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鬼谷子姓王名禅字诩,道号鬼谷,出生于王家庄,几无争议。但是,王家庄究竟在哪里?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尤其是河南淇县、河北临漳等地,争此名人户口相当激烈。 石泉有王家庄的传说由来已久。去年5月,著名学者翟杰教授首次探访香炉沟,拉开了王家庄考察的序幕。2013年3月,县鬼谷子文化研究会一行七人,穿小径,踏枯叶,攀悬崖,钻山洞,寻幽探古王家沟,专题考察鬼谷子出生地,从而使隐秘的王家庄终于浮出水面,撩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王家庄位于石泉迎丰镇香炉沟村六组。从迎丰高涧村进山5公里便是香炉沟村地界,从香炉沟东北直上便进入王家沟。王家沟是一条长达5公里清幽神秘的山沟。沟里森林茂密,人烟罕至,生态优美,是一处自改革开放以后就再无人定居的原始森林。王家庄位于王家沟中部,这里是茫茫林海半山腰上的一个平台,散落着一些古代石器,整个面积长20多米,宽10余米,虽然实物不多,但确实是古人居住的遗存。带路的村干部说,这就是相传鬼谷子出生的地方——王家庄。 通观王家庄遗址地理地貌,有以下五个特征值得考察与研究:
一、地处楚地,交通便捷,符合鬼谷子“楚人说” 1、地处楚地。据史料记载,鬼谷子,出生于楚国。西晋初年皇甫谧作《鬼谷子注》曰:“鬼谷先生,楚人也,生于周世,隐于鬼谷。”唐初长孙无忌作《鬼谷子序》也说:“鬼谷子,楚人也,周世隐于鬼谷。”如果从其籍贯来推理的话,鬼谷子出生地的王家庄应该在楚地,否则就不能是“楚人也”。而恰好地是,石泉的王家庄,战国时代位于“秦头楚尾”的边界地带,在鬼谷子生活时代(约公元前390—320年)正是楚国的领土。春秋时期,庸人一度为石泉山区先进的族落之一。公元前611年(楚庄王三年)楚国大饥,庸人叛逃,楚人依葛贾之计,联合秦人、巴人,攻灭了庸国。从此,石泉地区(包括王家庄、鬼谷岭、云阳村)归属楚国。公元前312年(周赧王三年),秦楚战于丹阳,楚败,秦乘机夺楚汉水上游之地,新置汉中郡(治今安康市),石泉地区遂归于秦。公元前305年(秦昭襄王二年)秦楚和好,第二年,楚怀王与秦昭王结盟,秦归还了原属于楚国的上庸六县,石泉地区又重归于楚。公元前280年(楚顷襄王十九年),秦伐楚,楚败,割上庸及汉水以北之地予秦,此后,石泉地区复归于秦。从目前全国众多的王家庄来考察,石泉王家庄是唯一一处符合“楚地”的王家庄,是符合历史真实的王家庄。 2、交通便捷。王家庄出山约10公里,就是著名的古直水(今池河)以及顺流而下的古子午道。子午道是翻越秦岭横贯南北的重要古驿道,是春秋战国时期贯穿秦楚蜀三国的国际公路。据考证,子午道开辟于春秋,战国时已成大道。《诗序》中有周文王“德化江汉浒”的说法,周武王发动灭商战争中动员了汉水流域许多少数民族军队会于盟津,这说明当时秦岭南北两地已经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势必要开凿一条跨越秦岭、连通关中和汉水流域的通道。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汉高祖刘邦于“鸿门宴”后,被迫由霸上去南郑就汉王位时,走的即是子午道。东汉王升《石门颂》称:“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而王家庄地区地处秦头楚尾、秦楚交界之地,它的出口就是当时出秦入楚最为重要的几何要冲、最为便捷的物流通道。与此同时,子午道还是连接汉水线路最为直接、路程最短的通道。子午道翻过秦岭后,在宁陕连接古直水(今池河),而古直水是石泉境内流径长、流量大的汉水支流,至此水陆两路直达汉水莲花石古渡,有汉水舟楫之便,可直接“东接荆襄,西通汉勉,南连巴蜀”。鬼谷子由此“北引东游”,苏秦“既日之秦”,张仪三日抵郢(宋•李昉《太平广记》引《仙传拾遗》),可谓交通便捷、水陆通达。 3、位置独特。王家庄与石泉鬼谷岭、云阳村毗邻,与关内云阳、汉滨鬼谷山一线贯穿,同属于素有“陕南小武当”、“南终南山”之称的云雾山山系。春秋以后,秦楚两个大国以秦岭为界,长期南北对峙。而王家庄以及石泉广大地区地扼南北要冲,乃兵家必争之地。楚国发源于丹、淅之间,汉水上游是其重点控制的区域。公元前312年秦人攻占“商於之地六百里”,控制了汉水中上游的重要战略基地,楚政权骤然失去对抗强秦的北部边陲秦岭屏障。秦人占领汉水中上游,由汉江浮槎东下可速抵荆襄,翻越巴山则直逼长江,这就给楚国以严重威胁。所以楚怀王甚至不惜以与齐国盟友断交为代价来亲近秦国,求得归还自己原有的汉水中上游地区,结果一切落空。由此可见,王家庄等地地理位置非常独特,它既是秦楚都极力加强控制的重点区域,也是秦楚鞭长莫及的真空地带,实际上是秦楚长期对峙相对和平的安全之地。
二、适宜避乱,便于生活,符合古人“移居说” 1、安全可靠。战国时代,“七雄并立”,烽火四起,民不聊生。诸侯国“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刘向《战国策·序》)饱受战乱之苦的人们自然要选择理想的避乱栖居之所,而王家庄正好满足了这些条件。王家沟入口隐秘,四周被原始森林覆盖,即使炊烟袅绕,一般人也很难发现。它是躲避战乱的安全地点,也是逃避苛捐杂税以及徭役之苦的绝佳场所。它上达五里坝、十里川,下通香炉沟、三官庙,东南西北皆有通道,一旦遇有兵荒马乱、散兵土匪,可方便逃跑。同时,王家庄地处半山腰的平台上,下可俯视山脚,上可仰望前后,一有风吹草动,就能立即发现,或立马藏进深山里,或快速跑进小道上,可谓进退自如,腾挪自由,生活安全可靠。 2、理想居所。王家庄地处秦楚蜀三角地带,属于楚国领土长达324年,这里战争较少,和平稳定,没有徭役,在充满残酷兼并战争的战国时代,无疑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理想居所,是饱受战乱之苦人们的“世外桃源”。同时,这里南北迥异,河流纵横,峰峦叠嶂,洞奇峡幽,茂林修竹,典型的南方气候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古朴淳厚的民俗民风。这里有水、有泉、有洞、有木材,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只要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就能一两天功夫搭建起茅屋草房,让人们居有定所;只要简单地刀耕火种、开荒种地,就可以收获稻谷、玉米、土豆、红薯等丰饶的粮食作物,让人们衣食无忧。森林里有丰富的香菇、木耳、板栗、白果、山鸡、野兔、果子狸等山珍野味,原野中生长着灵芝、金钗、天麻、当归、党参、茯苓等贵重中药材,只要人们愿意去采摘,生活必定会过得有滋有味。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