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兴平市 文物大全 > 兴平市茂陵

兴平市茂陵(1)

字号:   2012-7-24 23:47:09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第一节 汉武帝陵
    汉武帝名刘彻,景帝刘启第九子。景帝元年(前156)七月七日生于猗兰殿。生母王美人是槐里(今兴平县)王仲的女儿。
    刘彻四岁被封为胶东王。景帝前元七年,宣布王美人为皇后,时逾20天,7岁的刘彻被策定为太子。
    后元三年(前141)正月景帝逝世,刘彻十六岁继承王位,是为汉武帝。
    征和四年(前89),武帝颁布“轮台诏”,“深陈既往之悔”。悟言他以前兴师动众,南征北战,损兵折将,造成农民困苦与妻离子散,皆“朕之不明”所致,实感内疚!今后政策,“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乃为当务之急。”
    后元二年(前87),武帝年已古稀,巡游到周至五柞官,一病不起。太子据于前四年,遭“巫蛊之祸”死于非命,大臣们担心的是立谁为太子,他曾绘一张周公抱幼主成王,朝临诸侯的画赐给霍光,暗示立小儿刘弗陵为太子。
    临终前,对他死后之事,作了妥善安排。首先借故让太子母钩弋夫人自杀,以绝母后干涉朝政的隐患。然后宣布由霍光、金日、桑弘羊、上官桀四大臣辅政。封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为车骑将军,桑弘羊为御史大夫,上官桀为右将军。
    后元二年二月武帝死于周至五柞宫,入殡未央宫前殿,逝后18日,葬于茂陵。16岁当皇帝,在位54年,终年71岁。
    二、陵墓营建工程
    茂陵位于陕西兴平县东北12公里处。附近东是道常村,西边是留位东坡村,北临策村、张里村,南接渭惠高干渠,渠水由西向东,横穿陵区。据载:汉制天子即位第二年营建“寿陵”,天下赋税三分之一,供建筑山陵之用。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开始建筑陵墓,他在位54年,茂陵营建53年。这座陵规模之大,修建之豪华,远非西汉诸陵可比。
    武帝陵高46.5米。顶端东西长39.5米,南北宽35.5米;东底边233.2米,西底边234.2米,南底边232.7米,北底边230.6米。《关中记》说:“汉诸陵皆高12丈,方120步,惟茂陵高14丈,方140步”。上述与今实测数字基本相符。虽然时经2100余年,水土流失,所差甚微。墓基占地面积为54136.61平方米,封土887393立方米,全部夯筑。上小下大,形如覆斗,远望之如同一座平顶山丘。
    地宫是陵园的主要建筑。《汉旧仪》载前汉诸帝营建寿陵:用地七顷,方中(地宫)占地一顷,深十三丈,墓室高一丈七,四周每边长二丈,墓室四面各设有能通过放六匹马架之车的墓道,各墓道门还埋设暗剑、伏弩等机关,以防盗。
    汉代“天子葬”,按形制修建的陵墓,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土木结构的地下宫殿。墓中使用所谓“黄肠题凑”。实际上这种制度,并不只限于天子所专用。《汉书·霍光传》:“光薨赐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
    三、随葬物品
    汉代贵族、官僚阶级讲求厚葬,墓内随葬品数量大、种类多。《汉书·禹贡传》说:武帝地宫内充满了大量稀世珍宝,除随葬无数金银珠宝外,还有“珍兽、鱼鳌、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由于武帝在位时间长,每年都有罕见的珍宝置于墓中,他死后入葬时地宫中已塞满,不复容物。据传说连西域康居国王赠送的玉箱、玉杖和他生前经常阅读的杂经30卷,盛以金箱,也一并埋入墓中。
    据载,当时为了使尸体不朽,用小玉具填塞死者的七窍。武帝死后,梓棺内,口含蝉玉,身着金镂玉衣。《西京杂记》载:“武帝玉衣皆镂以蛟龙、鸾凤、龟麟之象,世谓之蛟龙玉衣。”
    四、陵园和陵邑
    (一)陵园
    茂陵的陵园分内城和外城,内外城四周都有城门。内城,南边门垣已湮没,东、西、北三个门阙的遗址依然清楚可见。惟外城及陵庙、寝殿、便殿等建筑物已无迹象可考。据《汉书·韦玄成传》和《长安志》卷十四的记载:陵旁立庙,陵园有寝殿、便殿、鹤观等地面建筑。主管官吏有陵令、属官各1人。寝、庙令1人,园长1人,门吏33人,候4人。而守陵、溉树、扫除的杂工等,多达5000人。
    (二)陵邑
    陵园东南是茂陵邑遗址,始建于建元二年(前139)。《汉书·武帝纪》:“初置茂陵邑”。地址在今兴平县西吴乡窦马村以西。武帝为了繁荣茂陵附近的经济、文化,不断迁徙封建社会上层的文武大臣、豪富、名门定居于陵邑。由于人口逐年增加,后改邑为县。《汉书·地理志上·右扶风》:“茂陵,户六万一千零八十七,人口二十七万七千二百七十七。”当时茂陵人口之多,为西汉“五陵”之冠,甚至长安的达官显贵,对能迁居茂陵者都认为是荣幸。
    五、陵墓被盗情况
    据载,茂陵曾多次被盗。第一次在汉昭帝始元三年(前84),《汉武帝内传》说:“帝冢梓宫中,,有玉箱、玉杖,是西胡康渠王所献,帝甚爱之。其后四年,有人于扶风市中买得此二物。帝时左右侍人,有识此物是先帝所珍玩者”。第二次发生在汉宣帝元康二年(前64)。《汉武帝内传》说:武帝生前于地宫中所藏的杂经三十卷,被河东功曹李友,入上党抱犊山采药,于崖石中得之,盛以金箱。书卷后题东观臣姓名,记书月日是武帝时。宣帝问武帝侍臣典书郎冉登,登说此是孝武皇帝殡殓时之物。第三次被盗,《中国通史简编》:公元25年9月赤眉军分为三十营,共三十万人,击败更始军,入长安后进行掳掠,出城打开了茂陵的羡门,成千上万名起义军,搬去陵内陪葬品,几乎搬了几十天,但陵中物不能减半。第四次茂陵被盗。《中国帝王陵寝》:唐僖宗三年(880),黄巢农民起义军进入长安,亦发掘茂陵,使大量金银玉器散失四处。

[1] [2] [3] [4] [5] [6]  下一页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