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艺术人文>>正文

“萌和尚”延参微博送书画 要进军艺术界的节奏啊

2014-4-30 14:46:00  来源:华商报  进入论坛

延参法师在写字

   “感谢网友们的一直关爱和善待,更希望2014,大家在生活和网络里更多的是兴旺。现颁出2013大度奖三名。评委是寺院一堆七嘴八舌的小师傅议论为凭。”1月20日,有“萌和尚”之称的网络红人延参法师开始在微博上派发他的书法作品,引发网友热情参与。

  记者在延参法师的微博上看到,他送出的奖品门类繁多,包括【2013福气奖】的“福”字;【2013大度奖】的“海量”二字;【2013顺风奖】的“顺风”二字;【2013爱心奖】送出兰花画作;【2013和睦奖】送出荷花画作等等“这么多奖项的设定,充分展现了延参法师的幽默和创意。”网友“细细的小妖”笑称。

  据延参法师的徒弟恒庄介绍,延参法师的书法主要是供慈善拍卖用,曾参加过“免费午餐”与“大病医保”的慈善拍卖。其中在“大病医保”的拍卖活动中,延参法师的一幅八尺写意的大荷花拍出了55万。

  恒庄说,延参法师的字画成名很早,在十几年前,他就是天津南开画院的名誉院长。这些年,网络公益慈善兴起后,也邀请延参法师参与公益慈善创作。延参法师的书法在网上基本以送为主,每过一段时间,他都会回寺院写大量作品,和网友结缘,送出的书法作品,恒庄说已有几百幅之多。

  延参法师网络送书法,网友积极响应,仅荷花的画作帖下就有近9千的评论,人气之旺可见一斑。“法师,真的很想很想得到您的一幅画。您的画太好了。让我宁静,平静。”“是成名之后,效仿名人书法的路?”网友“阿贵”则表示:“这是要进军艺术界的节奏啊!”(记者 谢勇强)

延参法师的国画作品

  延参法师:

  书画不只是艺术载体 更是沟通心灵的方式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延参法师谈到了在网络上赠送书画的初衷,以及对名人书法参与慈善的感受。

  传承:佛教中有书画传统

  记者:你是怎么想起给网友赠送书法的?

  延参法师:我是一个很幸福的僧人,最大的原因就是受到了网友的善待,我也感觉能和网友更多地交流,对我是提高和学习。我的书法水平很一般,但是友谊往往不在于什么价值,而在于朋友之间的温暖和关怀。

  记者:能谈谈自己对书画的研习和看法吗?

  延参法师:在传统文化中,书画不只是艺术载体,更是沟通心灵的一种方式。从古到今,在佛教文化中,书法和绘画都有着优良的传统,写经和抄经自古就是僧人们的日常习惯,这也就是从古到今有许多僧人成为历代书法名家的一大原因。我也特别希望年轻人多多学习一些传统诗词和书画。

  希望:借书画助力公益

  记者:有没有感觉这是一种跨界,你如何看待跨界行为?

  延参法师:哈哈。在这里也说一下自己的一个愿望,希望通过传统文化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当然这也没有什么所谓的跨界,本来就是家常事。

  记者:你如何看待名人书画的影响力?

  延参法师:社会公益的成功,需要大众共同参与,大众互相分享,大众一起成就,这也是慈悲的意义。涓涓细流,才成善举。善心人士参与慈善的方式各自不同,可喜的是,看到许多书法大家、社会名人都积极地投身于公益事业当中,他们为公益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和榜样,这是成就社会公益很关键的一个契机,希望更多的朋友们参与进来。

延参法师在微博上送出的书画作品

  记者:有没有想过通过你的书法开拓市场?

  延参法师:主要是做网络公益,我想也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个人无论处于什么位置,其实个人的力量都是很渺小的,需要我们为所有人的善良鼓掌和点赞,我要继续认真练字,不偷懒,不拖延。

  书画家点评

  拙、嫩

  不能拿书法的要求去衡量

  延参法师微博送字送得热闹,那么,在专业书画家眼中,他的作品如何呢?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书画家。

  西安青年美协副主席耿齐在看过法师所画的荷花与兰花后评价:“法师作品清新雅致不染一丝尘埃,国画贵简,在简练中传达人格情操及修为更不易,但法师做到了。”不过对于法师的签名耿齐感觉看不懂,“我觉得大多数人看不清写的啥。”

  国家一级美术师张珺对延参的画评价道:“若能将那色尘去了岂不妙哉,然欲去眼中之色,须是心中之色先空了。”张珺介绍,中国历代高僧的书画,从南宋到明清都不断涌现名家,以清初四高僧代表,四高僧以“八大山人”为最,至今仍是无法逾越的高峰。而近代在书画上取得成就的名僧则有弘一法师,他在文化领域是先知先觉之人。“这些高僧在书画上取得成就是时代使然,经历所成,没有人生阅历,没有时代造就是不可能再产生这样的大家的。”张珺评价,延参法师书法的特点就是拙、嫩,“拙者有古朴气,嫩者有天真意,不过如果要拿真正书法的要求去衡量,还是有些距离的,如果说是一个修行人茶余之后的助兴还是不错的。如果以拙与嫩两点写到人书俱老也不得了。”

  >>知道一下:清初画坛四僧

  明末清初时期中国绘画史上名噪一时的绘画流派,由于画派成员石涛、八大山人、髡残和弘仁皆为僧侣,故名四僧。

  当时北方清廷奉“四王”画格为正统,江南地区却出现一批富于个性的画家,他们与北方宫廷“四王”崇尚摹古的画风有很大出入,“四僧”乃当中代表。他们出家为僧,多抱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其中石涛(朱若极)、八大山人(朱耷)更为明宗室后裔。四僧借画抒发身世之感和抑郁之气,寄托对故国山川之情。四人都擅长山水画,各有风格:石涛奇肆超逸;八大山人简略精练;髡残苍左淳雅;弘仁高简幽疏。他们虽风格各异,但都竭力发挥其创造性,冲破当时画坛摹古的樊篱,振兴了画坛,对后世的“扬州八怪”都有影响,直到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记者 谢勇强)

“萌和尚”延参微博送书画 网友:要进军艺术界的节奏啊


编辑:秦人
关键词:微博 人格情操 书画作品 四僧 八大山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