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大千世界>>正文

2014年成绩来之不易

2015-1-19 11:08:00  来源:延安日报  进入论坛

    经济增长稳中有进

    本报讯 2014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各项要素约束不断加剧的困难局面,我市确定了坚持“稳油、增气、扩煤、促转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思路,积极应对、主动作为、负重前行,经济增速止跌回升,经济发展稳中有进。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385亿元,增长6%左右;地方财政收入168.1亿元,增长8.2%;财政支出310.1亿元,增长5.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90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07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9810元,增长13%。

    针对能源价格持续下降、油煤销售不畅、企业投资缩减等严峻形势,市委常委会研究制定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11条意见和10项措施,及时提供扶持资金和优惠政策,力促油煤气烟等主要工业产品生产和销售,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增长的突出问题。加快在建重大项目进度,黄河引水工程全线推进,南沟门水库大坝开始蓄水,延安新机场建设完成70%的土方工程,延安至延川高速、黄延高速扩能工程加快建设,今明两年建成通车,蒙华铁路延安段开工建设。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11.8亿元,增长24.6%。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15亿美元,增长19.8%。

    经济结构调整是2014年延安经济工作的重头戏。工业方面,我市加快“三区九园”建设,着力提升企业入驻率,累计有300多户能源加工转化、非能源和新兴产业企业落户园区。在国际油价“十一连跌”的不利局面下,我市非油工业却保持了较快增长,增加值高于石油工业增速4.1个百分点。天然气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产量近19亿立方米。农业方面,我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累计启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74个,建成30个。去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8.7万吨;苹果种植面积累计达到336.5万亩,产量261.4万吨;主导产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达到50%以上。第三产业方面,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继续推进十大革命旧址保护提升和五大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建成开放西北局纪念馆。来延游客不降反增,游客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实现双增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成了一批物流园区和专业市场。新增“四上”企业215户,注册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呈井喷式增长,其中个体工商户逾万户。全市第三产业和非公经济占GDP比重均达到了20%以上。我市经济已步入止跌回升的过渡期、结构转型的突破期。

    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

    本报讯 2014年以来,我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率先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围绕“做美延安、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目标,大力推进“1个中心城市、12个县城、33个重点镇、10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使延安城镇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延安中心城市建设超常推进。按照建设革命老区中心城市的规划目标和统筹城乡的总体要求,我市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区建设。全面完成一期岩土工程,累计造地2.4万亩;连接新老城区的尹家沟、杨家岭、杜家沟、核桃树塔沟连接线建成通车,新区城市主干道及水电气、地下管网和配套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市级行政中心和市民服务中心正在装修,3所学校主体封顶,市中医院迁建工程、中国革命艺术家博物院、延安大剧院等项目全面启动,安置房、商品房、公园广场正在加紧施工。同时,全面改造提升旧城。坚持“老市区不再批建高层、革命旧址保护区内只拆不建”,加快推进清凉山、宝塔山、凤凰山、七里铺、南门坡、大东门、黄蒿洼、桥沟等片区的拆迁、改造与建设,累计搬迁山体居民10万人,宝塔山视线走廊基本打通。杨家岭和龙湾隧道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在城市规模质量不断壮大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启动了“五城联创”工作,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持续提升。去年第三、四季度,我市的游客满意度在全国60个样本城市中排名第26位、15位,较之前有了大幅度提升。

    全市各县城、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面加快。实施了12个县城的扩容改造,全市县城总人口已近68万人。继续加快33个重点镇和10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5.6万农民进城落户。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5.18%。

    灾后重建和避灾移民搬迁扎实推进。2013年的强降雨给全市人民造成重大灾害,市委坚持把灾后重建作为2014年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去年底,全市7.4万房屋倒损户已有5.2万户入住新房,入住率达到70%。积极推进避灾移民搬迁,开工建房近3.5万户,完工2.8万多户,入住2400多户。

    各项改革取得新进展

    本报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市委立即部署,成立机构,制定工作细则,着力推进重点改革。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112项改革举措已完成或取得实质性进展。

    我市重点抓了8个方面的先行先试改革:一是启动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改革。二是开展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改革。推行并联审批、网上审批、限时办结、重大项目全程代办、集中办证等制度,清理取消146项行政审批事项,精简率达39%。三是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营改增试点工作,进一步优化市对县转移支付机制,建立新区管委会、旧城改造办土地经营收益和建设投入封闭运行机制,在全省率先实行市级部门事业费、专项经费项目化管理,出台了部门单位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等管理办法,全市“三公”经费下降15%。四是推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坚持事业单位逢进必考制度,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遴选(选聘)程序,市直单位已组织了一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和遴选工作人员。五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延安民间投资集团组建运行,光大银行、西安银行入驻我市,新成立7家小额贷款公司,累计达到42家。设立3家村镇银行,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方案已获批,全市金融业贷款余额、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六是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启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全市流转土地39.71万亩。七是推进用地管理改革。建立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市域流转机制,争取省上指标近2300亩。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土地资源公共交易平台,全市土地出让一律实行“招、拍、挂”,共收储土地4700多亩,出让近4000亩。八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筹备组建市属企业职工托管中心,统筹解决职工安置、生活保障和就业创业问题;组建市能源化工产业集团公司,盘活存量国有资产,引导产业投资结构转型;建立国有企业资产经营公司,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将新增财力和财政支出的80%以上用于民生

    本报讯 近年来,我市坚持将新增财力和财政支出的80%以上用于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去年以来,我市采取劳动技能培训、购买公益性岗位、协调大企业招聘等办法,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000多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7%。我市加快推进城乡社保制度并轨,提高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补助标准,建成了新八一敬老院和一批县乡养老院,调整了医保报销政策,建立了高龄老人、独生子女家庭补贴制度,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我市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实施城区中小学教育资源整合,在35所学校推行校际联盟和学区化管理,择校、大班额和学生流失问题得到初步缓解。加快城乡学校和幼儿园硬件建设,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培训,推广延安中学和宜川中学的教学模式,全市基础教育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去年600分以上高考学生增加了86%。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基本完成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市县级公立医院住院人次增加15%、费用下降20%。延安医疗集团运行良好,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方便了群众就近看病就医。全市科技馆、图书馆、文化站、农家书屋全部实现免费开放,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较好满足。

    我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民生的重要内容,继续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去年新增退耕还林面积56万多亩,累计达到1069万亩;新增治沟造地10万多亩,累计新造和改善优质农田20多万亩。加强水源、大气污染治理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延安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按新标准达到252天,居全省第一。延安被命名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

    我市不断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继续深入开展“千名领导干部包扶低收入村”活动,着力改善低收入村基础设施,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帮助低收入村增收致富。去年,8.6万人实现脱贫,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2620元,同比增长19.3%,远远超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6.3个百分点。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