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丝绸之路的健康发展呼盼法制的保障和规范

2014-9-22 7:19:00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进入论坛

如何加强沿线各个国家地区的交流合作、更好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发展,备受人们关注。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晓锋认为,丝绸之路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制的保障和规范,法制是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重要动力。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四国期间,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丝绸之路经济带东牵亚太经济圈,西连欧洲经济圈,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一年来,我国各地积极响应,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宏伟蓝图正逐渐变为美好现实。

丝绸之路经济带周边充满着复杂和多变

记者:2100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是当时中外交流的重要走廊,通过这个走廊,不同国家的灿烂文明得以交相辉映,为沿途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如今,我们建设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环境背景如何?

王晓锋: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众多,国家有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国、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和阿富汗。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更多,城市包括中国的丝路各段上的重要城市,有西安(长安)、武威(凉州)、张掖(甘州)、酒泉(肃州)、敦煌(沙州)、罗布泊(楼兰)、吐鲁番(车师、高昌)、库车(龟兹)、喀什(疏勒)、哈密(伊吾)、伊宁(伊犁)、乌鲁木齐;国外的著名城市有君士坦丁堡、撒马尔罕、德黑兰、哈马丹、克尔曼沙汗、巴库拜(伊拉克)、巴格达等知名国际城市。丝绸之路牵涉有中国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四川等主要省份,还有其他国家省份。社交语言为汉语和俄罗斯语。成员国总面积为3018.9万平方公里,即欧亚大陆总面积的3/5,人口约16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4。

丝绸之路历史悠久,沿线民族分布复杂,历史遗留问题众多。秦朝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体制、政策和措施,对丝绸之路的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后来汉朝在西域地区设置了西域督护府,其势力范围几乎包括中亚全部,丝路陆上交通与贸易进一步趋于繁荣。唐朝在国力强盛以后击溃了突厥,使得东西方贸易比汉代更加繁荣。丝绸之路沿线的民族与分布复杂。自古迄今主要民族有汉族、匈奴、塞人、大月氏、罗马人、吐蕃(藏族)、回鹘、白匈奴、突厥、阿拉伯人、党项、蒙古、维吾尔族等。中亚地区民族成分复杂,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其中民族数目最多的哈萨克斯坦达130个,乌兹别克斯坦129个,民族数目较少的也有几十个。除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吉尔吉斯人、土库曼人和塔吉克人5个主体民族之外,俄罗斯人在中亚各国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中亚地区同一民族分布生活在中亚各国,在政治和其他利益分配中引发的部族矛盾较多。

总体来说,丝绸之路经济带周边波谲云诡,充满着复杂和多变。

记者:这个复杂多变,具体应该怎么理解呢?

王晓锋:首先,丝绸之路周边国家和人民信仰与宗教不同。丝绸之路上的各个游牧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精神层面主要特点体现在信仰宗教上。因此在丝绸之路上的各个民族,宗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在此都有广大信众。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西域、敦煌出土了极为丰富的古代回鹘文文献,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佛教内容。基督教是全球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欧洲统一就是凭借基督教旗帜的号召下进行的。伊斯兰教,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等,分布在204个国家和地区,信徒占全世界人口的23%。伊斯兰教主要分为逊尼和什叶两大派系,也有其他一些小派系(如哈瓦里吉派、伊斯玛仪派)。中国穆斯林大多是逊尼派;什叶派的信徒主要分布伊朗、伊拉克等国。在回族、维吾尔族、塔塔尔、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等少数民族2000多万人口中,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在汉、满、蒙古、藏、傣等民族中也有信仰者。道教,目前中国大陆的全真派和正一派道士近10万人,登记备案的道教活动场所3万多座。

其次,丝绸之路上有不同的重要文化。生活在天山以北、阿尔泰山、帕米尔地区的游牧民族文化,分为古代游牧部落文化和近代以后的游牧民族文化。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容和特征,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黄土文化指黄土高原西部这一特定区域的文化形式,以陕西北部为中心,包括与之相接的晋西北山区、内蒙古河套南部以及甘肃、宁夏靠近陕北的部分。绿洲农耕文化主要是指天山以南地区以农业生产方式和定居生活方式为主的农耕文化。新疆古代的龟兹文化、于阗文化、楼兰-鄯善文化、高昌文化、疏勒文化等都是新疆古代典型的绿洲农耕文化。近代以后形成的维吾尔族是现在新疆南部绿洲的主要居民,他们的木卡姆艺术、麦西来甫歌舞娱乐活动以及和田地毯、乐器制作、陶器工艺、木器制作、桑皮纸工艺、民居建筑、服饰饮食和民间信仰,如麻扎崇拜等构成维吾尔族的民俗文化。屯垦文化是西汉政权统一西域以来屯垦戍边的文化,分为汉唐时期屯垦文化、清代屯垦文化和当代屯垦文化(又称“兵团文化”)。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健康发展呼盼法制的保障和规范

记者:在丝绸之路沿线上各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不一,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也不一样,这样是不是会影响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发展?

王晓锋:是的。丝绸之路沿线上有许多国家和城市,国家的国体和政体不一,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也不一样,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较量在此也长期存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城市更是色彩斑斓,城市精神、城市风格、市民的风俗习惯各不相同。还有,中亚地区民族成分复杂,长期战乱不止,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信仰与宗教不同等等,所有这些都关乎着丝绸之路的繁荣与发展。要契合实际保障沿线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健全法制制度是前提条件。

明代学者方孝孺说:“欲天下之治,而不修为治之法,治不可致也。欲行为治之法,而不得行法之人,法不可行也”。此话突出强调了一要有“为治之法”,二要有“行法之人”。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它的兴衰靠沿线的国家、政府和人民去建设、去发展,也需要靠“为治之法”去维系。丝绸之路的健康发展呼盼法制的保障和规范。

丝绸之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各种不同文化的人,也就是怀着不同价值观念的人,怎样能在这个经济上越来越息息相关的世界上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当前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种族与种族、宗教与宗教等之间的公共关系,已经由于地球越来越小,使它们之间互相接触越来越频繁,而变得越来越复杂。

中国早在商周时期,西安农耕文化即已同北方草原文化进行接触,开展初步的交流。此后,它与周边地区和欧洲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范围也逐渐扩展,尤以汉、唐和元代规模最大。西汉经文景之治,养民五世,天下富庶,且财有余力,士马强盛。此后,在北方设朔方郡,西北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郡,东北设玄菟、乐浪两郡,西南设犍为、交趾、九真诸郡,东部设珠崖、合浦等郡。还打开了通往日本、南海和中亚的交通路线。“张骞西使”,是西汉主动打开西域门户,与中亚及欧洲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行动。张骞曾到达今中亚的费尔干纳盆地、阿楚河、巴尔喀什湖、土库曼等地。继起的班超及其少子班勇,还曾达到阿拉伯半岛等地。经张骞的努力,正式开辟了横贯亚洲内陆的东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此后,中西联系日益密切,西去的“使者相望于道,出国使团大者数百,少者百余人”。东来的胡商客贩“日款于塞下”。唐王朝经过“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成为当时世界上国力最强盛的国家。当时与唐朝有联系的国家和地区达300多个,首都长安成为当时国际交往的中心。经常居于长安的有数以千计的外国人,其中有各国的使节、官员,也有学者、僧侣、艺术家和商人。唐代的使节、僧侣和商人,也通过陆路和海路,频繁地往来于东亚、南亚和中亚各地。可以说开放的文化体系政策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繁荣和富庶,加强了周边国家的友谊和进步。

记者:您说历史上我国开放的文化体系政策促进了古丝绸之路的繁荣和富庶,对现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来说应该依然如此吧。

王晓锋:是的,法制文化是文化稳态结构中的重要一翼,是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重要动力。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发展竞争,从根本上讲是制度文化层面的竞争,因为制度文化具有稳定性、长期性、根本性,能够给人以明确的“预期”,这叫“制度争胜”。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主要包括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人才培养选拔制度、法律制度和民间的礼仪俗规等内容。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的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准则等,都是制度文化的反映。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制度文化在协调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保证社会的凝聚力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显著作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中国人有重礼法、传家训、习行规的传统,历史上的不少政治家都曾以制度改革的方式清除积弊。今天,人们对“改革红利”满怀盼念,也是坚信从规范的重置中能获得社会发展的力量。

积极促进丝路经济带立法工作,争创世界标准和计量体系

记者: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原则是什么?

王晓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原则和方法。

中华文化的发展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在每个发展段落,总是以本位文化为基础,大量地吸收、融汇异质文化的精华,然后进入一个新境界。可以说,这个特点形成了我们民族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传统,即以对异质文化的开放,促进对本位文化的开拓。周代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奴隶制国家。周王朝建立了完备的国家机器,儒宗孔丘亦曰“悠悠乎文哉,吾从周”。秦朝是中国第一个高度统一的封建国家。废封建、置郡县、统文字、统一度量,成立新型而系统的国家机构。“二千年之政制乃秦制也”、“百代犹行秦政法”。从汉代开始,“独尊儒术”,对各个阶层都进行了系统化的规范。隋代统一南北、结束分裂;开创科举制度,在中国沿用1400多年,并对西方文官制度也影响甚大;隋《开皇律》为唐律奠定了基础,在西人眼中,隋文帝甚至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秦汉隋的制度、思想和文化,形成了文明、秩序和价值观支撑的中国软文化,“三大制度”与“四大文明”同辉。在古代,西域文化的传入和中国本位文化的交汇,带来了唐代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在现代,俄苏无产阶级文化和其他西方进步文化的传入,和中国本土革命文化的交汇,带来了延安时期革命文艺运动的空前盛况。最近,美国智库认为,中国“消除民族分歧,为民族交融扫除障碍,增加各族群众对国家的认可的民族融合”政策渐受重视。

中国的历史经验认为,“以力服人者霸,以德服人者王”。人与人协力合作的坚固韧带不是“力”而是“德”。要集合普天下的人和平共处,人与人之间需要凝合成的群体,必须在个人和个人、群体和群体之间建立起价值观念上的认同。要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容忍、互相有利的合作关系,实现共同的发展,达到幸福生活的目标。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努力同周边国家携手合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建设和谐地区。2013年9月13日,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就是顺应这一时代的产物。

记者:具体来说,应该怎样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立法工作?

王晓锋:我们应该遵循“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辩证思维和方法,促进周边国家、地区或省市颁布各类法律、法规、准则。

如针对民族文化遗产、各类馆(舍)较多的国家,颁布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条例、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国家或省市层面的文化产业促进条例、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网络建设管理的法规以及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立法等。同时制订公共文化权益保障标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供给标准等,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争创世界标准和计量体系。联合出台有关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网络信息保护等方面的地域法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的法律法规,文化产业促进和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在保护民族文化、发展民间文化、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等方面开展一些新的立法探索。强化国际反恐合作,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双语”、“多语”和“小语种”教育。推动依法保障信教群众正常宗教需求,尊重信教群众的习俗,稳步拓宽信教群众正确掌握宗教常识的合法渠道。

要让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各种文明、各个民族、族群的亿万民众,都能认同和贯彻这个理想,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为此,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每个文明中的人都要对自己的文明进行反省,做到文化自觉。这样人们就会更理智一些,从而摆脱各种无意义的冲动和盲目的举动。人们在做到“美美与共”,也就是在欣赏本民族文明的同时,也能欣赏、尊重其他民族的文明。那么,丝绸之路上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就达到了一种和谐,就会出现持久而稳定的“和而不同”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