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艺术人文>>正文

补足公共文化设施的“软件”短板

2015-3-4 14:20:00  来源:光明日报  进入论坛

 

今年两会,民进中央针对公共文化设施“硬件强,软件弱”的现状,提出了“关于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益”的提案。

经过多年的持续投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各级政府及街道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然而,在基层,很多区县甚至乡镇一级的文化中心,空间场所很大,文化设施齐全,与很多一线城市相比都不落下风。但追问下去,普遍存在“内容不足”的“空心化”问题。服务管理环节的缺失,让好端端的公共文化设施成了摆设,殊为可惜。

为何会长期“空心化”呢?简而言之还是“政绩思维”作怪。既然上级对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有硬件上的明确要求,基层自然将这些“看得见的部分”作为文化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至于服务管理这些“看不见的部分”,则抱着“有精力、有能力再说”的态度,这一“再说”,就拖延成了普遍化的闲置浪费。

其实,在文化建设的“软件”部分,政府是大有可为的。在基础文化服务领域,政府应当加大投入,不断提高社会优秀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供给。在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上,政府也可以通过诸如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社会文化的建设,同样需要大众文化的发育成熟。其中,离不开各类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和发展。在上海等社会文化建设相对先进的城市,一些基层文化中心里,今天旗袍协会组织选秀,明天海派秧歌开展比赛,后天茶道同仁发起品茶……正是这些民间的文化社会组织,盘活了基层的文化硬件资源,加快了文化资源的流动,为老百姓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产品,将社会文化建设落地为一种日常实践。

社会文化建设应以“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宗旨。人人都有“向雅之心”,人人都有提升文化素质的需求,只要提供和组织好优秀的文化公共产品,满足并引导大众的文化需求,文化服务的发展空间会非常广阔。许多退休文艺家也迫切希望将自己的艺术才华无偿贡献给社会,让普通群众获益。只要能够提供合适的文化服务平台,“供需脱节”的窘境,也将大为缓解。

民进中央在提案中认为,公共文化设施的症结就在于“供需不对等、管理不到位、服务待提升”。不过,解开症结的方子并不全在政府一家手里,需要全社会合力共治。如果政府层面丢开简单的“政绩思维”,充分培育社会组织共同发力,那么一幅生动活泼的可喜画面是能够呈现的。

当然,对于“硬件建设”,也不必一哄而上,某些偏僻地区一年都用不上一次的所谓大剧院,何必劳民伤财地建设?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建设,要紧的是“把力使在刀口上”——这个“刀口”,就是货真价实地“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舍此无他。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共平台: sanqinyou 或用微信,添加朋友,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编辑:秦人
关键词:文化设施 文化建设 文化服务 政府 基层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