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艺术人文>>正文

在新起点上创造新辉煌——“5·12”汶川地震6周年文化重建惠民生

2014-5-14 10:31: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进入论坛

2008年“5·12”四川汶川地震令人铭记。地震发生后的6年间,在“厚德感恩、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精神激励下,灾区文化重建工作有序推进,写下了振奋人心的篇章。近日,记者专程来到震区采访,切身感受到了灾区文化重建的累累硕果。

走上羌绣致富路

6年前,突如其来的地震造成的巨大伤害,一度让汶川县映秀镇的绣娘王芳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6年来,王芳靠着一针一线重建自己的家园,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王芳说,是羌绣给自己家的依靠。绣娘哈世铃今年40岁,曾经是一名IT从业人员的她,汶川地震后在成都文殊坊走上了依靠羌绣致富之路。哈世铃说,自己从未想到羌绣能够在震后带她奔小康。

地震发生后,一项为期3年的“羌绣帮扶计划”正式启动。据汶川县妇联办公室工作人员杨琼英介绍,“羌绣帮扶计划”实施中,共有2000多名羌族妇女接受培训。由此带动全县5400多名绣娘的羌绣技术得到提高,精美的羌绣产品受到市场青睐。而“公司+基地+妇联+绣娘”的经营模式,也实现了羌绣产业发展与群众致富有机结合。

“我是看了杨华珍老师的专题片后,专门慕名来学习藏羌织绣的。”来自阿坝州金川县的善文丽今年刚满25岁,曾经一直在家乡务农的她3年前来到文殊坊,跟随国家级非遗项目藏族传统编织、挑花刺绣代表性传承人杨华珍学习羌绣。如今,善文丽每个月能领到3000多元的工资。自2008年杨华珍成立“藏羌织绣协会”以来,共培训1000多名绣娘,还成立了公司,向国内外推销自己的织绣产品。

据统计,“5·12”汶川地震发生至今,藏羌织绣已在汶川、理县、茂县培训、帮扶农村及城镇低收入妇女8000多人,发放工资600多万元,生产绣品70多万件,实现产值1800多万元,不仅传承了羌绣技艺,而且大大增加了阿坝州高半山地区的农村家庭收入。作为民间艺术瑰宝的羌绣、藏绣,正随着四川旅游业的发展在市场走俏,以其为主的旅游产品开发已成为阿坝农牧区农村妇女致富的一条重要渠道。

今年3月,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层面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拥有藏、羌、彝3个民族聚集区的四川省,也先后发布《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四川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区域的发展思路和目标进一步明确,发展前景令人期待。

下好文化惠民“棋”

“清早起来一上梁,梁上莫得我的郎,我的郎儿我认得,白汗褂儿袖子长……”一大早,广元市青川县文化中心广场上的薅草锣鼓表演唤醒了这座安静的小城。虽然是“5·12”汶川地震重灾区,青川的文化韵味今天还是那样浓。

“青川建设文化强县,信心来自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灾后重建成果。”青川县委书记向此德告诉记者,青川县木牍文化、三国文化和红色文化等地域文化资源丰富。在灾后重建中,该县基础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重建文化规划项目更是多达193个。

占地13.6亩、总建筑面积12280平方米的青川县文化中心自2012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以来,一直是全县群众的乐园,同时也成为展示青川县城魅力和文化形象的新名片。青川县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局长吴炳贵告诉记者,除了县文化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也在灾后重建中实现全覆盖。目前,青川已基本建立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要下好公共文化惠民“棋”,只有文化设施远远不够。“以设施为载体,城乡文化活动差异化开展。”吴炳贵告诉记者,依托人民公园、木牍之光公园等主题广场,青川县开展了“百场广场文化”活动,让原本就具有一定规模的县城群众文化活动更有活力。

依托青川县川北薅草锣鼓艺术团,2012年以来,青川县开展了“百场文化下乡”活动。“每到乡里演出,百姓都自发搬板凳来看,把舞台围得水泄不通。”川北薅草锣鼓艺术团演员廖伟告诉记者,青川在文化工作方面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成效显著。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青川将着力加强“十强细胞建设”,完成“七个百工程”,到2015年,发展100个文化产业项目,创作100部各类优秀文艺作品,引进、培养100名文化领军人物,扶持100个民间文艺团体,挖掘、整理、保护100个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年完成100场送文化下乡活动,每年开展100场各类广场文化活动。

文化元素助景区升级

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不仅推动了灾后重建进程,还促进了景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升级。

2010年4月29日,有“天下雄关”之称的剑门关关楼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封闭式重建,重新开关迎客。重建后的剑门关关楼保持了历史原貌,各种文化元素赋予剑门关更多文化魅力。剑门关已经实现从“卖景点”到“品文化”的飞跃。

作为古蜀道上的重要景点,剑阁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汶川地震后,当地借助灾后重建的契机,在国家和对口援建方支持下,集中打造剑门关文化产业园,大幅度提升景区档次和品位。

“把文化变成产品,把礼品变成商品。”广元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华蓉说,广元利用灾后重建契机,积极开发民间艺术经典麻柳刺绣、白花石刻和剑门蜀道图等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同时围绕一个景区带动一条线、发展一片区域的思路,不断丰富文化旅游业态,延伸产业链条。如今,围绕广元昭化文化产业园,深度挖掘三国文化内涵,以周边群众为主的经营实体已经达到110家,景区旅游提供的直接就业岗位达3000多个。

如今,在地震灾区,一个个大手笔的文化产业项目入驻景区,雄厚资本和多方力量带来多种理念和多样化的发展模式,提高了文化重建的效率和底气,同时也给四川文化结构调整带来了良机。灾区文化重建硕果累累,正在新的起点上迈向新辉煌。

本报驻四川记者 梁 娜 实习记者 付远书


编辑:秦人
关键词:文化产业 青川县 重建 羌绣 地震 剑门 杨华珍 文化下乡 旅游产品 文化活动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