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研究>>正文

关于宁强、略阳氐羌遗风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定位问题

2015-8-4 16:34:00  来源:宁强县旅游局  进入论坛

关于宁强、略阳氐羌遗风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定位问题

              ————汉中市社会主义学校  周延锋 谭政 白俊生

 

   “氐羌”(注1)是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上的重要成员,他们所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南西部的宁强、略阳一带曾是氐羌族群的重要居住、活动地,氐羌文化遗存遗风在这一带至今依然清晰可辨。

一、羌,古羌及现代羌族民俗文化概况

“羌”是中原汉人对中国西部古老牧羊部族的泛称。“羌”是一个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出现很早的字,殷墟甲骨卜辞中即已经频繁使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从中国古代文献对“羌”“羌方”的记述及考古发现看,“羌”是西部牧羊部族的泛称,而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在历史上,他们以青海河湟地区为中心,活动于今甘肃省南部的洮河,泾水、渭水流域以及白龙江、西汉水流域等地,其势力也曾扩展到陇东、晋西等地;大而言之,北起天山南麓,黄土高原,向南经青藏高原至四川盆地、泯江、嘉陵江、汉江上游直到云贵高原的广大地域中都有古氐羌的分布。自公元前4世纪末到宋代,上述地区众多部族曾被统称为“羌”或冠以“某某羌”的族号。

羌是中华民族多民族共同体的主要母体。任乃强在《羌族 源流探索·序言》中指出:“羌族是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是汉民族的前身——华夏族的主要族源之一……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羌族演变为许多支系,其中一部分融合于汉族; 一部分发展为藏缅语族的若干民族,无论是历史上出现过和现今仍存在的我国西北、西南各少数民族,溯其来源,大部与羌族有关”。从历史记载推断,炎帝和黄帝皆出于古羌,汉族及其前身华夏族出于古羌应是不争之论(注2);藏族、彝族、纳西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普米族、景颇族、拉祜族、基诺族以及现代羌族等,也都出自于古羌(注3);古氐羌也是湖北西部、湖南西北部土家族的一个重要族源(注4)。

现代羌族是我国五十年代民族识别所认定的羌族。他们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等地,约有人口32万,是古羌支系中保留羌族族称以及传统文化的一支,自称“日麦”、“尔玛”等,意为“本地人”、“人民”。

现代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他们聚居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村寨一般修建在高山的半坡处;其民居最富特色的是石碉房和石碉楼。羌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羌族的宗教信仰以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突出表现为对白石的崇拜; 羌族的祭祀仪式包括祭天神、祭山;主祭者称“释比”、“许”,只限于男性担任,在羌族社会中有较高地位。“释比”的法术有预卜、送鬼、踩红锅、踩铧头等,法器有羊皮鼓、猴头、神杖、痛锣、令牌、骨卦等。羌族文学主要是口头文学,有情歌、酒歌、时政歌、喜庆歌、丧祭歌、劳动歌等。《羌戈大战》是最著名的一部民间史诗。羌族人民能歌善舞,其舞蹈粗犷古朴,大多是在民俗宗教祭祀活动中举行。羌族乐器中最著名的当数羌笛,此外还有口弦、唢呐、脚盆鼓、羊皮鼓等。羌族还有羌戏、端公戏、武士戏、花灯戏、马马灯、打围鼓等民间戏剧。日常喜食“面蒸蒸”,就是将玉米粉蒸成颗粒状食用;有时也将洗净的大米拌到玉米粉里,或将玉米粉拌到大米中蒸,称为“金裹银”或“银裹金”;也喜欢吃“搅团”。“搅团”就是将玉米粉煮成糊状后继续加玉米粉搅稠,以筷子可拈起为度。喜喝咂酒,这种酒以青稞、大麦、玉米酿成,平时封于坛中,饮时注入开水,插上竹管,众人轮流吸吮,边饮边加清水,直至味淡。羌族服饰,男子一般是蓝布长衫,外套羊皮褂子,包青色头帕。妇女服饰鲜艳,多穿蓝色或绿色的花边长衫,腰系绣花围裙和飘带,戴黑色头帕等,“云云鞋”是羌族人在喜庆日子里穿的一种自制布鞋,鞋尖微翘,状似小船,鞋帮上绣有彩色云卷图案,十分别致。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为羌族年节,这一天全寨人要吃团圆饭、喝咂洒、跳莎朗,直到尽欢而散。

二、宁强、略阳氐羌历史文化遗存遗风简况

宁强、略阳曾是古氐羌族所据之地。宁强原名宁羌,古属梁州,《宁强县志》载:“宁强县境……商及西周时代为氐羌所据。……春秋战国,县西北部为白马氐之东境”。明洪武三十年在县城建宁羌卫,后置宁羌州,1942年更名为宁强县(注5)。略阳县也曾是氐羌所据之地,称白马氐,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沮县,隋唐时设兴州、顺政县等,南北朝时因战乱将原在甘肃张家川的略阳县侨设在今县境,宋开禧三年(1206年)改顺政县为略阳(注6)。

杨东晨《古史论集》称:“夏商时羌族已迁入陕南,居于宁强县一带”; 据《汉中地区志》载(注7),汉安帝初年及南北朝时,羌人曾屡犯汉中;诸葛亮也曾迁陇西羌人入汉中。史籍所载氐羌人在宁强略阳一代的活动,最辉煌的是两晋南北朝以来氐羌人在略阳境内建立的“武兴国”(注8)等;较晚近的则是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沔县(今勉县)书吏高福兴联合云雾寺羌族和尚田九成等揭竿起义一事。田九成举事后自称“汉明皇帝”,建元“龙凤”,率众转战于今宁强略阳一带,屡败官兵,连克略阳,徽州。明太祖朱元璋闻报大惊,急令官兵围剿。经数月激战,义军兵败,田九成及其部下被俘者4000人,朝廷“诏诛同谋,遣散胁从”。次年,派遣指挥姜观在羊鹿坪(今宁强县城)拓荒筑城,建造官府,把宁羌卫所从徽州南迁至此,屯垦以备边患。

宁强、略阳古氐羌族的历史归宿。《略阳县志》载:“略阳先秦时为白马氐东境地。自汉至南北朝末,氐人多次在此建立政权、反抗汉族统治,屡次失败,汉族统治者曾数次将氐族人强制迁往酒泉、扶风、天水、关中一带。未被迁走的氐人,被迫学说汉话、学农耕、顺从汉人的风俗习惯,与汉民通婚,逐步被汉人同化……羌族亦同样受汉族生活习俗影响与汉族融为一体……积淀成兼有陕甘川地方特色的风俗民情”。这一记述可以作为宁强、略阳古氐羌历史归宿的定论。

宁强、略阳氐羌文化遗存遗风简况。80年代以来,在汉中地区文物普查、民俗调查和田野考古过程中,略阳县城、略阳县白水江地区、宁强青木川等地一批带有明显氐羌文化风格的建筑遗存相继被发现,成为陕南民族关系交融演进的有力佐证。

梁中效《汉水上游文化史探微》称:“今天矗立在略阳县城内高台子小学中的‘紫云宫’和位于略阳城东侧的江神庙,是氐羌文化的孑遗。这两处古建筑的最大特点,是重于木雕和彩绘,注重外观华丽,没有汉族古建筑的斗拱装饰,大量使用挡封板,……古建筑上的板绘艺术,有兽头图案画、氐羌人物画和高浮雕人物故事图像。兽头图案画多是熊、野猪、猴之类的动物,与氐羌族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的宗教活动有关。氐羌人物形象造型新奇,衣着服饰与汉族迥然不同。”

在饮食、服饰、民俗文化的一些方面,宁强、略阳两县也有不少氐羌孑遗。《宁强县志》载:“服饰……民间尤其是边远山区都留有氐羌服饰的痕迹。如男人以大布裹头,其扎法、帕形多种多样,颜色以白、黑、兰为主。男青年春秋在白色(或浅色)短衫上套著镶有小边的短坎肩,穿套鞋,扎裹腿,带绣花肚兜,系大腰带。上述服饰,今在偏远地区仍有所见”,略阳的情况与此大致相同,在偏远山区,偶尔也可看到男人戴白色或青色头帕,穿“云云鞋”,女子穿花边衣衫,戴绣花头帕的景象。饮食上,玉米和大米掺和而成的“金裹银”“银裹金”;玉米面制成的“面鱼鱼”“菜豆腐节节”,以及用作早餐的“罐罐茶”等,这些习俗,或是氐羌孑遗,或是受氐羌文化影响而形成的独特地域性饮食文化。

另,古氐羌傩舞《羊角鼓》舞(注9)至今在宁强境内大巴山区尚有流传;《羊皮鼓》舞(注10)是羌族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广泛流行于羌族地区,在略阳一带也有流传。

三、几点思考

1、宁强、略阳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开发中的“氐羌遗风问题”

我们所以提出宁强、略阳历史文化资源整合中的“氐羌遗风问题”,是因为这一问题既是一个需要在学理上加以厘清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正确面对的问题。

建国以后,我国确立了******主义民族观在民族问题上的指导地位,并于五十年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民族识别认定工作,基本确定了各地群众的民族归属。宁强、略阳及汉中各县区并没有被确认为氐或羌族的住民;虽然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明显感受到古氐羌的血脉和两县很多地方的人群密切相连,但是,从两县史志或民间谱牒中目前尚未发现有确切记录的原氐羌住民后裔,因此,我们尚不能把那些氐羌孑遗笼统地称为“氐羌文化”,更不能称为“氐羌人文资源”,而只能称为“氐羌遗存遗风”。

民族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我国史前直到宋末被称为“羌”或“氐羌”的人群,大致上是处于从游牧到定居农耕过渡阶段中的族群,基本处于部落到部族(注11)时代,他们中的多数支系长期与其他族群交错杂居,因而逐渐融入其他族群,进而演变为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是历史的必然。居住在现代汉族聚居区的古氐羌族是当代汉族的前身之一,他们被汉族同化、融合,他们原有的文化被汉文化所整合,其保存延续下来的自然成为当代汉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看待历史和现实发展需要的关系是一个问题。目前,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各地都在努力挖掘地方优势,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当我们伸手于历史的时候,我们同时还应恪守治史治学的严谨科学态度。

我们的意见,宁强、略阳一带的氐羌遗风已远远离开了真正的氐羌文化,大体上可以看作一种“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注12)”和“民族文化”是无法割裂的,因为部族和民族本身就是一种地缘关系共同体。从汉中的实际情况看,历史上,巴族,蜀族等都曾在汉中居住活动(注13),他们的遗风也积淀在汉中民俗文化中;汉中各县,特别是各山区县服饰、饮食、习俗大同小异,这既是各族群互相影响的结果,也是相同地理环境所造成的,是一种地域文化。

基于以上考虑,关于历史上不同族群的遗存遗风应该如何定位,我们认为是一个需要慎重看待和综合考虑的问题。

2、区位优势和劣势

陕南曾是中华民族几大族群交融演进的重要区域,由于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其遗存和遗风在一些地方仍然比较明显,在陕西省内及周边地区中有一定比较优势;但相对说来劣势也比较明显。以氐羌遗存遗风而言,就与川北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自治县的现代羌族文化不同,已离开其赖以产生的民族母体,既无源头活水的滋养,也不具备足够的存量,特别是缺乏像石碉房、碉楼以及原生态歌舞等具有很大视觉听觉冲击力的旅游文化资源;仅仅依赖投资和嫁接来复制或复活“氐羌文化”是有困难的。同时,由于两县离川北藏族羌族自治州、县较近,相对于旅游市场的上游消费群体来说,其开发利用的区位优势并不明显,既无法吸引川、甘消费群体,也难以留住长途过往者,因而,其整合开发的潜力是有限的。但对于中下游消费者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从两县所处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看,目前去两县旅游消费的群体主要是汉中区内消费者;西汉高速公路开通以后,来汉中作短时假日休闲旅游的游客急剧增长,如何利用好“地域文化特色”吸引这部分游客是应该着力的一个方向。

3、区域优势的整合

宁强、略阳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宁强居于汉水源头,地下矿产资源有限,地上绿色资源也不特别出位,县上提出了挖掘汉源文化潜力,打造经济软实力的发展思路。把氐羌遗存遗风作为地域文化的一部分纳入这一构想中是合理的安排。略阳是以矿产开发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又是古氐羌遗存遗风保留较多的地区,和汉中其他县区不同,略阳大部地处嘉陵江流域,目前的公路交通状况尚是一个制约因素。略阳对氐羌遗存遗风的开发利用以“民俗园”“农家乐”为主导方式,在目前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宁强、略阳氐羌遗存遗风相对集中的区域是两县的嘉陵江流域,整合互补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汉水汉中汉人汉文化,两汉三国文化是汉中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中的重头戏,在实施这一发展思路的过程中,处理好特色明显的县域发展定位也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课题。

 

 

附注:

(注1)氐羌:据百度百科—氐羌条(网址http://baike.baidu.com/view/1171266.htm):氐羌两字连用泛指中国古代分布在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部的民族。氐族……先在今河北北部的太行山麓同早已分布于此的戎、北狄、东夷、东胡等族融合,形成了新的氐族族群,又向西南迁徙至甘南地区,与羌族杂居,互相融合,到汉魏时期形成了氐族。由于氐族与汉族长期杂居,深受汉文化的影响,过着农耕定居的生活,经济较为发达,文明程度也比其他少数民族要高。到唐代,氐族几乎都融人汉族。又,黄烈《中国古代史研究》认为,“三苗……由于受到华夏族的压力全面转移,其中一直有汉水而上,到达汉水源头,即日后的氐族”。

(注2)炎帝姜姓,出于羌,已为史学公论;《国语晋语四》:“昔少典娶于有娇氏,生黄帝,炎帝”,以此推断,炎黄皆出于古羌。

(注3)百度百科—羌族,网址http://baike.baidu.com/view/4926.htm

(注4)见李绍明《论氐和巴、三苗的关系》,载《西南民族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版

(注5)见《汉中地区志》第四册卷三十四《县市概况》宁强篇

(注6)见《汉中地区志》第四册卷三十四《县市概况》略阳篇

(注7)见《汉中地区志》第四册卷三十一《民族—宗教》篇

(注8)武兴国:公元477年,南朝刘宋政权以杨文弘袭封武都王,退守武兴(今略阳),后改武都王为武兴王,建立了一个氐族杨氏政权。武兴国东界汉中,西接宕昌,南临阴平,北据凤州,其国公元552年为西魏所灭,传5代5主,历75年。

(注9)朱广琴,《陕南民间舞蹈文化概览》:羊角鼓舞是端公跳神仪式中的一种祭祀舞蹈。端公跳神,又称“跳坛”,分“文坛”、“武坛”两种。“文坛”以唱为主,“武坛”以舞为主。武坛仪式中包括舞蹈、歌唱、民间小戏,以及木壳面具表演的傩舞傩戏。

每逢山民家事不顺,多灾多难,或庄稼不收,人畜不安,便要请端公前来斩妖除怪,驱除妖邪。具有强烈的消灾避难的功利目的;一些富户人家家道顺畅,祭祀家神,或老人寿诞,做生意获利,邀端公前来“跳坛”,酬谢神灵的恩德,向神还愿。此类跳坛有喜庆、祝贺之意,又兼有娱神娱人之意。举办“武坛”仪式,载歌载舞,热闹非常,活动往往可连续三至五天,且通宵达旦的表演。端公则根据主家(邀请之家)的目的,决定选择“文坛”、“武坛”。并在表演的形式、内容、场合、规模大小上各有取舍和侧重。但以神的面目贯穿活动始终却是共同的。

(注10)朱广琴,《陕南民间舞蹈文化概览》:《羊皮鼓》舞是羌族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广泛流行于羌族地区。《羊皮鼓》是以舞者每人手拿一用羊皮蒙制而成的在蒲扇形鼓道具而得其名。据吕波、田耘在《四川宗教祭祀舞蹈考实》中记述:“羊皮鼓舞是羌族祭祀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其活动分上坛、中坛、下坛三种固定程式,内容为祭神、还愿、驱邪、祈福等。”正如所说,陕南《羊皮鼓》舞的程式和内容与之大同小异。

(注11)部落:民族共同体发展中的一种历史类型。由同一血缘的两个以上的氏族或胞族组成。形成于原始社会晚期(即旧石器时代的中期和晚期)。有较明确的地域、名称、方言、宗教信仰和习俗。见百度百科—部落,网址:http://baike.baidu.com/view/4262.htm

部族:   民族共同体发展中的一种历史类型。指氏族部落之后、现代民族以前的处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的民族共同体。与氏族和部落不同,部族已不再以血缘为联系,而是以地域为联系并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内部已出现阶级对抗和人剥削人的现象。见百度百科—部族,网址:http://baike.baidu.com/view/755113.htm

(注12)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见百度知道,网址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872357.html

(注13)见《汉中地区志》第四册卷三十一《民族—宗教》篇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共平台: sanqinyou 或用微信,添加朋友,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