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艺术首页 | 西安艺术 | 宝鸡艺术 | 咸阳艺术 | 铜川艺术 | 渭南艺术 | 延安艺术 | 榆林艺术 | 汉中艺术 | 安康艺术 | 商洛艺术 | 杨凌艺术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龙窝酒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民间艺术大全 > 正文
陕西戏曲音乐创作
  2013-10-31 9:16:17   来源:三秦游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秦腔音乐创作 秦腔音乐(唱腔、曲牌及锣鼓)是程式化的板腔体,经过几百年演变靠艺人口授承传下来。1912年,陕西易俗伶学社在西安成立,创作了一批有民主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的新剧本,演唱打破了板式结构。导演陈雨农在唱腔上突破原有十言、七言格律,对许多重叠句,长短不一句式和绕口、难以对付的唱词,都处理得缜密熨帖,十分好听。如《双锦衣》中数罗汉唱段中“……一个儿……两个儿……三个儿……四个儿……五个六个,三六一十八个尊,尊罗汉。我问你喜的,笑的,愁的,恼的,都是为哪般?难道是愁我笑我的情根尚未断,怎知我心似冰雪寒”。这种打破板式、不规则的唱词,是他研究人物感情后加上去的。后来许多创新腔的人也受其影响或循着他的路子发展,这种新腔也一直被沿用下来。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上演的新创秦腔剧《血泪仇》,基本沿用秦腔传统唱腔。20世纪50年代初,西北戏曲剧院(后改为陕西省戏曲剧院)成立后,陕西有了专门的戏曲音乐研究、创作机构和专业创作人员,一些地、市、县成立了戏曲演出团体。戏曲音乐改革也被提上日程。1953年,王依群将评剧《刘巧儿》移植为秦腔上演,翌年1月,在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西北区分会就该剧音乐改革问题召开的座谈会上,王依群介绍了该剧音乐唱腔改革情况及体会。次后上演的《游西湖》(姚伶、荆生彦、李正敏唱腔设计)音乐改革幅度较大,前奏、间奏曲创作较多;《白蛇传》(米晞、荆生彦音乐设计)大部分唱腔传统依旧,而插曲则根据传统曲牌改编创作。两剧中各有个别唱段流传至今。
    1957年5月,陕西省文化局与中国音协西安分会联合召开秦腔音乐工作座谈会,30多名与会者就戏曲音乐改革进行了座谈。1958年拍摄的电影艺术片《火焰驹》(荆生彦、峥嵘音乐设计)和1961年拍摄的电影艺术片《三滴血》(薛增禄音乐设计)是秦腔音乐改革的新开端。两剧的音乐作者采取继承传统音乐与改革音乐相结合的方法,依据人物情感设计唱腔。对传统曲牌加以改编或根据人物感情把曲牌连接起来运用,设计过门或背景音乐,吸收潮州音乐或新疆音乐,对铜器打击乐进行改造,减少爆躁。演唱上吸收昆曲等剧种柔和婉转的唱法,减少了秦腔唱腔里的粗鲁气氛。这两部电影的拍摄放映,扩大了秦腔在全国的影响,受到西北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群众欢迎,两剧主要唱段及音乐灌制了唱片,一些精彩唱段至今在西北省区城乡文艺舞台广为演唱。
    20世纪50年代中期,王依群、赵北海对抗日战争时期创作并在陕甘宁边区演出的《血泪仇》音乐作了重新设计,按照演唱特点对唱词设计板路,创作了过门、场景音乐。《纺棉》等段音乐被作为秦腔音乐新创作品的蓝本,一些唱段至今流传。60年代初,萧炳将传统唱腔与新创音乐相结合为秦腔《谢瑶环》设计音乐。赵北海吸收原歌剧《江姐》音乐特点设计出的秦腔《江姐》唱腔为省内一些演出团体所效仿演出。赵北海还为秦腔《恩仇记》等剧设计音乐。薛增录将歌剧《红梅岭》改编后移植为秦腔上演,他将原歌剧中的陕南山歌、小调用于秦腔,音乐备觉新颖悦耳,得到西安戏剧界的认可。
    70年代初期,几个“样板戏”被移植为秦腔。第一个移植的是《智取威虎山》(萧炳、杨世科、党晞光音乐设计),其中小常宝一段唱腔“八年前风雪夜……”流传下来。由《红灯记》音乐移植学习班移植的秦腔《红灯记》,运用破板创腔方法吸收京剧唱腔音乐特点,将李铁梅唱的“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的“战”字推向G调的高音上三度,显现出秦腔高昂亢奋的韵味,采用混合乐队和交响乐队(石夫、屠治九、赵季平配器)伴奏,有几段唱腔流传下来。当时文艺创作强调“三突出”(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原则,这几部“样板戏”被移植为秦腔时音乐设计也受到影响。
    1977年,歌剧《洪湖赤卫队》被移植为秦腔(萧炳、杨天基、吴复兴音乐设计,赵季平配器),人称此举是“化歌为秦”。秦腔《洪湖赤卫队》旋律婉转,歌唱性强,个别唱段流传至今。1978年,秦腔《祝福》(萧炳、杨天基、吴复兴音乐设计,赵季平配器)上演,该剧运用以往戏曲演出所没有的主题音调贯穿手法,破板创腔,音乐结构严谨、统一,新作较多,但能保持秦腔风格,连演100多场,为群众所喜爱。同年创作的秦腔《西安事变》(卢东升、张森伶音乐设计)第一次让剧中人物周恩来、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等唱秦腔。1979年2月,此剧赴北京参加国庆献礼演出,获创作一等奖。曹禺著文认为让周恩来讲陕西话、唱秦腔是成功的尝试,是敢闯,敢做,勇于实践的首创精神。此剧音乐基本遵循传统,周恩来的大段唱腔群众觉得过瘾。
    1981—1982年间,省文化局开办秦腔音乐作曲进修班,召开陕西省首届戏曲音乐学术讨论会,邀集全省各地市文艺团体、艺术院校、文艺工作者50余人讨论戏曲音乐研究者的论文,探讨戏曲音乐的改革和发展。1985年创作上演的新编秦腔历史剧《千古一帝》(萧炳、吴复兴音乐设计,赵季平、斯英玮、吴复兴配器,翟志中打击乐设计)根据人物设计唱腔,主题音乐贯穿全剧。该剧获全国戏曲观摩演出一等奖及音乐设计一等奖。原越南政府副总理黄文欢在西安看后曾赋诗赞誉。
    在秦腔长期流传、演变过程中,除了专业音乐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外,陈雨农、党甘亭、王天民、李正敏、袁克勤、任哲中等表演艺术人才对秦腔音乐的改革也功不可没,他们的唱腔旋律各有创新,在陕西以至西北各省广有声誉。
    眉户音乐创作 眉户产生于陕西关中,流传于甘肃、宁夏、山西(南部)、河南(西部)等广大地区。音乐是连缀若干既成的民歌、小曲组成的套曲体。眉户原是流传于农村的地摊戏(如皮影、自乐班等),明清时期出现舞台剧。1940年,善唱眉户的李卜(祖籍山西)在陕北富县被柯仲平请到延安民众剧团教眉户。马健翎利用这种旧形式创作了新型的眉户剧《十二把镰刀》《两亲家》。张鲁师从李卜学习眉户,并将眉户剧带回鲁艺。不久眉户遍及延安,延安的秧歌里出现了许多眉户调。安波用眉户音乐创作的秧歌剧《兄妹开荒》成为延安新秧歌运动的代表作,流传至今。
    1952年,黄俊耀创作的《梁秋燕》(姚伶、米晞、任应凯配曲)是至今影响最大的一出眉户剧,唱词按眉户调写成,开始曲以眉户音乐旋律创作。唱腔基本沿用眉户传统曲调,新的创作和加工不多。《梁秋燕》上演后,在陕西城乡影响巨大,群众争相观看,其唱腔音乐经过广播及唱片传播,广泛流传。此剧曾赴京演出,受到刘少奇称赞。戏曲评论界认为《梁秋燕》是新中国成立后眉户音乐创作的开端和典范,现已成为保留剧目。相继上演的《罗汉钱》《迎春花开了》《志愿军的未婚妻》等音乐创作均具新意,伴奏用了管弦乐队,用上了合声、配器。1956年上演的《粮食》(米晞、马生采配曲)音乐创作成分较多。1959年上演的《两颗铃》(马生采、赵北海、任应凯配曲)音乐通俗。1982年移植的《商洛花鼓》(杨世科、马生采配曲)和《杏花村》(马生采、党晞光音乐设计)被拍成电影。1987年《酒醉杏花村》(马生采、杨世科作曲)获陕西省首届艺术节大赛音乐创作一等奖。
    碗碗腔音乐创作 碗碗腔长期流传于陕西华县、华阴一带,唱腔缠绵,富唐宋遗韵。碗碗腔属板腔体,原由民间艺人用皮影戏演出或在民间自乐班演唱。1956年,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部长赵守一和中共陕西省委第二书记赵伯平提出用人来演碗碗腔,米晞、马生采从西安市德庆皮影社(社址在北大街)一皮影戏班挑选出《借水赠钗》一折,由李瑞芳、王斌演出,碗碗腔首次被搬上大戏舞台,后来参加了陕西省第一届戏曲会演,影响广泛。随后省上指示将《金琬钗》《白玉钿》搬上舞台。1958年三大秦班进京演出期间,首都戏曲界对《金琬钗》唱腔音乐评价甚高,周恩来总理将剧组邀至中南海为中央领导演出《金琬钗》,并观看了黄育英演奏的硬弦(二股弦)。20世纪60年代初,马生采配曲将朝鲜歌剧《红色宣传员》移植为碗碗腔,这是首次用碗碗腔演现代戏。“文化大革命”中以同名京剧移植的碗碗腔《红色娘子军》(杨世科、党晞光、黄育英音乐设计)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上演的碗碗腔《杨开慧》(马生采、杨世科、党晞光音乐设计)多有音乐创作。唱腔设计打破了旧的板式结构,整出戏从头至尾贯穿主题音乐,并加上重唱、合唱、伴唱,又加进了管弦乐伴奏。1986年创作上演的《杨贵妃》(党晞光、马生采音乐设计,赵季平配器)歌舞音乐较多。翌年,该剧获陕西省第一届艺术节音乐创作一等奖。
    商洛花鼓音乐创作 商洛花鼓是湖南、湖北花鼓流传到商洛地区,与当地人文风情融合形成的,长期由民间艺人演唱。1956年,陕西省地方戏曲会演中有小戏《夫妻观灯》参演,后曾赴京演出。20世纪70年代末《屠夫状元》(辛书善、辛庆善音乐设计)的创作上演使商洛花鼓的影响日益广泛。此剧音乐作者以花鼓套路设计人物唱腔,编创间奏、过门,音乐轻快、活泼。剧中“抬轿”音乐被移植该剧的其他剧种所应用。此剧赴京演出,颇受赞誉。后被移植为眉户,并拍成电影。80年代初,上演了商洛花鼓《六斤县长》(辛庆善作曲),该剧从编剧、音乐、表演等方面,证实商洛花鼓日趋成熟,赴京汇报演出广受褒奖,后被改编拍成同名电影和话剧。

编辑:秦人
陕西省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户县钟馗故里 古汉台 黄河壶口瀑布景区
药王山景区 法门寺 瓦窑堡革命旧址
万花山风景区 神府煤海工业区 杨贵妃墓
西安阎良航空科技馆 金丝峡丹江漂流 西安广新园民族村
汉中石门栈道风景区 洛南文庙 爷台山战地主题公园
陕西省美食 更多
怎么把鸡蛋炒得又香又嫩 当然有技巧
打假时间到 教你鉴别羊肉、红酒的真假
怎么把鸡蛋炒得又香 打假时间到 教你鉴
精致的袖珍美食 挑 这些被扔掉的部分才
可以吃下去的美貌酒 告诉你真正的“日本
“可可树”新派甜品 睡前食物红黑榜 胖
不知道吧 微波炉原 风靡中国的潮汕砂锅
陕西省特产 更多
陕西特产大礼盒[图]
陕西八大怪泥塑 LED灯皮影系列
陕西土特产品旅游纪 陕西工艺美术品
文物复制品和仿制品 陕西旅游纪念品
榆林地毯 蓝田玉雕
安康绞股蓝 陕南天麻
推荐信息  
·镇安花鼓
·陕西艺术作品目录
·华阴西王“华山红社火”血故事[图]
·陕北安塞腰鼓
·安塞剪纸
·洛川毛麻绣
·洛川剪纸
·洛川文狮子(图)
·洛川蹩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蒲城走(竹)马戏
·阎良核雕技艺
·华阴老腔——传唱千年的原生态艺术
·蒲城斗子旗(蒲城斗旗)
·凤翔木版年画
最新更新  
·陕西电影音乐创作
·陕西歌剧音乐创作
·陕西小提琴独奏曲及钢琴重奏独奏曲创作
·陕西交响乐作品创作
·民族器乐作品创作
·陕西歌舞音乐创作
·1972年陕西省革命委员会文化局向国务院
·陕西音乐创作
·陕西音乐团体
·陕西民间音乐
·陕西宗教音乐
·西安古乐
·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陕甘宁边区音乐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民间艺术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yish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