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艺术人文>>正文

保护与发展 需要智慧考虑原住民利益

2014-10-31 14:13:00  来源:光明网  进入论坛

现在,政府方面加大了保护的力度,出台了针对梯田的种种保护措施和政策。而民间,特别是生活在梯田里的哈尼人保护意识也在逐步提高。尽管如此,不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学术界,都普遍认为保护哈尼梯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不但有开发和保护的冲突、环境变迁的影响,还有城镇化进程对保护梯田带来的影响等。

今后,保护梯田将面临什么样的难题?这样的难题又该如何解决?对此,记者专访了云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杨福泉和红河州哈尼梯田管理局局长、哈尼梯田“申遗办”主任张红臻。两位专家从学术以及实践的角度,对保护哈尼梯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问题

未来保护梯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观点

杨福泉:

1.保护与梯田相关的森林和水源

云南多年持续干旱对云南的森林植被和水源影响甚大,如果干旱依然持续下去,哈尼梯田也将面临严峻考验,在未来的发展中,保护与梯田命运息息相关的森林和水源、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将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2.传承和保护梯田文化遗产

包括传统的耕作技术、用水之道,本土谷种的保护,水田多元化的养殖,比如除了种稻谷之外的水田养鱼等。哈尼梯田文化遗产还包括丰富多彩的农耕民俗文化,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大量年轻人走出村寨外出打工等种种因素,与梯田相关的祭祀仪式、衣食住行民俗等都面临变迁,所以,保护包括梯田周围的哈尼村寨、民居特色,服饰、节庆、祭祀等礼俗,也是未来哈尼梯田保护的重要内容。

3.谋划未来旅游发展与保护资源平衡

随着申遗的成功,哈尼梯田无疑会成为旅游热点,慕名而来的游客会非常多,这样,资源压力也会与日俱增。所以,未雨绸缪,提前谋划好未来旅游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平衡,将是至关重要的,要严格遵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具体探索适合哈尼梯田实际情况的保护理念和方法;要加大保护哈尼梯田的科学研究,对森林—梯田—村寨的整体格局和相互保持平衡等系统地进行研究。

张红臻:

1.最大压力是保护管理

由于哈尼梯田是活态文化遗产,遗产区既是风景区,也是生产区,更是生活区。保护管理难度大,面对的情况比较复杂。比如说,耕作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海拔差异,稻谷在稻田中连续种植2到3年以后,经常容易出现病虫害或者是产量减少等问题,而哈尼梯田周边的各民族之间,通过小范围内种子和秧苗的相互交换,居然就杜绝了病虫的危害,产量也就保持住了。

看似如此简单的举动,其实是一种比较古老的,一直流传下来的文化,我们叫它“换种”。因为换种,稻谷产量就有了保障,也许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科学道理,但是他们懂得这样做可以保证年年丰收,这是一种民间的智慧结晶,也是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

2.做好预防再谋求保护和发展

但申遗成功之后,势必面临各种各样的开发,比如旅游业的开发,会不会导致部分人的功利化,只图表面绿油油一片真好看,而忽略了梯田的粮食生产功能,甚至互相掣肘,连“换种”也无法正常进行了呢?诸如此类的问题,虽然眼下还不成其为问题,但以后还真难说。所以,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先做好预防,再谋求保护和发展,还需要更多的智慧。

哈尼梯田的保护和开发会发生矛盾吗?又该如何应对?

观点

杨福泉:

要保护原住民的长久利益

关键是怎样在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农业生态文化景观地开展旅游?应该借鉴国内外类似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和发展的好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探索自己的道路;应多开展以生态旅游为核心的比较有节制的旅游活动;探索有民众参与、有利于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的景区管理方式和景观保护方式。各方利益相关者要做好在制度规范下的良性协作,互利共赢,要保护哈尼梯田创造者——地方原住民的长久利益;保持生态与人文景观并重,不断完善哈尼梯田保护的规章制度,加重哈尼梯田的生态农业教育功能。

张红臻: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关键

哈尼梯田在很多地方,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山有多高,水有多高”。这应该就是保障农耕文化特别是梯田文化的天然条件。根据我多年来的观察,保护森林,在当地民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每个村子都有一片属于公共的森林,作为保护对象。虽然现在已经归国家所有,但是人们的保护意识很强,比如说森林里面的树枯死了,他们也不允许人进去打柴之类,因为民间有一种传统的信仰,他们认为那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民间就有祭龙祭天之说,他们认为每个村落都有一条龙气在保护着他们。到现在为止,山头上经常云雾笼罩,山泉到处都是,清凉可口。

由此反推,因为有着那样的信仰,森林因此得到保护;又因为森林得到了保护,所以才会形成“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独特景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申遗成功之后,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关键词,应该是“可持续发展”——从策略的制定到具体项目的实施都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比如旅游,应该走可持续的旅游,项目要有利于生态保护、有利于文化传承、有利于百姓生活改善。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当地各民族兄弟姐妹们都知道,他们不仅塑造了哈尼梯田文化,不仅是哈尼梯田文化的象征,甚至,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其实也就是哈尼梯田文化本身,必须一如既往地珍惜——就像他们的祖先那样。

本报记者 姚霏

观察

如何把人留在梯田是主要问题

哈尼梯田申遗成功了,成为世界遗产的哈尼梯田,是不是就能完全传续下去?通过采访,记者发现,在今后,元阳哈尼梯田的保护还面临着不小的难题,其中,如何让哈尼人还能留在梯田之中,是最大的问题。

现状

李向生,哈尼梯田大鱼塘村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200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昆明理工大学后,成为了全家乃至全村人的骄傲。大学四年中,李向生的父母亲省吃俭用助他完成了学业。2012年毕业之后,学习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李向生,虽然当时也很想留在昆明,但还是应聘到了玉溪市易门县一家公司。

从高中以后,李向生觉得梯田在发生着变化:箐口、坝达等景区被开发了出来,游客也慢慢多了起来,更重要的是,梯田之中连接各个村庄的道路也被重新修筑起来。而随着游客的越来越多,有村里人开始在开饭馆赚钱。这些对于李向生来说,都是最为直观的感受。对于申遗的成功,李向生还有着自己的观点:申遗成功之后,游客会越来越多,村子里的人也会越来越有钱,能够让大家赚到钱了。

开餐馆赚钱后在镇上买房

和李向生同村的李正福,今年35岁,虽然餐馆刚刚开了1年多,但现在在大鱼塘村也是小有名气,一般外国游客到了村里旅游后,都会到李正福的家里用餐。在同村人眼中看来,开了1年多餐馆的李正福已经成了有钱人。但有钱到什么程度?李正福讳莫如深,只是说:以前去外面打工,每年才四五千块钱的收入,但如今,开餐馆一两个月就能赚这么多了。有钱后的李正福,已经在10公里外的镇上买了新房子。“以后老了,就去镇上住了,毕竟那边什么都有,生活都要方便一些。”

李正福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女儿4岁多,儿子才1岁。对于孩子的将来,李正福说,如果书读得好,就让他们去闯荡,在外面工作上班。如果读得不好,就来接着做餐馆。

忧虑

年轻人都外出了,梯田怎么办?

村里的年轻一辈如果读了大学后都在外工作不回来了,那么谁再来耕作哈尼梯田?

对于这个问题,李向生和李正福都很乐观。“毕竟现在出去上学的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李向生说,一个村子几百口人,因为读书,走一两个乃至十几个并不会影响什么。而当过3年村长的李正福则说,到目前为止全村还没有一个因为有钱了而迁出去的人。“你的孩子你也说长大了如果读书好,你想让他去外面,那么其他人呢?”对此,李正福笑笑不言。

而李向生则说,不可否认,可能会有一天,世居在这里的原住民因为读书、迁移等原因离开梯田,但还可能只是一小部分,不可能是全部。

本报记者 雷鸣

对策

改善哈尼人生活 把人留在梯田中

事实上,当地政府已经看到了人员流失有可能对哈尼梯田带来的伤害,已制定了相应的方法和对策,防止村民离开哈尼梯田。“没有人的哈尼梯田,就不再是哈尼梯田。说到底,保护哈尼梯田,就是要保护生活在哈尼梯田中的老百姓,如何保护?就是让他们过上好生活。”

措施

改善生活增加居民收入

“云南有句古话:在惯的山坡不嫌陡。”面对人员流失可能会对梯田带来伤害的担忧,元阳县委书记姜仁斌用这句话开了头。“哈尼梯田是这里的老百姓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这里有他们辛勤汗水的结晶,除非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离开这里的。但是,也不可否认,这里的人可能会因为读书等其他原因离开梯田,但相比于生活在这里的所有老百姓,这部分人毕竟只是少数。”原来,哈尼梯田的人在农闲时刻,都外出打工,但到了农忙时节,外出打工的人,还是会回来,收割稻子整理梯田,对于他们来说,梯田就是他们的根,也是他们的人文传统。

计划

“美丽家园”勾勒未来

今年,红河州将安排州级财政资金5000万启动“美丽家园”计划,将把更多政策资源配置到农村,特别是实施以危房拆除重建、旧房改造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做特民居”工程,直接把公共财政资源配置到城乡居民身上,让城乡居民更多地得到二次收入分配。未来8年,红河州各级政府计划至少投入80亿,可以直接带动400亿以上的自筹资金,它将给红河的经济发展带来一个持续的推动力量。

根据“美丽家园”计划,哈尼梯田内的村庄,将是重点打造的项目之一。目前,红河州的建设规划部门已经制作了40余种“美丽家园”行动计划的民居户型展板,这些户型设计效果图、平面图是根据红河州各民族民居的特点,再结合现代因素反复设计精选出的,有哈尼族、彝族、傣族等民居的各种户型,还有汉族民居的各种户型。这些民居户型设计中,多数占地面积在100平方米至150平方米之间,建筑层数有两层、三层、四层不等,建筑面积有的超过了400平方米。除了户型设计外,还有村庄规划设计也被纳入其中,很多村庄的设计效果图,看上去除了毫不逊色于城市里的高档小区外,还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尤如世外桃源一般。

发展

生活过得好,才能留住人

“我们保护哈尼梯田,保护哈尼传统文化,并不是拒绝现代文明。”姜仁斌说,在保护哈尼传统文化包括民居特点时,并非一定要哈尼人住在茅草房之中,这些民居的外表必须要保持哈尼的传统样式,但是内在,可以有太阳能,可以有热水器,包括内部的结构也可以是钢筋混凝土。“我们保护梯田,保护哈尼传统文化,并不是让哈尼人生活在贫困之中,在社会发展中,哈尼人也应该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好处。在保护哈尼梯田,保护哈尼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如何让百姓富裕起来?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这才是最重要的。”姜仁斌说。

也只有哈尼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跟城里人一样,他们也就不会离开他们赖以生存的梯田。而哈尼梯田只要有人耕耘,那么它也一定可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从这方面来说,保护哈尼梯田跟让梯田人过上好日子,是一致的,两者相辅相成。

本报记者 雷鸣

以上内容来自:春城晚报


编辑:秦人
关键词:哈尼梯田 李正福 文化 李向生 保护哈尼 森林 民居 可持续发展 生活 红河州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