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西乡县服饰习俗

2012-5-26 18:18:15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本县人民“服饰俭素,不尚浮华”(《薛志》)。旧时男耕女织,家家有纺线车,间有织布机,妇女的主要分工为织成家机布,供应全家之衣着。家机布又称土布,宽约尺许,纹理较粗,出机为白色,需送染坊染成蓝、黑等色,然后裁剪,手工缝制。男衣式样多“对门襟”(盘扣、开口在中间),裤子另加白裤腰。妇女着大襟衣(开口在右侧)。山里人则男女皆大襟,男人腰束白布带,并以蓝布缠头,头帕长3.5-5尺,巴山深处妇女亦缠头,着衣里长外短,如穿三件衣服,每件外衣短一指,层次井然,穿几件衣一眼可见,意在炫耀富有。
    
民国以后,机织布渐多出售,群众称为“宽货”(喻比家机布口面宽),衣着式样多为长衫、短袜、中山装。抗日战争期间,西乡系大后方,外籍人自沦陷区来者日多,服装甚受影响,妇女有着旗袍者,男子有着西服者,但农村仍如旧,变化极少。
    在本县左溪乡居住的少数苗民,衣着有异,男子不喜冠戴,上衣裸胸,女子不饰钗钿,衣裙多镶五彩。男女皆着麻履,妇女精于编织。
    建国后,服饰变化较大,50年代以列宁服为时髦,男、女衣色皆以灰、蓝为主。60年代后期红卫兵服盛行,草绿色遍及城乡。70年代服饰仍拘谨,稍涉时髦便斥之为奇装异服。至80年代,提倡美化人民生活,衣着质料由平板布、卡叽上升为尼龙、涤纶、毛纺,款式及色彩多样而鲜艳,如猎装裤、牛仔裤、健美裤、蝙蝠衫、T恤衫等,妇女夏日则穿连衣裙、百褶裙、西服裙等。高跟鞋在平川中青年男女中几无人不穿。从发式上看,50年代女性多蓄双长辫,60年代时兴“羊扎角”(短辫),80年代则尚披肩发、盘髻及各式烫发等。佩戴的饰品更是各具风采,有耳环、项链、头花、胸花、戒指等。
    旧时枕头为冬瓜形,两端饰以彩绣,内瓤多装谷壳。近年已改革为长方形枕,外配枕套、枕巾。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