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地震监测点的工作者:时间久了都不会说话了

2014-5-17 11:29:00  来源:西部网  进入论坛

前往韩城地震监测的路,潘存英每天至少要走上两趟。

杨晓东是刚分到韩城地震台站上的大学生,将近一年的工作,他已经学会了适应。

西部网讯(记者 秦振)说起地震,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是一件极为恐怖的事情,因为这样的灾害有太强的破坏力,人类在它的面前只能自认“渺小”。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同时也是第五个“防震减灾宣传周”,西部网记者跟随陕西省地震局的工作人员来到了位于韩城市的地震台站,用文字和图片真实的记录这样一个神秘的群体。

地震台站远离人群 时间长了“地震人”不会说话

去之前,在记者想象中,地震台站怎么着也应该属于“高精尖”一类的监测部门,可在来到韩城地震台之后,房屋“陈旧”、监测设备的“落后”确实让记者有些意外。

“韩城地震台的工作环境确实不是很好,但是这片区域位于我国的‘汾渭地震带’,监测的数据非常关键。”同我们一同前去的工作人员说到。

因为地震监测台站要求周围的环境相对安静,所以一般在选址时都得选在相对偏远的地方,有时候因为台站过于偏远,甚至出现过方圆百里只有地震局的人,这对于台站的工作人员是极大的考验。

“以前有些台站只有一个人,而台站的位置又在深山里,因为长期无人交流,工作人员沉默寡言,甚至都不会说话了。”韩城综合地震台副台长潘存英说到。

1991年参加工作的杨俊芳对地震台站有深厚的感情,她的父亲也是一位“地震人”。

韩城地震台站位于我国“汾渭地震带”上,监测的数据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40年都没有变样的老台站

韩城台建于上世纪70年代,建筑和陈设烙着深深的时代印记。建台四十年来,韩城台的职工一直都不多,韩城地震台张海录台长介绍说,早年间,这里最多也有过十来个人,后因观测环境恶化,地磁、水化、水位、测震等观测手段先后终止,加上后来合阳、蒲城和大荔地震台交由韩城台管理,张海录经常往来在几个台站之间,常年留在韩城台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近些年,这里都只有两三个人轮班,之前都是女职工,去年来了杨晓东,算是给地震台添了‘男丁’了。”张海录说。

潘存英是1992年来到韩城台工作的。21岁的她那年刚刚踏出学校,离开城市、同学和亲人,面对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工作环境,潘存英当时心里落差非常大,孤独和寂寞让她感到无所适从。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真的感觉很不好。”潘存英回忆起当年的时光,爽朗地说。“为了尽快转变我们的心态,台长经常组织一些活动,鼓励大家申报课题,参加项目,我也自己找些乐趣,逐渐沉浸于工作。”随着对工作环境、流程的逐渐熟悉,职工都慢慢习惯了台站的生活。

2006年,潘存英被调去了合阳台工作,但是由于韩城台人员不够,她也会不时地回到韩城台值班,看着周围的村子变得越来越现代化,台站却还是过去的老样子。“虽然每次回到这里我都有种回家的感觉,但心里也希望这里也能和周围一样,变得新一点。”潘存英说道。

因为工作人员很少,韩城地震台站的老站长张海录仍然坚守在一线。

“复古”的韩城地震台站始建于1971年,这样的门楼比当天去的记者的年龄都要大。

工作和生活 傻傻分不清楚

韩城台目前只有地倾斜一种观测手段,而金属水平摆倾斜仪所在的山洞距离台站有2公里左右,每天上午7点多,值班员就要出发了。

蜿蜒的羊肠小道,人烟稀少,可是无论天晴下雨,早上8点,必须准时给仪器换相纸,再及时返回台站洗相纸,之后,再对相纸上的曲线进行分析、处理、计算、整理和入库并及时报送到省局台网中心,下午6点,又去山洞检查仪器,这样的工作几乎天天如此。

这种工作看起来并不那么复杂,但是贵在坚持,尤其是这些年人手不足,每次值班只有一个女职工,来往奔波。“我很担心职工的安全,可是几个台站分散在各地,人员分配不开。”面对这样情况,张海录既担心又无奈。

“最开始的时候一个人在偌大的台站值班都觉得害怕,更别说去山洞了,不过时间久了,胆子就大了。我们台站的女职工胆儿都大。”韩城地震台的工作人员杨俊芳说。

1990年省局给台站补充工作人员,经过考试,杨俊芳正式成为韩城台的一员,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因为从小就对台站很熟悉,我一来到韩城台,就很适应这里的生活。”杨俊芳说,“那个时候提倡以台为家,我真的就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工作和生活都在这里,不分上班和节假日。”

监测表上,如果呈现直线状态,一般就证明一切稳定。

杨晓东是刚来的新人,向两位老大姐请教也是“家常便饭”。

地震不可预测 请不要无缘由的责备“地震人”

因为地震的复杂性以及不可预见性,相信很多人曾经都或多或少的调侃过地震局。“既然不能预报,那要你有何用?”这是曾经在网络上有网友对地震局表达的失望情绪。可感性的认识大多数的时候是不真实也是不公平的,因为对于地震的预测,目前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掌握这样的规律。

这样想来,有时候地震局的工作人员可能就会成为这种感性认识的牺牲品,他们无缘由的承担起了这样的压力。

是对于地震预测的解释,科学的解释是由于人类至今对地震孕育和发生的机理尚未完全掌握,对自然界中哪些现象与地震的孕育和发生直接相关联也不十分清楚,因此地震前兆是基于当前人类认识水平和观测能力条件下的经验判断。

对于每天的监测数据,工作人员都会在图表上打着点,通过全年的对比记者才发现,原来我们的“地下”一直都在运动着。

目前,陕西省地震局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数据统计系统,韩城地震台站的监测数据,每天都会通过这台电脑共享到全国的数据库中。

临走的时候,记者给坚守在韩城站上的4位令人尊敬的“地震”工作者拍了张“全家福”。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推荐信息
到西安关中驾校 考驾照  三秦游网站指定单位,网上报名优惠200元!
陕西户县龙窝酒!
秦绿辣椒 我的辣味!
 
最新信息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