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研究>>正文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功能定位的几点思考

2015-1-4 20:43:00  来源:中国旅游报·第一旅游网  进入论坛

  □ 王京传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以重要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的特定公共空间。其目的是促进遗址保护、展示与利用,有效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其要实现的是,使文化遗产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协同,使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公众,还文化遗产应有的尊严。可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非简单的考古遗址公园化。其功能定位既不同于传统的遗址博物馆等,亦区别于一般的城市公园,其定位应是遗址性国家公园。

  基于遗址的公共资源属性和国家公园的公共产品性质,以及我国传统遗址保护模式所带来的遗址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现实情况,我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功能定位需要把握好保护与利用的协同、精英化与大众化的统筹、公益性与经济性的互补、文化性和娱乐性的融合、国际原则和中国国情的结合等五个关键点。

  保护与利用的协同

  从冲突视角下保护与利用的对立与割裂,到收入补偿保护经费视角下两者的互动与调和,一直到目前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两者的协同实现,国内对遗址保护与利用关系的认识正在深化和提升。

  基于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之目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要变封闭式的“死保”模式为开放式的动态性保护模式,变经济导向的资源攫取式利用为可持续发展导向的综合性利用。遗址保护的目的应是更优化的利用,遗址利用的目的则应是更强化的保护,从而实现两者过程的一体化。可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要实现的是保护与利用的协同。

  首先,动态性保护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功能的提升。

  我们要保护遗址及其周围环境所凝聚的全部历史信息,确保其历史信息叠加得到保存。

  目前,我国不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所依托的遗址正属于此种情况。如,曲阜鲁国故城遗址考古发掘中已经发现诸如战国古井、唐代房址等其他历史时期的遗迹、遗物,这些都应该作为该遗址历史信息叠加而加以保存和展示。更进一步来看,动态性保护还应超越对文物、遗迹、遗址等本体层面的保护,而扩展到相应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多个层面的保护。

  其次,可持续利用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利用功能的优化。

  我们要基于惠及公众的原则,既要满足公众的文化公共需求,又要从公众支持、资金补偿等方面提高遗址的自我保护能力,实现其与保护在目的、手段和过程的协同。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对遗址利用要超越传统的遗址博物馆模式,要实现对遗址所承载的物质和精神层面元素的利用层次提升。

  基于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要采用静态展示、多媒体展示、虚拟展示、场景模拟、活动参与、情景体验等多种展示方式;开发满足不同层次公众需求的,包括文化认知、文化学习、文化休闲、文化娱乐、文化体验的多层次、特色化文化产品。可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利用功能之定位应是满足公众特别是遗址所在地公众之多元化、多层次的公共文化需求。

  需要强调的是,文化旅游是遗址最直接、最易于实现的利用途径,也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应有之重要功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虽不同于纯粹市场导向旅游开发,但是旅游者本身就是遗址资源的公众主体,旅游活动是公众感受遗址价值的直接方式,旅游收入是通过遗址利用来取得保护资金支持的重要来源。

  精英化与大众化的兼顾

  长期以来,考古学在外界心目中一直是深居象牙塔的神秘之学,考古发掘也一直采取隔离和封闭方式。因此,遗址通常被考古工作者视为“私人财产”,仅供少数专业人员研究之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要实现的是让遗址走进公众的生活,感受遗址的价值,使遗址保护成果惠及公众。

  这就要求改变遗址的封闭状态,使其对公众开放,让公众有机会通过多种途径利用遗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遗址要无限制的、全面的对所有公众开放。既要开发精英化文化产品,以彰显其文化价值;又要开发大众化文化产品,以满足普通公众的休闲娱乐需求,从而实现精英化与大众化的兼顾。

  首先,精英化是遗址作为珍贵文化资源的价值体现形式,也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体现其“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直接体现。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依托大遗址而建设在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国家战略性文化工程。大遗址本身就是指规模宏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的遗址,其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见证。

  因此,依托其所进行的文化项目建设和文化产品开发首先要体现其文化品位,展示其在中国乃至全球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满足高层次文化需求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功能,这就要求其要依托遗址核心区规划设计遗址考察、文化研修等高端文化产品。

  其次,大众化是遗址与公众生活对接,实现将其本体及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等信息与所在地城市或社区发展进行融合的保障。

  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公众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初衷所在。满足普通公众的文化需求亦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功能,这就要求其要依托遗址核心区外围开发文化休闲、文化娱乐、文化体验等一般文化产品。

  当然,要注意的是大众化不等于庸俗化,也并非是要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味地迎合公众的需求。其文化产品开发绝对不能脱离遗址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社会以及人们生活等信息。

  公益性与营利性的互补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遗址性国家公园。遗址的公共资源属性以及国家公园的公共产品属性,都要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经营管理的公益性。但是,基于我国传统封闭式保护模式所导致的遗址所在地发展滞后的现实情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又必须要兼有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其经营管理亦应具有营利性。可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应兼具公益性与营利性。其中,公益性是前提和基础;营利性是手段,是公益性得以实现的保障,两者是互补的。

  首先,公益性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自身的内在要求、本质功能。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可供公众共享的公共空间,是具有综合性功能的公众文化活动区域。其要立足公益性,一方面是在公园建设区域设置免费的公众文化活动空间,满足公众特别是当地居民的文化休闲需求;另一方面要创新展示解说方式,依托现代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多功能的互动式展示解说系统,建立全时段、跨空间的遗址展示与利用虚拟空间,从而使公众在异地也能够消费相关文化产品。

  其次,营利性是我国国情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现实要求,是其延伸功能。

  我国遗址所在地长期以来受制于传统保护模式,而无法与当地进行同步开发建设,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大都相对较低。因此,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必须要兼有的功能。同时,遗址及其环境的维护、公益性文化项目的开发和运营也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这也要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发营利性的文化产品,取得相应的经济利益。

  文化性和娱乐性的融合

  遗址本体属于物质性文化资源,其所承载的信息属于精神性文化资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载体,其首先要体现文化性。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是其最基本的功能,实现公共文化利益是最直接目标。但是,基于公众文化需求的层次性,文化性并不排斥娱乐性,其需要融入娱乐性而提高公众对遗址所承载文化信息的感知、认知与体验。文化性与娱乐性融合,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产品开发的方向所在。

  首先,文化性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基本特征,也是其与其他类型国家公园的功能区别所在。

  考古遗址公园是公众的文化活动空间,不同层次文化产品开发是其建设的主要任务。这就要求其既要充分展示遗址本体的文化资源价值,又要深入挖掘遗址在历史发展中所不断叠加的文化信息。以此为基础,提炼相应的文化元素,建立区域特色文化体系,开发特色文化产品。

  其次,娱乐性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衍生特征,也是公众文化需求的差异性对其提出的现实要求。

  文化元素并非都是感性和形象的,加之遗址本身的残缺性及其与原生环境的脱离性,并非所有公众都能够直接认知和理解遗址承载的文化信息。这就要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要创新文化元素的表现方式,以易于为公众所认知和接受的形式来展示相应的文化元素。以文化为基础的娱乐性产品,一方面可以使公众能够以通俗易懂、直接感知的形式来认知、学习和体验文化,另一方面则又满足了公众的休闲娱乐、参与体验等文化需求。

  国际原则和中国国情的结合

  目前,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已经制定了诸多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国际原则。这是基于全球视野、先进理念以及实践经验的,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准则。遵守这些国际准则是我国遗址保护和利用水平提高的保障。但是,同时也要考虑中国国情而探索遗址保护与利用的特殊实现方式,从而实现国际原则的坚守与实现方式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首先,国际原则的坚守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实现遗址保护、展示与利用的基本准则。

  目前,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1964年)和《遗址保护与管理宪章》(1990年)所确定的原真性和整体性原则,已经得到世界公认。这是我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要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其功能定位的首要依据。

  基于此,其要保护遗址及其周围环境,尽可能保存不同历史时期的信息,核心区要禁止任何的重建,同时要注重社区参与。从实践的层面来看,只有遵守这些原则,遗址的价值才不会被破坏,文化产品才能保持对公众的持续吸引力。

  其次,实现方式的灵活性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实选择。

  国际原则的坚守并排斥不同国家或地区对其具体实现方式进行灵活选择。国际原则主要是基于发达国家的国情和实践经验来确定的,其侧重于遗址的非经济属性,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公共投资和社会捐赠。

  我国现实的国情是:文化遗产数量多、规模大,政府财政力量不足;遗址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需要将遗址作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增收的资源依托;封闭式保护模式下公众作为遗址所有者的利益长期得不到实现,导致其文化资源珍视意识和遗址保护参与意识缺失;公众的文化需求正在快速显现,但是其文化认知水平和文化学习能力层次差异较大。

  基于此,我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要关注大众化、娱乐性文化产品开发,重视经济属性而探索自身经营管理的赢利机制和居民参与文化产品供给的实现路径。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编辑:秦人
关键词:考古遗址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