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宝鸡擀面皮 岐山擀面皮 陕西凉皮 凉皮方便包 5包包邮 原价9.9 现价5.9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各地民俗>>正文

体育竞技习俗——海南黎族的传统体育项目

2007-11-23 17:38:00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历史上,居住在五指山腹地的黎族,“以木为弓,以竹为弦,铁镞无羽,出入不释手,以标刀为戈,以角为甲,器用土釜,瓠瓢,饮惟椒酒,以击鼓为乐,以射猎为主,以刻箭为信誓,以割鸡为占卜。……结茅为屋如覆盆,上以居人,下畜牛豕……”(清道光《琼州府志·海黎志五》卷二十)。这是对当时黎族人民生产生活状况的描写,而黎族传统体育的丰富和发展,与黎族人民的生活、生产方式、民风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一个传统体育项目的产生和发展,都是黎族人民生产和生活等方面内容的具体反映。黎族民间传统体育源于劳动生产和生活之中,作为一种文化体育活动,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锻炼游戏到竞技比赛的过程,它伴随本民族的历史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生活的改善,其形式和内容也不断地得到充实和丰富。

  黎族民间传统体育的主要类型和项目

  1.竞赛类项目

  黎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在与大自然的抗争过程中,不但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需要有强健体魄和灵活敏捷的身手。所以,他们根据自然界的条件和自己的需要,创造出种种既能调节心理,又能锻炼身体,且有一定技巧的活动项目。

  1.1打陀螺。在黎族居住的许多村寨里,年青人在农闲或节日聚集在一起,举行“打陀螺”的比赛,它是一种培养臂力和灵活性的运动。

  陀螺用坚硬的木头砍削成平头、身小的圆锥型,直径为 8 厘米,高为 9 厘米,鞭竿长1米,鞭绳长1.5米。一般选择在十几或二十米的空旷场地上,分两队进行比赛。每队人数相等,先由一方旋放陀螺,旋放的陀螺需按规定用鞭绳缠绕住陀螺的圆锥部,然后用腕力猛地掷出,使陀螺在规定的圈内转动。另一方则是在一定距离外用鞭绳套绕的陀螺去碰击对方圈内的陀螺,把对方陀螺击出圈外,以击中的次数多少和旋转时间的长短决胜负。

  1.2顶牛(顶膝盖)。在黎族乡村,牛作为一种主要的生产劳动力,几乎每家都有,牛打架是常有的事。“顶牛”是模仿牛打架架式进行嬉戏,因而得名。

  选择一块平坦地面,划一半径为1.5米的圆圈,在圆圈中再划半径为0 .75 米的小圆圈。参赛者面对面站立着,当听到裁判员号令时,便各抬起一只脚,双手抱紧,对准对方膝盖,互相顶推或顶撞,抬起的那只脚不能落地,只许单脚在圈内前后左右走动,如果在规定时间里,把对方顶过线则为胜者。每逢节假日,在乡镇里举行体育比赛活动,都把这项有趣的项目安排进去。角逐方法简单易学,吸引许多人围观,呐喊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这是一项锻炼人下肢角力灵活技巧能力的项目,为黎族青年酷爱的一项传统活动。

  1.3攀藤摘花。主要流行五指山地区。在节假日,村里的青年男女结伴出游,在野外选择两棵相距 15 米的树杆上,系着一条离地 3 米的山野藤,野藤直径 4~5 厘米。在藤尽头挂着一束鲜花,勇敢的小伙子身体悬空双手攀着野藤从这一头攀到另一头去摘取鲜花。比赛结果按到达终点的时间长短计算。围观的人们为胜利者拍手喝彩。

  1.4串藤圈。在远古时期,生活在深山密林中的黎族先民,常以石块、长矛、飞标猎食。后来发展到以藤制的圆圈抛套走兽,逐渐地演变为“串藤圈”游戏。“串藤圈”活动在黎族地区盛行。

  选择一块平地,用直径40~50厘米的藤圈若干个,拴着绳索的竹制标枪(约长1.5米)若干支。参加比赛的人数不拘,比赛时,分甲乙两方,甲方抛藤圈,乙方站在规定的距离边上 ,用标枪向藤圈投掷。如果标枪穿过藤圈,绳索绞住藤圈,意即捕获猎物,便得分。然后互换,以投掷若干次后积分多者为胜。“串藤圈”是一种培养青年人的投掷技能和手臂灵活性、增强反应能力的活动。   

  1.5、荡秋千。早在春秋战国时,秋千已开始出现,而后在宫廷和民间广为流行,一直延续至今。荡秋千在黎族地区流行很广,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十五,村里的青年男女相聚在村头的大榕树下,用二根直径 4~5 厘米,长度不限(根据榕树伸出树杈与地面的距离来确定)的山藤绑在树杈上,两藤相距60~70 厘米,再在离地面高约 60 厘米处,用垂直下来的两藤条分别绑在脚踏板两边,使整个秋千架子结实而坚固。比赛有单人和双人荡两种方式,可男女搭配。以荡得高,荡得快或碰到目标者为胜。每当有人碰到目标或荡到很高时,围观者会情不自禁地喝起彩来。这体现了黎族人民勇敢豪放、乐观向上的精神。

  1.6跳竹竿。亦称“打柴”或“跳柴”,黎话为“转涉”或“卡咯”,意即“排跳舂米杵”, 流行于整个黎族地区。跳竹竿是一种锻炼人的灵巧、协调、速度等身体素质的重要体育运动,也是男女老少喜爱的民间活动。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二到十五,人们酒足饭饱之后,青年男女就结伴跳起竹竿舞。在一块空地上,相距2米多平行摆放两根直径10~15厘米、长4~5米的圆木,上面横架至少8根约3米的竹竿。击竿者在竹竿两端相向跪立,每人双手各执竹竿顶端,不停地有节奏、有规律的上下、左右分合碰击,舞者在一张一合竹竿之间跳跃,并做出各种姿势,如磨刀、小青蛙、槎步、鹿跳、筛米、猴跃等,动作舒展、优美,令人心旷神怡。“跳竹竿”已成为集音乐、舞蹈和体育为一体的传统娱乐活动,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它的表演得到观众的赞赏,并深受人们的热烈欢迎。

  2.力量型竞技项目

  黎族崇尚英武和勇敢,因此黎族青年非常喜欢力量型的体育煅练,它是一种能体现出个人力量大小,突出个性的项目。

  2.1摔跤(拌跤)。几千年来,摔跤是许多民族开展得最为普遍的传统体育项目。它也是黎族青少年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每年的十月十五日至次年的正月十五日,在田间、山坡、草坪、沙地经常见到三五成群的强壮小伙子的摔跤比赛,这也是青年人自我表现的时候。凡有摔跤之举,附近村寨的男女青年都会不约而同地集中围观。比赛不分场地大小,不受时间限制,无统一服装,当听到号令后,双方通过运用搂腰、拌脚、过背摔、拉臂摔等动作,将对方摔倒,以脊背触地为负。胜者将获得一定的奖品,并在围观群众的欢呼声、掌声、锣鼓声中,披红挂彩,被高高举起。姑娘们对胜利的小伙子也会投来敬仰的目光,以表爱慕之情。

  2.2顶棍。流传于黎族大部分村寨,是男女老少皆宜的项目,是一种比力量、比技术、比耐力的活动。

  选一块较为平坦地方,先划半径为 3.5 米的大圆圈,再在大圆圈内划半径为 1.8米的小圈。比赛是由2名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各执著一根长为3米、直径为4 厘米的木棍或竹竿的一端相互对推。推者需竭尽全力握住棍子向前推,两边对手互不相让,谁将对方推出圆圈外谁为胜。

  2.4钱铃双刀。它是一种传统武术和舞蹈的结合。钱铃是用一根长约60 厘米左右的小竹竿,再用铁条串上十几个铜钱,摇起来可发出响亮的、整齐的声音。而双刀则是明晃晃的长约30厘米的短刀。

  在表演时,手执双刀的一方以勇猛刚强有力的动作,通过深扎根、雷公压顶、通天击门、千斤挟胰、黑蛇出洞、恶鬼开路、钱毒草等动作,扑向握着钱铃者,佯击对方身体各部位;而持钱铃者则通过千斤顶棒、猛龙开路、雷击破山藤、金兵封门、穿山甲钻洞、狗公射尿等动作,灵巧、敏捷地躲避执双刀者的进攻。表演的双方进退有度,动作矫健有力、舒展大方,不时地引起围观者的掌声和喝彩声,尤其是在喜庆的日子或婚礼上,人们会随着这铿锵有力的节奏,载歌载舞与表演者融为一体,热闹非凡。

  2.5拔河(拔藤)。黎族的拔河有它的独特性,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十五,黎族村寨里的青年男女聚集在晒谷场或一块空地上,用一根从山上砍来的直径 4~5 厘米的山藤进行拔河比赛。比赛分成甲乙两方,双方人数相等,参赛人数要根据山藤的长短来决定,有时各四五人,有时七八人不等。比赛规则:参赛者推荐一名裁判员,选出的裁判员站在两队中间,划一道横线,并用一只脚踩在横线上,手握藤中心。一声令下,双方你来我去,围观的人们也激动地吆喝加油。如果哪一方先碰到裁判员的脚则为输,赢的一方欢呼雀跃,也将得到一定的奖品。

  2.6拉乌龟。乌龟,常被誉为是健康长寿的象征。黎族的“拉乌龟”体育活动是模仿乌龟行走方式,创造出趣味性很浓的竞争性极强的项目。在农闲季节或喜庆节日,青年男女相聚一起,准备好一根数米长的麻绳或山藤。选择一块平地,划好自定的界线。比赛时,双方背对背将绳子(藤)的另一端各系在腰间,双手伏地,似乌龟爬式,然后各自向前用力拉,不准双手(脚)离地,如将对方拉过规定的界线则为胜者。此项活动对于锻炼人腰腹力,培养人的拉力技巧有一定益处。

  3.射击类体育竞赛

  我国许多民族都有精彩的射击活动,但黎族的射击活动别具一格,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历史上,它既是自卫御敌,又是练武强身的项目。

  3.1射箭。 黎族人民多居住在深山老林里,为了生存的需要,常用木、竹等制成的弓箭来防身自卫和进行狩猎。从西汉始,黎族先民就已懂得使用弓箭。勤劳的黎族人民不仅善用弓箭打猎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3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