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历史 | 艺术 | 民俗 | 图片 | 线路 | 文物 | 视频 | 出游 | 专题 | 景点 | 特产 | 美食 | 传说 | 吃住 | 休闲 | 交通 | 论坛 | 团购 | 搜索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龙窝酒网上订购
三秦游
首页 | 西安概况 | 宝鸡概况 | 咸阳概况 | 铜川概况 | 渭南概况 | 延安概况 | 榆林概况 | 汉中概况 | 安康概况 | 商洛概况 | 杨凌概况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宝鸡市概况介绍大全 > 正文

宝鸡概述(2)

2013-4-7 22:17:30   来源:三秦游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三)
宝鸡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得天独厚的相对优势
宝鸡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宝鸡的大机器工业,萌发于抗日战争时期。在此之前,现市内及各县城镇仅有一些缝纫、木器、烘炉、金属、鞋帽、印染、织布、皮革、造纸、酿酒等作坊。民国26年(1937),陇海铁路通至宝鸡,修理机车的长安机械厂宝鸡分厂(宝鸡石油机械厂前身)建成投产。抗日战争爆发后,申新纱厂四分厂(陕棉十二厂前身)、雍兴公司蔡家坡纺织厂(陕棉九厂前身)等工业企业内迁。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在宝鸡创建工合。1949年7月宝鸡解放时,全区有工业企业及手工作坊74家,其中全民工业企业4个,职工8900人,工业总产值311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620万元。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宝鸡的工业经历了三次较大发展:一是50年代重点建设时期。1950年至1952年,国家投资132万元,对宝鸡人民电厂、申新纱厂等8个企业改造扩建,新建迁建了渭阳柴油机厂等4个企业;“一五”时期,国家投资4112万元,新建了宝成仪表厂、长岭机器厂、宝鸡钢管厂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26个。至1957年,全市有工业企业408个,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47个,职工3.23万人,工业总产值19144万元。二是60年代和70年代中期的“三线”建设时期。“二五”时期,国家投资16112万元,新建国营烽火无线电厂、国营渭河工具厂、陕西省西凤酒厂等工业企业138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124个;“三五”、“四五”时期,国家投资约12亿元,在宝鸡大规模的进行“三线”建设,又新建了一批机械、电子、有色金属、冶金、化工企业,使宝鸡成为初具规模的电子、机械、国防和有色金属工业基地。闻名全国的钛城——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长征火箭的故乡——航空航天部红光机械厂,铁道部宝鸡桥梁厂等就是其中的代表。到1978年,全市有工业企业878个,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250个,职工14.13万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55403万元。三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时期。由于全党工作以经济建设为重点,加上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已发展成为以市区为中心,以城镇为依托,以机械、电子、轻工、食品、纺织、冶金、化工、建材等为骨干的35个工业门类,143个生产行业,300多种主要产品的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在市区,已经形成以机械、仪表、桥梁、面粉为主的清姜工业区,以机床、钢管、电子、电力工业为主的谭家工业区,以机械修配、炼铁工业为主的福临堡工业区,以建材、化工、电子、消防器材为主的群众路工业区,以机械、钢铁、烟草为主的上马营工业区,以纺织、叉车、面粉、造纸为主的十里铺工业区,以化工、木材、农药为主的卧龙寺工业区。到1990年底,全市有乡以上工业企业1473户,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306个,部、省属企业55户,市属企业67户,职工23万,固定资产原值49.9亿元,工业总产值达68.2亿元。工业实力居西北地区城市第三位,一些行业和产品在全省、在西北地区、有些甚至在全国都有优势和影响。宝鸡钛材产量居全国第一;石油钻采设备、石油钢管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叉车、化肥、灯泡、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空调器、收录机、酒精等居全省第一。有14种产品获国家金质奖,29种产品获国家银质奖,480种产品获部、省优质产品称号,60多种产品远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朱德等先后来宝鸡视察。装备工业是宝鸡的优势。金属切削机床、通用设备、工业专用设备、铁路运输、汽车制造业、雷达、通讯仪表制造业等尤为突出。秦川机床厂的磨齿机、陕西机床厂的多功能数控机床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宝鸡叉车公司生产的TCM叉车以吨位全、机种多闻名全国。宝鸡石油机械厂生产的石油钻采设备,产量居西北之冠,钻井配件吊环获国家金质奖。宝鸡桥梁厂、宝鸡工程机械厂生产的钢桥梁、铁路道岔、工程轨道车在全国有名。宝鸡的装备工业正向高科技领域迈进。红光机械厂生产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动机,多次发射卫星,获国家金质奖。“七五”期间,全市开发并投入批量生产的高科技产品达80多种。原材料工业在宝鸡也有较快发展。被誉为钛城的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是我国稀有金属综合加工和科研基地,在超导材料研究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新近建成投产的凤县银母寺铅锌矿,日采选矿石200余吨。太白金矿以储量大易开采而成为西北地区较大的黄金生产企业和全国大型金矿之一。宝鸡的支农工业也有一定的地位。宝鸡氮肥厂现已具有年产6万吨合成氨和24万吨碳酸氢铵的生产能力,产品连续9年保持部、省优质产品标准。具有年产5千台华山牌农用运输车生产能力的宝鸡车辆厂,在1989年全国首届农用汽车质量评选中荣获飞马奖,荣登十优榜首。其它支农产品和农用机械也有大幅度的增长。宝鸡的耐用消费品生产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长岭机器厂由意大利引进技术生产的“长岭—阿里斯顿”电冰箱,在全国电冰箱定点企业中名列前茅,被晋升为国家一级企业。陕西洗衣机厂研制生产的双鸥牌洗衣机已形成10多个系列产品,年产能力达40万台,其中微电脑全自动洗衣机荣获国优银奖。“宝花”空调器、“凌云”电子琴、“烽火”收录机,在省内外都有一定影响,成为宝鸡的拳头产品。在人民日常生活方面,宝鸡也有独特的产品。产于凤翔柳林镇的西凤酒,从唐代就以“甘泉佳酿,清冽醇馥”列为贡品,清宣统二年(1910)参加南洋劝业赛会获二等奖。新中国成立后,4次被评为全国名酒,1989年在全国第五届评酒会上荣获金奖。产地眉县的太白酒,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各国,1989年获国优银奖。宝鸡卷烟厂生产的金丝猴系列香烟,被中国烟草总公司评为优质产品。烟厂不仅是宝鸡税利大户,而且经济效益居全省同行业首位。宝鸡灯泡厂生产的“秦”字牌灯泡,被誉为西北明珠,不仅产量居西北第一,而且品种之多居全国之冠。宝鸡的合作企业、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在对外开放中开始起步。现已同美国、南斯拉夫等国家在医学仪器、工业仪器仪表等方面合作,全市已引进近百个国外先进设备及生产线。
宝鸡是陕西重要的粮油果生产基地。远古时代,先民曾在这里采集、渔猎、畜牧、农耕。史传宝鸡为神农故里,后稷教民稼穑之地。周以农事立国,秦有“泛舟之役”。汉代文景盛世,唐朝贞观之治,皆赖近畿物阜民丰。宝鸡嘉麦,曾被明开国功臣刘基撰文赞誉,清以其品质佳优而成贡品。宝鸡农业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重要位置,是因为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利资源比较丰富。宝鸡市按土质构造,分为南部秦岭褶皱带,北部鄂尔多斯地台南缘和中部渭河复式地堑三种地区。据土壤普查有15个土类,34个亚类,85个土属,286个土种。主要土壤类是棕壤、黄绵土、褐土、土、潮土和水稻土。土壤总面积2729.47万亩,耕地面积568.03万亩。其中水田3.39万亩,旱地564.64万亩,水浇地234.62万亩。被誉为八百里秦川西段的黄土台原和渭河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宝鸡全境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月0.1℃,7月25.8℃,年平均气温7.6℃~12.9℃。年无霜期平均194天,年均降水量609.8~696.6毫米,年日照约1884小时。这种温度湿度对农作物生长极为有利。宝鸡有关中“水龙头”之称,共有大小河流295条。以秦岭为界,南属长江水系,河流114条,汇入长江支流的嘉陵江和汉江;北属黄河水系,河流181条,以渭河为主流,流长200.5公里。宝鸡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盛产:小麦、大麦、玉米、高粱、谷子、糜子、荞麦、大豆、小豆、黑豆、绿豆、豌豆、扁豆、菜豆、红薯、白薯和油菜、辣椒、烤烟、棉花、药材等。宝鸡的蔬菜,集我国北方菜类之大成,应有尽有,多达数十种。宝鸡果类品种繁多,主要有苹果、桃、梨、葡萄、核桃、柿子、杏、枣、石榴、猕猴桃等。宝鸡市林业用地面积1428.19万亩,现有林地929.67万亩。秦岭、关山林木,是陕西木材的重要产地。在牧业上,402万亩草山草坡,已成为秦川牛、关中驴、关中马和奶山羊的生产基地。宝鸡植物资源多达二千余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一千多种。秦岭太白山为药物资源一大宝库,所产的凤党、大黄、当归、五味子、贝母、天麻、太白手儿参、太白茶、太白“七”等,被视为药中上品。尽管宝鸡的大农业条件得天独厚,新中国成立前,由于长期受封建统治的束缚,农业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到1949年,种植业总产值仅1.63亿元,粮食总产量43万吨,亩产67.5公斤。全国解放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农民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1950年冬到1951年5月,人民政府把没收地主的90余万亩耕地、1.5万多头耕畜、6万多间房屋、36万件农具分给贫苦农民,这是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一场深刻的土改运动。为了解决个体农民生产上遇到的困难,通过互助组、初级合作社和高级合作社的形式,组织农民实现了合作化。1952年8月,全区组织互助组6万多个,参加农户60多万户。1956年春季参加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占总农户的74.2%。同年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6119个,占总农户的73.8%。组织起来的农民,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兴修水利,使用新式农具,改革旧的耕作制度,农业生产得到发展。1958年以后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当时的浮夸风、“一平二调”等,加上自然灾害,导致三年困难时期。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1979年至1984年,在宝鸡推行了以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大包干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生产责任制。1985年以后,围绕完善各种承包合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社区性专业经营组织和加强农村服务体系。同时,党和政府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副产品价格,开放集市贸易,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和乡镇企业,使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建国42年来,农村工作在探索中前进,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生产水利条件有大的改观。国家直接用于水利建设的投资5.4亿元,先后建成水库134座,总容量5.4亿立方米;水电站96座,总装机容量6527千瓦;抽水站1300处,机井13600眼,形成有效灌溉面积234.6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5.2%。特别是宝鸡峡引渭工程、冯家山水库和石头河水库等大型水利工程的建成,使全市水浇地面积由1949年的24.8万亩,发展到1990年的234.62万亩。宝鸡地区最大的冯家山水库蓄水量达3.9亿立方米;最长的冯家山灌区隧洞总长达12614米;最高的抽水灌溉工程总扬程达285米;著名的宝鸡峡水倒虹工程过水量达55秒立方米。农业的发展需要机械化。解放后,农村的耕作机具、收割脱粒机具、运输机具、农副产品加工机具、排灌机具等都有较大发展。1990年全市农业机械总马力96.75万千瓦,其中农用汽车1529辆,农用拖拉机42002台,大中型机引农具3221部。机耕面积329.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8.1%。现代农业更离不开科学技术。市、县区两级建立农林水专业科技机构29个,农业技术推广机构140个,农村科技人员3000多人。在科学种田上,普遍推广了土壤改良、良种培育、间作套种、育苗移栽、农药使用、防治病虫、地膜覆盖和化学除草等先进技术。先后有4项农业科技成果获国家部级奖,30项农业科技成果获省级奖。到1990年,宝鸡市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39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7.2亿元,农村工业总产值13.7亿元,粮食总产136.06万吨,社会人均占有量415公斤。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兴起,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到1990年,全市乡镇企业总数达85720个,从业人员38.42万人,总产值达到22.69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5.8%。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正向商品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宝鸡是西北地区较大的物资和商品集散地。市辖的凤翔县昔日有“关西都会”之称,自古以来集市活跃,贸易兴隆,商业活动一直兴盛不衰。在历史上,宝鸡地区为“丝绸之路”的主要驿站。中国先进的农耕技术、丝绸、茶叶、瓷器、造纸、火药、炼钢术、指南针等通过丝绸之路流入欧亚,对西方文化产生过巨大影响;西域的葡萄、苜蓿、胡桃、胡萝卜、胡琴等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内地。民国时期,宝鸡不但成为商业、饮食服务业店铺林立的城市,而且变为连接西北、西南和中原经济的物资集散地。当时宝鸡商会辖同业公会和事务所达44个,拥有会员1125个,各类座商1932家,摊贩4186个。除凤翔仍保留过去的繁荣外,其它县城和许多集镇也形成较为稳定的集市。由于军阀混战,灾荒连年,货币贬值,商贾生意并不景气。新中国建立后,地市、县成立了工商管理机构。1950年设立了7个专营行业,89个公司。1952年底,国营商业公司与网点已由1949年的53个增加到147个。以畜产品、土产品和中药材为主的商品开始出口国外。从1953年起,对私营商业、饮食服务业进行了改造。1958年以后,特别是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商业工作受到削弱,市场供应紧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商业体制改革,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和少环节的流通体制正在形成,国营、集体和个体一齐上,商业市场出现了空前繁荣昌盛的景象。1990年,全市各类商业机构发展到21154个,从业人员68522人。这些机构中,全民所有制商业1460个,供销合作社1290个,其他集体所有制商业1443个,农村代购代销店841个,个体有证商业16120个;其中市区机构4804个,县上机构4748个,县以下机构11602个。1990年全社会商业商品纯购进总额18.73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0.15亿元。其中国营商业和供销、粮食、医药、烟草等部门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9.54亿元,全市生产物资部门销售总额4.39亿元。在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中,宝鸡市发起并参加了陕甘川十二方经济联合会,与许多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1990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已达2.41亿元。出口产品由过去以农副产品为主变为以机电和纺织产品为主,出现了变外贸独家经营为多种渠道出口的局面。1990年以来,宝鸡市在加强农业、提高工业的基础上,利用交通优势,突出商业基础设施兴建,较大规模地进行了工贸城市的建设。
宝鸡的城市建设呈现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市区为北周天和元年修建的留谷城,隋移陈仓县于此,唐改陈仓县为宝鸡县。明景泰二年(1451),宝鸡县故城城郭二里七分,有东、西、南城门三座。旧志称:“左金陵,右玉涧,面渭水,背陵原”。这是对宝鸡县故城规模的写照。民国时期,由于人口增多,工商业发展,故城向金陵店、十里铺、姜城堡一带延伸,形成县城镇、新市镇和河滩镇。城建面积6.7平方公里,人口9.8万多人。县城的第一座三层楼房是东大街陇海浴池。民国28年(1939),东西大街虽改建为砖墙西式门面,但街道店铺仍然十分简陋。新中国成立后,宝鸡市的城市建设有了较大发展。市区西至福临堡,东到卧龙寺,南临益门镇,北达温家寨,呈十字形街市,城区建设面积25.2平方公里。古老的中山大街正在进行旧城改造,新建的经二路大街已成为市区最繁华的主干街道。市内道路如织,各大街小巷水泥铺地,干净整洁。今日的宝鸡市区已成为工业发达、商贸兴旺、金融集中、运输畅通的关中西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3132.9公里,社会机动车辆36220辆,载客汽车438辆。市内有公共汽车126辆,营运在159公里的13条线路上,年客运总量近5000万人次。全市有邮电局、所165处,其中市区24处,邮路总长度2639公里,电报电路28路,长话电路504路。1990年万门程控电话开通,年末市话交换机总容量由上年10300门增加到23400门,长途电话全市达到180.7万张,邮电通讯手段正向现代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城市铺设供水管道150公里,日供水能力达到43万吨。煤气工程已建成西北地区最大的湿式煤气柜,年供气总量960万立方米,已有1.33万户家庭用上煤气。市内有园林绿地570公顷,人均绿地面积3.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26%。建成公园、游园3处,花坛6054个。新修建的人民公园和炎帝园地处市区,每逢节假日,已成为群众游乐的主要场所。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宝鸡市的市政建设工程奇葩竞出:新落成的宝鸡火车站及其车站广场,以现代化的风貌迎接南来西往的旅客;宝鸡商场、人民商场、华通商厦、百货大楼等各种商贸设施,给繁华似锦的经二路大街和中山路大街锦上添花;地处市中心的汽车站、科技馆和几家金融建筑,遥遥相望,各展风姿;林立于城区的金陵新村楼群,鳞次栉比,雄伟挺拔,展示着城市居民住宅条件发生着较大变化。宝鸡市在城市建设中,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齐抓,大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塑造城市的整体文明形象。宝鸡市被列为全国文明水平较高的10个中等城市之一,被命名为全国首批10个军民共建“双拥模范城”之一。
宝鸡的科教文卫事业有着良好的基础和优势。宝鸡自古以来名士辈出,又有良好的尊师重教遗风。然而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各种原因,近代宝鸡地区文化教育发展不快。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宝鸡市现有2195所小学,335所全日制中学,29所技工学校,30所农业职中,10所中等专业学校,10所成人高校和2所普通高等院校。基本形成了高等、中等和初等教育配套衔接,全日制教育和成人教育结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格局。宝鸡市由于大中型企业多,科研机构和科技人才有着明显的优势。全市有各类研究所20个,各类技术推广服务机构135个,民办科技机构50多家。全市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多万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的2万余人。仅“七五”期间,全市取得重要科技成果443项,申报专利337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172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24项。全市有群众文化事业机构14个,各类文化站151个,文物机构14个,艺术表演团体13个,公共图书馆13个,专业新闻单位3个,电影放映单位641个。宝鸡市有卫生机构532个,医院239个,病床8889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4163人。这样一支医疗力量雄厚的队伍,除能治疗一般的常见病、多发病和流行病外,对一些疑难病的诊断治疗和高难度手术的进行,也有较大的突破和成就。地方病得到控制,急性传染病减少,群众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宝鸡市的体育事业蓬勃开展。全市有业余体校11所,业余运动员2500多人。有二级以上裁判员971人,其中国家级8人,一级178人,二级785人。等级运动员1317人,其中运动健将11人,一级运动员23人,二级运动员283人,三级运动员1000人。为省以上输送运动员200名。历年来,有5名运动员破2项、超2项、平1项世界纪录;有11人次破12项全国纪录,平4项全国纪录;有15人次获得过全国冠军称号;300多人次打破和创造了数十项省纪录。
宝鸡的财政金融稳步增长。由于宝鸡是周秦发祥地的特殊地位,中国古老财政的雏形产生在这里。民国时期,宝鸡饱经战乱,生产凋零,财政状况不佳。宝鸡解放后,财政工作开始了新的一页。42年来,宝鸡市的财政收入稳步增长,1970年首次突破亿元,1978年突破2亿元,1987年达到3亿元,1990年增至4.48亿元,42年财政累计收入43.77亿元。宝鸡市的金融事业蓬勃发展。全市有各种金融机构1691个,从业人员5300多人,存款余额30.55亿元。现在,一个以人民银行为中心,以各类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多形式、多功能的金融体系已经形成。市人民银行还建成了市金融系统最大的电子计算机中心,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全市有600户企业、24万多户城乡居民参加了财产保险;有3.6万台机动车辆投了保;100多万人参加了各类保险。1990年保险金额达99亿元,恢复保险业务后累计支付赔保资金4000多万元,较好地发挥了保险事业的职能作用,为社会稳定和发展经济做出了贡献。
宝鸡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全市职工平均收入635.94元,1990年增至1693.96元;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1.4元,1990年达到524.19元。1990年城镇储蓄存款17.9亿元;农村存款2.1亿元。由于收入的增加,城乡群众的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城市居民在吃穿住方面,食品消费由“主食型”向营养丰富型转变;在衣着上,由单一化向多样化、由低档向中高档发展,人们对服装商品的需求讲究新颖、时髦、美观。据抽样调查,1990年城市居民家庭主要消费品百户拥有量为:毛皮大衣28件,呢大衣201件,毛料服装393件,皮鞋916双,毛毯152条,大衣柜108个,沙发163个,写字台92张,组合家具22套,沙发床36个,自行车191辆,缝纫机76架,机械手表257只,电子表118只,电风扇89台,洗衣机90台,电冰箱48台,摩托车11辆,收音机50台,彩色电视机63台,黑白电视机53台,立体声收录机48台,普通收录机40台,照像机35架,电炊具28件,录像机4台。在农村,农民的口粮温饱有余,在生活消费上吃饭讲营养,住房讲漂亮。农民不仅满足于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手表等生活日用品,彩电、摩托车、沙发、洗衣机和电风扇等中高档商品也开始进入农户。一些城郊和川原地区的农民在住宅建设上,土房换砖房,平房换楼房,式样讲究的二层楼房遍布乡村。如今的宝鸡农村,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蓬勃兴起,一部分率先富裕起来的农户已朝小康目标迈进,农民勤劳致富,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
展望未来,宝鸡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
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宝鸡人民在中共宝鸡市委和宝鸡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正为实现党中央提出的“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到下个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目标而奋斗。1993年6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到宝鸡视察,他挥笔题词:“开发古陈仓,建设新宝鸡”。这一题词鼓舞宝鸡人民,为把宝鸡市建成经济繁荣、社会文明、人民富裕的新宝鸡而努力。
建设新宝鸡,首要的是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宝鸡地处肥沃的秦川平原,周围四山阻隔,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安于现状的小农经济思想盛行。加之唐代以后,政治中心东移,关中经济衰败落后,群众的小生产观念和保守思想比较严重。明正德《凤翔府志》称,西府风俗“民厚重质直无骄惰之习,勤稼穑务本业,士皆儒雅,人喜射猎,习俗忠厚,物产富饶”。新编的《千阳县志》也记述道:“县人勤劳俭朴,忠厚待人,交往不善言辞,不以苦乐为意,好守祖业,怕远离,以口众为福,视力田为荣”。此种民风既有西府人民勤劳厚重美德的反映,也有封闭守旧意识的表露。这些浓厚的小农经济思想和固守本土的传统观念,与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极不相容。要发展经济,落后守旧不行,安于现状不行。要说差距,这是很现实的差距。思想不解放,观念不转变,开拓型的人才就难脱颖而出,商品经济观念就很难确立,改革开放的步伐就迈不大,走向国际市场就缺乏勇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一再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但是人们的思想仍然不够解放,观念转变不大。发展经济,首先要从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着手,结合宝鸡的实际情况,这一点尤为重要。建设新宝鸡,是宝鸡人民面临的光荣历史使命。要使宝鸡经济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经济转移,从传统型的农业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转移,更为重要的是要使人的思想观念,由保守落后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思维转变。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改革开放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动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全市人民的迫切愿望和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全市综合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完全依赖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偏离这个中心。我们要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原则,全市上下形成合力,拧成一股劲,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是推进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是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各个方面和环节、解决诸多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强大动力。要把宝鸡的事情办好,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通过改革找出路、求发展,创造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要坚持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纵观人类发展史,科学技术的每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科学技术渗透于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类面貌和生活水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本世纪90年代到下世纪初,是宝鸡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要牢牢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广泛吸收和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加快宝鸡经济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宝鸡科技力量优势,带动宝鸡市科技进步工程计划的实施。要以市区国家级开发区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步伐。加快科技步伐,还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技素质。不管是行政领导,还是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都有重新学习提高的必要。各级政府要增加对科技教育的综合投入,把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培养跨世纪人才,切实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稳步发展高等、中等专业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为宝鸡的经济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保证。
一切从市情出发,正确看待宝鸡的优势和不足。认识市情,是制定蓝图的依据。把握好这一点,对宝鸡今后的发展很重要。一是宝鸡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工业优势明显。“一五”期间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投资兴建了一大批大中型企业,形成了以电子、机械、轻纺、化工、建材等为重点的工业基础。到1990年,有工业企业1473家,部省属企业55户,这是一个突出优势。经过42年特别是改革开放12年建设,奠定了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与社会指标联合课题组对全国187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评价,宝鸡排名36位,居西北地区前列,这是宝鸡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二是宝鸡资源比较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铜、铅、锌、铝、大理石、硅土、煤、石墨、石灰石等近30种,矿点300余处。铅锌矿储量之多,品位之高,居全省首位;磷矿储量占全省总储量的90%。三是宝鸡人才资源雄厚。开发大西北,支援三线建设,宝鸡集中了一大批知识分子队伍和科技人才。宝鸡又与西北最大的农业科学城杨陵为邻,这是极为宝贵的财富。四是宝鸡历史悠久,古代遗存、人文历史、自然景观、名胜古迹甚多。以发展旅游业为中心,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前途广阔。五是宝鸡虽为内陆,却地处交通要冲,历来是重要的物资和商品集散地。现在铁路纵横贯通,公路四通八达,邮电通讯日趋先进。变交通枢纽为流通枢纽,发挥中心城市的吸引和幅射作用,以流通促生产,带动经济发展有一定潜力。这些都是宝鸡的优势。宝鸡也有许多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和沿海发达地区比较,尽管资源丰富而发展步伐缓慢,经济比较落后;虽工业基础较好,但对传统工业的改造进度迟缓,乡镇企业起步较晚,私营企业较少;工商企业经济效益较差,财政收入状况不甚理想,资金比较短缺;农业投入较少,农业基础脆弱;基础产业滞后,供电供水矛盾突出。
不断研究和探索,寻找适合宝鸡情况的发展思路和战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已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逐步确立,但诸多具体问题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1988年6月在宝鸡市城乡一体化研讨会上讲:“以城市为中心,以军工、大企业为依靠,扩散城市工业,逐步培养一批小城镇,来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他还指出:“我们要生活好,要国家富强起来,要实现小平同志讲的翻一番,翻两番,重要的一条道路,要广泛地发展农村工业”。他说,这不仅是个学术性的讨论,而且是个战略研究,是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研究。80年代,中共宝鸡市委和宝鸡市人民政府从宝鸡实际出发,提出了宝鸡市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把城乡作为经济运行的统一整体,以城市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通过‘两下乡’(工业下乡、科技下乡)、‘两进城’(农副产品进城、农民劳务和资金进城)、‘一建设’(加强小城镇建设),组织城乡通开的工业网络、商业流通网络、金融网络、科技网络、交通网络、信息服务网络等,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使城乡优势结合,协调发展”。这一战略在促进宝鸡经济发展中发挥过重要作用。1991年4月,宝鸡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确定了宝鸡市“八五”(1991—1995)期间要“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积极实施加强农业,提高工业,突出三通(流通、交通、通讯),把宝鸡建成经济繁荣、社会文明、人民富裕的新型工贸城市”的发展战略,使“八五”计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超额完成。1996年3月,宝鸡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宝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宝鸡市“九五”和今后一段时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确定为:“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认真实施省、市既定经济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依靠科技进步,立足市情,加强基础设施,培育优势产业,城乡协调发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把宝鸡建成经济繁荣、社会文明、人民富裕的工贸城市”。这个发展战略,将指引宝鸡人民在今后一个时期取得更大的成就。
展望未来,到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宝鸡市人民将全面完成“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远景目标。预计到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0亿元,比1980年翻2.8番,“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340元,比1980年翻2.4番;财政收入达到8.2亿元,比1980年翻2.4番;工业总产值达到340亿元,“九五”年均增长15%;农业总产值达到31.2亿元,“九五”年均增长6.5%;外贸商品出口供货总值达到20亿元,“九五”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5亿元,“九五”年均增长15%;城乡人民生活费收入有较大提高。这一目标的实现,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力争达到小康水平,并为下个世纪奠定良好的物质和经济基础。预计到201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20亿元、比2000年再翻1.4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900元,财政收入达到29亿元。只要全市人民坚定信心,勇于开拓,团结一致,埋头苦干,“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远景目标一定能实现。展望2020年:宝鸡市将建成为工贸发达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届时,城市空间结构由中心城市和外围卫星城组成,城市人口达到百万,城市建设面积78.2平方公里。中心城市由金渭两区和西虢区组成,形成五个大的组团:即中心组团、神农组团、谭福组团、陈仓组团、西虢组团。城市特点体现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生态型、有特色。整个城市的规划将以人为主体,实现“六带”:就是把康居带给城市,使居民舒适方便;把安宁带给城市,使城市安全可靠;把效能带给城市,使交通通讯高效便捷;把文化带给城市,使两个文明高度发展;把绿色带给城市,让城市充满活力;把美观带给城市,让城乡人民赏心悦目。宝鸡的今天是美好的,宝鸡的明天将更加美好。只要全市人民再接再励,奋发向上,励精图治,不断进取,宝鸡这个昂首在中华版图上的雄鸡一定能够展翅腾飞。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宝鸡市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宝鸡五丈原与诸葛亮庙 宝鸡吴山 宝鸡太白山
宝鸡鸡峰山与天台山 宝鸡东湖 宝鸡钓鱼台
宝鸡凤凰泉(汤峪) 宝鸡太白庙 宝鸡周公庙
宝鸡扶风城隍庙 宝鸡神农祠 宝鸡张载祠
宝鸡法门寺塔 宝鸡扶风峰塔 宝鸡眉县砖塔
宝鸡市美食 更多
宝鸡小吃:凤翔腊驴腿
宝鸡小吃:粉鱼
宝鸡小吃:宝鸡酿皮 宝鸡小吃:凤翔腊驴
宝鸡小吃:洋芋搅团 宝鸡小吃:菠菜面
宝鸡小吃:臊子面 宝鸡小吃:锅盔
宝鸡小吃:陇县马蹄 宝鸡小吃:凤翔腊驴
宝鸡小吃:粉鱼 宝鸡小吃:酸汤水饺
宝鸡市特产 更多
宝鸡市地方特产:宝鸡擀面皮
宝鸡市地方特产:宝鸡茶酥
宝鸡市地方特产:透 宝鸡市地方特产:甘
宝鸡市地方特产:柿 宝鸡市地方特产:血
宝鸡市地方特产:杏 宝鸡市地方特产:核
宝鸡市地方特产:仁 宝鸡市地方特产:秦
宝鸡市地方特产:洋 宝鸡市地方特产:宝
推荐信息  
·商洛市行政区划介绍
·商洛市革命老区介绍
·商洛市历史文化介绍
·商洛市交通通讯介绍
·商洛市概况介绍
·华夏精神故乡—西安概况
·西安四区一港两基地
·西安市交通介绍
·西安市著名人物介绍
·西安市的地域文化
·西安市旅游景点资源简介
·西安市的民间艺术
·西安民俗——关中十大怪
·西安市的历史轨迹
最新更新  
·宝鸡市概况:渭滨区简介
·宝鸡市概况:金台区简介
·宝鸡市概况:陈仓区简介
·宝鸡市概况:凤翔县简介
·宝鸡市概况:岐山县简介
·宝鸡市概况:扶风县简介
·宝鸡市概况:眉县简介
·宝鸡市概况:陇县简介
·宝鸡市概况:千阳县简介
·宝鸡市概况:麟游县简介
·宝鸡市概况:凤县简介
·宝鸡市概况:太白县简介
·宝鸡市概况:宝鸡市地理位置
·宝鸡市概况:宝鸡市行政区划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概况介绍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shaanxi/.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