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西安城市日常生活调查 大城市里的“小细节”

2015-1-19 17:00:00  来源:陕西日报  进入论坛

西安城市日常生活调查 大城市里的“小细节”

雁南一路,过往行人不得不绕过这些大大小小的水坑。

冬日的街道,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吹着,清晨4点半,整个城市还陷入在沉睡之中,在北大街工作的环卫工人杨大姐,成为了一天中西安城最早起床工作的一批人。此时的她,带着长长的扫把,开始清理漏夜累积的纸屑和落叶。她偶尔会发现,路边的垃圾桶不知又被谁砸烂,树丛边上的防护网又被人踢歪,电线杆上的小广告又卷土重来……这些只是一处寻常的城市角落。

随着清晨的时间向后推移,太阳初升,散落在城中巷落的市民苏醒过来,开始一天的生活,他们穿梭在城市中,匆忙地与各种各样的细节擦身而过:标识不清的站牌、停运的天桥电梯、破烂的井盖、被占用的盲道……如若不是留心观察,这些几乎都是可以被忽略掉的细节,然而它们的存在,却在严肃地考量着城市设计者、建设者和管理者的真实水平。

城市道路的“瘤子”

每天早上7点半,家住友谊东路的女白领刘莉会准时出门上班,沿着雁塔北路骑车穿过和平门后到达单位。然而,经过这条路却不是一件舒服的事儿,路边没有设置专门的自行车道,只有马路中间有隔离栏杆,用以区分来去两个方向,行人、自行车还有三轮车、摩托车都被簇拥着挤在路边。

“经常有车从身边飞驰而过、毫不减速,尾气和灰尘扑面而来。有次从这里经过,一边是公交车不断按喇叭嫌我挡了道,一边是工地开出的水泥罐车,让人不知道往哪里躲。”提起脚下的这条路,刘莉满是牢骚却也无可奈何。

而当她顺利到达单位2个小时后,在雁塔区长安南路某处,45岁的盲人王伟也收拾妥当,出门前往工作的按摩店。在无人引导的情况下,通常他需要在盲道上摸索行走20分钟左右。这同样也不是一段轻松的路程,随意停放的车辆、横在路边的砖块,亦或是路边突然窜出的行人,都让他异常谨慎。

最令王伟害怕的情形,是走着走着盲道突然“消失”了,“有时候修路,盲道被挖开了,普通人可以绕过去,但我们只能依靠导盲棍四处试探,每一步都走的胆战心惊。”

几天来,记者走访了西安市的部分街道,可以看到城市大多数的道路,都按照国家规定铺设了盲道,然而有盲道却不意味着“放心道”。在西华门十字路口的西新街,笔直的盲道上并未有汽车或自行车占道的现象。不过没走几步,几个收购手机的牌子赫然放置在盲道之上,旁边坐着跷二郎腿的摊贩。短短200米的盲道上,有3个回收手机的摊点、1个贴膜的摊点和2个流动小吃摊贩。

记者上前询问几位小贩,是否知道盲道上不能停车,大多都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态度:“大家都在这摆着呢,没人管嘛!现在也没有盲人,等来了再让!”

如果从上空俯瞰西安,1170多条街道贯通了城市的各个角落,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马路和一座座飞架的高桥,构成了西安现代化的道路交通体系。可在细微之处,总能发现那一个个不起眼的漏洞——被占用的人行道,混杂的机动车非机动车道,坑坑洼洼的马路牙子,就像一个个瘤子滋生在错综复杂的城市道路中。

乘坐地铁的“烦心事”

安全、舒适、准时、快捷,这是人们对于地铁的评价。作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地铁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愈加紧密地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但在不经意中,人们似乎总能感受到一些令人烦心的问题。

在北大街地铁站地下一层站厅层的标识牌下,记者看到不少乘客驻足观望,市民刘先生就在这里“昏”了头:一号线通往纺织城方向标了左右两个箭头,而通往后卫寨和二号线则都是向前的箭头,“那我想坐一号线到底往左?往右?还是往前?”

由于搞不清楚方向,刘先生在站厅内转了几圈,只好抓住清洁工问路,而就在他问路的几分钟里,就有三四个人凑过来问道:“从哪儿去坐一号线?”“从这里面咋出去呢?”一位母亲抱着孩子急匆匆地问道:“厕所在哪呢?照着牌子走了半天怎么都看不到?”

地铁标识是地铁运营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导向标识尤为重要,当乘客进入地铁站时,看不到周围环境的参照物,如果不熟悉站内环境,面对众多通道,只能依靠标识的引导乘车和出站。

“其实也不能说西安地铁标识不清楚,但总是有点‘绕’,不够清晰明了,西安人自己看觉得没问题,但不熟悉西安的人进了地铁可能就迷路了。”刘先生此前去上海出差,对那里的地铁印象很深,“上海地铁用颜色区分,每条线路是不同的颜色,比如一号线红色,三号线黄色,所有标志牌、路面引导以及车身都统一颜色,只要跟着颜色标识走,很容易就可以找到方向。”

除了偶尔令人“迷糊”的标识牌外,市民薛女士也有要“吐槽”的内容,她在小寨附近一家公司工作,每天乘坐地铁要经过小寨站B出口,“以前也没觉得什么,前一段时间脚骨折了,走路拄着拐棍,才发现进出非常麻烦,光是下楼梯得十几分钟。”

根据她指出的问题,记者走了一遍小寨地铁站的四个出口,只有位于东南角的C出口有上下双向手扶电梯,乘客进出不用走楼梯;位于西北角的A出口和位于东北角的D出口都只有上行的电梯,进入地铁需要走楼梯;而位于西南角的B出口则完全没有电梯,上下都需要走楼梯,60多级台阶,普通人走完至少需要三四分钟,对于老人、儿童或是残障人士而言,更为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现象并不仅存在于小寨地铁站,记者在多个站点都只看到单向的手扶电梯或没有电梯。采访中,很多乘客都像薛女士一样疑惑:“为什么不多设计一些电梯方便群众呢?”

“难”排队的公交车

2008年,因为小学生高婧雯的一封求助信,《三秦都市报》在全社会掀起了“文明乘车跟我排”的活动热潮,此后西安每年11月11日都会迎来“排队日”。六年来,“跟我排”已经成为展现西安文明的一张名片,相比之前的乱象,可以说成果显著。

记者在西门里和西门外走访了3个公交站点,公交站台上都贴有“创建文明城市有序排队上车”的提示牌,223路公交站点,近30名乘客自觉排成一队。火车站广场前的603路公交站点,没有人引导和指挥,所有乘客自觉排队,队伍蔓延百米之长。

采访中,记者观察到这些有序排队的公交站点都是始发站点,并且在硬件设施、站台设计方面比较好,如一个站牌下只有一两条公交线路。而在中途站点,混乱的情形较为常见,在南稍门公交站,一辆公交车到站了,候车的人群争先恐后向车门涌去……

“说实话,很多站台设置不合理,又长又窄,还加装了护栏,人多的时候都站不下,咋排队!”一位公交引导员说,像火车站、钟楼站、小寨站等站点,线路多、乘客量大,站台空间小,不方便乘客排队,也不利于工作人员引导,更不利于乘客养成排队的习惯。

“小寨一个站台上有十几条线路公交车,一来车就是一大串,谁知道公交车在哪停车,没有固定的上下点,排队不现实!”市民聂小姐抱怨着说,“就这每次还要使劲盯着来的车辆,像个猴子一样在站台前面蹿来蹿去追车。”

排队乘车除了受站台条件的限制外,车少人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每天早上都要乘坐526路公交车的上班族高山说,挤公交简直是场“噩梦”。“上班时间交通拥堵、乘车的人多,公交车从始发站出来就已经满了,我这又是沿线乘车,你不挤能上去吗?挤得‘吐血’我也得上去,要不然下一趟可能就是半小时以后了。”

除了担心坐不上车、上班迟到外,有些市民是为了抢座而挤公交,特别是那些需要乘坐长时间公交的市民。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如果西安公交车数量能够再多一些,能够使大家上得去车、有座位,那么乘客上车不排队、挤公交的状况自然也能得到极大改善。

“现在都呼吁文明乘车,不排队就是人素质有问题,其实真的很冤。”高山说,“谁愿意去挤公交?我还挤丢了一部手机呢,但现实的交通条件,真的很难做到文明礼让。”

“公共领域的问题,绝非一朝一夕促成,除了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外,有效的引导和管理措施也非常必要。”西安交通大学城乡规划研究所所长、教授李志刚说道,城市细节的完善和公共空间的维系,需要公民提高素质,但更需要城市管理者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高管理水平。(见习记者许梦婷 文/图)

西安城市日常生活调查 大城市里的“小细节”

西新街,商贩占用盲道。

  城市需要精细管理

  ——专访西安交通大学城乡规划研究所所长、教授李志刚

  随着城市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管理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如何规范城市管理,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生活品质,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西安交通大学城乡规划研究所所长、教授李志刚。

  记者:有人认为关注城市细节是鸡蛋里挑骨头,应该去关注大的宏观的方面,那么关注细节是否有必要呢?

  李志刚:肯定是有必要的。我们要在关注细节的过程中,联系城市的价值取向,城市文化的精髓以及采取何种管理手段等多方面的问题,通过细节认识城市的特性,再把城市各方面系统进行统筹考虑。在此框架之下,不管是一个细节、还是两个细节,都对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有帮助。

  记者:目前城市细节中存在的问题,诸如公交车站不排队等现象,您认为是市民的素质问题还是管理引导方面的问题?

  李志刚:这不能简单的归咎于人的素质问题,或是城市管理问题,因为两方面的因素都有。例如公交站台排队的事情,以目前西安的现状来看,素质再高的人也可能没法排队,因为他们没有选择,公交车停靠点不固定,乘客去哪排队呢?而且部分公交车司机停车时,不考虑乘客的利益,想停哪就停哪,看到前面的车排长队,就在站台外停车下客,以至于不少人需要来来回回地跑去追赶公交车,让站台上显得十分混乱。

  我认为北京在这方面做得比西安好。比如,它的公交站点进行分组,一个站牌下只有两三条公交线路,然后每组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这样就便于引导员或是志愿者引导乘客排队乘车。

  记者:您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李志刚:首先应该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包括整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通过这些规划应该形成宜人、有序、多样化的城市形态。其次,一定要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城市管理工作,确定城市管理价值取向的优先度,要明白城市到底是为谁服务的?城市的价值到底是什么,乃至于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以人为本还是以物质为本?是要文化的生存,还是急功近利的生存?

  文化认识和文化理念不一样,管理的落实情况也不一样。价值取向反映的就是城市文化,城市管理不能“目中无人”,要“以人为本”,应该以人的方便、宜居为首要目标,这一点非常重要。

  记者:面对这些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细节问题,如何才能做好城市的微观管理?

  李志刚:城市管理需要建立全面系统的思想,不管是解决道路交通问题,还是其他方面细节的问题,要把对于细节的考量纳入到城市综合管理的宏观系统里面,联系方方面面的因素。城市是由多个层次、众多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体现为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作用,要建立健全与大都市建设相适应的城市管理体系,就要从细节着眼,实现精细化管理。

  另外,也要提高城市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水平,有些管理人员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做好管理工作,但限于他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有可能“好心办坏事”。比如在西安市,有的道路中心的双黄线半年内变了好几次,今天画到这边,明天画到那边,就是规划者、管理者自身的问题,从而造成市民的不便。

  记者:除了提高专业水平,您认为城市管理者还应树立怎样的管理观念?

  李志刚:一定要树立这样的观念:人是城市的核心,管理要以人的便利性、舒适性为出发点,做到为人服务,之后再去考虑整齐划一的规范性需求,逐步形成宜人、有序、多样化的城市形态。

西安城市日常生活调查 大城市里的“小细节”

北大街地铁站站厅层内,一位市民在此驻足观望,不知朝何方向走去。

  记者手记 让城市少些灰色地带

  坏掉的井盖迟迟无人修理,占用盲道的商贩理直气壮,公交站台上被拥挤人群撞得踉踉跄跄的学生……在这段时间的走访调查中,记者探寻西安城内的大街小巷,与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交谈,去观察、去感受这座城与人们之间的距离。

  城市太大、太复杂,任何人,不管是从任何角度,要想知道所有细节,甚至是大部分细节,都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细节是基本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著名决策专家、北京大学客座教授王力曾说过,城市管理是“天大的小事”,我们的城市是否宜居,市民们不用套硬指标,只会感受身边小事是否让人感到舒服,而舒服正是宜居。如果一个城市存在这么多问题,能让人舒服得了吗?

  回忆过往,我曾在寒风中看到队伍长达百米依旧耐心等待的北京市民,他们的身边并没有人指挥督促;也曾在香港的地铁中看到工作人员诚恳由衷的笑容,她的身后并没有写着“一定要微笑”的标语。这些都是小事,但总让人感觉温暖。

  我想,但凡让人感觉“美”的城市,无不都在细节方面下了真功夫,否则不会赢得赞誉和认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不能仅仅拥有美丽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以及光鲜亮丽的外表,它需要的是精细化的管理和人性化的设置,路边的水坑是否修好、脚下的盲道是否畅通,厕所里是否有老年人的扶手……人们常说,细节决定一切,城市的细节,并不亚于宏观层面的城市系统结构,正是一个个细节、一桩桩小事,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良心,也反映着城市真正的发展水平。

  城市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它需要改变的不只是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理念,不论是城市的规划者、建设者,亦或是管理者,都需要把关注民生、以人为本放在首要位置,尊重人的生活需求,强调从人的尺度和人性化角度出发,运用宜人的方法开展城市设计,增强居民归属感和幸福感。

  城市之美,美在细节,当我们的眼睛扫过那些灰色地带,总会希望它能少一些、再少一些,让出行不再纠结,让生活更加舒适,让幸福更加真切,这就是城市中每个成员的共同希冀。


编辑:秦人
关键词:城市形态 西安交通大学 城市设计 西安地铁 小广告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推荐信息
到西安关中驾校 考驾照  三秦游网站指定单位,网上报名优惠200元!
陕西户县龙窝酒!
秦绿辣椒 我的辣味!
 
最新信息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