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大千世界>>正文

神木县四种模式引领全省水保生态治理工作

2014-7-15 20:27:00  来源:[CopyFrom]  进入论坛

西部网讯(通讯员 尚聪贤 王铁林 罗喜林)神木县针对县境内自然条件差,生态脆弱,水土流失面积大,特别是煤田开发以来基本建设项目逐年增多,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的实际,在国家再造一个山川秀美新西部,退耕还林还草等政策的指引下,县上确立了“南治土,北治沙,封山禁牧搞绿化”的水保生态治理理念和“项目拼盘,资金捆绑,渠道不变,用途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针对不同地域特点,采取多种方式以点带面、分区域集中治理等办法,创造性地实施水土保持生态治理项目。通过多方筹集资金,不断加大治理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水保生态治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受到了省水保部门的高度评价。

神木县近年来在水保生态治理工作中根据不同地域地貌特点,采取了四种治理办法:

政府主导,以工程造林的方式治理水土流失

神木县曾是我国西北部和陕西省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县份之一,也是京津沪沙尘暴天气的源头部分。神木县被国家列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重点县以来,按照在县境内“南抓枣、北抓松、中部发展能源碳汇林”的发展思路,先后成功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生态建设项目以及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实施了城区及环城绿化、骨干公路绿化、工业园区绿化、绿色长廊、樟子松基地建设、长柄扁桃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能源企业绿化、水源地水源涵养林草、飞播造林、重点村镇绿化美化、美丽镇村建设等重点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2.7亿元,造林110万亩。

到2013年底,全县各类林业保存面积450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9.3%,绿化率提高到47%,已保存常绿针叶林110万亩,防护林带1180多公里,建成绿色廊道300多公里。形成了点、片、网、带相互交织的林业生态屏障,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渐显现。

与此同时,县上还狠抓了森林草原防火、封山禁牧、林业草原行政执法和森林草原有害生物防治等项工作,确保了林草资源健康生长,有效巩固了植树造林种草成果。

企业筹资,县上统一组织综合治理采空沉陷区

采煤沉陷区大多地面塌陷、水源下渗、草木枯萎、火灾频发、水土流失加剧,人居环境破坏严重。目前,全县有324平方公里采空沉陷面积,其中沉陷面积158平方公里,涉及大柳塔、中鸡、店塔等9个镇办。为了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县上对采空塌陷区进行综合治理。

本着谁采煤、谁治理的原则,让企业无偿对矿井采不到的边角煤进行露天开采,然后对采空区采用剥离回填的方式进行治理。回填时对地表的山、水、田、林、路进行统一规划,生态恢复和复垦造田完工后交给村民。这种综合治理模式使开采者、治理者、投资者和村民几方受益,调动了企业投资沉陷区治理的积极性。

目前县上共审批了25个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已有17个项目开始实施,有柠条塔、黄土湾2个项目已通过验收,高家畔、白家湾等4个项目正在进行恢复治理,创威、白泥塔、河岔等11个项目正在剥挖治理。25个综合治理试点项目治理面积36909亩,已开挖面积7880亩,回填采空区5099亩,复垦绿化面积9627亩。其中新增耕地3961亩,绿化4078亩,栽种樟子松、油松等常绿树24.4万多株,种草3456亩,大大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

在项目治理中,项目实施单位还为治理区的村民累计新修河堤3939米,水渠1280米,打井10眼,整理宅基地158亩,建移民新居112间,硬化道路8700米,改善了塌陷区的农业基本条件。涌现出了陕西煤业龙华集团排界南煤矿利用3年时间投资5996万元综合治理2998亩的典型。为了确保塌陷区得到持续有效治理,县上出台了《神木县采煤沉陷区和火烧隐患区综合治理项目管理工作规程》,从项目的审批、监管,到费用收取、验收等严格按规程执行。

因地制宜,全力建设水保示范工程

为了树立区域治理样板,以点带面、有效治理,县上结合实际,着力建设类型多样,各具特色的水保示范园和示范工程。目前启动了九龙山水保示范工程、凤凰山水保示范工程、杨柳沟水保示范园,分别为县城及城郊,黄土丘陵沟壑、风沙草滩、河谷川道、土石山区提供了不同的治理模式和样板。

九龙山水保示范工程。该工程位于县城东部,是黄土丘陵与土石山区的结合地带,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县上科学决策,采用义务植树与工程造林相结合的方式,在石山上炸石凿坑,植树造林取得成功。此后每年都安排全县干部职工在山上义务植树,同时把水和公路都通到了山顶,保证了树木的成活率。截止2013年底,该区域林带绵延20公里,累计投资1.7亿元,共栽植常绿树种21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有效的预防了水土流失。该工程还与县城东山九龙山森林公园无缝对接,规划治理面积35km3,完善水保设施,增设人文景观,把九龙山打造成县城居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凤凰塔水土保持示范工程。该工程通过产业引领、企业投资、政府扶持的办法,规划治理面积24.03km3,已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修通了道路、架通了高压线、配套了灌溉设施、建成了红枣矮化密植园1200亩,枸杞园和杂果园1300亩。工程建成后,将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提供很好的治理模式。

杨柳沟水土保持示范园。园区位于县城西南6公里处,规划治理面积27.99km3,园区内同时有风沙草滩、土石山区、黄土丘陵沟壑和河谷川道4种地形地貌。示范园依托陕北民俗大观园建设5个功能区,以水保科技示范为核心,建立完善的水保工程体系,建成了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科技示范、观测实验与水土保持产业、现代农业示范和循环经济示范、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水土保持示范园。目前园区可研已通过省、市专家审查,并着手申报创建省级水保示范园。

多方筹资,认真实施各类水保项目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土流失治理投入力度的加大,一批中、省水保项目陆续上马。县上抓住机遇,首先加快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的上马建设,该项目在神木境内中小型拦沙坝1800多座,分三期九年完成。

一期工程包括中型坝132座,小型坝494座,总投资24亿多元,县财政匹配8亿多元,项目建议书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其次,抓好水保生态沙棘项目建设,在现已栽植50万亩的基础上,再计划五年完成50万亩沙棘栽植任务。三是积极推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和口粮田建设项目。在已完成2万亩口粮田建设任务的基础上,继续完成新建2.5万亩口粮田和田间配套设施及土壤改良任务。四是全力推进煤气油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使用项目。过去两年已实施了采兔沟水库水源地河则沟、黑龙沟小流域治理项目,项目区配套栽植水保经济林、新修基本农田、田间道路、灌溉设施等。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59km3,完成投资2196万元,其中中省投资995万元,目前正在积极申报下一批治理项目。五是实施窟野河等列入全国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区的自然修复工程,加快小流域治理、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

经过多年的水保生态工程建设,神木县水土流失强度类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省两次遥感水土流失面积变化数据对比分析,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由6700km2减少为6500km2,净减少200km2,其中轻度和剧烈流失面积明显减少,轻度流失面积由678.22km2减少为190.2km2,剧烈流失面积由2724.9km2减少为2360km2。


编辑:秦人
关键词:神木县 四种模式 引领 全省 水保生态治理工作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