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大千世界>>正文

对"榆林是经济发展较快的落后地区"论断的思考

2014-10-15 7:35:00  来源:[CopyFrom]  进入论坛

中共榆林市委副书记、神木县委书记 尉俊东

“榆林是经济发展较快的落后地区”,这是市委经过对榆林现阶段发展形势的科学研判和深刻反思后提出的。这一论断是对榆林市情的准确注解,也是对干部如何在逆境中破解困局的现实考题。

当前,“经济发展较快”和“落后地区”的反差与矛盾在榆林不但并存而且十分突出,二者对立统一。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质量不高。近年来,榆林依托资源优势,经济跨越发展,创造了“榆林速度”,积累了较强的经济实力,在全省经济版图中的地位越来越高。2010年至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12.8%,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7倍、2倍。但客观地说,榆林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一种特殊条件和机遇下的增长,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不同步,工业化已进入中期水平,而信息化发展滞后、城镇化水平偏低、农业现代化缓慢,四化融合不够,导致经济整体发展质量不高。同时,经济结构失衡,产业结构呈现一产弱、二产粗、三产滞后的特点。其中一产有潜力但规模化、现代化水平低,三产单一薄弱、发展乏力;二产中能化产业“一业独大”,“原字号”产品比重高,特别是全市每年煤炭资源的就地转化率不足18%,与省上要求的榆林煤炭每年就地转化率达到50%以上有很大差距,基本还停留在出卖原煤和初级加工的粗放状态。二是南北区域及城乡发展不平衡。由于资源分布和开发力度不同,榆林南北部县区发展不均衡性明显。佳县、米脂、子洲、绥德、吴堡、清涧等六个南部县2013年GDP总和(227.66亿元)仅占榆林全市(2846.8亿元)的8%,其余北部六县区则占据了全市总量的92%;地方财政收入南部六县的总和(3.67亿元)仅占全市(260.7亿元)的1.4%,北部六县区总和是南六县的70倍。同时,在城乡“二元”体制影响下,全市城乡发展不均衡,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13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6820元、8687元,收入比为3∶1,收入差距较大。三是软实力不强。榆林的软实力提升速度仍落后于经济指标等硬实力增长。社会管理上对传统社会管理资源和手段利用不足,硬管理有余,软管理不足,缺少柔性化管理方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解决的手段单一,不能有效适应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和经济发展需求,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纠纷因素依然突出存在。同时,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程度仍然不高,公民意识有待增强,参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文明礼仪素养和社会公德意识较为欠缺,公民行为失范、道德滑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以及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去年以来部分地区民间借贷矛盾纠纷爆发,不少人诚信缺失,恶意逃废债务,让榆林人诚实厚道的形象蒙尘。四是要素保障滞后。交通、水资源以及人才等经济发展的要素保障能力严重滞后于发达地区及自身发展需求。能化产品外运通道不畅,公路里程少、铁路运力小,直接影响了物流、人流聚散速度;全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全省平均数的40%,部分重大产业项目受限于水资源而难以上马或难以为继,“以水定项目”已成为普遍现象,且缺口越来越大;人才资源总量与发达地区县市相比差距较大,且人才数量增长速度落后于人口集聚速度,高层次紧缺人才以及产业工人匮乏,而且现有的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撑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综合起来分析,造成“榆林是经济发展较快的落后地区”这一局面的根源有三方面:一是低层次资源型经济发展的必然体现。资源型经济的最大特点是容易陷入因资源而兴、因资源而衰的不良模式。短期内,在资源优势和市场价格刺激下,能够形成一种原始资本迅速集聚的“繁荣”,又会因为这种暴富式发展和极端趋利性形成“挤出效应”,过分注重资源的重要性,忽视甚至不顾人才、技术和发展环境等要素的培养建设。

由于过分依赖资源,往往造成产业结构单一、产品技术含量低,发展支撑点脆弱,抗风险能力弱。所以,一旦出现能源市场波动、资源价格下跌,这种资源型经济发展的弊端就显现出来。榆林的这种“落后”是低层次资源型经济发展“快”凸显下的落后,是其发展弊端的必然显现。二是市场主体的素质没有得到相应发展和提升。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为敏感、最有活力、最能创新的主体,但近年来榆林企业的素质并没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活跃而相应提升。目前,大部分民营企业家族化管理盛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缺失,技术含量、营销团队和管理人才短缺,仍停留在传统发展模式上。企业家群体特别是大部分民营企业家过分依赖煤炭资源,缺乏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营销意识,投资上出现了“脱实向虚”的倾向,造成实体经济的严重虚拟化膨胀。当市场出现变故时,束手无策,应对乏力,寄望于政府出手救市。三是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尚未全面形成。从投资环境看,工程项目建设、征地拆迁补偿中群众漫天要价、非法阻工现象严重,重商、亲商、安商、护商和尊重纳税人、保护投资者的氛围远未形成。地方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利益共享程度低,类似神木县“北元模式”的大型混合所有制企业数量少,国企民营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推广。从政府层面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尚未理顺,“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这“两只手”重叠、错位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不充分,部分政府部门在职能转变上不敢、不愿“革自己的命、削自己的权、去自己的利”,导致“有形的手”成了“闲不住的手”、“无形的手”成了“不管用的手”。从干部层面看,一些干部对榆林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形势不敏感、认识模糊,缺乏担当意识,不能有效适应发展的新形势。

如何在困局中破题?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在全市各个层面不断倡导解放思想,着力转变思想观念,引导全市干部、群众和企业家进一步强化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法纪意识、风险意识,破除一切影响和制约榆林发展的僵化思想。在转变发展认识的基础上,要抓住当前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的有利机遇,特别是要用好省委、省政府为榆林量身定制的扶持政策。当前,要深刻认识国家层面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所带给榆林的机遇。一个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机遇。要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等一系列政策中找出有利于榆林发展的机遇,以新型城镇化为新引擎,构建支撑榆林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支点。另一个是转型发展的机遇。当前,国家已经明确控制GDP增长幅度并弱化GDP在干部考核中的权重,就是为了在保持适当经济增速下寻求转型。这种科学发展导向为我们在经济上加快产业转型、构建新的增长极,社会管理上实现精细化管理腾出来极大空间。在产业转型上,要精心谋划项目建设,重点抓好投资超过100亿元的大项目落地,拉动经济持续增长。推动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搭建产学研用高度融合的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提升榆林产业核心竞争力。在管理转型上,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的主要职能要定位在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制定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序、建立社会诚信、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特别是要抓好关系重大民生的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做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信访及矛盾纠纷处置工作。要通过市场规律的调节实现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各类市场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所有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从而推动经济社会更加健康、更加公平、更加高效地持续发展。在合作转型上,要鼓励引导企业逐步实现由家族式管理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鼓励国有企业吸纳、兼并民营企业,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民营企业继续介入中、省企业的各类项目建设。

二是发挥比较优势,弥补发展短板。当前,榆林在资源、产业和发展经验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资源方面,榆林的煤大多具有“三低一高一富”的特点,在中央削减劣质煤用量的背景下,这将是榆林借势发展最大的竞争优势。产业方面,榆林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采掘为基础,以电力、化工、建材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以及“人”字型千里工业走廊和“多区多园”产业发展格局,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大市和陕西发展的重要一极。经验方面,榆林的干部群众近年来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特别是经历了近两年错综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形势,我们汲取了教训、收获了经验,各级干部对转型发展的认识和应对形势变化的能力有了新提高。在立足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要着力弥补交通、水资源和人才短板。交通方面,要通过省政府加大与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协调力度,力争早日开工建设我市与蒙西至华中铁路、山西中南部铁路连接的神靖铁路、神瓦铁路等交通项目,进一步打通榆林煤炭外运铁路通道。水资源方面,加快推进府谷岩溶水和黄河引水工程,规划管理、节约利用本地现有水资源,逐步缓解用水压力。人才方面,坚持五湖四海、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广开选贤之门、广辟任能之路,让有担当、有作为的干部走上重要岗位,放开手脚实干,包容和保护敢闯敢试敢干的干部,不让他们流汗流血又流泪。完善人才引进、培育、使用和待遇保障政策,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实行“三给一补”,即给户口、给房子、给位子,确保人才进得来、用得上、留得住。逐步探索实施公务员聘任制,实行试点先行、梯次推进、全市铺开。

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事业,提升地区竞争软实力。突出文化惠民,持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便利化、标准化、均等化。发掘南部和北部县区的地域特色文化,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骨干文化企业,培养一批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打造榆林文化品牌,丰富榆林除了能源新都之外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文明形象,助推转型升级。

四是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实现区域均衡发展。要以新型城镇化为统领,立足城乡和南北部区域经济差异性,以产业为支撑,以服务为保障,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一体化。不断提升榆林城市规划水平,启动中心城区空间战略发展规划,提高城市发展品位。加快神木、靖边、绥德三个副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辐射带动片区发展。要提升工业园区建设和管理水平,逐步理顺工业园区、县区、镇办之间的关系,促进产城联动、人城融合。进一步强化“四位一体”振兴南部帮扶机制,重点抓好南部县基础设施、文化旅游、民生工程、特色产业建设,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完善统筹区域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提升南北发展的协调性。

五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强化责任担当意识。“打铁还需自身硬”。破解榆林发展中的问题,关键在干部。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干部抓起,从作风抓起,努力形成干部敢于担当、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理念和共识。要通过强化思想教育引导、严格制度监督管理等措施,使各级干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增强理想信念、市场理念、竞争理念和法纪观念,更好地担当未来发展的重任。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重点查找发展和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抓住“四风”这个要害,不回避、不掩饰,不等不靠、立行立改,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为全市转型升级并尽快扭转“经济发展较快的落后地区”这一局面提供良好的作风保障。


编辑:秦人
关键词:榆林 尉俊东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