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民俗首页 | 西安民俗 | 宝鸡民俗 | 咸阳民俗 | 铜川民俗 | 渭南民俗 | 延安民俗 | 榆林民俗 | 汉中民俗 | 安康民俗 | 商洛民俗 | 杨凌民俗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凤翔县民俗风情大全 > 正文

凤翔节令文化风俗(3)

2015-4-13 11:26:13   来源:三秦游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送  裹  肚
凤翔民间在小娃出世后第一年的端午节前,亲友要来家给娃送裹肚,也叫送兜肚、绷绷。这种裹肚上方下圆,成菱角形,是用红布做面,白布做里,上面用花丝线扎绣青蛙、长虫、蝎子、蚰蜒、簸箕虫等动物形象,谓之“五毒绷绷”,取制服五毒保其安全之意。这种五毒裹肚,可以装东西,但一般上端用带子套在脖子上,左右两边钉一条带子束在背后,裹肚紧贴腹部,有一定保护肠胃、脐窝不受潮湿风寒侵袭的作用。特别是夏天,小娃光着身子,腹部只挂着一个红裹肚,显得天真烂漫,逗人喜爱。
民间端午节前送裹肚的礼俗,也用于给未过门的媳妇去送,但那不是做现成的裹肚,而是一方红布,外带礼品衣料等,以表示当年迎娶的信息。

端午节
凤翔民间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俗称“端午节”,据考,此节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午”也就如称“初五”;端午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有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至节、天中节、诗人节等等。它的来源大多认为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袄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格,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丟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凤翔民间主要活动是送五毒裹肚、系五彩缕、香荷包等,户户插艾叶于门楣之上,妇女系艾叶于发际。食鸡蛋、油糕、绿豆糕、粽子、饮雄黄酒等。
五彩缕,凤翔民间叫“无色线”,也叫“手搓”。是端午节必备的物品。按凤翔民间风俗,端午节当天把彩色丝缕拴在小孩的手腕、脚腕和脖颈上,据说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这种彩色丝缕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来,丢进河里让水冲走。据传说认为这和药王孙思邈的事迹有关,将花线丢进河里,等于百病也被带走了,具有送灾的性质。《风俗通》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线系臂,辟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五彩缕”顾名思义是由五种颜色的彩线合成的,据说西府民间从汉代时就有这种习俗,当时是将白线染成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然后拧成彩缕。这大概是与中国的五行观念相联系的。发展到现在,一般都用绣花用的丝线,颜色多且艳丽。等到五月五日这一天,大人小孩都戴上彩缕,走到一起时都会比比看谁的更漂亮,颇有情趣。当然比较讲究的人家依然是用五色线。
系荷包,凤翔民间又称“香包”。端午节期间,凤翔民间都有制作香包的习俗。节前,各家各户心灵手巧的妇女都要用彩色花布缝制各式各样的荷包,里面装上香草和中药材,如雄黄、苍术、藿香、丁香、白芷等,在节日当天给孩子们佩戴香包,这种香包就叫“怯灾包”,有时是小孩的祖母做的,有时是小孩的外祖母节前送来的。香包的大小,形状各有规定,小则直径只有半厘米,民间称之为“香核”,一般串在彩缕上。大则直径有十多厘米,为红色,有彩色花边,一般挂在小孩的胸前。荷包制作工艺十分精美,又装有药材和香料,戴上它具有防病避邪的功用。最为有趣的是端午节这天,民间有些地方流行“抢荷包”的习俗,父母要叮咛孩子将荷包系藏好,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别人抢去。抢荷包一方面是羡慕荷包制作的精美,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图个吉利。被抢者不能生气。
戴裹肚,在凤翔民间含有更多的巫术意义。每至夏令,五毒盛行,五毒一般是指蛇、蝎、蜘蛛、壁虎、癞蛤蟆等。这几种动物都是带毒的,咬人之后能使人中毒。特别是小孩更容易受到这些动物的侵害。而五月又是这些动物活跃的时期,所以在端午节时,民间用巫术的方法镇压五毒。绣制带有五毒图案的兜肚便是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这些都是带有巫术意义的民俗现象,表示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愿望。节日之前,小孩子,特别是不满一周岁的小孩子,人人都能得到祖母和外祖母送来的“五毒肚兜”。肚兜所用的布,一般均是大红色,五毒图样一般用白色、黑色或绿色,用其它彩线搭配缝制而成,非常精美,真可以说是一件艺术品。有些做成短裤形状,孩子整个夏天轮换着穿,一直穿到秋凉。因为它既漂亮,又舒服、耐穿,所以得人喜欢,小孩穿上也开心。有些小孩可以穿两三个夏天。小孩长大了不能穿了,母亲还会把它像宝贝一样收藏起来,有的还会转赠给别人。
悬艾叶菖蒲,凤翔民间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谚语。在端午节,民间人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作剑,并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
艾,又名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凤翔民间插艾蒿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雄黄酒,雄黄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在端午节时,凤翔民间人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蚊虫、五毒(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中国四大传说之一的《白蛇传》中,讲述五月端午节时,蛇精白娘子因为饮了雄黄酒不就现出蛇的原形?
端午节,凤翔民间人一般都要吃粽子、油糕、绿豆糕等。其中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在粽子包装上,一般用竹叶和苇叶做外皮,里面的配料用糯米加红枣、花生米,吃起来特别清甜可口,或者只用上好的糯米,吃的时候再加上蜂蜜特别香甜爽口。
总起来说,凤翔民间人过端午节非常有意思。当然,由此我们也看到了凤翔民间群众热爱祖国,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内心世界。

立  夏
立夏,顾名思义,是指夏季开始,凤翔民间每年农历四月间,公历5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把它作为夏季的开始。此时,气候温暖,庄稼生长渐旺。民间农谚有“立了夏,地生火”、“立夏三朝遍地锄”并用“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缸里没米”等来预测一年的丰歉。
据史料记载,古代天子每到立夏日,率百官设坛举行迎夏仪式活动,祭祀炎帝、祝融。古雍历代帝王曾率百官到大郑宫、祈年宫举行祭祀天地、火神等仪式活动。出行时,皇帝和文武百官身着朱色礼服,佩戴朱色玉饰,乘坐赤色马匹和朱红色的车子,浩浩荡荡,甚为壮观。通过迎夏祭祀活动,表达渴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立夏的传说
在凤翔民间,围绕“立夏节”流传着许多优美动人的故事。一说是在远古时候,掌管夏季的天神叫祝融。《山海经》上说他:“兽身人面,乘二龙。”祝融曾经打败过共工,杀死了治水不力的鳏。可见他的确神通广大。
那时候,每年的立夏,天子都要到南郊之外去祭祀祝融,期望他能保佑整个夏季的平安。因为祝融是火神,所以前去祭祀的人们要乘红车、骑赤马、穿朱衣,甚至腰间佩戴的玉都要是红色的。
回到朝廷后,天子对三公九卿、文武大臣进行赏赐。其中最令人心怡的礼品是冰块。掌管冰政的凌官,早已让人打开地窖,取出冬天储藏的冰块,切成小块,由天子亲自赐给大臣。
大臣们散朝回家,远远就听到大街上传来“磕磕”的敲击声。街角处,摆放着一只大木桶,木桶上面竖放着一支铜制的月牙幌子,表明桶里的货色是连夜赶制的。小贩手里握着两只铜盏,正起劲地敲着。大木桶里满是冰块,冰块的中央是一只小口大肚的陶缸,缸里便是酸甜诱人的冰镇青梅汤了。
青梅、樱桃和鲋鱼,是立夏之日必备的三鲜。未熟的梅子比比皆是,而最好的樱桃是在南京玄武湖的樱洲上。康熙南巡,江宁织造曹寅进贡樱桃,康熙舍不得食用,让快马连夜送去北京:“先进皇太后,朕再用。”而鲋鱼,更在扬子江心,因为难得、稀罕,倒成为官宦富商之家的风尚。而寻常百姓不能攀比,就用梅子、河虾、豌豆替代三鲜了。
其中带壳的豌豆,女孩是一定要吃的。因为豌豆荚形似美目,立夏这天吃了,便能“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小孩儿呢,要骑坐在门槛上,吃上一块香鱬甜软的豌豆糕。立夏吃了豌豆糕,整个夏天就会不厌食,长身体。吃过豌豆糕,就要称人了。称人的习俗跟后来三国时那位“扶不起的阿斗”有关。不过因为年代久远,已经很少有人在意这习俗的来源。
大人们早在屋前的大槐树上用麻绳吊起一杆大秤,秤钩上悬挂着一只四脚朝天的长凳。先是称孩子,一个接着一个,爬上凳子,双脚悬空。秤砣要往外锊,只能增重,不能减重,如此便会不怕炎热,长寿健康。女孩在称过之后呢,轻的便是燕嫂,重的也是环肥,都美得很,个个喜笑颜开。
成人之后,孩子们就聚到一块,摘下脖子上装在丝袋里的熟鸡蛋,相互撞击争斗。鸡蛋不破的算赢,赢的被称为“大王”,输的便剥了壳,立即将蛋吃了。立夏吃蛋补心。不过,女孩可得小心,因为妈妈们一般都会趁她们张口吃蛋之时,一针下去,给她们穿个耳洞,挂上耳坠。因为怕疼而逃跑的,就用五色丝绳系在手上,叫“立夏绳”。
新嫁的女子,不会来凑这样的热闹。她们正忙着把李子搾汁掺入酒中,据说在立夏这天喝下去,会青春常驻,于是这酒又名为“驻色酒”。三两杯之后,个个脸色绯红,于是又相约去村外的荷塘边吹吹风,顺手折回两根皂荚枝条。
皂荚树要在秋天才会结下扁长的皂荚,女人们一捧捧采摘回去,晒干了,做一年洗衣之用。而立夏这天,每家都要在门前插上一两支新鲜的皂荚枝条,避邪圧祟。皂荚枝的多刺与皂香,可以吓退作祟的鬼怪。
一场新雨后,荷塘里蛙声一片。岸边皂荚树的刺已经很扎手,旁边的石榴树上,也开出了火焰般的花蕊。不知名的小虫“嘤嘤嗡嗡”地飞来飞去,脚下的泥土也变得松动了,蚯蚓呼之欲出。夏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也是出家人护生之日。立夏之后,在外苦修的行脚僧陆续来到寺院“挂单”,唯恐不经意间伤害了草木虫鱼。《礼记》上也说,这个月草木都在继续生长,不要毁房舍,不要兴土木,不要征劳役,不要伐大树。
所谓休养生息,正在其时。


小  满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凤翔民间把每年五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视太阳到达黄经60 度时称为小满。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凤翔川原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是说小满节气中,苦菜已经枝叶繁茂,而喜阴的紫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此时麦子开始成熟。凤翔民间有谚语:“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大麦在场小麦黄,豌豆在地泪汪汪”、“小满不起蒜,留在地里烂”等。

芒  种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凤翔民间一般在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度的时候。芒种,顾名思义,即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秋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季节。“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芒种三天混割麦”。“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夏管。“芒种”也称作为“忙种、忙着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凤翔民间农谚有“芒种前,忙种田;芒种后,忙种豆”、“小麦不过芒种”、“芒种忙,麦上场”、“芒种忙种,连收带种”、“杏子黄,麦上场”、“枣花开,割小麦”、“五月十三滴一点,耀州城里买大碗”等。


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日,凤翔民间俗称“六月六”,这一天民间习俗有饮绿豆汤,谓能清热、消暑。间有以绿豆汤祭奠于祖坟者。妇女于此日以大麦豆类混合碗中,置于瓮内放置暗室中,使之生芽,以待七月七日晚乞巧之用。是日民间并有洗浴、晒物、赏荷、看谷秀之风。
据考,古代的六月六日,如果恰逢晴天,皇室内的全部銮驾都要陈列出来暴晒,皇史、宫内的档案、实录御制文集等,也要摆在庭院晾晒,因此,故称“晾经节”。
农历六月,因天气已经非常闷热,再加上正值雨季,气候湿热,物品极易霉腐损坏,所以,这一天从皇宫到民间、从城镇到农家小院,都有洗浴和晒物的习俗。旧时,凤翔民间一般百姓没有洗浴设备,但人们很讲究清洁卫生,习惯在此节气进行沐浴洁身,信佛者尤其要以洁净之躯去焚香拜佛,以示虔诚。民间农家这一天翻箱倒柜,拿出衣物、鞋帽、被褥晾晒,因此,有的地方叫“晾衣节”或“晒伏”。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意指五颜六色的各种衣服。
六月六,凤翔民间还有郊游、赏荷的习俗,即踏青到郊外田间看谷物、玉米等禾苗庄稼;城区东湖和乡村有水源的地方,正值荷花盛开,人们结伴赏荷品莲,水塘湖畔柳垂成荫,水中荷花争艳,在此郊游消闲、吃冰食,别有韵味。

七月七
农历七月初七日,俗称“七夕节”,凤翔民间亦称“乞巧节”。也称为织女牛郎相会之期,所以,今人更把这一天当做“情侣节”。据传,七月七日,是牛郎织女从鹊桥渡天河相会的日子,人们心中的织女是个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天仙,所以,凤翔民间这天晚上,年轻姑娘和少妇都要出来行拜祭礼仪,在院内搭棚,天晚时设巧娘位,供瓜果,请天上织女品评,然后一边观赏一边吃献果,认为这样会使人变得灵巧。
凤翔民间的乞巧内容丰富:一是捂指甲,以海眼(凤仙花、杆、叶)加白矾捣碎敷在指甲上,用桑叶或桃叶包严线扎,此晨指甲即变为自然的红色,经久不褪,且可医治灰指甲一类的疾病。二是掐巧。掐巧首先要备巧,早在七夕前一月即六月六日在磁碟或碗内泡上豌豆、扁豆等粮食,七夕时其已发芽长至寸许,甚至除了胚芽还长出一两片叶子。七夕夜孩子们围成一圈,由姑娘领唱“乞巧歌”,并在灯光下置一水碗,由领头的姑娘掐摘豌豆叶芽,投入碗碟内的水面,灯光下的碗碟底就会映出各种像形图案,大家比技巧,看影取义,从图案分析预卜各人的得失和未来。当然去葡萄架下偷听牛郎织女对话一类的传统,对孩子们也充满极大诱惑。民国后,凤翔民间此风渐寝。
“今日人间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古往今来,牛郎织女的故事感天动地,文人墨客总会在这一天,望着银河两岸的牵牛星与织女星,想象着他们一年仅一夕的相会,该是如何让人断肠,对着茫茫星空,那些诗词就喷涌而出。七夕诗中,民间流传最为经久传唱的当属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诗一首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杜牧《秋夕》,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此,毕而卧。凄然入梦。癸巳年七月初七,野农君子之记一:
日暮晴空起墨云,无端又阻有情人,
一生几度一良夜?泪若倾盆又一年。
风雨七夕计已久,炎凉人事亦非鲜,
年来惯作孤灯读,哪管晴天或雨天。
七夕野农君子之记二:
一纸书成寄不成,远游君子且徐行,
登峰日落天辽莽,踏岸江流月半明。
利欲功名似淡水,家国儿女若浮萍,
一年一度是七夕,一半有情半忘情。

夏  至
夏至节气在凤翔民间每年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达到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到北回轨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最长,且越往北越长。这就意味着炎热将至。这时凤翔地区白昼最长,夜晚最短,太阳达到黄经90度。据《恪遵宪度抄本》中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传说每年的“端午节”起源于夏至节。夏至时正值凤翔民间麦收。夏至不热,但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就是最热的天气了。凤翔民间有谚语:
夏至到,蝉始鸣,
半夏生,木槿荣。
夏至一场雨,一滴值千金。
日长长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
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夏至东风摇,麦子要坐牢。
夏至有雷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小  暑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凤翔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这就预示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凤翔民间有“小暑为小热”的说法,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这时,凤翔川原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流传在凤翔民间的谚语有:
伏里雨,缸里米。
下到伏头,晒到伏尾。
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淋死鸡,云往南,水上船,云往北,瓦砾晒成灰。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东虹日头西虹雨,南虹出来发雷雨。
早晨雾一雾,下午晒死兔。
月亮被圈套,定有大风到。
星星稀,披雨衣,星星稠,晒破头。
伏天三场雨,遍地都是米。
伏天无雨,缸里没米。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有雨种荞麦。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

大  暑
大暑连着小暑,在凤翔民间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度,俗称“三伏天”。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大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凤翔大地“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凤翔川原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和田间管理等任务繁重。凤翔民间有“饮伏茶”“晒伏麦”“烧伏香”“晒箱衣”等习俗。流传在民间的谚语有:
大暑小暑,灌死老鼠。
夏雨隔天埂,夏雨隔牛背。
稻在田里热了笑,人在屋里热了跳,
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大暑小暑不热,大寒小寒不冷。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编辑:秦人
凤翔县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凤翔东湖
彭祖塬 塔寺桥 凤翔武庙(关羽庙)
凤翔文庙 东湖碑林 苏文忠公祠
北魏城墙遗址 凤翔县旅游景点:六营民俗村 凤翔县旅游景点:大海子民俗村
凤翔县旅游景点:凤翔周赧王陵 凤翔县旅游景点:秦公一号大墓 凤翔县旅游景点:宝玉山
凤翔县旅游景点:千湖风景区 凤翔府署 凤翔灵山旅游景区
凤翔县美食 更多
凤翔天香醋饮
凤翔县民间小吃:凤翔锅盔
凤翔天香醋饮 凤翔县民间小吃:凤
凤翔传统小吃——凤 凤翔腊驴肉
凤翔风味小吃——凤 腊八节美食:凤翔腊
凤翔豆花泡馍
凤翔县特产 更多
岐山文王油酥锅盔[图]
凤翔西府腊驴肉盒装[图]
岐山文王油酥锅盔[ 凤翔西府腊驴肉盒装
凤翔腊驴腿 凤翔木版年画
凤翔马勺脸谱 凤翔县地方特产:西
凤翔县地方特产:凤 凤翔罩金漆雕填刻绘
凤翔草帽提篮 凤翔县特产:西府牌
推荐信息  
·凤翔民间生活忌讳
·合阳农村见闻:龙口夺食[图]
·非遗奇葩 流传千年的风俗——药王山“二月
·香山佛教文化旅游节[图]
·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
·陕南民俗:“杀年猪”与吃“泡汤”习俗
·2013版陕西省庙会地点、名称、会期选集
·儿时的记忆——老式爆米花机[图]
·西安亲戚之间的称谓习俗
·西安社会交际时的称谓
·西安民间称谓习俗
·西安家庭习俗
·西安家族习俗
·西安民间日常饮食习俗
最新更新  
·凤翔民间游戏(戏秋千、顶方、围老虎、抓羊
·凤翔蒸花馍
·凤翔咒鼠风俗
·凤翔民间生活忌讳
·凤翔丧葬风俗
·凤翔地方风俗:贺寿
·凤翔地方风俗:小孩满月与曲莲和结干亲
·凤翔地方风俗:过继
·凤翔地方风俗:婚嫁
·凤翔地方风俗:偏偏盖房、头顶帕帕、辣子当
·凤翔砖门楼与地坑院
·垛麦草
·凤翔盖房立木
·凤翔踏土墙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民俗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mins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