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你不知道的唐长安建筑之美 大明宫木头千里挑一

2014-8-8 19:35:00  来源:陕西省旅游局  进入论坛

大明宫

   今天,带你领略唐长安的建筑之美。

   建大明宫用的木头 都是千里挑一的“巨材”

   今天的西安城是怎样一副让人迷恋的样子,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都不陌生。但你知道作为丝绸之路起点、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唐长安城是怎样一副让人痴迷的模样吗?现有的史料记载,唐长安城自北向南横亘“六岭”,享有“千宫之宫”美誉的唐大明宫,就坐落在由北向南第一道岭上,而第六道岭上建有大慈恩寺,寺内有大雁塔,与大明宫遥遥呼应。

   为了让今人对大明宫有更直观的认识,2010年10月,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多种形式,一定程度上还原和再现了它的宏大与辉煌。

   今年6月22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和大雁塔就位列陕西7处遗产点之中。

   大明宫的平面形制为南宽北窄、四面宫墙闭合的楔形,面积3.7平方千米。在科技基本没有,盖楼只能靠人的唐朝,建这么大的宫殿,所需的人力可想而知。据说,仅宫内第一座正殿含元殿,就征调了数以万计的工匠。唐代文学家李华的《含元殿赋》中,就详细描写了当时采伐建筑用材的过程,用现在的语言来描述就是:在远离京师的荆州扬州等地方,近万名工匠携带着锯斧等工具进入深山老林,寻找合格的栋梁之材。这种寻找是千棵树中挑选一木的选择,山谷中到处回响着树木倒下的声音,“势动连崖,拉风碎雷”。

   李华所说的“千里挑一”并不夸张,现在的含元殿遗址处有一方形的石柱础,这个石柱础高0.52米,下面方形部分长和宽都是1.4米,上部覆盆状的圆形部分是用来承载宫殿立柱的,它的直径为84厘米,由此不难想象,当年立在其上的立柱是怎样的“巨材”。

  平头百姓想看到皇帝 要在丹凤门外多转悠

   既然是皇帝理政、居住和接见外国使节的重要场所,那必然要分出“办公区”和“居住区”,而当时大明宫也确实分前朝区和后寝区两个不同的功能区。

   前朝区布局规整,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等中心建筑突出,道路和房舍分布有序,以“一轴两街”、东西对称的形式展开,从宫门、水渠、第一道宫墙到第二道宫墙,形成重重防卫。

   后寝区则是皇帝的“家”。“家”里殿堂建筑较多,布局却很讲究:一是绕太液池布置居所,二是利用自然地形建造殿堂。

   这一节,咱们主要说说大明宫的门,那座最著名的丹凤门。丹凤门建在南宫墙的中部,它不仅是通往皇宫的要道,更是唐代帝王与民众沟通的首选场所。每逢颁布赦令、登基大典、重大宴会、献俘等活动时,皇帝都会出现在丹凤门门楼上,供万民瞻仰,三呼万岁。而在其他时候,平头百姓是根本无法一睹至高无上的帝王尊荣的。

   史书记载,每逢皇帝宣布大赦的时候,丹凤门前一侧就立一根高杆,上面悬一只金鸡,另一侧放一面大鼓,百姓聚集在门前广场上,待皇帝登楼。而将赦免的囚犯在鼓声中被引至门前,击鼓一千下后,宣读赦令,囚犯们就被当场释放了。

   兼有观礼台、检阅台、受降台、宴会厅功能的丹凤门为五门道,这是中国古代城门、宫门的最高等级。

   丹凤门也以规制之高、规模之大、门道之宽、马道之长,成为古代城门之最,充分体现了唐王朝宏大的皇家气派。

   历经地震战火洗礼 大雁塔始终巍峨屹立

   为供奉玄奘法师从印度求取回来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当时的唐朝统治者下旨在大慈恩寺内建了大雁塔。岁月悠悠,沧海桑田,万国之会的盛世长安已是过眼云烟,丝绸之路上熙来攘往的声声驼铃亦成绝响,唯有大雁塔,成为玄奘法师舍身求法的历史丰碑,续写着盛唐时丝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辉煌篇章。

   这座传世之塔,是在印度佛塔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建造方式建成的方形七层楼阁式砖塔,既是中国古代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的典范,又是古代印度佛塔建筑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整合的重要范例。虽历经地震和战火洗礼,但也因多次修缮,大雁塔至今仍巍峨屹立。

   大雁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刹组成,通高近65米。塔基呈方形,塔体呈方锥形,塔顶平砖攒尖,置釉陶宝葫芦塔刹。塔身各层表面,古代工匠运用十分精致的手法将砖石材料雕刻成木结构建筑式样,无论是斗拱、门、窗,还是柱、枋,均雕刻得非常细腻、逼真。仿木结构的额枋和斗拱简洁素朴,是唐前期古塔的显著特征。

   大雁塔的底层四面都是石门,青石门楣上镌有精美的花纹、人物和佛殿图案。尤以西门楣上的线刻《阿弥陀佛说法图》最为精妙,传为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手笔,是研究唐代建筑、绘画、雕刻艺术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至今为中外游人赞叹。

   “这些建筑,让西安的历史真实而震撼”

   毋庸置疑,不管是大明宫还是大雁塔,在没有专业建筑知识的游客眼里,都是传世的奇迹。那么,建筑大师们又是怎么看待它们的?

   “从中可以看出盛唐文化的典型特征。”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华夏所副总建筑师徐嵘说,不管是大明宫还是大雁塔,都彰显着“厚重大气、质朴自然、自信包容、兼收并蓄”的气韵,无一不在说明盛唐建筑和盛唐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特点一脉相承,皆体现着博大、蓬勃、向上的风貌,这一风格特点和我们今天的时代精神也一脉相通。

   到了今天,历史建筑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符号,彰显着城市的特色。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丝路经济带的重要部分,“这些建筑,让西安的历史真实而震撼。”徐嵘说。

   (文章来源:大秦网)


   责任编辑:王婉婷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