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健康生活>>正文

过度医疗后存隐忧 医生:不愿被家属怀疑没尽力

2014-4-30 17:15:00  来源:陕西传媒网-三秦都市报  进入论坛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世界卫生组织用药原则,在中国早已被颠覆。各方利益驱动下,中国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输液大国”。这个排名,我们先不看确切的数据,单从每天各大医院人满为患的输液区,就会发现输液大军从不满周岁的婴儿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或站或坐的人人都在打点滴。

美国国家药监局早在2007年就曾发出警示,两岁以下的小孩,原则上不使用抗感冒药。至于通过输液治疗感冒,在美国更是难以想象。

有媒体曾报道此事,认为国人过度输液只是过度医疗的冰山一角,其背后的原因是利益链所致。“输液‘搭起了一个收费平台’,拉动了相关产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利益链。输液产品的任何‘技术改进’——哪怕换一个瓶塞——都意味着几亿甚至几十亿的市场。”

“不输液病怎么才能好得快”

37.8℃,看着体温计里的数字,初为人母的赵晶一下慌了神,刚满一岁的儿子因为发烧,正躺在床上哇哇直哭。赵晶心疼地赶紧抱起孩子就往医院赶,经过医生的诊断,强烈建议给孩子输液,按照医生的说法就是:“不输液,孩子怎么能迅速好呢?都发烧了,不输液后果自负。”听到医生的口气,赵晶只好同意给孩子输液。

当护士将输液针刺入头皮,1岁大的儿子开始大哭不止,赵晶心疼的泪水直流,不过她安慰自己:忍一忍孩子的病会很快好起来的。西安某家医院,上午九点,在二楼的输液大厅里已经是座无虚席。赵晶的儿子是这所医院输液的上千名病人之一。和很多患儿一样,他仅仅因为感冒来此求医。这些患者到底为什么宁愿挤着、站着,也要选择输液的治疗方式呢?多位患者表示,只是感冒,不过医生建议输液,“输液不是快么”。

不知从什么時候开始,好像输液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成为一旦生病就会想起的治疗方式。不管大病小病总会想到打上一瓶点滴,更有甚者,换季了、高考了也去挂上一瓶。一个吊瓶,真的有那么神奇?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曾形象的概括为“三素一汤” ,老百姓他们最喜欢用的, 就是抗菌素、維生素、激素,那一汤就是打吊瓶。

中国成为“输液大国”的名头,一点儿都不光彩。2012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的过敏性休克导致患者死亡病例中,85%以上为静脉给药。专家指出,明明吃药或打肌肉针能好的一点儿小病,还非要用输液去解決,就好比拿大炮打蚊子,小题大做、有害无利。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过度医疗”。所谓过度医疗就是指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不恰当、不规范、甚至不道德,脱离病人病情实际而进行的检查、治疗等医疗行为。

输液就是个恶性循环

只要一生病就会打点滴的习惯,很多人从小早已形成。但是作为80后的辣妈梁真真却极力的反对。“才一两岁的小孩子,仅仅因为感冒发烧,不经过药物治疗,就直接从头皮注射,看着孩子疼痛的样子,我可受不了!”据梁女士介绍,自从宝贝女儿出生以后,三年间孩子难免会感冒发烧,每次一到医院,所有的医生都会将病情“夸大”,建议给孩子输液,可是心疼孩子的梁女士一次次将孩子带回家,按照医生的嘱托进行用药,时间久了后,梁女士早已掌握一套应付孩子感冒、发烧的有效方法,孩子三岁了从未输过液。

“我们小时候,一生病就会打吊瓶,确实好得快,但是时间久了,对于输液早已上了瘾有了依赖,身体对于普通的药片早已形成了抗体。输液就是个恶性循环,有了第一次就会一直用下去。”梁女士感慨道。对于这点,记者在采访中,很多市民表示感冒发烧打点滴很平常,原因均是“好得快”。

事实上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输液将让他们的孩子和自己面临诸多风险。所有人只是把希望寄托在那一瓶瓶的小液体里。由于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均无相关统计,没有人知道全国每年有多少人死于因输液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不过,来自郑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相关数字或可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2009年这个中心接到的一万多起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静脉给药(即输液)占到84.8%。

事实上,医药界并无分歧:药物直接进入静脉血管,输液这种给药方式充满风险。“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用药共识。有不少医生表示风险几乎存在于输液过程的所有环节,除了可能带来诸多药品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之外,对于病人而言,医务人员的操作(穿刺过程、滴速和用量),盐水(糖水)的质量,输液器及注射器的质量,均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一旦出现问题,又很少对同批次的输液器和液体进行检测。

然而,对于中国大部分患者而言,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些并不难懂的风险,正如赵晶的情况一样,人们的观念中只有“输液好得快。”

输不输液谁说了算?

为什么中国人头脑中会有如此奇怪的观念?它们是何时,通过何种途径被植入患者的头脑的?

接受记者采访时,多名医药界人士称输液过度是医患双方的原因。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网专家孙忠实曾说,在输液问题上,医生和患者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顾维军则将输液视为“社会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的浮躁心理造成了“输液好得快”的认识误区。此外,还有说法称,医务人员给病人输液多是无奈之举,“我不给他打(点滴),他就要打我”。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医学伦理专家邱仁宗认为,输液过度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部分原因是患者的认识问题,但主要原因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追逐利益造成。

公立医院的“以药养医”机制,被普遍认为是造成输液过度的制度性因素。孙忠实认为,作为医院,给病人输液的目的并不在于输液本身,而是在于联合用药。孙忠实估计,与若干年前不同,当前输液中已经极少有单纯的盐水、糖水,90%以上是联合用药,其中抗菌素占到相当比例。

西安某医院医生陈芳则将输液形容为“搭起了一个收费平台”,不仅可以通过加药收取药费,还可收观察费(尽管未必有真正的观察)、注射费、输液费等。她向记者透露,其所在医院的输液与药品回扣和奖金提成直接相关。对医生而言,输液很少是单纯输盐水和糖水,大都跟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大剂量地使用抗菌素,后者的回扣往往很高;对于护士而言,其奖金与输液人次直接挂钩,因此护士也希望医生多开输液,有的为了让医生多开输液背后给医生好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业人士则揭示了目前医药市场的一种特有现象:不是需求决定生产,而是生产决定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没有严格的使用限制和监管,企业生产多少瓶(输液),医务人员就得用多少瓶,老百姓就得输多少瓶。”

过度医疗背后的隐忧

如今人们到医院看病普遍有这么一个感觉,就是贵。比如看个感冒,在医院里花个几百上千都不稀奇。看病贵是个老话题,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是“过度医疗”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小病当做大病治,本来多喝些开水就能解决的病症,也非得给你输个液,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司空见惯。

根据我国卫生计生委的数据显示,我国医疗费用近几年快速增长,2012年全国医疗费用达到了2.9万亿元,较2011年增长了近20%。业内人士认为,过度医疗直接导致我国医疗费用猛涨。那么究竟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过度医疗这颗毒瘤肆意疯长呢?

就拿肿瘤这个病来举例,记者调查后发现,形成“过度诊疗”的动因有多种,除了医院的“创收”,有些情况下,医院的过度医疗也属无奈,或者说是对病人家属感情的“顺水推舟”。“有的病人家属想尽孝道,明知没希望治的,但苦苦哀求,似乎见死不救是大逆不道。”西安一家大医院医生坦言,“我跟他们讲明,钱就是扔水里啊,病人的子女却说,只要有1%的希望,我们凑钱也要治。”在医患矛盾紧张的当下,医务人员规避不必要的医疗损害责任,不能不说也是形成“过度诊求”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位大医院的医生说:“谁也不想吃官司,宁可治了,也不要被病人家属怀疑没尽力。”

近年来,过度医疗的问题成为影响我国医疗行业发展和社会福利发展的突出问题。针对此,我国2010年正式实施《侵权责任法》,首次直指“过度医疗”患者维权终于有法可依。而记者采访了解到,法律条款表述模糊,实践中几乎起不到应有作用。

西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冯卫国分析说,《侵权责任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违反诊疗规范实施不必要的检查”,但其中“不必要”三个字,“是典型的立法语言,在现实层面,它太宽泛和模糊,至于哪些检查是不必要的,这完全不是病人和医生能认定的。”冯卫国呼吁,尽快出台相关司法解释,细化界定“过度诊疗”的可操作条款。(记者 段余悦)

实习编辑:张宇


编辑:秦人
关键词:隐忧 医疗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