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洋县仪表、服饰习俗

2012-5-22 8:52:16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发型 清代,本县成年男子蓄辫发,妇女长发绾于脑后,别发簪,称为“转转”。男孩多蓄“锅铲式”护穴发;女孩蓄“刘海式”长发,梳单辫。民国初期,男子剪掉发辫,留“后剪发”,妇女仍绾发结“转”。“五·四”运动后,男子蓄“平头”、“圆头”、“背头”发,或剃光头;妇女多为剪发或辫发。解放后,男子多蓄“偏分”、“偏背”发,妇女以剪发或短辫发居多。近几年,青年男子多蓄“青年头”、“大背头”发;妇女蓄“运动式”、“马尾式”发者多,也有烫发或齐肩散披者。
    
帽子 清代,男子戴黑瓜壳衬帽、风帽,妇女围头帕或戴帕条。民国时期,富户男子戴平顶缎帽或礼帽,妇女戴平绒缀边帽,儿童戴绸、缎虎头帽;一般人家,男子戴土布衬帽或毡帽,妇女围布帕或顶印花头巾,儿童戴土布圈帽。解放后,男子戴“鸭舌帽”、“工人帽”、“火车头帽”;妇女多以头巾扎头,或戴平绒帽、“风雪帽”和篮式针织帽;儿童戴护耳绒帽、栽绒帽和“学生帽”。
    衣裤 清代,男子多穿长袍、马褂、对襟衫,系围肚包,中式扎腿裤;妇女着牙边大襟衫,系罗裙。服色以毛蓝、月蓝、淡青、黑色和褐色为主。因贫富悬殊,用料差别很大。富户衣裤多用绫罗绸缎制作,一般人家以土布或麻布为主。民国时期,男子多穿长袍、大衫、对襟衫,妇女着旗袍或大襟衫。30年(1941)以后,城镇男子穿中山装的渐多,农村则多为对襟衫、中式裤。解放后,男服有学生服、青年服、中山服、军便服等,女服以开领对襟衫和大襟衫居多。男、女服色以黑、蓝、灰、草绿、大红、淡青和褐色为主。1979年后,服装款式、花色增多,毛呢、混纺衣料和各种化纤布广为使用。青年男子常着西服、夹克衫、牛仔服,女青年穿套服、连衣裙或毛织外套。近几年,服装日趋高档化、多样化。
    鞋袜 清代,男子穿云头布鞋、麻鞋和布袜;妇女裹脚穿绣花鞋或布鞋。乡村男子夏秋两季穿草鞋。民国时期,相继兴起“朝朝”、“八眼”、“圆口”男布鞋;13年(1924),政府下令妇女放足,“圆口”带绊女布鞋和女袜兴起。30年以后,富户多穿丝光袜,一般家庭以棉线袜为主。解放后,50年代中期兴起“解放鞋”、“胶鞋”、“球鞋”;70年代以后,以机制松紧布鞋、塑料底布鞋、皮鞋、塑料凉鞋居多,尼龙袜普遍穿用。近几年,皮鞋、人造革鞋、旅游鞋、运动鞋和尼龙丝袜在城乡普及,女子高根鞋也较兴盛。
    饰物 清代,富户男子以碧玉或玛垴缀于衬帽边沿正中;妇女结发罩网,以金、银、玛确簪、钗作头饰,戴耳坠、玉镯和金戒指。一般人家,仅妇女用别簪、耳环。穷苦家庭,妇女用红头绳扎发,或以发网罩发,无饰物。婴孩头饰,一般是帽缀“长命富贵”字样的银盾或“罗汉像”,戴银项圈和童镯。民国初期,沿袭清代饰物。以后逐渐简化。解放后忌戴饰物。60年代以后,青年妇女渐兴戴手表。近几年,头、手饰再度兴起,各式各样的绢花发卡、发箍,耳坠、耳环,项链、戒指等,为女青年所喜爱,偶有青年男子戴戒指者。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