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游记首页 | 西安游记 | 宝鸡游记 | 咸阳游记 | 铜川游记 | 渭南游记 | 延安游记 | 榆林游记 | 汉中游记 | 安康游记 | 商洛游记 | 杨凌游记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榆林市旅游游记大全 > 正文

府州古城记

 2014-6-19 21:37:56   来源:榆林日报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府州古城旧居

古城砖雕影壁墙

荣河书院

  府谷有古城,古城有三绝:城墙、孔庙、书院。“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之诗摹状的是古凉州,而其所状孤城地处要塞、境界孤危之况景,又恰似府州。

  府州古城筑于黄河西岸海拔1000多米之上的一座石山之巅,依山临河,巍峨险峻;远望城廓,宛若一只下山猛虎突然昂头,又似拔地而起的孤岛。其东临黄河,南为悬崖,西为巉岩,北若虎颈。登临古城,极目远眺,滔滔黄河奔腾而来;隔河,山西保德县城尽收眼底。

  古城始建于何时,未考;但五代时后唐庄宗天佑七年(910)即于此设县治,翌年改建制为州,名府州。至此,一座地处边塞,城墙高7米余、周长为2.5公里,占地面积为330亩的孤城巍然屹立,雄踞于边塞,迄今已逾1100多春秋矣。古城建州(县)之早,历千载而城垣基本保存完好,为我国北方所罕见。因其凭天险,枕长城,抗西夏,拒北虏,扼秦晋,易守难攻,遂为古代西北边陲重镇,亦为历代兵家所必争之地。

  来到古城南门山根,举头仰望,危乎高哉!那悬崖绝壁山腰的一排石窟,山寺凌空,架有栈道,岩石凸暴,给人以震撼之感。沿神路攀登而上,原来是重建于明万历年间的佛教胜地千佛洞,现存石窟六眼,窟约深4米宽5米高3米许,内供释迦、文殊、普贤等佛陀,第二窟内供大小佛陀千余尊,千佛洞因此得名;另有祖师殿一座,建于门洞右侧之逍遥楼上,内供吕祖(吕洞宾)金身一尊,与石窟成掎角之势,互为呼应,可谓佛道一家。千佛洞建在悬崖绝壁上,想那古人用绳索从高处把石工放吊在半空,像当年林县开辟红旗渠一样,于峭壁悬崖上用铁锤钢钻凿以成窟。置身千佛洞栈道上,凭栏望去,脚下万丈悬崖,滔滔黄河,川逝而去,山危水阔,穷尽险奇;是时,清人徐恒赞《千佛洞》诗涌上心头:峭壁城南寺,重重石洞穿。下临河浪阔,平眺晋云连。远树当窗近,轻舟过槛偏。心空来坐久,且话静中缘。此刻,你的心境会出现一片空灵,一种神秘崇高的敬意,自然而然产生出来。千佛洞左下石壁为摩崖石刻,旧县志中记石壁上刻有“禹王初导”四字,近年新刻大抵陕西或国家级书法家或名人墨迹,成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噫,未入古城,先睹此一美景矣。

  南城门悬空而下者,有水门。据有关文献记载,“州城依山不井汲,汲于河。”可知水门乃古代士兵和居民打取生活用水的唯一通道。水门建造奇特,巨石砌筑,高数丈,门洞两侧为峭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水乃人畜赖以生存的命脉,水门建若雄关,正是为了保护汲路,防敌进攻时切断水路之故。拾阶而上,但见水门洞外墙壁上嵌镶着民国时柴振清(字镜荃,曾任米脂县长)先生的题联,曰:聊开眼界以外是近水远山,暂息尘劳此间有洞天福地。反复咀嚼,感其联之工,又将水门造景的妙处描摹得恰到好处;楷书字迹遒劲灵动,实为上乘佳作。洞之门楣有古人所书“河山览胜”四个隶书大字,古拙苍劲。洞门之上又建有亭阁,极为修整,妙化无穷。古代,黄河波涛浩渺。三百年前,即1697年,清康熙帝巡兵宁夏,第三次平定葛尔丹时,御驾亲征,即由河东保德县城乘舟渡河于府州城小住三天,即由此水门上岸登临入城。府谷新县城城址位于刘家川,其时刘氏为望族,多为船户,设有渡口,称刘家渡。康熙帝渡河时正是刘姓艄公为驾摆渡,因见艄公水中技艺高超,在滚滚巨浪中行舟若平地,龙颜大悦,随即口占诗曰:“古渡远年传至宋,舟人今日仍姓刘”,旋即传旨:从此以后,永远免除府州刘姓之赋税。从此,刘家便再没有纳过赋税,直至全国解放。康熙帝在府州小住时,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做了件开放“黑界地”的大事:清初,担心蒙汉联合反清,清廷下令在蒙汉交界明长城之北割划出宽50里,西至宁夏的一条地带,在此地带里,不许汉人耕作,禁止蒙人放牧。北胡南汉,互不相扰。久而久之,这条“隔离带”变为黑土,老百姓称之为“黑界地”。康熙帝了解到“界地”两翼百姓生活苦焦,民不聊生,主要原因是“界地”良田不准农牧所致,于是传旨开放“界地”,允许蒙汉耕牧,此事深得民心。康熙帝在繁忙的军事斗争之暇,亦不忘雅事,在府州吟题《晓寒念将士》一诗,诗中流露出对戍边和带甲出征将士在霜华侵月、朔风凛冽中安全和温饱的担忧。

  水门而上,循蹬道,路曲径危,登高涉陂,立马就到南城墙根。城墙高耸,下半段为1米长1尺厚的石条筑垒,女墙段为1尺多长的青色城砖砌筑,城墙蜿蜒,随地就势,通高7米以上。转弯处,早见城门高耸,门楣上“府州”两字扑入眼帘;入“府州”,过洞门,原来是四方四正的一个“瓮城”,府州古城置东西南北四大门又小南小西两小门,南北大城门及小西门外均筑有瓮城;巡瓮城一周,又早见“南门”两字,入南门,登城楼,但见城楼与瓮城差错峥嵘于蓝天白云之下,下瞰黄河如带,浩浩荡荡;目睹府谷新县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片繁荣景象。

  历史上镇守此城最著名的将领是谁?此城中流传的最经典的故事是什么?答曰:“折家将。”而最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则非巾帼英雄折赛花折(佘)太君莫属了。

  五代至北宋末,镇守府州的主要将领是令敌闻之丧胆的著名的折家军。折氏世居府州,繁传九代,累世习武,出十四个刺史(将领),历二百八十余载。在近三百年中,折家将镇守府州,抗契丹,平北汉,拒西夏,震金蛮,抵御外辱,收复失地,忠君爱国,与麟州杨家将并雄于塞北。五代时,府州归后周,广顺三年(955年),北汉刘崇派重兵三千进攻府州,府州防御使折德扆率兵反击,杀伤北汉两千多众,又乘胜追击,抢保德,取岚州,威镇北汉朝野。北宋时折继闵袭知府时年仅二十二岁,宝元三年,李元昊犯边,青年将领折继闵率兵反击,“公入贼境,破野寨二十余所,斩级数百,俘虏甚众;六月,复击贼屯,斩获千计;九月复出塞,斩贼三百余级”;宋庆历元年,与夏兵遇,斩敌二百,擒酋十余,取其辎重;庆历二年,元昊率兵十万余袭府州,时府州城内仅有守军六千,众寡悬殊,夏军来势汹汹,继闵率宋军将士依凭有利地势,矢石如雨般倾泻下来,夏军虽有元昊亲自督战,然伤亡惨重,激战七日七夜,损兵折将逾万,克城无望,丢盔弃甲,仓皇撤退。“铜吴堡,铁葭州,攻不破的麟府州”,府州城固若金汤,信然。是年九月,元昊犯萧关(今宁夏固原),继闵奉命出塞征讨,攻其不备,斩贼首××,夺牛马千余。现保存有折继闵神道碑一通,载继闵生平功业,余默诵之,一个智勇双全百战不殆的青年将领形象跃然眼前,遂脱口吟出“少年儒将,骁勇震虏,弹指安边”几句以赞之;继闵自宝元二年到庆历三年的五年中,与西夏“大小积三十余战”,每战必克,《宋史》有其《本传》。继闵子折克行更其勇武,“所向如有神”,现存折克行神道碑载其“与西人战大小百七十”“每出必胜,夏人畏之”。现尚存折克行子折可存墓志铭一通,上有“夏人女崖,来扰我边,西陲不宁,边民苦之。公率捕之,众不满百。公设奇谋,生擒女崖,逐酋西土……”等描述。关于折家将英勇抗敌的故事,古城内俯拾皆是。最为广传的是北宋名将杨继业(杨业)与佘太君(折赛花)在七星庙比武招亲的故事:北宋年间,宋之名将杨业与抗辽巾帼英雄折赛花交战,杀得天昏地暗,俊男靓女,不忍相伤。杨业佯败落荒逃至七星庙,躲在大殿门后。赛花抢入,杨业猛扑上去,瞅准赛花七寸金莲狠踩一脚,赛花痛得“哎呀”一声,蹲于地,杨业就势将赛花按倒,两人再不动武,反而卿卿我我,拜起天地来,直把大殿所供道家七祖笑得呲牙咧嘴。成亲后,折赛花辅佐杨业,抗夏击辽,为宋朝北部边境的安全立下汗马功劳。至于折太君为何成为“佘太君”,那是因为口音所误,据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载:“世俗以杨业妻为佘太君,亦有作折太君者。盖佘太君本应作折太君,北方土语‘折’本应作蛇的音。”清编《续修岢岚州志》更明确记载:杨业妻折氏,性敏慧,尝佐业立战功。业战死陈家谷后,折上疏辩夫力战获死之由,遂削潘美、王诜二人爵,除为平民。现府谷境内孤山之七星庙,正因这个优美传说而名杨华夏,收入《中国名胜大词典》一书,而七星庙也成了国内多部关于杨家将、佘太君故事的电影、电视剧的首选拍摄场景。

  府州之行意外收获到与北宋末宋江、方腊两支起义军有关的史实。1939年,府谷在境内杨家沟西堬头折氏坟园出土,1975年寻获的《宋故武功大夫河东第二将折公墓志铭》中对折可存功绩有这样的记载:“宣和初元,王师伐夏,公有斩获绩,升阁门宣赞舍人。方腊之叛,用第四将从军。诸人籍才,互以推公,公遂兼率三将兵,奋然先登,士皆用命。腊贼就擒,迁武节大夫。班师过国门,奉御笔捕草寇宋江。不逾月,继获,迁武功大夫。”这段铭文说的是折可存的三次升迁缘由:第一次因在讨伐西夏中功绩突出,升为阁门宣赞舍人;第二次因征讨“叛逆”方腊并生擒之,升迁为武节大夫;第三次因征讨并捕获宋江之功被升迁为武功大夫。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一、方腊起义被镇压先于宋江起义,且方腊是被折可存所擒,这就否定了是宋江受招安后去打方腊一说;二、宋江是折可存参与平定方腊途经开封时奉宋徽宗手谕“捕草寇宋江”后,被折可存镇压并捕获之。翻了一下《宋史》,也未查到关于宋江参与了平定方腊的文字,只查找到“宣和三年,四月,生擒腊及妻邵、子毫二太子”,至于是谁人生擒的,没有记载。由于史书无确切记载,便给小说家们留以凭空想象的空间。

  府谷县文广局局长谭玉山先生介绍:北宋灭亡时,折家军大多随宋南迁,后折彦质官至副丞相。知州折可求降金,被金人毒酒鸩杀后,此城曾遭灭顶之灾。金兵入侵,毁坏城墙,杀戮百姓,实施屠城政策,使府州变为一座空城,荒置上百年。现在的城墙乃明代重修。

  府州古城旧街道为2横12纵。明清时店铺林立,商号甚多,为晋陕蒙重要商贸集散地。城中心有钟楼,四周多庙宇。古城中,今尚存30余处建筑为旧构,其形制独特,有别于榆林四合院,平屋成行,外围以垣,辟小门,又有大门。门上砖雕倒垂花,有莲,有牡丹;或以为是当年折家官署邸宅者,无据;但论形式规模最少应为大户或军政要员住宅。有的旧宅虽已无人居住,但其院落砖刻大门修正,动物花木砖雕、木刻图案精到,砖雕大门上额又镶刻着题字,有“善为宝”“庆有余”“平为福”等等,部分为颜字榜书,可知为明人所题刻;房檐上寿纹形虎纹形瓦当雕刻绝美。府州古城老宅明清遗物甚多,是研究明清北方建构、民居、家什的良佳选地。

  府州文庙内供奉实为孔子及七十二贤人,且称之为孔庙。府州孔庙是目前陕北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孔子庙宇,位于城内东侧,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自明迄今,几经维修、扩充,逐渐成为一处以大成殿为中心的轴对称群体建筑。其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大成殿、棂星门、金水桥、圣时门、大成殿前两侧之配殿、明伦堂、崇圣堂、文昌寺、假山、喷泉、古戏台、六角式凉亭等大型建构。庙门外广场上有大理石“九龙壁”一座,大门口双狮雄踞,一对石旗杆插于两侧。通观之,建筑构造巧治,布局合理,蔚为壮观。孔庙的第一道大门是棂星门,孔庙设门名棂星,喻尊孔如同尊天。大成殿坐落于第二进院落,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九脊歇山式结构,青瓦覆顶,檐下木雕开花斗拱,完整保留了明代建筑风格,这在全国亦为罕见。四合院内,绿树掩映。大成殿高于两侧配殿,殿高大雄伟,外砖内木。仰头望,殿内顶梁横木上似有墨迹“大清光绪二年岁次丙子桂月……”字迹工整流畅,可知正殿最后一次维修乃光绪年间事。正殿供奉孔子及“四配十二哲”;正面神台上孔圣人正襟危坐,亚圣孟子、曾子、颜子、思子坐列两旁,是为“四配”;左右两排为冉子、宰子、仲子、言子、朱子、有子等十二哲人。四合院中央筑台置一古老石雕,群花拱围,为古代四象中“白虎”石雕蹲像,高一米许,形容古拙,余臆断之为宋代雕像,惜两前腿残损。传为西夏元昊攻城不下,见此白虎石雕,因白虎为战神,其威猛无比,具有辟邪、禳灾及惩恶扬善等多种神力,元昊出师不利,迁怒于石虎,以剑劈之,致其前腿残落。另有一处碑亭,收藏有唐宋至清代古碑、墓志铭若干通,除折氏者外,有《唐故河东郡卫府君墓志铭》,褚体楷书,足以为法;还有《宋故安丰王平事墓志》《宋故府州宗府君墓志铭》《明皇赠龙虎将军左卫副总兵张立位墓碑》等。府谷地气干燥,碑文字迹清晰无损,这些碑石,是研究府州及中国历史最有力的佐证。院栽名花异草,绿树成荫,环境幽雅,秀丽端庄。孔庙现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每年定期举行孔子诞辰纪念大会,游人如织,盛况空前。

  沿古街北上里许,至北门,北门及其城墙城楼已维修,青砖碧瓦,高大威严,修旧如旧,亦有可观者也。北城门上刻“荣河郡”三字,何也?因在宋政和五年(1115年)府州曾被赐名“荣河郡”之故。北城门右侧跨沟里许,就是府谷著名胜景“五虎山”。“五虎山”山色迷人,景色秀美,“虎山拥秀”向来为府谷八景之一。伫立北城门楼,眺望虎山,山势峻拔,云雾缭绕,巨石崩岩,满目青翠,云霞观、玉帝楼、月潭亭等古建尽入眼帘,足令赏心悦目;山上建有五虎山庄,是夏季旅游、度假、避暑的理想去处。

  出北门,沿城西侧深沟而下,至城南偏西脚下,有清乾隆年间所建之“荣河书院”。书院建于半坡之上,占地面积为3500平方米,依山顺势,错落有致,南面临河,曲水萦奔,三晋云水,秀环怀抱。分上、中、下三进院落,曲径通幽,构建别致,旧为府谷最高学府。现存有清乾隆三十四年知县郑居中先生(安徽泾县人)所撰碑记述其始建经过云:“旧有荣河书院,在学之东偏簧墙内,小房三间,卑隘殊甚。余初莅任閲视学宫,心剧悯之。入其中见堂角数人肄业,问能文章者则云无处座。只每月送文,先生衡閲。”这位知县大人于查学中,看到旧书院因教室扁窄学生只能在家中做文章,每月送先生集中批阅一次,便动了恻隐之心,于是,召集绅士商量建立书院,振兴教育,使府谷兴起而“人文蔚然”,书院迁址于此处。此地原有小庙,移神他处,“将颜樯朽植尽拆去之,四周筑宽,周二十一丈三尺,靠城墙地稍高,前左右各砌八尺与相等平,上建正房三间,较高二尺许,东西方各三间,西厨房一间,门楼一座,外围以花窗,短墙东斜下,砌石墙二十二级,体置殊甚宏雄。”“余资费全捐俸为倡,余皆绅士等输工料钱米,共督建之,略无有派输之忧。于乾隆三十四年夏四月动工,明年三月告竣。”“落成之日,移请师生,其中书声远朗,恍觉山增而高秀,河增而润长也!”碑记明确记载了书院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四月(1769年),一年后竣工。郑知县带头捐出俸禄,倡导绅士捐献工料钱米,没有搞摊派。竣工之日,书声琅琅,山为之欢,水为之歌。书院建成六年后,即乾隆四十年,就有刘鼎国和阎廷林两名考生参加科举考试连捷陕围登科,绅士们愈加兴奋,添建书房七间,监生魏克敬亦慨建十三间,众绅士又自发于院前建魁星楼一座,甚宽敞,书院于是成巨观也。郑知县不无自豪地说:“余宰与有荣光也。”府谷自有了这所书院,人文日蔚,贤达层出。仅晚清民初,就走出了拔贡杨琮、吴乾元;走出了位居总兵的冯允中;走出了精通《周易》、有“陕西文豪”美誉的王为垣;建国前走出了府谷第一个大学生、后为榆中校长的孙如今;走出了教育家杨琛;民国十六年书院又增设女子小学高级班,先后考入榆林女三师者六七人,其中就有后来追随中共革命一生的刘素菲(刘澜涛妻)女士。1926年8月,共产党人李维勤在书院(其时已更名为南门高等学堂)里创建了党、团特别支部,翌年12月于此成立了中共府谷县委。从此,在中共直接领导下,南门一高进步师生和河运工人组织游行,抗捐税,攻打金、盐局,与国民党旧政权展开了斗争,为中国革命红色政权的取得作出了贡献。新民主主义时期,著名的共产主义战士赵博、杨岐山也是从这里走出的。从这里走出去参加革命的人,在新中国成立后,有不少担任了省部级领导,并走出了不少著名学者和文化名流。荣河书院功莫大焉!近年,依照旧构,对书院进行了一次大型维修,均为硬山式青瓦铺顶,雕栏玉砌,朱门碧瓦,翠松环抱,临河筑一高台,上建阁楼,卓然临空,与书院间贯以虹桥。得暇携二三子登斯楼也,则黄河横卧,白浪凝雪,古树垂荫,把酒临风,品茗吟句,不亦惬意乎!

  古城三绝:城墙、孔庙、书院,如今皆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一边塞古城有三处国保单位,亦为奇也。


编辑:秦人
榆林市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榆林白云山道观主要建筑 榆林市旅游景点:榆林明长城 榆林市旅游景点:高家堡古城
榆林市旅游景点:西津寺 榆林市旅游景点:麟州城--杨家 榆林市旅游景点:凯歌楼
榆林市旅游景点:秀芳图书楼 榆林市旅游景点:横山接引寺 榆林市旅游景点:古长城遗址
榆林市旅游景点:巴图湾生态旅游 榆林市旅游景点:青阳岔毛泽东旧 榆林市旅游景点:马莲滩森林公园
榆林市旅游景点:绥德汉画像石展 榆林市旅游景点:绥德千狮桥 榆林市旅游景点:米脂婆姨革命史
榆林市美食 更多
百变“鸡蛋饼”[图]
陕北黄酒[图]
百变“鸡蛋饼”[图 陕北黄酒[图]
洋芋丸子[图] 陕北年馍馍[图]
绥德黄国胜老汉的黄 榆林米酒[图]
榆林香哪 榆林传统十二件菜
榆林美食:拼三鲜 榆林美食:羊杂碎
榆林市特产 更多
榆林市地方特产:榆林炸豆奶
榆林市地方特产:塞上香哪
陕北老人头像 榆林特产拧条
榆林地毯、毛毯 榆林豆腐
榆林市地方特产:抿 榆林市地方特产:佳
榆林市地方特产:小 榆林市地方特产:清
榆林市地方特产:果 榆林市地方特产:杂
推荐信息  
·陕西旅游游记目录
·带上味蕾穿越西安 吃货必读攻略[图]
最新更新  
·游走波罗堡
·小寺巷:一直被忽略 从未被忘记
·榆林榆溪河新夜景
·青云寺古戏台
·小寺巷:重新崛起亦或并不存在
·戴兴寺的“佛成道日”仪式
·榆溪胜境——青云寺
·瓦窑沟巷——砖砖瓦瓦 构建家的温暖
·米脂何庄古迹考察记
·游边塞榆林 享大漠风情
·穿越红色之旅——小青天
·大漠印象之:镇北台
·绥德胜景:龙洞清流
·普惠泉 惠及一座城 养育一方人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旅游游记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youji/.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