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宜君县40万的饮水工程成摆设

2014-5-9 14:41:00  来源: 华商网   进入论坛

铜川市宜君县的三丈河村2011年实施了移民搬迁,当时为了解决村民的人畜饮水难题,县发改局在村上配套实施了总投资40多万元的以工代赈饮水工程。然而,仅仅过了三个月时间,饮水工程就成了摆设,村民不得不在外村挑水吃。那么,这个饮水工程是怎么建起来的?是什么原因导致三个月后就不能正常使用呢?

投资40万元的饮水工程 仅仅三个月就成摆设

三丈河村位于宜君县东南50公里的偏远山区,全村有3个村民小组101户400多口人。2011年,县上实施移民搬迁后,其中两个村民小组200多口人已搬至集中安置点,老百姓的居住环境虽然得到了根本改善,但吃水难问题依然困扰着他们。

记者:做饭呢?

三丈河村村民:啊,这个是洗菜的,洗完菜沉淀后洗碗,洗完碗后倒到桶里边又拖地,没水吃么。给你吃个馍,也不给你一杯水,现在这样,就是缺水。

村民们说,移民搬迁工程给他们配套建了沼气池、太阳能,而且连自来水管道也铺设到户。但搬来之后,过了仅仅三个月时间,自来水管道里就没了水,因此,很多村民不得不把沼气池改成了水窖,用来储水。因为缺水,村民家里的太阳能设备也成了摆设。

三丈河村村民:你看这都是干的,没有水。

记者:没用,是吧?

村民:啊,没有水吃,都是到15里外的地方拉水。

调查中村民们告诉记者,从2011年7月开始,村上的供水机井出了问题后,村民们的吃水就得去十几里外一个叫肖家堡的地方买水吃,因为中途要翻一条深沟,因此,对于上了年纪的村民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尤其到了冬季,吃水是三丈河村村民最发愁的事。

三丈河村村民:不敢见下雪,但见下雪都忙了,都赶紧拉点水回来。不拉点水,下了雪,你干着急没办法。

明停锁是村里的壮劳力,平均一个礼拜要拉一次水,面对翻山下沟的拉水路,他实在有些吃不消,于是买了辆机动农用车,每次拉水时他都尽可能多装些水桶,回来后分一些给村里的老人或邻居。

三丈河村村民明停锁:这里属于宜君,那边是铜川印台区,等于是跨区了。

政府回应工程质量不存在问题

2011年,宜君县在对三丈河村实施移民搬迁工程时,为了解决村上的人畜饮水问题曾经为这里配套修建了一个饮水工程,那么,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工程?为什么用了三个月就没水了呢?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继续来看记者的调查。

在距离移民安置点2公里的三丈河村老村子旁,就是饮水工程所在地,根据工程简介,这是一个由宜君县发改局负责实施的总投资为48万元的以工代赈项目,其中打130米的深水井一口,建70立方米蓄水池一座、泵房一间、铺设深水管道4000米,解决110户、440口人及380头大牲畜的饮水工程,竣工日期为2011年4月30日。

记者:这个井打好以后用了没?

三丈河村村干部 阮仕田:用了。

记者:用了多长时间?

阮仕田:用了三个月。

记者:后来呢?

阮仕田:后来因为水量不行,加上管道破裂了,路程太远了,管道破裂,水供不上。

村干部告诉记者,当初修建这个饮水工程主要是为解决村上两个移民搬迁小组群众的吃水问题,另一个尚未搬迁的村民小组则靠村旁自流山泉来保障吃水。但工程建成后仅用了三个月,因为水量和管道破裂而不能正常使用,那么,这样的工程当初是怎么设计的?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有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验收呢?

宜君县发改局办公室主任刘彬:这个工程是经过咱县财政、水务,包括发改等部门通过验收的,在质量这一块是不存在问题的。

记者: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工程不能正常使用呢?

刘彬:按现在说,我们分析,可能是因为天气干旱导致水位下降,再加上村上平时在使用当中,日常维护管理方面欠缺,导致这个工程没有最大化发挥效应。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推荐信息
到西安关中驾校 考驾照  三秦游网站指定单位,网上报名优惠200元!
陕西户县龙窝酒!
秦绿辣椒 我的辣味!
 
最新信息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