金不足停产15个,因管理不善停产8个,因产业调整停产1个,因耗能高停产1个。合并企业8个。其中:因产品滞销合并3个,因资金不足合并1个,因管理不善合并2个、兼并2个。转产企业5个。
第二节 从业人员
    乡镇企业兴起后,无论是社办、队办,管理人员和操作工均按比例从生产队抽调,多为男女中、青年,也有少数具有一技之长男性壮年。社办企业领导一般由大队干部中选调。1980年后,对企业领导人改任免制为聘用制,乡、村两级企业的领导人,凡有文化、懂管理,能够适应改革,勇于创业的人均有机会平等竞争,承包、租赁企业。乡、村两级集体企业和个体、联户企业职工,也均由企业经营者根据需要,在农村村民中选择录用,以本地人为主,也有向外村、外乡甚至外县雇工的企业。技工绝大多数为本地人,亦有高薪聘请的国营企业退休专业技术人员或停薪留职人员。八十年代后期,许多集体和个体企业用工实行文化考试,择优录取,签订合同的方法,文酒建筑公司还选派青工去高等专业院校进行深造,为企业培养技术骨干。1987年底,全县乡、村两级企业共有从业人员58104人(含聘用人员),其中:大专文化程度54人,高中10058人,初中20212人。按技术职称划分:中级以上职称122人,初级职称550人。当年参与培训上业大、电大35人,中专、技校226人。
    1988年,乡、村两级企业从业人员总计54567人。其中:男42075人,女12492;大专文化387人,高中11378人,初中2365人;工程技术人员1231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129人,初级(含技术员)职称741人。当年培训1100人。其中:业大、电大165人,中专、技校342人。
    1989年,乡、村两级企业人员总计50962人。其中:男38567人,女12445人;大专136人,高中11989人,初中23165人;工程技术人员1254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149人,初级(含技术员)职称811人。当年培训510人。其中:业大、电大110人,中专、技校242人。
第三节 收益分配
    七十年代以前,社办企业利润全部由公社留用。从事企业人员的劳动报酬,由公社向大队、生产队介绍工分,每年终以社务工的形式全社统一平衡。大队企业利润,每年年终,按各生产队土地及人口折合成比例下放到队,生产队作为当年实际收入,打入年终分配,核算劳动日值。从事企业管理的干部和劳动者均在生产队参加分配,劳动工分由大队年终以队务工的形式全大队统一平衡。实行“劳动在厂,分配在队”的计酬办法。劳动与分配脱节,使同一企业内同样劳动强度,而由于来自不同的大队或生产队,实际收益却各有差别,同工不能同酬,多劳不能多得。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进行体制改革。社队企业开始以固定的劳动日值(一般每劳动日值2元左右)向基层核算单位下放利润,不再以工分作空头核算。
    1983年,全县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多年来集体经济所形成的农业经营核算办法——“工分制”彻底废止。集体企业实行经济承包后,企业利润归本企业支配。由于承包方式不同,各企业的利润提留与分配也不尽相同。有的企业企业实行“三三四”的比例,即企业提留占30%归集体;30%归承包人;40%用于职工工资、福利等;也有实行工资与经济效益挂钩的企业,即承包人完成乡政府(或村委会)下达的产值、收入、利润后,保持基本工资,超额部分按比例上浮工资,未完成任务则按比例下浮工资;亦有以固定资产折旧基金、公积金、公益金及土地征用费(厂房占地)管理费等项目进行比例提留的企业;还有实行利润包干的企业,即企业承包人每年按月上交规定利润后,亏损由承包人负责。
    联户、个体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均属自己所有,收益分配由个人决定。除支付税金、雇工工资外,也有投资办学、兴办公益事业的企业家。
    1987年12月,县人民政府发出《关于乡镇企业财务管理几个问题的规定》。其中规定:
    一、各项费用、专用基金的提留比例
    1.固定资产折旧费,按省财政厅、?缙缶职浞⒌摹断缯蚱笠挡莆裰贫取凡钩涔娑的比率计提。
    2.经批准实行大修理基金制度的企业,每月按本行业综合折旧率的40%计提大修理基金。
    3.计人生产经营成本的工资,一般按成本工资核算。成本工资(计税工资)标准,川道地区80—120元,塬区75—115元,山区70—110元。
    4.按计税工资总额11%提留福利基金。
    5.按计税工资总额1.5%提取教育基金。
    6.按基本工资10-12%计提奖励基金。
    7.无工会组织的企业按在册人数每人每月提取0.50元文体费。
    8.有工会组织的企业,按计税工资总额2%提取工会基金。
    9.按销售收入总额1%提取销售基金。
    10.按销售收入总额1%提取管理费。
    11.按规定提取土地租赁费(每亩每年川道500元,塬区300元,山区200元。)
    乡镇企业的利润计算公式:利润总额等于销售收入减销售成本减销售税金减管理费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影像
更多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