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游,游三秦,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首页 | 意见反馈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今天是: 西安 | 宝鸡 | 咸阳 | 铜川 | 渭南 | 延安 | 榆林 | 汉中 | 安康 | 商洛 | 杨凌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间艺术>>正文
周至刺绣(周至哑柏刺绣)(2)
2011-5-5 10:58:19  来源:三秦游网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第二节 技术
    针法图案 周至手绣运针,以平针、齐针为主,也有打籽、锁针、参针等针法。用的是自缫自染的真丝绣线,还有金线、银线、马尾毛缠线等。绣品大多运用一两种针法,也有运用多种针法的。比如哑柏槐花村张氏的清代绣品——小块帔肩,分前后两部分。前胸两幅,用平、齐针绣出书函、蔓草图案,鲜艳的花纹衬以黑底,围以深蓝色花边。后背部用参针、锁针等针法绣得精彩有力。在莲瓣和云朵状的3组绣底上,绣着13幅花卉植物,纹样规整而细致,图案用均匀的打籽针法点上花蕊、花杆等。用马尾毛缠线勾勒轮廓,富有弹性和韵律。又用白线把艳丽的色彩隔为小色块,使色彩趋于柔和,有很强的节奏和层次感,是周至手绣中的珍品。
    绣品所用图案,有的是绣工自描自绣,有的采自民间剪纸,有的出自民间画工之手。形象布局,错落有致。图案讲究饱满,寓意吉祥,善于夸张变化。如果品大于人,以示丰收。人大于虎,以示威武。讲究使用“五谷丰登”、“四喜临门”、“喜鹊登枝”、“喜上眉梢”、“五福临门”等寓意吉庆祥和的图案。
    用色用线 绣品色彩富于理想化,讲究对比强烈,常用大红碧绿、金黄瓦蓝等对比色。这是花红多结果,叶绿多打粮的农业文化在色彩上的反映。绣品色彩变化自然。绣工利用丝线的色彩浓淡变化,分开阴阳向背,分层施色。如在大红绣料上,用粉红、绿、黄、蓝等色绣制。在黑色绣料上,用红、绿、黄、青和粉绿、淡紫、浅黄等色绣制,显得素雅。在对比强烈的色彩上,用金、银、黑、白、灰色线勾勒,使色彩协调而美妙。哑柏世代绣工中,都有善于描画绣稿的能手。如槐花村张氏(约1884~1958),是著名的民间绣手。她善于画绣稿,长于花鸟图案,总结有“三分画、七分扎,心细眼尖扎好花”、“花要绣得好,绣针要细小”等刺绣口诀。她绣出的花鸟,形象逼真生动,一生在本村和周围村堡为她人做嫁衣裳,针工不凡,受人欢迎。80年代后,在哑柏绣市上,有10余户专门绘制和出售刺绣图案的摊位,年销刺绣图案10万余张。
    民间绣品,有豆村韩家的八卦裙飘带,上绣6幅图案,长14厘米,宽8厘米。左边图案,上绣建筑1角,下垂花枝,下1亭,亭后1树,亭边1鹿,鹿前1狮,狮后1旗杆,上盘金龙,亭子蓝瓦红柱,金龙绿狮,红花绿叶,其中亭、旗杆、鹿、云、狮、建筑角等,施以金线界绣,富丽堂皇,其余5幅图案均为花鸟,其中有1青蛙搭弓射箭,十分逗人喜爱。为清末绣品。
    哑柏董姓藏有8条俗称蛇蜕壳式的飘带,每条3节,共24节装饰图案,系民国25年(1936)的绣品。哑柏景联村张氏藏有民国32年(1943)的绣品拥兜,深蓝底,用红线、金线等彩线绣成麒麟送子。
    手绣 手绣依附于农民家庭经济之中,家庭分工是男耕女织。手绣品是家庭经济重要的手工业产品之一。明清两代仅有零星商品绣。民国时期,由于频繁的战乱和饥荒,刺绣艺人惨死而技息,手绣处于衰落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哑柏手绣有所发展。传统的刺绣市场得以恢复。在端午节和春节前,有一批中老年妇女在绣市出售手绣品。其绣料采用白平布、白市布、漂白布,绣线采用10支绒线和手工丝线,图案采用富有革命气息的青松、红日、天安门、延安等流行画稿。商品手绣主要生产枕套、拥肚、香包以及狮子、老虎枕和绣花帽、绣花鞋等。60年代流行剪绒绣,绣品具有毛茸茸的立体感和浮雕效果。70年代流行十字绣,用细毛线在平布和纱窗上刺绣,绣品粗犷有力。
    机绣 70年代初期,周至劳动力大量过剩,提倡兴办社队厂场。哑柏槐花村与西安凤凰刺绣厂挂钩,办起机绣厂,来料加工。安排了劳力,增加了收入。不久,东风、团结、下三屯等村亦办起机绣厂,搞来料加工,与西安锦江、凤凰刺绣厂挂钩。至1978年,有13个村办机绣厂,从业绣工630人,改装620余台缝纫机进行刺绣加工,年总收入30万元。其绣品一度滞销,挂钩厂家的来料加工锐减,大部分村办机绣厂精减绣工或者停产、改产。返家的绣工看到手绣品在市场销售可以赚钱,就改装家用缝纫机,购回绣线和绣料,生产机绣品,让贩卖手绣品的中老年妇女捎出去销售,十分畅销。绣工就大量生产机绣品,批发给贩卖者。半月之内,绣工和贩卖者均可赚钱二三十元。但由于在“左”的思想影响下,认为家庭生产绣品是冲击国家工业计划,厉行禁止家庭刺绣,极大地制约着刺绣业的发展。
    1979年,改革的春风,使周至刺绣“蓄久发速忽满园”。哑柏机绣绣工由1978年的420名增加到1981年的1280名,纯收入由24.1万元增加到180万元。在哑柏刺绣的示范和启迪下,全县绣工迅速增加,由1978年的630名增加到1981年的1.06万名,纯收入由30万元增加到261万元。
    中共周至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多次和哑柏镇的领导深入村组农户,到刺绣厂车间调查研究,分析总结。认识到刺绣具有发展潜力,决心大力发展绣品生产。1982年春,中共周至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哑柏镇召开全县刺绣座谈会,哑柏镇作了经验介绍,县长尚行韬讲话,会议作出《关于大力发展哑柏刺绣品生产和销售的决定》,督促县级有关经济部门,大力扶持刺绣,搞好刺绣生产所需的资金、原料、缝纫机和刺绣机具零配件等供应,简化销售的办证审核等手续,开放哑柏剧场,辟为刺绣品绣料市场,放宽绣品销售政策,鼓励农民推销员到外地去推销绣品。在平原乡镇定期检查、指导和评比刺绣生产。机绣技术与劳动力结合的效益,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政策引导和各方扶持,成为周至刺绣循环加速的动力。1979~1985年初,哑柏刺绣在二曲镇、四屯、青化、竹峪、侯家村、广济、马召乡等地逐步普及。哑柏镇和四屯乡成为刺绣专业乡镇,槐花村等10余村成为刺绣专业村。1976~1986年,槐花村刺绣厂纯收入由1万元增至3.5万元。全村绣工由36人增至970人,推销员由4人增至340人,刺绣纯收入由1.2万元增至75.8万元。村南300米的阳化桥,是槐花等5村的绣品和原料集散地。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周至县的水土流失·周至县的饮水工程
·周至县的防洪工程·周至县的蓄水工程
·周至县的排水工程·周至县的水利灌溉工程
·周至县的育苗·周至县的森林采伐
·周至县的自然保护区·周至县的天然林改造
·周至县的林场·周至县的林业布局
·周至县的经济林木·周至县的珍稀动、植物及其保护
·周至县的竹林·周至县的森林群落
·周至县的畜牧·周至县的蔬菜
·周至县的蚕桑·周至县的果瓜花卉
三秦影像 更多
石泉汉江燕翔洞
石泉汉江燕翔洞
石泉县莲花古渡
石泉县莲花古渡
熨斗古镇
熨斗古镇
陕西小吃-泡馍、凉皮、岐山面
陕西小吃-泡馍、凉皮
蔡伦墓
蔡伦墓
长安区陕西泥人
长安区陕西泥人
长安区九龙潭
长安区九龙潭
不同角度的王锁崖
不同角度的王锁崖
 最新资讯
· 周至刺绣(周至哑柏刺绣)
· 周至县的水土流失
· 周至县的饮水工程
· 周至县的防洪工程
· 周至县的蓄水工程
· 周至县的排水工程
· 周至县的水利灌溉工程
· 周至县的育苗
· 周至县的森林采伐
· 周至县的自然保护区
· 周至县的天然林改造
· 周至县的林场
图片热点
周至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
周至楼观台国家森林公
周至老县城
周至老县城
周至老子授经台
周至老子授经台
周至李颙墓
周至李颙墓
周至傥骆道
周至傥骆道
周至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周至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
带宽支持:古城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