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研究>>正文

海岩:我是收藏爱好者

2014-4-30 10:42:00  来源:深圳商报  进入论坛

海岩收藏的红木圆凳。

  昆仑饭店董事长海岩近日在16年前他设计的一间雪茄吧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谈话的主题是:红木家具收藏。海岩还有着更著名的身份:作家、编剧。他自认为,作为作家、编剧、职业经理人他都是四流的。而“收藏家”现在在社会上简直成了贬义词。他说自己只是一个收藏爱好者、研究者。

  关于收藏:情有独钟黄花梨

  记者:您什么时候喜欢上红木家具的?

  海岩:家具也是实用器,我对红木家具的喜欢有一个从实用到收藏的过程。我最早是做室内装饰设计的,十几年前单位福利分房,装修的时候我想在西式客厅里摆上一两件中式家具,当时流行混搭。我和同事跑到香河去买家具,看上一个官帽椅,但因为种种原因没买。回来时经过燕莎元亨利家具店,我就想进去看看。同事说:“这店不能看,里面是卖黄花梨和紫檀的,看了就不愿意买别的了。”我当时不信这邪,坚持进去看看。没想到,看进去就拔不出眼了。

  记者:听说马未都是您收藏的引路人?

  海岩:我的引路人有一堆呢。我头两件家具的确是马未都帮我买的,我认识他快20年了,最早我比他出名。那时候我拉着他去转那些卖古董和家具的店,一转就是一天。他帮我砍价,帮我买。他会跟人家说,“这位先生是著名的作家海岩,他刚开始接触这个事,我们也都希望他能够入行,你给他这个价,大家也交个朋友。”

  在马未都的帮助下,我花20万元购置了第一件黄花梨木家具——“明式黄花梨独板平头案”。四条腿,上面一块板,特别简约,连束腰、线条都没有,就是明式家具那种不事雕琢的风格。

  记者:为什么独爱黄花梨?

  海岩:我入行晚,时间、精力、资金都有限,收藏不如精一些。我最初就定在了中国传统家具范围内,主要研究学习明式家具。在明式家具中,主要收藏黄花梨家具。在黄花梨中,主要收藏新仿黄花梨家具。因此,当前在收藏新仿明式黄花梨家具的人群中,我的收藏是有些影响力的。

  明清家具的审美更吸引我,艺术是不需要理由的。你看黄花梨的纹路行云流水,华美而且绚烂,千百年的风雨铅华,在她的光泽及木质之中留下鬼斧神工,台风扭曲树干形成的错节纹,枝杈疤结形成的鬼脸纹,还有麦穗纹、蟹爪纹、山纹、流水纹等,古人运用各种仿生的想象将这些纹路比拟出来,足以让心领神会的美妙意境沟通古今。

  海岩:那时候我们同事说我,收藏可不是这么玩的,收藏得慢慢来,慢慢研究、慢慢琢磨。你每个周末都出去买,都买回来,这哪儿行。我说是,我也想像你那样收藏,可我这个礼拜去它卖10万元,下个礼拜去卖20万元,涨得太厉害了。

  所以我经常跟人家说搞收藏去买东西,你要记住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别带钱包”,第二句话和第三句话都叫“别带钱包”。因为你会冲动。我说你看好了以后就回家,要是还想看的话你再去看,看完你再回家,都不要买。你连着三个礼拜都想去看,这个东西印在你脑子里,你总想拥有它,这就可以买了。

  记者:您有没有看走眼的时候?

  海岩:我最多的失手还是在早期,雅俗不分,也买过做工、款形有毛病的家具,比如当时最好卖的叫皇宫椅,很华丽,雕着龙头。我刚开始买了一些,后来看得多了,慢慢发现它并不很美,反而明式素圈椅更好看。我觉得它美的等级比简洁的要弱。艺术确有高下、文野、雅俗之分。

  记者:那有没有捡漏的时候?

  海岩:有一个清早期的炕桌,在2009年保利秋拍的起拍价30万元,在当时那件东西值六七十万元。我开了一个40万元的价,让我们一个经理替我去了。后来那个经理告诉我,给您拍下来了。我很高兴,说你这小金手。要知道,那一天保利创造了好几项世界纪录,《十八应真图》就是在那天拍的。

  我当时想,可能因为那一天拍卖拍到了晚上11点,也没几件家具,喜欢家具的人又都没来,所以让我捡着了吧。到了第二天,我遇到一位电视剧投资商,也是个大藏家。他跟我说,保利有个炕桌不错,你拍了吗?我问他,你拍了吗?他说,我拍了。我心想,我怎么能和他抗呀?他对于我来说就是李嘉诚呀!结果他跟我说,他拍到一半时候,忽然来了个电话,等他挂完电话,拍卖师已经落槌了。就这样让我捡了一漏。

  记者:如何判定一件黄花梨家具是上品?

  海岩:在我看来,判断一件黄花梨家具是否为上品,要落实到“形、艺、材”三点。“形”就是款式,“艺”就是做工,“材”就是材质,三点都很重要。一个家具的价格98%是材料构成的。你收老家具是不分原料产地的,但新制黄花梨家具的材质分越南料和海南料,海南料中又以海南西部料最为贵重。

  海岩:我那个艺术馆里有一个书房,凡是看过的人都说:到这儿来怎么还能写东西呢?!玩物丧志啊(笑)。写作的时候的确不能有太多吸引你的东西,所以我家里面就很朴素,没有一件明清黄花梨家具,一件都没有。全是那种特别简洁的现代的家具,颜色都是非黑即白的。

  记者:红木家具平时怎么保养?

  海岩:家具呢,摆在那就行了,不要晒,不要烤。你放在太阳光下,它会变色,人晒阳光是变黑,家具晒阳光是变白、变浅。另外就是每一年或每半年打一次蜡,就用超市里卖的罐装家具蜡涂抹均匀。平常拿干布擦擦就行了,没有什么特别的保养。

  记者:对新入门的红木家具收藏者有何建议?

  海岩:最重要的是请一个行家。因为红木家具和瓷器、书画这些门类不同,它是先易后难,就是入门你感觉到很容易,但实际上是非常难的。你找到好的东西,它的评价标准,它的参照系,是非常复杂的。它不像瓷器,你不懂真不敢买。家具嘛,你一看这是黄花梨的,款形也很喜欢,可能就下手,一下手你可能就吃亏了。

  关于市场:资本家多过收藏家

  记者:您收藏的红木家具价格翻了不少了吧?

  海岩:当时玩的时候,很多人劝我别玩黄花梨,因为已经天价了,那时候黄花梨一市斤已经100元了。他们说你要是有钱就玩紫檀,没钱你就玩红酸枝,这都是会升得很快的。因为我当时喜欢黄花梨,觉得也能承受得起,就买了一些。后来又涨了150倍到200倍。

  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公布的海南黄的原料价格,根据去年和今年年初成交的一些事例来算的话,海南黄花梨的大料已经到了4000万元一吨了,也就是两万元一市斤,和我那100元一市斤比可不是涨了200倍嘛。现在真是买不起了。有人问我,你是不是欲罢不能了?早罢了,早就不买了。

  海岩:最近几年,黄花梨的价格一路飞涨,我有那么两三年没有怎么收了。以藏养藏的事有过,但是很少,基本上只进不出。现在也就是赶上老一代藏家故去家属出让藏品,或者一些知名藏家离婚,要拍卖藏品好分家析产的时候,再看看能不能收两件,只能“趁人之危”了。而且黄花梨2010年以后市场上就没有交易了,就是市场上作为木材已经早就没有交易了,无论越黄还是海黄。可以说你去逛红木家具店,逛十家店可能都见不到一张黄花梨的小板凳。要有,你问那个店家,他就给你开一个叫做不外卖的价。你接受他这价,那就给你。

  记者:那碰见实在喜欢的怎么办?

  海岩:我会毫不犹豫地去找一本图录,因为实物我买不起,涨得太高了,我已经被淘汰出局了。现在职业收藏家都不买了。几年前我去参加一个拍卖会,举牌了。后来一个收藏家朋友说:“海岩,整个场里只有你一个收藏家,其余的都是资本家。”

  记者:很多企业家挥金如土介入收藏,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海岩:现在拍卖市场里的资本家多,收藏家少,资本家的资金没有新的投向或者有富余的时候,会投入艺术品市场。尽管资本家也可以是收藏家,但目前他们大部分人并不是。收藏家大多只进不出,但资本家们是随进随出。别的我不懂,家具这块每年各个拍卖会我都会转转去。经常看到东西是去年拍掉的,今年换一个拍卖公司又出现了。大买家都是为了交易、为了升值,是一种资本行为。比尔·盖茨也搞收藏,委托人问他,多少钱能拿呀?比尔·盖茨说,拿到为止。

  记者:很多人搞收藏就是为了投资,您怎么看?

  海岩:这是两路人。以投资为目的的主要关注升值,其次是审美。真正搞收藏的是对文化传承、对审美有追求。把收藏作为投资手段的应该找投资顾问,指导他哪类藏品有升值空间。但我也认识这样一些人,痴迷红木研究得非常透,却买不起一件红木家具。千万不要把吹唢呐的人归到跳芭蕾的里面去。

  记者:您怎么评价现在红木家具市场的种种乱象?

  海岩:中国目前的经济形态下,一旦一个东西有利可图,就会有一堆人冲上去,做欺诈式行为。在木制家具收藏市场上,也有太多的设陷欺诈,也有大量做旧的家具,还有材质造假和历史造假。大的拍卖公司在这些方面有争议的不多。有些小拍卖公司就真品不多,往往越黄标海黄,新仿标清代、明代,白酸枝和花梨木说是黄花梨。我在书里都写了,一定要告诉大家,在现在这个商业环境里,任何领域水都是深的,都是混的,没有例外,只要有利益的领域,必然存在着巨大的欺诈和黑幕。我在书里讲了很多,既讲了家具的历史源流、文化意义、审美要点,也讲了当前市场情况下的乱象。

  记者:黄花梨家具流失海外的特别多,近年来回流情况怎么样?

  海岩:家具目前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最具世界影响力和知晓度的门类之一。对于其他民族和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来说,最容易接受的中国文化遗产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瓷器,外国人看青花、看粉彩都看得懂;二就是家具,特别是明式家具非常受西方人的推崇,他们自己就认为中国明式家具是西方现代极简家具的前身和鼻祖,对西方现代极简设计有启蒙意义。所以,在世界上,中国明清家具的拍卖还是比较活跃的。

  黄花梨、紫檀的明清家具传世大概在一万件左右,其中70%在国外。最近几年中国人富裕了,才开始有一些回流,但是外流的历史是100多年,回流的历史不到10年。

  关于博物馆:保护传统木作文化

  记者:为什么会想到建一个博物馆?

  海岩:我看到王世襄先生在世时有一个愿望,希望建一个博物馆,在明清样式的建筑里,按照古人的生活常态来陈设家具。这样不仅可以让人感受家具之美,也能感受到古人晨昏起居、日常生活的一个完整画面,来表现中国文化的品位和古代人的情趣。后来一个美国的基金会在旧金山买了块地,想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但这个基金会出了一些问题,他这个构想就没实现。

  那我能不能够去实现老先生的遗愿呢?建榈(黄花梨古称)园黄花梨艺术馆既是为实现前人遗愿,也为保护传统木作文化,展陈古代建筑、园林、家具、陈设之精要,传承中华民族生活方式之原理,如果观众进而对中国文化有了解、喜爱和传承,也算是我对社会的一点贡献吧。

  记者:什么时候建成的?有多少件藏品?

  海岩:建成应该是在今年年初,里面陈列的家具和工艺品大概有八九百件。这些是从明代至今400多年来各个历史时期的经典黄花梨、紫檀、红木和漆制家具,还有奇石书画。建筑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四合院建筑,南北兼修山水园林,共同勾勒一幅中国古代晨钟暮鼓的生活图景。

  记者:这个艺术馆对公众开放了吗?

  海岩:没有。因为第一是它的位置比较远,在北京郊区。第二是榈园的展陈方式是比较创新的,所有的家具都按古人实际的生活状态摆放,进去以后柜子是可以摸的,椅子是可以坐的,游客是可以接触展品甚至使用的。因此出于保护这些藏品的需要,艺术馆的开放方式还需要研究,比如它对哪些人开放,开放规则有哪些。因为这些家具展品不像博物馆的展品可以用玻璃柜挡上,用栏杆围上,用保鲜膜包上。像故宫那样让游客趴在窗户外面看的方式我们也想过,但那就没意思了。另外,艺术馆一开放就要有大量资金投入以维持其运转。我是买得起马配不起鞍了。现在朋友我都不太让去。

  记者:您怎么看待私人办博物馆现象?

  海岩:中国的博物馆不是多而是少,我认为民间力量传承普及文化是好事。一个人发了财,是愿意花天酒地,还是留给子孙,还是对文化有喜好想传承,当然后者更好。当然也有像冀宝斋这样不靠谱的,误导青少年,以假充真,这就有副作用了。但我认识的私人建的博物馆好多还是有重器的,有顶级专家掌眼购进的宝贝的。


编辑:秦人
关键词:海岩 收藏爱好者 收藏市场 混搭 收藏家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