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艺术人文>>正文

荷兰汉学家伊维德的“东方文化研究计划”

2014-10-9 10:54: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进入论坛

伊维德:收获的不仅仅是学术

——2014年度“东方文化研究计划”追记

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谢金英(右二)会见了伊维德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俊新(左)与伊维德

伊维德到访中国文化传媒集团 本报记者 陈 曦 摄

本报记者 叶 飞

编者按:9月,收获的季节。应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之邀,荷兰著名汉学家伊维德先生来华参加2014年度“东方文化研究计划”。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国对外文化传播中心和北京戏曲评论学会的安排和接待下,伊维德访问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北京大学、敦煌研究院、北京戏曲评论学会等文化、学术机构,与中国同仁开展学术交流;赴北京琉璃厂、八大处以及甘肃敦煌等地实地查看文化遗产,实现学术夙愿。

对伊维德来说,这次访华的收获远远不只是学术,更有与中国文化人结下的淳厚友情。

9月29日,汉学家伊维德结束长达20天的旅程,回到了位于荷兰的家中。与他一同抵达的,还有此次应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之邀、参加2014年度“东方文化研究计划”的温馨记忆。伊维德在给记者的信中写道,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愉快经历,对他今后的汉学研究大有裨益,令他十分受用。

“东方文化研究计划”:

助汉学家实现夙愿

前不久,在与中国驻荷兰大使陈旭交流时,伊维德曾透露,他有两桩久未达成的心愿:亲眼看看敦煌莫高窟,亲耳聆听河西宝卷诵读。原来,自1978年以来,伊维德曾多次到中国访问,但因工作原因,他的足迹大多留在了东部省份。一晃30多年,意气风发的青年学者成了享誉海内外的汉学权威,伊维德竟仍未踏上过甘肃的土地。

“东方文化研究计划”为伊维德提供了圆梦的机会。伊维德告诉记者,他推掉了数份同期访华邀请,而选择参加“东方文化研究计划”,因为“这个计划太好了,一定不能错过”。

说起“东方文化研究计划”,其在西方汉学家当中已有不俗口碑。该计划创办于2002年,是在文化部指导下,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负责执行的国际交流计划。该计划采取研究项目资助和“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通过举办研讨会和论坛,鼓励开展学术领域的对话和面对面思想交流,增进文化理解与和谐共处,并希望参与者在未来通过开展学术活动增进同行间的友好往来。

同时,“东方文化研究计划”所邀请的学者,必定是学术领域数一数二的人物。伊维德是荷兰皇家艺术和科学院院士,曾担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一职,学术成就与“东方文化研究计划”的定位相符:他以中国古典小说及戏曲版本为主要研究方向,出版的著作、译著超过50种,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作品不计其数。他用英文翻译的《西厢记》、《窦娥冤》、《汉宫秋》、《倩女离魂》等元代戏剧,已被欧美学界视为最重要的参考文献。

此次“东方文化研究计划”之旅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国对外文化传播中心和北京戏曲评论学会负责行程安排和接待。回顾此次于9月8日正式开启的访华之旅,可谓紧锣密鼓、马不停蹄。数周时间内,伊维德访问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北京大学、敦煌研究院、北京戏曲评论学会等多个文化、学术机构,并赴北京琉璃厂、八大处以及甘肃敦煌、兰州、嘉峪关等地实地查看了包括河西宝卷在内的文化艺术遗产。

这不仅是一次内容丰富、突出文化层次的务实访问,而且特别尊重汉学家本人的学术特点,堪称为受邀学者量身打造——能够帮助汉学家实现学术夙愿,增进其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不啻为一桩美事。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右)会见伊维德

荷兰汉学家伊维德与北京戏曲评论学会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靳飞(右)交流

伊维德接受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任袁行霈(右)赠书

专业交流:

学术与思想的碰撞

参访的同时,伊维德参加了1场研讨会、举办了3场讲座,与中国同仁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

在由中国文化报理论部主办的第三期“艺海问道”文化论坛上,伊维德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兼中国文化报社社长刘承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副董事长、中国文化报社总编辑宋合意,中国文化报社副总编辑兼理论部主任徐涟,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副总经理陈建祖,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孙崇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郭英德等围绕“东西方比较视野中的中国戏剧精神”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伊维德从古典戏剧研究的角度对于今天的戏剧创作、演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他认为,应降低欣赏戏剧的门槛,让更多的人了解戏剧的魅力。

北京戏曲评论学会主办的北京戏曲评论家高级研修班讲座上,伊维德与北京戏曲评论学会副会长张永和、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靳飞、监事长徐玉良及北京大学教授高远东、梅兰芳纪念馆馆长秦华生、戏曲理论家周传家等众多戏曲评论界人士展开了对话。在这场专业性极强的讲座上,作为主讲人的伊维德显示出了超越领域的卓识。他提出的“中国京剧比话剧更具现代性”“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美学体系对西方影响深远”等观点,被中国学者广为赞同,频见于国内媒体报道。

在北京大学,伊维德又就元杂剧的版本及翻译问题举办了一场讲座。这场讲座的听众主要是学生,伊维德将治学生涯和专业话题融会贯通,整场讲座既富含学术营养又不过于艰深。伊维德分析指出,西方人最早翻译元杂剧是基于语言学而非文学的需要。这一观点激发了学子们的思想火花。讲座结束后,伊维德被众多学子簇拥其间,火热程度不亚于他在哈佛大学执教之时。

甘肃之行:

收获的不只是敦煌与宝卷

甘肃是伊维德的心愿之地。伊维德曾出版数部关于敦煌变文的专著,《剑桥中国文学史》“敦煌叙事文学”一节,同样出自他手。由于近年来从事中国民俗故事的翻译工作,他对莫高窟壁画表现的传说、故事也颇为关注。

此次行程与敦煌颇有机缘。在北京国家典籍博物馆敦煌遗书展厅,珍贵的敦煌文献令伊维德流连忘返。在甘肃省博物馆,伊维德又巧遇“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遍览甘肃省博物馆及28个地县博物馆的顶级考古发现,当中与敦煌有关的珍藏为数不少。参观这两个大展,为伊维德的莫高窟之行做足了铺垫。

9月17日,伊维德终于站在了莫高窟的数百个大小洞窟之前。在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的贴心安排下,伊维德得以走进16个洞窟,仔仔细细地观摩、欣赏。除了洞窟,伊维德还参观了敦煌研究院敦煌资料中心,与敦煌研究学者深入交流。这里的丰富藏书,再次满足了他对了解文献的渴望。

聆听宝卷的心愿则在酒泉实现。在集有众多珍贵的“宝卷”抄本、刻本的酒泉市肃州区文化馆,“酒泉宝卷”代表性传承人乔玉安和他的3名弟子诵读了《生身宝卷》。伊维德听得格外认真——这样原汁原味的诵读绝对难得一见。诵读完毕后,伊维德紧紧握住乔玉安老人的手,道谢再三。

伊维德收获的不只是敦煌与宝卷。值得一提的是,他还顺访了榆林窟,登上了嘉峪关古城楼,感受了月牙泉和鸣沙山的大漠风光。伊维德说:“以前都是做文献研究,这一路,我看到了古老的、真实的中国西部。”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陈跃红(左)与伊维德交流

伊维德与“酒泉宝卷”代表性传承人乔玉安(右)交流

伊维德与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秘书处参赞迟润林(左)一同参观莫高窟

相约未来:

难忘中国文化人的情谊

学术碰撞与实地考察固然令人激动,更令伊维德难忘的则是与中国人结下的淳厚情谊。此行中,伊维德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文化人的质朴与热情。

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伊先生”。对于这个出自中文习惯的称谓,伊维德欣然接受。数位戏剧研究学者对他的学术著作和观点十分熟悉,交流“零障碍”,这是他之前未曾想到的。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与伊维德初次见面。两人从图书馆的数字化聊到古籍保护与应用,话题不穷。伊维德对国家图书馆细致的接待深表感谢。他表示,国家图书馆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利在千秋。

此外,与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谢金英等文化界人士的快意交谈,与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任袁行霈、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陈跃红等知名学者的坦诚切磋,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自在游览,都令伊维德感念。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俊新与伊维德的会面,为此次“东方文化研究计划”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曾在中国驻荷兰使馆工作多年的董俊新提及昔日往事,两人不禁感慨,相约未来继续合作,再续此情。

伊维德自知,他的研究领域即使对于中国人而言,也是小众与精深的。或许,在学术交流的过程当中,与中国文化人之间结下的难得情谊,才是引他进一步浸润于中国文化的“法门”,而这也正是“东方文化研究计划”的主旨之一。但愿多年以后,“伊先生”还能记起这年中秋于北京后海赏月的畅快与舒怀。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叶飞摄。)


编辑:秦人
关键词:东方文化研究计划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