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民俗首页 | 西安民俗 | 宝鸡民俗 | 咸阳民俗 | 铜川民俗 | 渭南民俗 | 延安民俗 | 榆林民俗 | 汉中民俗 | 安康民俗 | 商洛民俗 | 杨凌民俗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民俗风情大全 > 正文

陕西民间医药

2013-9-27 7:31:32   来源:三秦游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建国前,陕西西医尚不普遍,民间有病多用中草药治疗,认为中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能除病根。人们对医生很尊重,称他们为“先生”。医生的医术多为祖传,一般都有一些秘方和验方。医生对祖传的秘方视为开业护家之本,从不外传,即使家传,也只传子传媳不传女,认为女儿出嫁后便为外姓人,传授给女儿会泄密。徒弟要想从师傅那里学点医术,也只能偷着学、哄着学,因而过去的祖传绝技越传越少。
   旧时中医不设诊所,医生只在家中替病人诊脉开处方。对行动不便的病人,由病家登门礼请,医生随请随到,诊脉开药方后,病家适当付给诊费表示酬谢。诊费无固定标准,由病家根据自己财力随意付给,或多或少,医生绝不计较。即使遇到一些付不起诊费的穷人,医生把治病救人视为一种积德的善举,宁可分文不取,也乐意为其尽心诊治。
   有的医生坐在中药店替人诊病,称为“坐堂医生”,诊病后一般不收诊费,但病家必须在这家药店抓药,诊费于月底由店主支付。这种医生多是店主家的亲友,具有一定的治疗经验,主要诊治一些常见病,为药店招徕生意。
   用草药替人治病的医生称为“草头先生”,这种医生不能与坐堂医师平起平坐,他们只能摆地摊或走街串巷,有的租赁一间门面房子开草药铺,坐在店里卖药兼诊病。草药对某些疑难杂症有一定疗效,为广大劳动人民所接受,有的草头先生也颇有声誉。
   还有一种流动医生,无固定住处,专门走村串乡,为病家送医送药上门,被称为“游匠”或“江湖医生”。他们肩背装药的布褡裢,手执摇铃,口中高唱“专治疑难杂症,包医包好”。这种医生略通医术,多用针炙、拔火罐和草药、单方、秘方等为人治病。其中不乏卖假药的行骗之徒,但也有些精通医术之士,往往有些坐堂医生治不了的病,被游医用针炙或几贴草药就治好了。
   旧时民间有专为足疾患者治疗脚病的艺人,被称之为“修脚匠”。脚病按其症状和生长部位,常见的有鸡眼、刺头肉、灰趾甲、嵌甲、畸形趾甲、于疔、硬茧等。修脚匠用小刀等工具,以锛、削、起、修、劈等刀法技巧对症下刀,一般当场见效。旧时此业被视为贱业,列为三教九流之下等。其技艺缺乏文字记载,全凭师傅手传口授而流传至今。建国后对操此业者视为服务性的高尚职业,人们尊称修脚艺人为“脚病医师”。今澡堂里仍有操此业者,他们除了修脚,还兼带脚按摩和治脚气。
   过去民间还有一种专挑牙虫的艺人,这是一种骗钱糊口的行当。操此业者肩背药箱,内装熏牙虫的药材,如晒干的茵陈、艾叶等,还有挑牙虫的小镊子、小铁钩等工具,另用一个小玻璃瓶,内装肉眼仅能看见的白色柳花,以冒充牙虫。
   旧时替产妇接生的妇女,民问俗称“接生婆”、“二老娘婆”,古代称“稳婆”,多为有接生经验的老年妇女充任,她们专门以接生为职业而谋求衣食,其住宅门口钉有一块小木牌,上写“× ×氏收生寓此”字样。她们没有医药卫生知识,助产方法很落后,在接生时,常用“无忧散”、“柞木饮”等药物催产。在胎位正常的情况下,一般能帮助产妇顺利生下婴儿,遇到难产时则束手无策,往往使产妇丧命。剪脐带用的剪刀和扎脐带用的棉线均不消毒,婴儿患“四六风”(即破伤风)而夭亡者甚多。50年代以后,产妇都住进医院分娩,接生婆已逐渐消失。
   各地村镇都有中药店,旧时的药店都由私人开设,店号均以“堂”字命名,如“万春堂”、“济世堂”、“回春堂”等,专营各种中成药和中药汤剂,均以16两老秤为计量单位,除店主外,一般还有司药员1~2人,负责药材的收购、加工管理和销售等工作。到中药店买药,民间称为“抓药”,因配制的每味中药都是一撮一撮用手抓出来的,故把抓药的司药员称为“抓抓匠”。
   旧时买中药有许多禁忌,无论买其他什么物品都可讨价还价,唯独买中药不能议价,否则认为抓的药就没有疗效了。各个药店对中药的包装也有统一的形制,要包得前面大、后面小,呈倒梯形,表示病人服了此药,病会逐渐减轻。在药包的前面还要于两侧各包出一个猫耳似的尖角,用以驱邪。捆药包的纸绳要打成活结子,以兆病人不日便可康复。在买药回家途中,不能带着药包进入别人家的门槛,若因事必须进入时,要把抓来的药包悬挂在大门外。在旬阳县一带,抓药回来后,当地人一般都不购置药罐,认为有了它在家,会给家里招来疫病。偶然患病需要熬药,又不愿向长久患病、备有药罐的人家去借,怕借药罐时,会连同把别人的病也借了过来,于是便悄悄去偷来,用毕,又悄悄地还给主人。丢了药罐的人家不但不追查、不恼怒,反而喜形于色,认为病人即将痊愈。如果发现药罐被送了回来,心里就不高兴。熬完药后,要把药渣倒在大门外,表示送走了病魔,有的还要把药渣倒在十字路口,让过往行人踩踏,认为这样就把病根踩断了。
   民间有采集草药的风俗,每年端午节,人们都要于清晨出门,采集些艾蒿、菖蒲、益母草、紫苏、山楂根等,挂在檐下晾干备用。这些都是民间单方治病的常用药物。如益母草是妇女坐月子时必备的中草药;艾叶主炙百病,亦可煎服,止痢止血、温经、安胎等,都离不了它。《独醒杂志》讲了一个故事:一婴儿生下数日,患脐风已不救,家人打算弃之,忽遇一老妪日:“儿可活”,于是以熟艾叶炙脐下,婴儿果然复活。俗传端午节采的药材,其除病避邪效果特别好,故在这天人们纷纷采集以备不时之需。此外每年冬至日,人们还有采摘冬桑叶的习俗,将采回来的桑叶挂在通风处晾干,或用筛子晒干收藏好,以备家人止咳清热用。俗云“吃了冬桑叶,清热又止咳”。这些习俗现仍在民间流行。

编辑:秦人
关键词:民间医药 
相关阅读
· 平利县民间医药
· 石泉县民间医药
· 医药卫生习俗——江西客家民间医药卫生习俗
· 陕西民间医药
· 略阳县民间医药概况
· 紫阳县民间医药概况
陕西省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户县钟馗故里 古汉台 黄河壶口瀑布景区
药王山景区 法门寺 瓦窑堡革命旧址
万花山风景区 神府煤海工业区 杨贵妃墓
西安阎良航空科技馆 金丝峡丹江漂流 西安广新园民族村
汉中石门栈道风景区 洛南文庙 爷台山战地主题公园
陕西省美食 更多
怎么把鸡蛋炒得又香又嫩 当然有技巧
精致的袖珍美食 挑战灵活十指
怎么把鸡蛋炒得又香 精致的袖珍美食 挑
打假时间到 教你鉴 这些被扔掉的部分才
可以吃下去的美貌酒 告诉你真正的“日本
“可可树”新派甜品 睡前食物红黑榜 胖
不知道吧 微波炉原 风靡中国的潮汕砂锅
陕西省特产 更多
陕西特产大礼盒[图]
陕西的旅游纪念品 陕西八大怪泥塑
LED灯皮影系列 陕西土特产品旅游纪
陕西工艺美术品 文物复制品和仿制品
陕西旅游纪念品 榆林地毯
蓝田玉雕 安康绞股蓝
推荐信息  
·陕南民俗:“杀年猪”与吃“泡汤”习俗
·2013版陕西省庙会地点、名称、会期选集
·儿时的记忆——老式爆米花机[图]
·西安亲戚之间的称谓习俗
·西安社会交际时的称谓
·西安民间称谓习俗
·西安家庭习俗
·西安家族习俗
·西安民间日常饮食习俗
·2012版陕西省庙会地点、名称、会期选集
·岐山县岐山祝寿习俗
·临潼婚姻习俗
·略阳杀年猪吃泡汤习俗
·靖边闹秧歌习俗
最新更新  
·陕西的缝纫、洗涤与卫生用具
·陕西的炊具、食具
·陕西器用习俗
·陕西人的迎送礼仪
·陕西人行旅目的
·陕西交通出行习俗 交通工具
·陕西交通出行习俗 启程
·陕西租房、当房、卖房习俗
·陕西贺乔迁习俗
·陕西住宅建造仪式
·陕西农村住宅建筑形式的新发展
·陕西的房屋与窑洞
·陕西的院落
·陕西的村庄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民俗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mins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