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文化让华山绽放崭新魅力(2)

2011-11-30 16:26:00  来源:陕西日报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董宪民(陕西省旅游局局长):
    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华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讨会,我代表省旅游局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且希望研讨会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我想重点讲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繁荣就是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繁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关于深入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要做好文化同旅游的融合,旅游要在文化消费中起到推动作用。这必将极大的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同时我也认为这必将为旅游业的大发展起到巨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我们常讲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也就是说文化是旅游的核心,是旅游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把文化在旅游业中始终不渝地、全力以赴地加以发展繁荣。应该这样说,旅游业的发展依靠、依存于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文化事业的繁荣昌盛是旅游业大发展的最有力的推进器。第二,借机造势,全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要做好文化旅游的规划,规划是产业科学发展的前提和保证,要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发展,首先要从规划做起;要做好文化旅游产品的打造,我们已经有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华清池、黄帝陵、华山等景区,我们还要充分挖掘我省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内涵,打造更多的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精品;要做好文化同旅游发展的融合,我们已经推出的文化旅游精品对于宣传陕西悠久的历史文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让游客在陕西的娱乐生活更加丰富;要做好文化旅游的创新发展,既要在内容上充分的挖掘文化的内涵,还要在形式上不断有新突破,让历史表现得更完整、更形象、更具震撼力,这样的文化旅游产品才更具有吸引力;要做好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推广,让广大旅游者了解到我省文化旅游产品的与众不同,使他们产生必须到陕西看一看的想法。第三,华山的发展大有可为。我认为一是要做大,二是要做精,三是要做成大产业。希望华山能走出一条自然与人文结合、旅游与文化融合的旅游产业发展道路,为全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加快我省旅游强省的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何西来(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能够应邀参加这个会,我感到很荣幸,也很自豪。我是秦人,更是渭南人,到北京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但是故乡故土时刻牵系着我的心。一听到秦腔,一听到来自华山下面的老腔,往往是热泪盈眶--听到的是乡音,想到的是父老乡亲。
    我想说四句话:第一,华山论剑论的是一种精神;第二,我们的华山是很美很美的,山美,树美,水美,人更美;第三,华山是一座激扬灵感和雄伟的大山、圣山、神山;第四,永远永远充满生机的华山。第一,华山论剑论的是一种精神,我们旅游事业论剑论的是旅游事业的精神。我觉得华山是象征性的山,它是一种精神,它是一种进取的精神,华山反映的是秦人的风骨,秦人钢铁一样的性格。我们在论华山,我们在旅游事业上做华山,我觉得应该突出一种风骨。我今天一听中海集团加盟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大事情,因为我们的渭河、黄河都是流向海的。大牌进来了,大牌的思想进来了,这肯定能让华山的旅游事业奔上新的高地。我们旅游产业是朝阳产业,而华山是陕西秦地第一个看到朝阳的地方,朝阳产业我觉得应该在充满生机、充满希望、前途无量的华山实现。

    肖云儒(著名学者):
    华山的文化资源从横向上来看路子非常宽,它是一种立体的、全位的,它既有武道,可以论剑,主要是绿道、生态之道,更有文道,当然武道、绿道、文道奠定了华山商道。
    我觉得华山论剑可以做成系列。论剑系列,金庸也说了主要是论文,如果论剑系列作为旅游开发,应该把娱乐项目和实用产品同步转化,就是形而上层面论剑和行而下层面的论剑同步进行,两层面的推进。华山的整体旅游需要按照中央前一两年的思路改变发展方式,改变产品结构。现在我们的旅游市场进入体验性旅游阶段,就是华山不要只追求规模化,因为华山游客不成问题,到了旺季是下不来、上不去的状况,现在我们应该搞个性化、高端的、订单式的精灵旅游,吸引世界各地的高端旅游者,在规模化的同时,有我们自己的大品牌出现。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文化产业时代,当它走向成熟的时候,已经由资源主体的文化产业进入了资本主体的产业。因此,中海的介入就是资本主体的介入。中海只要有钱,它不见得在有钱的地方发展,在没有资源的地方,它也可以用理念、概念把它变成旅游点。所以资本的进入,拉动资源,资本主体和资源主体在华山这个点上的结合,我预感到它可能会产生一个华山模式,对于陕西的旅游将会提供若干经验。

    吴建斌(中海投资集团董事长):
    今年4月份,我们就跟渭南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整个的合作项目,到了9月份有关的规划、包括一些概念性的总体规划已经通过了渭南市委、市政府的评审,整个工作进展到目前为止还是非常顺利的。我们在推动整个项目的过程中,我们坚守几个基本原则,我们有根本的宗旨,就是政府跟企业要摆到两边,把农民兄弟的整个利益摆在中间来,这是我们重要的理念。另外,推动我们整个业务过程中,我们自己有五个措施:土地资本化、就地城镇化、农民农业多样化、管理企业化、发展科学化。按照这“五化”原则,把整个太华湖项目的发展当做一个企业在打造,我想这也是目前非常好的模式。所以我们在推动这个项目过程中,就有三个原则:首先是生态环境的改善选择,在生态环境方面大作文章,把华山的周边环境越做越好;其次我们在文化方面下工夫,因为华山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华山有它的独特性,有它的历史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传承过去我们悠久的文化,还要按照现代的理念把这个文化进一步提升、宣传扩大,按照国际上的高标准推动我们的文化建设;第三,把改善农民生活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始终把农民的
    利益摆在第一位,今后将通过入股、就业等方式切实解决农民问题。

    孙豹隐(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
    从现在的华山来说,不管是从产业、旅游和其它各个方面做得很不错,在全国也好,在世界上也好,已经有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我觉得华山和它应该达到的高度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华山这个资源我们还远远没有用够。根据六中全会的精神,要大发展大繁荣的话,我们可以把华山这个文化旅游产业做成全国名山这一块排第一的老大,也可以作为我们渭南甚至陕西的支柱产业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历史资源也好,现在的人文资源也好,还是自然资源也好,都远远没有用够。
    发展华山旅游文化,要有两个依托的思想。现在华山离西安只有30分钟的距离,依托西安这个国际旅游城市大的名气,充分利用西安在整个世界上旅游重镇好的环境。一个依托就是依托我们的经济实力,过去我们也讲,文化是搭台子的,唱戏是经济来唱,我们一些大企业、国企直接进入非常好。另外,我觉得华山要在“险”字上做足文章,因为华山之险,别的地方没有。那么我们在这个字上没有抓住根本,没有把文章做足是非常遗憾的。华山搞规划的时候要大规划,大创新,要打组合拳,要搞集团军,在组合拳和集团军中间很重要的创意就是文化的力量,比如说能否做到“七个一”。什么是“七个一”?一个口号,一首歌曲,一台大戏或者一台歌舞,一部影视剧,一个展览,一个活动,一个旅游圈。这“七个一”凝成一股绳,就奠定了一个大的诚信工程。不要说七个一,就是一个一把华山唱红了,那个后果不是现在我们能想象到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影像
更多
 
本月热门
 
图文阅读
 
陕西景点
 
陕西美食
 
陕西特产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