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历史文化>>正文

西乡县历史上的红帮

2012-5-26 18:13:33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红(洪)帮又名袍哥,传说为清初汉族遗民反清复明的组织,因明太祖朱元璋年号为洪武,故自称洪门,代号为“仁、义、礼、智、信”五堂,有12字的班列。自大爷、当家到管事、小老幺,班辈分明,分工明确。红帮帮规甚严,有十不准,以龙头大爷为帮的最高职称,发号施令,并通过开山堂的活动形式,接纳三教九流人士,烧香拜把,扩充势力,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和九月十三为红帮例会日。红帮在本县萌芽于清嘉庆年间的“咕噜党”(哥老会的别称,曾活动于巴山一带)。光绪三十年(1904),本县张维垣等3人去汉中参加天台山香堂,回县后积极活动。民国3年,伙同县上绅士在县城北郊山王庙开四方山香堂,是为本县第一次开山堂(仁字堂),范鸣岐被拥为龙头大爷。4年,县知事吴世泰出示严禁帮会,红帮遂转入秘密活动。16年,县人刘舜臣自外地返县,以大爷身份参与理事,改红帮为忠义会。27年,刘被推任为会长,统率48地仁字堂兄弟。31年刘死后,由徐友亮、赖海亭主事,改组忠义会为金汉公,废除原来山堂香水,另打旗号,改换社证(统一由县总公口发证),并在各乡设立分社。自此,红帮东山再起,每年两次例会时,各阶层人士都有请求入帮者,甚至竞选伪国大代表也利用红帮拉选票,这段时间成为西乡红帮的鼎盛期。
    红帮在本县活动长达30余年,面广人多,五堂中县内只有仁、义、礼三堂,以仁字堂势力最盛。其中层社会的帮徒,投靠反动政权者多;下层社会的帮徒,以贩毒走私、掌红吃黑为能事。舵把子操在上层社会豪绅恶霸手中。义字堂在本县有千人左右,活动面多在中、下层社会,以操赌博业者为多。民国24年,土匪袁刚受招安后在钟家沟开山设堂,成为山主龙头大爷,使义字堂声势大振。28年,袁被处死,“义”字堂随之衰落。“礼”字堂起根发苗在民国10年,由几个四川人在沙河坎一带活动,与“仁”、“义”两堂无来往,舵把子李华山(女)性豪侠,在帮内能济困扶危,但在政治上影响不大。临解放时,青红两帮头人赖海亭,以保兄弟伙安全为名,曾组织“西政部队”,自称大队长,因解放军来势迅猛,未及开展活动,即闻风星散。解放后,红帮停止活动。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